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排气系统设计是否合理对柴油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探求某型增压柴油机采用不同排气系统的优越性,本文以内燃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为平台,建立了工作过程仿真模型,利用试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柴油机采用脉冲增压系统,针对定压增压系统和MPC增压系统对原机的排气系统进行了重新设计,建立了定压增压系统和MPC增压系统的柴油机模型,并分别对其进行了稳态工作过程计算,着重分析研究了采用不同排气系统对该柴油机性能的影响,为该柴油机排气系统的改进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1 前言脉冲增压的8V165/155柴油机在额定工况时存在燃油耗率和排温均偏高的缺点,为此作者提出了采用MPC增压系统来代替原脉冲增压的方案,以改善该机的性能并简化其排气系统的结构。作者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了多方案模拟计算,优化设计出该机的MPC增压系统方案,并进行了零部件加工和整机试验。在8V165/155柴油机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在所有的运行工况下,柴油机的功率大幅度提高,燃油耗率和排温也有较大的下降,机械负荷变化不大。通过计算证明增压器的效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MPC增压排气系统在16缸高增压柴油机上的应用,它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易于实现系列化生产的特点。通过台架性能试验说明,MPC排气系统应用于16V柴油机上其功率、油耗、排温、排放等方面均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4.
车用高速增压柴油机部分负荷工况性能改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车用高速增压柴油机的增压系统进行了分析。尽可能地减小低速高负荷时废气能量不足与高速时废气能量过剩的矛盾 ,以及在保证提供充分的废气能量的前提条件下尽可能地降低换气负功 ,是对车用高速柴油机增压系统的基本要求。通过实机试验以及数值模拟计算 ,着重探讨了在现有的车用高速增压柴油机增压系统的基础之上改进柴油机中低负荷工况经济性的可能性 ,提出了废气旁通阀的调节原则以及一种新的调节方案。  相似文献   

5.
用V—MPC增压系统改善车用柴油机低速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改善车用涡增压柴油机低速性能,而又不损失高速性能,提出了V-MPC增压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在某涡轮增压柴油机上试验结果表明,采用V-MPC增压系统可改善低速性能。  相似文献   

6.
林周先 《柴油机》1995,(4):19-24
本文以车用增压柴油机增压系统的设计为依据,对排气管中的废气能量及涡轮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进行阐述、计算,并对增压器的选取、进排气管的设计进行分析,最后经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了上述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车用涡轮增压器混流涡轮的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匹配 J6 110 Z柴油机的 H1F增压器混流涡轮进行了涡轮性能试验 ,并将其试验结果与原径流涡轮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由于混流涡轮兼有径流和轴流涡轮的流动特性 ,其流通能力较直径相当的径流涡轮大 ,这对于改善车用增压柴油机的加速性能是有益的 ;在低相似转速情况下 ,混流涡轮的最高效率比径流涡轮高 ,并且最高效率点与径流涡轮相比向小 u/ c0 方向移动 ,这对于改善车用增压柴油机的低速性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余宏峰  陈辉 《内燃机》2006,(2):47-49
介绍利用数值仿真研究车用增压柴油机瞬态特性的意义,从柴油机的试验数据出发,在平均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车用增压柴油机的动态模型,详细描述了涡轮增压器、柴油机及车用负载模型,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给出了仿真模型结构框图和在两种瞬态工况下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8V1656增压中冷柴油机低速特征和降低热负荷为目的进行了研究,通过改进增压器并与柴油机合理匹配,增加了空气流量,改善了其低速性能,通过对原MPC排气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性能模拟计算,对MPC排气系统的主要结构尺寸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柴油机的燃油消耗率和涡轮前排气温度,取得了较好的整机性能指标;为了进一步降低柴油机的热负荷,根据8V165增压中冷柴油机的特点,尝试进行了进排气连通技术的研究,在保证柴油机性能指标的基础上使涡轮前排气温度进一步下降,最终满足了柴油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可变进排气供油正时涡轮增压柴油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改善车用高速增压中冷柴油机低速大扭矩性能的自动变进排气供油正时(AVIEIT)涡轮增压系统,阐述了AVIEIT系统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1.
四极质谱用于内燃机排气成分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四极质谱的基本原理 ,介绍了采用四极质谱动态测量内燃机排气成分的方法及实现动态检测的系统方案和动态测试结果。采用上述方法对 6 10 8柴油机进行了排气成分取样分析 ,给出了发动机排放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用补气改善公交柴油车急加速烟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交车用柴油机急加速时回涡轮增压器滞后及机械与气体的惯性影响,造成进气量不足,排气烟度恶化。作者试图通过公交车上的压缩空气系统,对涡轮增压器实施补气和加速的途径来改善柴油机的加速冒黑烟问题。探讨了在公交车上采用空气补气的方案,在D6114柴油机上分别作了补气和不补气对柴油机性能影响的试验,并探讨了影响补气效果的因素。试验证明,这是一种比较经济而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某特种柴油机在特殊环境工作时存在进气不足、排气受阻、燃烧恶化、排温升高、功率及燃油经济性下降严重等问题,提出匹配废气旁通式涡轮增压系统的方案.基于GT-Power平台构建了该特种柴油机一维性能仿真模型,并进行试验标定;在此基础上对废气旁通式涡轮增压系统进行了匹配仿真分析并试验验证.结果 表明:该特种柴油机匹配废气旁...  相似文献   

