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油酸钠表面活性对酸碱度的敏感性,探讨油酸钠泡沫的可循环性,研究稳泡剂种类、含量、pH值和油酸钠质量分数对油酸钠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稳泡剂含量的增加,油酸钠泡沫的发泡能力逐渐降低,泡沫的半衰期逐渐延长,确定的最佳稳泡剂配方为0.2%XC+0.2% FA367;在油酸钠含量相同情况下,随pH值的升高,油酸钠的发泡能力逐渐增强,在pH为10左右达到最大,再增加pH值,发泡能力稍有降低;在8<pH<10时,随油酸钠加量的增加,其发泡能力逐渐增大,当油酸钠加量超过0.7%后,发泡能力增幅很小.通过调节pH值,可实现油酸钠泡沫发泡-消泡-再发泡的循环目的,循环10次仍保持良好的发泡能力.  相似文献   

2.
通过滴体积法测定了不同温度、pH和盐浓度等条件下油酸钠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测定了油酸钠-吐温80复配体系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初步研究了油酸钠的表面活性以及吐温80对油酸钠的增效作用,为选矿作业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油酸钠浮选高岭石的溶液化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矿物浮选实验、浮选溶液化学计算、Zeta电位测试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油酸钠对高岭石浮选行为的影响以及溶液化学作用机理,旨在为阴离子捕收剂高效浮选高岭石以及铝土矿正浮选提供理论指导.通过高岭石溶解组分的浓度对数图(lg c-pH)理论推算出高岭石零电点PZC=4.52,较Zeta电位所测值(PZC=3.9)偏高,与文献利用AFM所测的高岭石PZC=4~5一致.通过油酸钠溶液各组分的浓度对数图(lg c-pH)可知,形成最大浓度离子-分子缔合物的pH值为8.44,其与最佳浮选pH一致,此时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负移也最显著,说明离子-分子缔合物的浮选活性最大.加入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后高岭石表面Zeta电位整体向负移,说明油酸钠通过非静电力吸附在高岭石表面.结合红外光谱测试结果推断油酸钠与高岭石可能发生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4.
通过系列微浮选试验研究了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钙和淀粉等4种有机抑制剂对油酸钠体系中微细粒锡石可浮性的影响.在pH=8,油酸钠质量浓度为80mg/L条件下,5~20μm粒级锡石浮选回收率为92.50%;pH=8时,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钠、木质素磺酸钙和淀粉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20,10,20,80mg/L,分别使锡石回收率降低了17.92,24.44,10.65,32.42个百分点.浮选溶液化学分析、动电位检测及接触角测量结果显示:油酸钠在锡石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化学吸附为主;柠檬酸与锡石发生螯合反应而化学吸附于锡石表面,促进其表面亲水薄膜生成,并占据活性位点阻碍油酸钠吸附,从而实现对锡石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用了油酸钠、M_(50) (石油磺酸钠)、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硫酸钠、氯代烷基吡啶及烷基盐酸铵作为硅线石的捕收剂,通过一系列对纯矿物和天然矿石的浮选试验,从中找出了较适合于硅线石的浮选捕收剂。并通过红外光谱、ζ-电位等手段对油酸钠与硅线石表面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其作用形式由浮选介质的 pH 值决定。  相似文献   

6.
油酸钠浮选菱锰矿的溶液化学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油酸钠的溶液化学计算、菱锰矿的溶解度计算以及油酸根离子和Mn2+反应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系统分析了水溶液中油酸钠对菱锰矿的浮选行为以及溶液化学作用机理。浮选结果显示,当油酸钠浓度为2×10-4 mol/L时,在较宽的pH范围之内菱锰矿的可浮性都很好;油酸钠的溶液化学计算表明了油酸根离子是油酸钠浮选菱锰矿的主要活性组分,矿物的溶解度计算说明了高碱条件下油酸钠和菱锰矿之间可能存在非静电力作用。最后通过热力学计算证明了溶液中的油酸根离子容易与Mn2+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油酸锰沉淀。菱锰矿实际矿石浮选实验则表明,一粗二扫三精的开路流程可以得到含锰品位为16.10%、锰回收率(包括中矿)为81.01%的锰精矿。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磁铁矿在反浮选过程中与药剂的吸附作用,分别在自然和强碱性两种pH值条件下,依次加入蒸馏水、氢氧化钠、淀粉、氧化钙、油酸钠和蒸馏水,应用具有耗散因子功能的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研究了它们在磁铁矿表面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自然pH值条件下,淀粉会轻微吸附在磁铁矿表面,Ca~(2+)会大量吸附于磁铁矿表面,加入油酸钠溶液会对Ca~(2+)有一定的脱附作用,油酸钠分子和离子缔合物会吸附在Ca~(2+)活化后的磁铁矿表面,添加药剂之后的磁铁矿表面疏水;在强碱性条件下,淀粉会轻微吸附在磁铁矿表面,CaOH~+和Ca(OH)_2(aq)会大量吸附于磁铁矿表面,油酸根离子对吸附CaOH~+和Ca(OH)_2(aq)的磁铁矿表面没有吸附作用,添加药剂之后的磁铁矿表面亲水.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证明在自然pH值条件下可以实现磁铁矿的正浮选,在强碱性条件下可以实现磁铁矿的反浮选,这与浮选试验数据和工业实践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油酸钠的吸附对粘土颗粒性质的影响以及吸附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吸附油酸钠量的增多,高岭土悬浮液的稳定性增强,Zeta电位降低。油酸钠分子的吸附位置和吸附机理研究发现,对于高岭土和蒙脱土,正电位(Al^3+、Si^4+)为主要吸附点;对于油砂,其亲油性表面吸附油酸钠。  相似文献   

