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输电线路工程正在大力推进三维数字化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实现对设备设施全寿命周期的管理。但目前针对铁塔的三维数字化建模方法暂无系统性研究。对铁塔三维数字化模型进行定义,分析模型细节层次,总结和分析目前主要的建模方法及优缺点,提出了一种从铁塔计算模型直接生成三维实体模型的建模方法,从而构建满足全寿命周期管理的铁塔模型。梳理现有铁塔三维数字化建模通用软件的优缺点,采用Tekla Structures软件,建立一种特高压工程铁塔三维模型。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金具大量使用铁磁材料引起运行过程中磁滞和涡流损耗的激增,在线路金具实际选型中提出的秉承全寿命周期设计理念在工程应用中受到极大关注。统筹考虑金具采购、安装和运输的经济费用、运行损耗费用、故障检修费用、使用寿命、安全可靠性、环境保护等,搭建了输电线路金具全寿命选型模型,并结合厂家调研数据和实际输电线路工程的设计条件进行了全过程综合性评价,推荐符合实际需求兼顾全寿命理念的线路金具型式,以提高线路工程资产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通过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架空输电铁塔塔腿结构模型,分别对8种不同高度塔身段进行塔腿承载稳定性模拟分析.采用牛顿差值法分析模拟所得数据,结果表明对于组立同一结构塔腿,塔身段越高,塔腿承载稳定性越差.针对架空输电铁塔塔身段高度对塔腿承载稳定性的影响分析,可以为架空输电线路铁塔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发展和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及配套施工装备技术水平的进步,以标准《750 kV架空送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Q/GDW 112—2004)为核心逐步形成的整个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技术标准体系存在部分内容重复、衔接性差以及在实际工作中适用性差等问题。因此需要系统梳理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技术标准体系构成及存在问题,结合现有铁塔塔型特点、组立施工工艺特点和铁塔组立施工装备能力,提出进一步优化中国电力行业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组立施工技术标准体系的框架结构,为铁塔组立施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77型、78型系列铁塔为鞍山铁塔厂设计的铁塔,该类型铁塔曾经广泛应用于我国电力电网的建设中。其中77型铁塔适用于35kV及110kV架空线路。现行新规范GB50545-2010《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对覆冰区架空线路的特殊要求,造成77型铁塔适用性降低,甚至无法使用。以现行规范与废止规范中对覆冰区架空线路不同要求进行对比,并对77型铁塔在现行规范中的适用性进行论证。通过工程实例说明在现行规范条件下77型铁塔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6.
依据输电线路通用设计,结合GB 50545-2010《110750 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国家标准的实施,讨论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杆塔规划设计,运用全寿命周期费用成本的理论对林区差异化跨越方式进行分析,推荐合理的林木处理方式,同时可为杆塔规划设计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郑博 《电工技术》2023,(15):122-124
为实现架空输电线路的数字化和信息化管理,全面掌握架空输电线路的空间分布情况,设计基于数字化三维的架空输电线路模型。该模型以架空输电线路各个组成部分的实际测量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出厂检测数据为主,利用数字三维模型对数据进行批量导入,采用参数化的方式生成设计图;构建架空输电线路数字化三维模型。通过该模型能够完成杆塔、绝缘子串、导线等组成部分的三维模型构建,通过该模型精准描述组成部分的类型、空间位置、几何尺寸、材料信息、材料属性等信息,并且模型的设计精度较高,满足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8.
梁宵  徐斌 《吉林电力》2015,43(3):6-10
根据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设计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模糊层次评价法,进行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设计评价。首先介绍模糊层次评价法的基本内容,即将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确定各指标相应的等级;然后给出模糊综合评价法在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及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设计评价多层次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选择最终定量评估得分最高的导线,使输电线路设计方案的选择更加全面和完善,从而使得工程在全寿命周期内更加安全、可靠和经济。  相似文献   

9.
输电铁塔是架空输电线路中的重要电力设备,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风致倒塔事故频发。为了研究输电铁塔的风荷载特性,该文进行了输电铁塔分段全尺寸模型的风洞试验研究。试验分别以风速和迎风角为独立变量,研究了分段铁塔模型风荷载随风速和迎风角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分段铁塔模型的竖向风荷载在中低风速下随风速变化符合指数规律,其系数与分段模型的类型有关;竖向风荷载随迎风角变化符合正弦规律,且不同分段模型正弦函数的周期和幅值不同。用拟合函数推算中高风速下的分段输电铁塔竖向力,计算结果表明随着风速增加,输电铁塔竖向风荷载呈一定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输电铁塔防风防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输电工程设计阶段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系的关键性环节,是影响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影响输电线路全寿命周期成本的设计因素,对优化输电线路设计提出了措施与建议,并给出了工程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11.
工业基础类(IFC)作为各种专业应用软件在共享建筑模型的前提下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是推断建筑性能的重要信息,但IFC还有其局限性。介绍了建筑信息模型,并基于IFC进行了改进,通过详细的建筑信息模型,对具体建筑设计和施工环境进行信息处理和数据转换。  相似文献   