14.
吴庆林  张鹏  李鹏豪  王文成 《柴油机》2018,40(6):6-10, 22
以某型电控单体泵柴油机控制系统为例,采用船用柴油机专用的HiL(硬件在环)系统测试同步信号、转速闭环、排温修正策略及极限工况。测试结果显示:冷起动时间2.4 s;额定工况稳态转速波动率0.31%;突加突减负荷时瞬时调速率小于5%,稳定时间小于4 s;各缸排温不平均率维持在5%左右。HiL系统优化后的控制策略在实际配机试验时的应用效果良好,冷起动时间3.6 s;额定工况稳态转速波动率0.67%;负荷突变时瞬时调速率为2.67%,稳定时间为4.9 s,各缸排温不平均率为7.9%。验证结果表明:主要评价指标均满足柴油机整机性能对控制的需求;HiL测试有效提高了控制策略的稳定性和实际配机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柴油机在高背压环境条件下进排气流速降低、涡前排温、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油耗升高等问题,采用Simulink软件,基于柴油机数学模型建立某型号柴油机零维仿真模型和可变截面涡轮(variable geometry turbine,VGT)增压系统仿真模型,并根据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校核.利用所建立的仿真模型模拟在不同排...  相似文献   

16.
王军  姜斯平 《柴油机》2000,(3):9-11
本文研究了柴油十六烷值对柴油低热值和对柴油机热效率、燃油消耗率、排气温度和排气烟度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试验曲线,分析了十六烷值与这些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7.
舒畅  王勤鹏  杨建国 《柴油机》2012,34(3):8-13
以RT-Flex60C大型智能化低速柴油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智能化柴油机工作过程仿真模型,用自主开发的大型智能化柴油机电控排气阀系统硬件在环(HIL)仿真试验平台和柴油机台架试验数据验证仿真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电控排气阀开启/关闭角度对柴油机性能与排放特性的影响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RT-Flex60C机排气门开启/关闭角度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碳烟排放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微机控制的大气模拟综合测控系统深入研究了柴油机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排放特性。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运行在不同海拔地区的柴油机碳烟排放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所获得的结论有助于解决运行在高原地区的柴油机的碳烟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在用柴油车加裁减速烟度检测方法和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的相关性,利用发动机试验台模拟进行了柴油车加栽减速烟度检测试验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如果加载检测过程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加裁减速过程测量得到的烟度和相应转速下的稳态全负荷烟度基本相当,这表明我国现行的新生产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检测方法和即将实施的在用柴油车加载减速烟度测量方法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s,the method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infrared technique in the diagnosis and prediction of diesel engine exhaust faults. The test-bed for monitoring diesel engine exhaust faults by thermal infrared imager has been designed. In different running conditions, the exterior surface radiation temperatures of the exhaust pipe of the 6135G-1 diesel engine have been measured by infrared imaging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infrare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the real temperatures of the exterior surface of the exhaust pipe have been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heat transfer, the method of calculating the exhaust temperatures according to the exterior surface radiation temperatures of exhaust pipe measured by thermal infrared imager is buil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esel engine exhaust temperatures and faults has been analyzed. It is shown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infrared inspection and diagnosis to the identifying of diesel engine exhaust faults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