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针对轨道交通牵引电机的检修与维护需求,设计了一种轨道交通牵引电机智能综合测试系统。该系统包括系统供电模块、交流电力测功机(德马YVPCG225M-50-B-EWB-AC-B3-SM)模块、测试电机及四象限变频(M700-10403200D/200kVA)模块和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PLC控制+LabVIEW+数字显示测量仪器的测控系统模块,并对系统的系统构架与组成、工作原理和系统各模块的核心组件的选型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说明。该方案已经成功应用于港铁轨道交通(深圳)有限公司的地铁牵引电机测试试验,同时可为同类电机产品的性能测试与电机测试实验室的设计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对电力电子器件方面的最新发展和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系统和电能质量控制、牵引、电机驱动、绿色照明中的应用及电力电子系统集成等进行了综述,指出我国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产业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具有结构紧凑、能量双向流动以及网侧功率因数调整灵活等特点,是实现高端装备动力部件高控制精度、高功率密度以及高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案。从功率拓扑结构和控制方式入手,综合其在变流技术和控制技术上的突破性成果,探讨了电机系统运行控制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展望未来发展,矩阵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创新、变流与控制技术的整合与新型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将有力支撑矩阵变换器-永磁同步电机系统在推动装备高端化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4.
基于感应耦合电能传输(inductively coupled power transfer,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可以非接触供电方式为列车提供实时牵引电能,是轨道交通领域未来新型牵引供电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首先,阐述了轨道交通实时受流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结构和特点,回顾了ICPT技术和轨道交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基于ICPT的非接触式牵引供电主要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研究现状对轨道交通非接触式牵引供电系统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YN,d′联结阻抗匹配平衡变压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平衡变压器作为牵引变电站中的主变压器向电气化铁道供电,是一种先进的供电技术。本文介绍了YN,d′联结的新型平衡变压器的电流映射矩阵、阻抗匹配、电流分配、电压关系、线材利用率、对称性与经济性。给出了实验值及其与理论值的对比。  相似文献   

6.
现代轨道交通与交流传动互馈试验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回顾了轨道交通电牵引传动的发展历程,说明了电力电子技术对牵引传动的重要影响.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双逆变器-电机"能量互馈式交流传动试验系统.文中讨论了该试验系统的构成与运行原理,分析了其高效节能、控制灵活等优点,并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最后提出了一种直线电机传动的互馈试验台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7.
ABB与铁路结缘已久,它的主要技术来源于在20世纪就致力于牵引变压器研究和生产的ABB赛雪龙公司。在全轨道交通领域,作为设备供应商,ABB能提供包括电力电子、变压器、电机和电气化设备等广泛的产品、系统和解决方案,在这一市场上占有领先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组成电动汽车的复合电源,设计了一种仅采用单个高频电力电子器件的电机传动主电路的新型拓扑结构。所设计电路不仅能对超级电容进行升压变换,与蓄电池协同向电机供电,而且能够在电动汽车再生制动过程中将发电电压升压后对超级电容充电。主电路结构和控制简单,变流装置成本低,工作可靠。实验验证了该电路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性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由于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铁道车辆用牵引电机中开始广泛使用交流牵引电机。在使用的初期阶段为感应牵引电机方式和同步牵引方式并用。其后,随着GTO和IGBT式的自我消弧方式部件的实用化,逐渐固定于电压式逆变器。因此加感应电机驱动后,永磁同步电机开始出现。在控制方式上,由以前的转差频率控制逐渐向32位的矢量控制普及,同时应用无速度传感器控制。这样,就实现了驱动系统和车辆系统的较好的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近几年汽车用牵引电机的发展概况及其性能要求,对几种主要的汽车用牵引电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电气化铁路负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路电气化具有运输能力大,综合能源利用率高,节能减排等明显优点,随着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铁路电气化进入了一个非常快的发展时期。但是,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由于其单相运行、整流供电、负荷变化等原因,对所接入的电力系统带来功率因数低、三相电压不平衡、谐波超标、电压波动等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河南地处全国铁路网中心,铁路电气化比例位于全国前列。结合河南电网的情况及电气化铁路发展的特点,讨论了河南电气化铁路负荷对电网电能质量的影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迅速发展,电铁牵引负荷产生的负序分量及高次谐波,除对牵引供电系统造成危害外,还会造成电力系统负序及谐波污染[1],因而,电铁的负序及谐波危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电气化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结合电气化铁路给电网带来的影响,着重探讨电铁负序补偿中SVC的使用问题。根据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等国成功将SVC技术应用在电气化铁路的无功和负序补偿案例以及国内SVC负序补偿应用实例,对SVC负序补偿原理及运行方式进行了研究分析,对SVC在电铁负序治理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初步探讨,以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  相似文献   

