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鲁兴武  蒲敬文  马爱军 《甘肃冶金》2011,33(3):32-33,50
通过利用苛化渣制备活性石灰的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实验研究,探索出了制备活性石灰合适的温度和时间范围,并说明了工业化生产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2.
拜耳工艺苛化渣的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和水合铝酸钙,研究了采用焙烧—碳酸钠浸出工艺从苛化渣中提取氧化铝,考察了碳酸钠浓度、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氧化铝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碳酸钠质量浓度100g/L、温度80℃、浸出时间100min、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氧化铝浸出率达88%,浸出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有机物两段苛化法的原理。采用碳酸钠浸出工艺对有机物苛化沉铝渣中的氧化铝进行回收,探讨了碳酸钠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比等对氧化铝回收率的影响,最佳工艺条件为:碳酸钠浓度90g/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80min、液固比10,在此条件下氧化铝的回收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苛碱浓度、温度、时间、分子比对石灰苛化法苛化效率的影响,并确定了苛化工艺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苛化效率随苛碱浓度增加而降低,随温度升高先上升后下降,随反应时间延长而升高并趋于稳定,随分子比增加而升高。在苛碱浓度16g/L、温度60℃、时间60min、分子比2.5的条件下,苛化效率可达到81%。工业应用表明,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苛化成本低,既能高效脱除草酸钠又能有效减少氧化铝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石灰苛化法脱除草酸钠生产工艺中,苛化渣返回赤泥洗涤槽会造成一水草酸钙反应溶解。分析了一水草酸钙在赤泥洗液中的反溶机制,考察了时间、温度、全碱浓度和碳碱率对一水草酸钙反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水草酸钙与洗液中的主要成分发生二次反应是导致其溶解的主要原因;反溶率随反应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而提高,随全碱浓度及碳碱率增大而升高。针对苛化工艺现状和存在的不足,以试验结果为依据,提出了优化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6.
结合生产实际情况,通过实验室研究,确定了适合生产应用的拜耳法排盐苛化条件。当Na_2CO_3浓度为100~160 g/L、Al_2O_3浓度为20 g/L、CaO:Na_2O=1. 2:1、苛化温度为96℃和苛化时间为1 h时,可以获得较好的苛化效果。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拜尔二次赤泥洗液苛化的影响因素 ,包括苛化温度、苛化时间及苛化分子比([C/Nc]) ,并找出了使Na2 CO3 大量苛化 ,同时AO损失又相对较少的苛化参数 ,以及这些参数与苛化率及AO损失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硅质岩钒矿中提取钒的无污染焙烧工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氧化焙烧法研究了无污染的焙烧添加剂碳酸钠、氧化钙、红泥和苛化泥从硅质岩钒矿中提取钒的焙烧工艺。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添加剂用量、入炉温度、焙烧气氛对钒浸出率的影响。实验表明,硅质岩钒矿适宜的添加剂为苛化泥,当苛化泥添加量为6%、入炉温度低于200℃、焙烧温度为850℃、通空气焙烧3h时,钒的浸出率达70.53%。与传统的钠化焙烧相比,采用苛化泥焙烧添加剂既解决了废气污染问题,又能综合利用资源,具有成本低、污染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工艺是实现钨矿NaOH分解试剂回收,以至黑钨和黑白钨混合矿绿色冶炼的技术途径;研究了不同温度下钨酸钠溶液氢氧化钙苛化-沉淀白钨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标准自由能变化,分析了氢氧化钠和钨酸钠的活度系数对反应平衡的影响;工艺研究表明:温度和钨酸钠溶液浓度对白钨沉淀率的影响非常显著.当氢氧化钙用量为1.4倍理论量,温度100℃,钨酸钠溶液钨浓度为105 g/L,保温时间为2 h,搅拌速度为350 r/min,白钨沉淀率可达96%以上.与传统工艺采用氯化钙作为沉淀剂相比,氢氧化钙沉淀白钨所需的理论量倍数较大、反应的时间较长、搅拌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10.
综合利用"石灰石-石膏法"和"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的原理,用高锰酸钾生产中产生的苛化渣对锅炉烟气进行脱硫。通过研究反应温度、液固比、干渣粒度以及反应时间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常温、液固比4 mL/g、干渣粒度(+120目~-80目,70%,平均约148μm)、反应时间为7 h脱硫效果较好,最终实现废气、废渣同时治理,既经济又环保。  相似文献   

11.
Theimportanceofnanosizedrareearthoxidepowdersinvarioustechnicalapplicationsmakestheirpreparationtechnologyaninterest ingsubjectforresearchwork[1 ] .Overthepastdecades,manypreparationmethodsofnano sizedrareearthoxideshavebeendeveloped ,includingphysicaland…  相似文献   

