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危害松属植物的重要病原物松材线虫,本文对采自青岛附近海域的样品进行真菌分离,采用浸渍法对分离得到的35株真菌的培养滤液进行杀线活性测定,从中筛选得到了1株具有高杀松材线虫活性的真菌ML-5,用其培养滤液处理松材线虫72h时,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86.5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8S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的一种真菌。对ML-5的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菌株ML-5在PD培养基中杀线活性最佳的培养条件是:100%海水浓度,初始pH值5.0~6.0,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7d。该研究为海洋真菌活性物质的开发及在松萎蔫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对松材线虫病进行生物防治,利用海洋微生物资源,对采自青岛近海域的海水、海泥、海藻和海洋动物样品进行了细菌分离,共得到14株细菌,并采用浸渍法对这些菌株进行杀线活性的测定,从中筛选出对松材线虫具有较强杀线活性的2株海洋细菌PX3-1和PX3-2,用它们的培养滤液处理松材线虫8h,实验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达89.1%和91.6%。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16SrDNA序列及其系统发育分析,鉴定菌株PX3-1和PX3-1同属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此二菌株对松材线虫具有较强的杀线活性,该研究为海洋微生物资源的利用及对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生物材料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针对危害松属植物的重要病原物松材线虫,本文对采自于青岛近海海域的样品进行细菌分离,得到49株细菌,并采用浸渍法对这些菌株的培养液进行杀线虫活性测定,从中筛选出1株具有较高杀线活性的海洋细菌G-23,将该菌株鉴定为产黑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nigrifaciens),对菌株G-23的培养条件及所产杀线虫活性物质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产杀线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8.0,培养温度25℃,菌龄19h,培养时间3d;在海水浓度为100%的Zobell 2216E培养基中生长,有利于活性物质的产生;该菌株产生的杀线虫物质热稳定性较好,既有极性小的物质,也有水溶性物质,在弱碱性(pH8.0)条件下活性较稳定。该研究可为海洋微生物活性物质的开发利用以及松萎蔫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筛选抗肿瘤活性海洋真菌,鉴定活性菌株并初步研究其活性代谢产物的理化性质。从连云港近岸海域沉积物中共分离得到真菌31株,发现它们的培养物普遍具有抗肿瘤活性,其中4株真菌的培养物具有显著的细胞毒活性(抑制率〉80%)。对活性菌株HGQ6的研究表明,其发酵液对多种肿瘤细胞呈现显著的细胞毒活性,活性产物为极性中等、热稳定性较好和耐酸不耐碱的物质。根据菌株的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菌株HGQ6鉴定为产黄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  相似文献   

5.
对一株自行筛选的生防链霉菌S1-5进行了种的鉴定、拮抗活性测定以及抗菌性能的研究.通过对菌株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和生理生化特征进行综合试验分析,鉴定该菌株为灰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griseus).采用平板对峙培养法测定S1-5抑菌活性、抑菌谱,结果表明S1-5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对蕃茄叶霉病菌(Fulria fulva)、烟草疫霉菌(Phyto phthora nicotianae)、烟草赤星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以及水稻纹枯病菌(Rhizotonia solani)四种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杀螨试验结果显示S1-5产生物活性物质还对棉花红蜘蛛有一定的杀伤力,是一株值得开发的抗菌杀螨放线菌菌株.  相似文献   

6.
植物内生真菌代谢产物丰富, 作为一种寻找开发药物的重要资源已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本 实验对中药仙鹤草内生真菌进行分离, 获得30 株内生真菌, 其中由根中分离得到17 株, 茎中分离 得到7 株, 叶中分离得到6 株.并采用形态学观察方法, 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初步鉴定, 其分别归属于青霉属, 顶孢霉属, 镰孢霉属, 根霉属, 酵母属, 珠网霉属, 毛霉属和核盘菌属等8 个真 菌属.采用平板对峙法, 研究各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通过初步筛选, 共计9 株表现抑 菌活性.再进一步用内生真菌发酵萃取液做抑菌活性, 发现仅3 株菌株有抗菌活性, 都属于镰孢霉 属.为后续的活性物质分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富集-分离-筛选的方法从花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得到两株具有较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产生菌.通过研究2B菌株在不同培养时间的生长情况、培养液中pH值变化情况及絮凝活性等,从而得出絮凝活性与菌生长量成正相关,且该菌产生的絮凝剂对高岭土悬浊液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和稳定性.环境因素对絮凝剂产生的影响研究表明,2B菌株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为查氏培养基;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条件:初始pH值为7~9,培养温度30℃,培养时间为72 h,通气量为150 r/min.研究表明,2B菌株所产絮凝剂絮凝高岭土悬浊液的最适宜pH在大于7的偏碱性条件下,Ca2 、Mg2 和Al3 等金属离子对其絮凝具有促进作用,絮凝率可高达94.6%.  相似文献   

