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现代橡塑》2005,17(7):14-16
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技术(简称LCM)是指将液态聚合物注入铺有纤维预成型体的闭合模腔中,或加热熔化,预先放入模腔内的树脂膜,液态聚合物在流动充模的同时完成树脂/纤维的浸润并经固化成型为制品的一类制备技术。树脂传递模塑、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树脂浸渍模塑成型工艺、树脂膜渗透成型工艺和结构反应注射模塑成型是最常见的先进LCM工艺技术。这类工艺的共同特点是将纤维预成型体放入模腔内,  相似文献   

2.
一种纳米纤维增韧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复合材料领域。其特征为采用热塑性工程塑料的纳米纤维毡或膜作为增韧部分。其制备方法是:将碳纤维的预成型体作为静电纺丝的负极接收器,直接将热塑性工程塑料纳米纤维毡或膜纺丝于预成型体上,所纺纳米纤维毡或膜相对于碳纤维预成型体的树脂基体具有质量比例;将含有纳米纤维毡或膜的碳纤维的预成型体铺层,制备含纳米纤维夹芯结构的碳纤维预成型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文件中硅玻璃钢分会秘发[2014]05号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成型工艺,即在模腔中铺放设计好的增强材料预成型体,在压力或真空或两者共同的作用下将低粘度的树脂注入模腔,树脂在流动冲模的过程中完成对增强材料的浸润并固化而得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具有工作环境好、低能耗、高效率、低投资且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建筑、交通、电讯、卫生、运动器材以及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文件中硅玻璃钢分会秘发[2014]05号RTM(Resin Transfer Molding)成型工艺,即在模腔中铺放设计好的增强材料预成型体,在压力或真空或两者共同的作用下将低粘度的树脂注入模腔,树脂在流动冲模的过程中完成对增强材料的浸润并固化而得到复合材料制品的工艺方法。该工艺具有工作环境好、低能耗、高效率、低投资且工艺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建筑、交通、电讯、卫生、运动器材以及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5.
改性氰酸酯的预聚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酚醛环氧改性双酚A氰酸酯,用于制备热熔预浸料.双酚A氰酸酯和酚醛环氧树脂经过适当预聚后在室温下具有一定的粘附性,可制作出具有室温铺敷性的复合材料预浸料.将金属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加入改性体系,复合材料成型试验结果表明,DBTDL对树脂体系的预聚工艺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树脂体系可用于热熔工艺.  相似文献   

6.
针对航空发动机用编织结构复合材料树脂传递模塑料(RTM)成型工艺,开展了增韧树脂基体的工艺特性及编织结构预制体的渗透特性研究,并结合PAM–RTM软件对RTM成型工艺方案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304增韧环氧树脂RTM成型的工艺窗口期仅有25 min,8步法编织结构经向渗透率远大于纬向和Z向渗透率。通过PAM–RTM软件对RTM成型树脂注射流道和工艺参数进行设计,获得了航空发动机用高韧性编织结构复合材料RTM成型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7.
树脂传递模塑工艺中工艺参数对树脂-纤维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系统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由树脂传递模塑成型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树脂-纤维界面的影响.这些参数包括注射压力和模腔/纤维毡的温度.在较低的注射压力和较高的成型温度下,纤维得到良好的浸润和粘结,成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也较高.  相似文献   

8.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高性能的半结晶热塑性聚合物,历来用于注塑或挤塑工艺,也可用于复合材料。总部设在英国的PEEK大厂商Victrex公司称,PEEK可用作玻璃纤维、碳纤维或芳纶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的基体,它优良的力学性能和成型加工性能在其可以航空航天、海洋、医疗和工业应用中替代金属和热固性塑料。  相似文献   

9.
热塑性树脂由于其分子结构上的特点,在复台材料成型工艺方面的主要困难是:熔融状态下,熔体粘度大,流动困难,与纤维浸润性差。为了成型热塑性复台材料制品,人们多采用预浸渍的方式,预浸方法多属专利。对于高性能的热塑性树脂,如PEEK,熔融温度高,熔体粘度大,成型压力高,工艺性能差,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任何溶剂。如何将PEEK制成单向预浸材料是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成型中的一个技术难点,也是连续成型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工艺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英国ICI公司自1982年起相继研制出APC-1和APC-2等碳纤维/PEEK单向复合材料预浸带,并加工成为各种先进复台材料制品。我所自1988年开始研究试制热塑性树脂复合材料单向预浸带。结合浸渍工艺,研究丁尼龙—6和PEEK树脂在不同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的流变特性和加工性能,设计试制了浸渍设  相似文献   