12.
用碳酸氢铵作沉淀剂制取碳酸钕和氧化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农用碳酸氢铵作稀土沉淀剂,制得了易沉降、过滤的晶型碳酸钕,这种碳酸钕灼烧成氧化钕,各项质量指标均优于氧化钕产品国家标准。并对碳酸钕及其烧成的氧化钕分别进行了化学分析以及红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确定合成的碳酸钕组成为Nd2(CO3)3·2.3H2O,碳酸钕烧成的氧化钕X射线衍射图与氧化钕的标准卡片一致。  相似文献   

13.
根据碳酸镧沉淀与结晶过程中溶液pH值和沉淀粒度的测定结果,对碳酸镧沉淀的自发结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碳酸镧自发结晶的活性区域位于碳酸氢铵与镧离子的沉淀反应摩尔比1∶1~2.8∶1之间。而在高配比区域碳酸镧的结晶是惰性的。考察了加料方式、加料速度、加料比等对碳酸镧结晶的影响,并对碳酸镧的结晶化机理进行了讨论,提出了相关的沉淀和结晶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4.
铅膏碳酸盐化转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废旧铅酸蓄电池铅膏为原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详细考察了废旧铅蓄电池铅膏的碳酸盐化转化过程。研究发现,各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顺序为:碳酸钠浓度〉转化温度〉转化时间〉搅拌速度,并确定了最佳转化条件。通过差热-热重(TG-DTA)分析进一步研究了铅膏转化前后的热分解特性,结果表明,铅膏中的硫酸铅可全部转化为碳酸铅,使铅膏分解温度由转化前的880.56℃降低到转化后的357.86℃,从而避免了火法处理废旧铅蓄电池时产生SO2,同时也降低了能耗。  相似文献   

15.
许延辉 《湿法冶金》2005,24(2):92-94
在用碳酸铵沉淀氯化镨钕过程中,某些络合剂可与铝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阴离子,使铝留在溶液中,用此法可降低碳酸镨钕中杂质铝的含量。对几种络合剂进行了对比试验,探索了去除碳酸镨钕中铝的可行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碳酸镨钕中60%的铝可以去除。  相似文献   

16.
以碳酸锶为原料,采用常压煅烧法获得了氧化锶。考察了不同盛装材质的黏连情况、料层厚度对碳酸锶煅烧率的影响、马弗炉法和微波法两种不同设备煅烧下煅烧温度与煅烧程度的关系以及两种方法获得的氧化锶活性情况。结果表明,选用纯刚玉材质几乎不发生黏连,在马弗炉中1 250℃煅烧料层厚度5cm以下的碳酸锶时煅烧率可达100%,煅烧相等质量的碳酸锶,微波法所需时间更少、活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Ni2+-CO32--OH--H2O体系的热力学分析,拟出该体系中的lg[Ni2+] ~pH关系图.并以碳酸钠为沉淀剂,在镍离子浓度为50g/L,进料速度为500 mL/h,Na2CO3的浓度为120 g/L,反应温度55℃,pH=8.30,搅拌强度为500 r/min,停留时间25~30 h的条件下能够制得高纯碱式碳酸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以电池级硫酸锰为锰源,碳酸铵为沉淀剂,氨水为配合剂,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电池级类球形碳酸锰颗粒,考察了体系pH、反应温度、硫酸锰流量、搅拌速度等条件对产品粒度、M n与杂质含量及颗粒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体系pH=7.5、反应温度60℃、硫酸锰流量30 mL/min、搅拌速度600 r/min、硫酸锰浓度2.0 mol/L、反应时间13 h条件下,所合成的类球形碳酸锰中M n质量分数为46.22%,杂质含量很低,粒径分布较集中.  相似文献   

19.
以含锂废渣为原料,用水浸出,再用二氧化碳碳化的方法使氢氧化锂转化为碳酸锂和碳酸氢锂,实现了硼、锂的一步分离,并采用恒温热分解法处理碳酸氢锂溶液,制得碳酸锂。采用正交试验探究了达到最高回收率及产品纯度的条件。结果表明,此生产工艺简单,碳酸锂回收率可达94%以上,产品纯度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利用碳化分解法对碳酸锂粗品进行提纯,在液固比15∶1、二氧化碳流量0.25L/min时通气40min,碳酸锂粗品全部溶于水,形成碳酸氢锂溶液。最佳碳化分解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60min,同时在分解过程中持续抽走逸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此阶段锂的回收率为87.80%,制备的碳酸锂产品纯度达到了电池级碳酸锂的要求。碳酸氢锂母液可循环利用,最大循环次数为5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