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柴油机采用两段喷射实现均质预混合燃烧方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1135型直喷式柴油机上采用两个喷油泵分段喷油装置,实现了两段喷射。预喷射形成稀薄预混合气,促进燃油与空气的均匀混合,提高混合气形成质量,缩短主喷射的着火滞燃期,加快燃烧速率。试验表明:预喷油量为7.1%,主、副喷射间隔角10℃A时,获得了NOx排放明显降低、碳烟和油耗率都得到改善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预燃室式LPG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改变原柴油机缸盖结构的前提下,将小型直喷式柴油机改造成预燃室式火花点火LPG发动机。在此基础上,对预燃室喷嘴直径进行了优化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这种预燃烧系统作为主室的点火能量放大器和扰动源,可提高燃烧速度,缩短燃烧持续期,达到了稀气快燃的目的,可获得较好的动力性和改善排放,尤其怠速工况下NO排放非常理想。为CNG或LPG发动机的改造、理论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魏荣年 《内燃机学报》1991,9(2):123-130
本文依据实测的预燃室式柴油机的主燃室与预燃烧室压力、油管压力、针阀升程、火焰温度及滞燃期等主要参数的数据和曲线,对预燃室式来油机的主、预燃烧室燃烧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对完善预燃室式柴油机燃烧过程提出了有参考价值的建议。在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燃烧火焰瞬时温度测量装置及微机测试系统,为数据采集、分析和运算提供了现代测试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柴油机燃用水油乳化液的燃烧情况,其目的是提高燃油经济性和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一般认为,在燃用水油乳化液时,乳化水滴会产生“微爆”。然而,在直喷式和预燃式柴油机上进行的试验既没能予以证实,也没有决然地予以否定。燃用乳化液时NO_x 的排放量降低了。而排气烟度和颗粒排放则随着水油乳化液中含水量的增加,对于预燃室式是降低了,对于直喷式是提高了。本项研究工作是由柏林工业大学内燃机教研室等单位联合完成的。  相似文献   

5.
直喷式柴油机强化燃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毅泉  林冰 《柴油机》2000,(3):5-8,39
本文阐述对直喷式柴油机强化燃烧的研究,重点通过所建立的优化直喷式柴油机工作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研究和分析了直喷式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和燃烧性能。计算与试验研究均表明,提高喷油压力、缩短喷油期、提高增压压力和采用预喷射快速燃烧、均质预混合燃烧等技术,均可强化柴油机燃烧过程以满足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越野车用梅蔡得斯—苯茨(简称苯茨)3.5升轿车增压柴油机是预燃室式柴油机系列中装有“DieseL’89”燃烧系统的一种变型。用优化方法确定的最佳燃烧参数,实现了柴油机低排放大扫矩的高性能,该机装在新一代越野车系列中。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采用的稀薄燃烧的技术特点,以及为实现稀薄燃烧所采用的预燃室点火控制的主要结构和特点。为研究预燃室点火控制对于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试验方案,分别对预燃室进气喷射提前角、预燃室进气喷射压力、预燃室进气喷射持续期进行试验研究,为大功率稀燃天然气发动机性能优化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能专 《柴油机》2005,(3):55-55
柱塞式喷油泵及安装该喷油泵的柴油机;船用柴油机主动力装置现场智能监控电子柜;直喷式柴油机预混合燃烧方法与装置;确保发动机可起动性的蓄能器燃料喷射系统;改变单缸直喷柴油机喷油速率形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组织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的困难原因,给出了在175F直喷式柴油机上的试验研究结果,并与175F涡流预燃室柴油机的性能作了比较,其中油耗率下降了(6.2~9.8)%。本研究结果为我国研制(75~95)mm缸径的高速直喷式柴油机提供了相当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180柴油机原系高速增压预燃式柴油机,单体气缸盖、四气门、并联无涡流进气道。进入70年代,由于受燃油危机的冲击,世界上许多著名的柴油机制造厂商纷纷将预燃式柴油机改为直喷式柴油机。80年代初对180柴油机便着手进行同样的技术改造——将预燃式改为直喷式燃烧室。采用直喷式燃烧室后,燃油耗率降低了10g/(PS.h)。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重型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的高效清洁燃烧,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重载柴油机的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旨在利用预燃室产生的射流动量促进柴油机大负荷工况下的油、气混合过程,提高扩散燃烧的速度,增大燃烧等容度,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指示热效率.建立预燃室仿真模型,研究预燃室射流的作用位置、持续时间、动量大小及作用相位对油、气混合与燃烧过程的影响,以缩短发动机燃烧持续期、提高指示热效率为目标,对预燃室的结构进行优化.基于仿真结果,搭建了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的试验平台并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没有明显提高排放的前提下,采用预燃室射流扰动燃烧系统可以有效缩短大负荷工况下的燃烧持续期,提高指示热效率.在转速为1 200 r/min、平均指示有效压力(IMEP)为2.54 MPa、进气压力为0.36 MPa、预燃室喷油量为6 mg且主燃室喷油量为194 mg时,原机指示热效率可从48.18%提升至48.65%.  相似文献   