12.
周圣栋  解蕾  宋若晨  陈浩 《中国电力》2019,52(5):142-147
通过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与建设进程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了整个变电站精细真实的数字信息模型。按施工管控步骤分解,实现模型按照工程甘特图进度建造增长。建立二维码扫码与模型的对应机制,落实数字化模型与建造过程中各真实节点的关联。同时,通过搭建相应的管控平台和开发App功能模块,实现对电网输变电项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采用BIM技术对项目工程量进行精确计算,加强物料成本信息的管控,提高工程量计算效率,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大截面导线、多回路、特高压铁塔的出现,铁塔基础作用力也愈来愈大,为了降低基础耗量和基坑土石方量以及遵循全寿命周期理念,做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展了对板式中型桩复合基础的探索和研究,通过试验发现其适应于大截面导线、多回路、特高压线路工程建设的需要,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水电工程进度与成本协同管理的易操作性和直观性,采用BIM和P3E/C软件建立了进度成本协同的实施解决方案。将水电工程P3E/C进度成本计划数据与BIM模型的构件进行关联同步,在分析了基于IFC标准的进度成本信息模型表达的基础上,结合P3E/C Web Service接口建立了异步调用的实施流程,并通过C#二次开发Revit的方式实现了进度成本信息模型的初始化,为基于网络的信息协同提供了基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度成本协同管理实施的一般流程,并实现了基于BIM的5D进度成本跟踪分析功能,为不同层次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平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可视化的手段跟踪施工进度与成本状况,能为项目领导层、管理层提供更直观的决策信息,同时也降低实施层对专业管理软件的作业门槛。  相似文献   

15.
尹志强 《广西电力》2021,44(1):35-40
直线塔是输电线路最为常见、用量最大的塔型,其安全性和经济性对工程建设至关重要.国外某500 kV双回路直线塔按照美标ASCE-10标准设计,为验证其设计合理性和安全性,选取大风、断线、紧线运维等6个典型工况进行真型试验,并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异同.试验结果表明,铁塔在超载至107%时发生倒塔破坏,符合设计...  相似文献   

16.
邻近带电线路组立铁塔施工给输电工程铁塔组立带来很多不便和安全隐患.采用内悬浮外拉线抱杆进行组塔施工时,临近带电线路组塔对其上拉线和吊件控制绳的布置有较大影响.通过计算拉线与临近电力线路的安全距离,细化输电铁塔组立施工计算模型,总结在多个邻近带电线路工程中采取的内悬浮外拉线抱杆组塔施工技术措施,为其他的邻近带电线路组立铁...  相似文献   

17.
储能技术是应对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现阶段,成本因素制约了储能规模化商业应用。为此,针对不同类型储能电站广义成本问题,考虑不同类型储能效率、寿命的差异,以等效能折算为前提,分析储能全寿命周期进程中建设与运行特性的差异,构建基于等效能折算的储能全寿命周期成本模型与平准化电力成本模型;比较分析近年来投运/规划的抽水蓄能、锂离子电池储能、铅炭电池储能、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建设周期、征地成本等参量;对4种类型储能广义成本进行纵向、横向评估,讨论储能电站年充放电循环次数、充电电价、投资成本的变化对广义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储能系统的选型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钢管塔螺栓紧固扭矩大、操作空间小等难题,研制开发了特高压钢管塔高强度大扭矩螺栓紧固专用电动扭矩扳手。该扳手的使用提高了扳手紧固效率和紧固精度,填补了输变电工程铁塔螺栓紧固自动化的空白,具备在输变电工程建设中全面推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座地式四摇臂抱杆分解组塔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伟敏 《电力建设》2008,29(1):29-33
座地式四摇臂抱杆分解组塔工艺没有大角度拉线, 专门针对施工场地狭窄环境的组塔而研制。此工艺可广泛应用于: 500 kV 输电线路中施工场地狭窄, 塔基边坡近距离无可用场地的塔位; 场地狭小或临近带电运行的高等级输电线路, 控制大绳和临时拉线无法布置的塔位; 大尺寸、大吨位及超长横担的塔位。  相似文献   

20.
随着内蒙古电力公司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设施建设投资逐年增长,对项目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ERP系统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了实现对项目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基于ERP系统构建项目储备库及投资计划管理模式,对原有管理阶段的划分,基于业务流程进行设计,推动其管理模式向流程驱动转变,实现储备项目、投资计划和正式项目的一致性。从源头上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提高投资计划和项目管理的精准性,为企业未来投资规划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