9.
燃烧法测定捕收剂油酸钠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测定捕收剂-油酸钠的方法,即定容、气体循环燃烧法.实验表明:油酸钠在500℃充足氧气条件下燃烧,再经600℃催化氧化所产生的CO2与油酸钠质量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对应关系,可用于油酸钠的定量分析测定;用该方法测定脂肪酸类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量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油酸钠与辛基羟肟酸钠组合用药条件下微细粒赤铁矿载体浮选,试验发现油酸钠2.5×10~4mol/L、辛基羟肟酸钠1.2×10~(-4)mol/L、pH值为8、搅拌时间为25min、转速2700rpm、载体粒度-50+25μm、载体比例40%时,对于-10μm赤铁矿和-10μm石英人工混合矿(T_(Fe)35.00%)的浮选分离,能获得-10μm赤铁矿铁的回收率90.76%,精矿品位64.20(Fe%),尾矿品位6.73(Fe%)的分离指标。  相似文献   

11.
改性脂肪酸XF-1是一种新型的磷矿捕收剂.为了考察XF-1对磷矿的浮选效果,选取XF-1、磺化油酸钠及油酸钠为捕收剂对宜化磷矿进行浮选,动电位及单矿物吸咐对比分析表明,在捕收剂用量为1.5kg/t,浮选温度为30℃时,XF-1、磺化油酸钠和油酸钠将五氧化二磷品位为21%的粗磷矿分别提升到27%、23.6%、22.1%,磷回收率分别为85%、75.4%、74.8%;在低温15~25℃时,XF-1浮选获得磷矿品位和磷回收率明显高于磺化油酸钠和油酸钠.采用粗选与精选相结合的闭路浮选工艺,捕收剂XF-1选别出品位为30%、磷回收率为90%的磷精矿,且精矿氧化镁含量只有1.4%.XF-1所表现出的亲和力和吸附力优于磺化油酸钠和油酸钠,XF-1具有良好的捕收性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油酸对WG-SPI复合膜改性过程中各因素对膜性能的影响.以乙醇浓度、甘油添加量、pH、油酸添加量为因素,以抗拉强度(TS)、断裂伸长率(E)、水蒸气透过系数(PV)为响应值对实验进行响应面设计,建立了TS、E、PV的回归模型.优化的最佳成膜配方:乙醇浓度为30%,甘油添加量为1.8%,pH为11,油酸添加量为1.1%.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液滴行为数学模型,对RH精炼过程中真空室内液滴运动轨迹及行为进行跟踪模拟,通过大量液滴行为的统计分析得到液滴对精炼过程中脱气、传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作者选用了七种捕收剂在单泡管中和浮选机中研究了红柱石的浮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油酸钠是红柱石的最佳捕收剂。同时采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法研究了油酸钠在红柱石表面的吸附产物,从而对油酸钠与红柱石表面的作用机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为考察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臭氧氧化过程中的降解规律与特征,采用臭氧直接氧化法处理水中4种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臭氧氧化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降解效果,利用淬灭实验探究降解机理,分析中间产物并推测降解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改变pH值对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降解效果没有显著影响,酸性条件对青霉素钠降解有抑制,碱性条件对头孢曲松钠降解有促进。淬灭实验结果表明:叔丁醇(TBA)对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的降解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说明阿莫西林和头孢氨苄的降解由臭氧分子直接氧化主导;随着TBA浓度的升高,对青霉素钠和头孢曲松钠的抑制效果更加显著,说明青霉素钠和头孢曲松钠以羟基自由基(·OH)间接氧化为主导。阿莫西林、头孢氨苄、青霉素钠和头孢曲松钠臭氧氧化过程中分别生成了4、6、3、3种主要中间产物,降解途径包括β-内酰胺环断裂、去甲基化、水合反应、加成反应等过程。  相似文献   

16.
活性碳去除重金属的效率取决于重金属的种类及活性碳的表面特征 .本研究将一种商品活性碳用浓硝酸修饰 ,再以氢氧化钠进一步处理 .结果显示修饰过程主要导致活性碳表面化学特征的改变而不是物理性质的变化 .测试显示修饰对活性碳表面积的影响极小 .酸碱滴定表明 ,修饰作用明显改变了活性碳对H+ 及OH-的吸附行为 .研究表明 ,溶液pH值对铜离子的吸附有显著影响 .固定缓冲pH条件下测定修饰活性的吸附能力发现 ,金属吸收容量主要取决于活性碳表面的酸碱功能团 ,因而其吸附行为可用表面酸碱理论进行解释 ,所获数据可用于建立活性碳吸附平衡和动力学模型 .  相似文献   

17.
研究粗胡敏素对12种粪固醇的吸附行为.探讨吸附液的pH值、盐度、温度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粗胡敏素对粪固醇的吸附可分为快吸附、慢吸附2个阶段,24 h吸附达到平衡,且吸附符合Freund lich模型,线性、Longmu ir型拟合效果较差.粪固醇在粗胡敏素上吸附△H0、△S0均小于0,反应是放热过程,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反应的进行.分配系数与盐度正相关.除pH=10.74时,其它pH值条件下分配系数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报导了一种具有广泛缓冲性质的溶液体系,通过对HAc和NH4Ac组成的水溶液体系的缓冲性质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发现该体系具有广泛pH范围的缓冲性能,缓冲范围为pH=3.5~11。对其在络合滴定方面的潜在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利用四球摩擦试验机评价了妥尔油酸铜及其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的复合剂在N68机械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表明妥尔油酸铜与ZDDP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使承载能力增大、减摩性更佳、耐磨性增强且耐磨功能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藏红花素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藏红花素在较强酸性缓冲体系中的电化学行为为准可逆过程.其在pH 3.50的B-R缓冲溶液中产生一对氧化还原峰,ipc/ipa=0.8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