13.
The advent of large power semiconductors has made it possible to apply inverters and ac motors to traction applications. Either synchronous or induction motors and several types of power converters can be considered. The induction motor and the pulsewidth modulated (PWM) inverter are selected as favorable for application to a transit car drive. A general method of sizing the PWM inverter and induction motor in terms of the car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is out-lined. This method results in a minimum size inverter and allows optimization of system weight and cost. A discussion of wheel size effect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regenerated energy is included.  相似文献   

14.
以多导体传输线模型为基础,推导了牵引变电所和分区所等值电路,构建了适用于不同结构和供电方式的牵引网统一数学模型。对列车牵引传动系统利用参数辨识的方法,建立了感应电动机并联静止负荷的数学模型,实现对列车更准确建模。以此为基础,开发了基于车网耦合潮流计算的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仿真软件。实例计算表明,该方法充分考虑列车与牵引供电网的交互影响,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牵引供电系统的潮流分布,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牵引供电系统综合负荷模型结构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电气化铁路在现代铁路运输中的广泛应用,牵引负荷在电力负荷中所占比重越来越高,对电网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但当前对牵引变电站综合负荷特性的研究比较薄弱.在系统分析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组成结构及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实际负荷构成特性的"感应电动机并联牵引电机和恒阻抗"的机理负荷模型.该模型结构简单,物理意义明确,使用方便.基于Simulink仿真平台测量数据的总体测辨建模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描述能力,可以作为研究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对电力系统影响的实用负荷模型.  相似文献   

16.
从蒸汽机车的出现到现在的交流传动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车辆牵引控制技术随着牵引动力的发展已历经2个世纪的变革与发展。其技术发展从以牵引装置为中心,发展到现在的以平台化技术为中心的高性能控制技术,实现了牵引控制的通用化、标准化和个性化。由此,完整地讨论了其技术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为在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试验中减少人工抄表的工作量,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在电气化铁路原有远动系统基础上开发的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试验数据处理软件。在介绍电气化铁路牵引负荷试验需求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该软件的整体结构和数据流分析,软件所解决的问题,以及软件的具体实现。试验证明了该软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在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在牵引供电系统得到应用的前提下,针对27.5 kV电气化铁路牵引网中功率调度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电气化铁道电能路由器装置。装置采用81电平变换技术满足电气化铁道供能系统对并网变换器的高压、高电能质量、大功率的需求,采用电压幅值—相角的能量调度方式确保电力机车正常供能及对牵引网的电压支撑,最后通过基于虚拟直流电机控制的储能单元实现能量的削峰填谷及协调控制。通过对新型电气化铁道电能路由器的拓扑结构、技术原理、能量调度计算及控制策略进行理论研究,并对装置进行建模仿真,验证了该电气化铁道电能路由器技术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牵引变电站多媒体远程监控系统设计及开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针对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讨论了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在视频信息的压缩方法上选用自适应能力强的H.263标准,以适应电气化铁路系统恶劣的通信环境。变电站与调度中心采用DDN方式组网通信,并讨论了先进的基于嵌入式Web Server的远程视频监控方法。分析及开发实践表明,该方案能满足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对视频监控的可靠性和实时性的要求,为进一步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