10.
预浸料是用控制量的树脂(热固性或热塑性)浸渍纤维或织物后形成的中间材料。浸渍技术有溶剂浸渍、热熔体浸渍、粉末浸渍等。预浸料可以"B阶"状态或部分固化后储存。预浸带或预浸布用于手糊、自动铺带、自动铺纤或某些缠绕成型工艺中。单向预浸带(所有纤维平行)是最常见的预浸料形式,它们提供单向增强。机织布及其他平面织物预浸料提供二维增强,它们一般成卷销售。还有用纤维预成型体和编织物制成的预浸料,它们提供三维增强。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用于制备直升机主传力系统中复合材料柔性杆件的改性环氧树脂基体及其RC10.800连续玻璃纤维预浸料。探讨了树脂基体组成、连续玻璃纤维窄带预浸工艺参数等变量对预浸料和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选用的促进剂满足直升机柔性杆的技术要求和热熔工艺要求,满足此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2.
复合材料LCM工艺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RTM、RIM、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真空袋压成型等多种多样的成型工艺方法。各种工艺方法由于特点不同,各自需要发展的技术内容各有不同,RTM工艺向着高速成型方向发展,RIM向着更大、更复杂的结构部件整体成型发展,快速充模流动和自动铺放是主要的技术方向,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预浸料真空袋压成型需要开发更多的品种以拓展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
纤维增强树脂基预浸料作为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有利于复合材料实现高质量、高精度和可设计性等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航空航天、交通运输、体育休闲等领域愈来愈高的需求。对预浸料的几种主要制备工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其在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4.
《现代塑料》2011,(12):22-30
在航空航天用复合材料结构件,特翮是主结构件制造领域,采用热炉固化、真空袋压预浸料即脱离热压罐的预浸料工艺,以其相对于传统的热压罐预浸料工艺更加灵活、成型更快以及更加经济等优势显示出了极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复合材料用预浸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预浸料的基本概念预浸料是用树脂基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浸渍连续纤维或织物,制成树脂基体与增强体的组合物,是制造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它的一些性质直接带入复合材料中,是复合材料的基础。复合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预浸料的性能。对于复合材料设计师来说,预浸料是具有一定力学性能的结构单元,可用以进行结构设计。对于复合材料工艺工程师而言,预浸料是制造结构的原料,可直接用以制造各种复合材料构件。预浸料的优劣关系到复合材料的质量。因此,预浸料对复合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浸料从40年代末期开始采用…  相似文献   

16.
李惠生 《化学与粘合》2010,32(3):66-67,71
在中低温、低压条件下,采用对模制造车用树脂基复合材料大型结构件是未来发展趋势。反应性的热固性液态树脂在较低压力下注入含有干纤维预成型体的模腔中,树脂将模腔中的空气排出,同时浸润纤维。模腔充满后,注射过程结束,树脂开始固化,树脂固化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模,取出制品。工艺类型和设备变化灵活,可设计性强,具有良好表面质量、高尺寸精度。成型过程苯乙烯排放量小,有利于环保。应用目标是开发重型卡车、电动汽车、高速列车、轿车用树脂基复合材料结构构件领域并实现产业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技术(LCM)的发展历程,对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方法,包括树脂传递模塑(RTM)、真空辅助树脂传递模塑(VARTM)、树脂浸渍模塑(SCRIMP)、树脂膜渗透(RFI)、结构反应注射模塑(SRIM)和脉动灌注(PP)等的技术特点、研发现状及装备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对液体模塑成型工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复合材料液体模塑成型工艺未来将向整体化、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采用胶膜法对环氧树脂(EP)胶膜制作过程中的涂膜温度、涂膜速率和涂膜速比等影响胶膜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对涂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适合生产需要的工艺参数优化值。0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规模化、批量化的发展,客观上要求预浸料(复合材料产品重要的中间材料,也可称之为储存待用的半成品)能适应规模化批量生产的需求。为此,在航空航天相关领域中陆续新引进不少热熔预浸技术[1],进而使碳纤维、织物等预浸料的产量有了很大的增加。在批量生产过程中,为保证预浸料的外观、树脂含量和纤维含量等满足要求,需对涂膜工  相似文献   

19.
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为不断减重,大量使用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本文综述了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发展与应用情况,总结了叶片各制造工艺的特点,包括预浸料手工铺放/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预浸料自动铺丝/热压罐固化成型工艺、三维机织碳纤维增强树脂传递模塑(RTM)成型工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制造工艺正朝着自动化、高精度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推出的这项新技术,又称玻璃钢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工艺过程是先将铺覆好的增强材料及夹芯结构成型体放入专用模具模腔中紧锁,然后将高活性低粘度树脂注入闭合模腔,流动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