12.
轿车用直喷式柴油机的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研究方面的最新资料,分析了小型高速直喷式柴油机的性能特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预测今后若干年内直喷式燃烧系统将在家用轿车及小货车发动机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使直喷式燃烧系统柴油机比分隔式燃烧系统柴油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13.
张光德  陈志 《内燃机》2004,(1):28-30
利用KIVA-Ⅱ程序模拟计算直喷式柴油机燃用柴油时缸内的燃烧过程,如混合气形成过程、缸内温度场、主要有害物质NOx的生成浓度分布等。通过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用柴油时燃烧过程的模拟计算与分析,对模拟燃用绿色能源-二甲醚的燃烧过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直喷式柴油机燃烧过程模拟与分析(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光德  陈志 《内燃机》2004,(2):39-42
利用IIVA-Ⅱ程序模拟计算直喷式柴油机燃用柴油时缸内的燃烧过程,如混合气形成过程、缸内温度场、主要有害物质NOx的生成浓度分布等。通过对直喷式柴油机燃用柴油时燃烧过程的模拟计算与分析,对模拟燃用绿色能源-二甲醚的燃烧过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介绍了把预燃室式燃烧系统换成直喷式燃烧系统提高200型柴油机经济性的试验结果。改换后使原机燃油耗率降低4.1~5.4%。简略分析了燃烧室形状、喷油系统、进气涡流之间的配合及燃烧室容积比V_K/V_C、燃烧室口径比d_K/D 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预燃室式柴油机着火滞燃期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霄  魏荣年 《内燃机学报》1992,10(3):233-238
本文作者通过对预燃室式柴油机燃烧过程的预燃室压力、火焰光强和针阀升程等主要参数的实际测量,获得了预燃室式柴油机的物理滞燃期、冷焰持续期、兰焰持续期、热焰持续期、发光滞燃期、压升滞燃期和温升滞燃期的精确数据.根据测量结果,对预燃室内的燃烧过程的微观变化进行了探讨.同时,对三种滞燃期的负荷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获得一些全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Bosch公司于1997年6月介绍了批量生产的轿车用直喷柴油机共轨燃油喷射系统,Bosch公司现正与全世界的客户致力于很多关联项目的研究。 共轨系统与一般柴油喷射装置的主要区别是能自由选择喷射压力和定时以及现有对几乎所有工作点都有好处的预喷射。 共轨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显著减小燃烧噪音,并改善扭矩曲线,尤其是在柴油机低速范围内。同时首先必需使排放控制在欧洲2000年法规公布的限度内。 本文提出了关于燃烧方面的应用经验,以及在扭矩、功率、燃油耗和噪音方面对客户的好处。提出了在涉及燃烧噪音和冒烟时EGR(废气再循环)对预喷射的定时和预喷射油量的影响。同时还包括共轨系统对喷油嘴(该系统一个极其重要的零部件)之特殊要求。 可以相信的是,得到的排放结果和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的可能性表明了这种共轨系统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燃用植物油比燃用柴油更引人注目,因为植物油可以人为再生,属再生能源。本文仅介绍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用菜子油水乳化燃料(以下称菜子油乳化燃料)和柴油时的试验结果。并就NOX、HC、CO、排烟浓度和燃料消耗率等与直喷式柴油机燃用相同燃料时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由对比试验结果看出,从NOX、HC、CO的排放及排烟浓度和有效热效率(BTE)得到改善的角度出发,涡流室式柴油机更适合燃用菜子油乳化燃料。另外,涡流室式柴油机燃用菜子油乳化燃料时与燃用柴油时相比较,可得到更低的NOX排放和排烟浓度。  相似文献   

19.
为分析预燃室式射流点火的燃烧过程,通过全燃烧场可视的快速压缩机(RCM),采用同步压力传感和高速摄影方法,对单孔内置式预燃室进行了变工况试验,并在相同条件下与传统火花点火对比,结果表明:预燃室式射流点火能够大幅促进点火,并加速燃烧.与传统火花点火相比,预燃室式射流点火的滞燃期缩短比例可达40%,以上,且随负荷增加而提高;明显燃烧期比典型火焰传播燃烧可缩短60%,至70%,.火花点火引起的火焰传播速度与负荷无明显关系,而射流火焰发展速度随负荷增加而提高,各负荷下均为火焰传播速度的15倍以上,最高速度超过50,m/s,垂直于射流喷射方向的火焰发展也快于火焰传播.射流火焰在主燃室内由近喷口处的细长火舌和远端由火舌发展而成的类柱状火焰组成.预燃室对其内部的初始火焰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其内部的平均火焰发展速度高于传统火花点火火焰传播速度的2倍.  相似文献   

20.
预喷射对柴油机燃烧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燃烧噪声的产生机理,分析了直喷式柴油机采用不同的预喷射策略,气体最高燃烧压力、最大压力升高率及气体高频压力振荡对燃烧噪声的影响.结果发现,预喷射量和预喷射定时在不同的转速和负荷工况下对燃烧噪声有不同的影响,燃烧噪声的优化需要考虑预喷射参数的共同作用;预喷射是降低燃烧噪声的有效措施,尤其对于中低负荷的工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