8.
为了从自然界中寻找一种果胶酶生产菌株,在果胶平板上经过筛选、复筛,分离出产果胶酶生产菌株,并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在摇瓶发酵培养、测定其酶活力,其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最适温度、最适接种量及发酵周期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得到的产果胶酶菌株在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3 ℃、接种量为30%、发酵周期为56 h时,此菌株产酶的酶活力最高,优化后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产酶能力.  相似文献   

9.
为了从自然界中寻找一种果胶酶生产菌株,在果胶平板上经过筛选、复筛,分离出产果胶酶生产菌株,并将分离得到的菌株在摇瓶发酵培养、测定其酶活力,其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最适温度、最适接种量及发酵周期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筛选得到的产果胶酶菌株在发酵培养基的初始pH为7.0、培养温度为33℃、接种量为30%、发酵周期为56 h时,此菌株产酶的酶活力最高,优化后的条件大大提高了菌株的产酶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60株乳酸菌,在排除有机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从中筛选出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P-319,经常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对其抑菌谱的测定表明,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但对霉菌和酵母菌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产细菌素的发酵过程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0 ℃培养24 h时,抑菌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1.
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发酵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传统发酵制品中分离出60株乳酸菌,在排除有机酸及过氧化氢的干扰后,从中筛选出抑菌活性较高的菌株P-319,经常规生理生化实验,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其发酵上清液经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丧失;对其抑菌谱的测定表明,其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但对霉菌和酵母菌没有任何抑制作用。产细菌素的发酵过程测定结果表明,该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0℃培养24 h时,抑菌活性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12.
从自然界腐朽木材上分离筛选出白腐真菌,并对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选择培养基富集培养、PDA培养基划线分离初步筛选菌株,利用显微镜观察、生长曲线的变化及木质素氧化酶的显色反应复筛,通过滤纸条崩解实验以及稻草固体发酵实验分析白腐真菌的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结果表明,选育出的B2菌与E5菌株形态特征符合白腐真菌的生物特性,且存在木质素氧化酶,培养第6天菌株对应的滤纸失重率可达31.04%和25.59%,固体发酵20天后木质素降解效率为33.7%和30.7%.B2菌和E5菌株均具有较强的降解木质纤维素的能力,且B2菌株的降解效果优于E5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利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恩施地区银杏蛴螬可行性.[方法]从恩施地区银杏GAP基地采集、分离昆虫病原线虫,并测定其在不同条件下对银杏蛴螬的致病力.[结果]本研究共分离到2种昆虫病原线虫,经形态学鉴定分别为斯氏线虫(Steinernema carpocapsae)和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对银杏蛴螬铜绿丽金龟(Anomala corpulenta)幼虫的侵染结果表明,侵染96 h和120 h后,斯氏线虫导致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1.67%和86.67%,而嗜菌异小杆线虫导致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46.67%和61.67%,相对较低.进一步对影响斯氏线虫致病力的单因子测定发现,侵染120 h后,当侵染剂量为300 IJs/mL、侵染温度为25℃、土壤湿度为18%时,斯氏线虫导致铜绿丽金龟幼虫的死亡率均为最高值,分别为98.33%、96.67%和93.33%,明显高于其它侵染处理组.[结论]斯氏线虫对蛴螬幼虫的致病力显著高于嗜菌异小杆线虫;在侵染剂量为300 IJs/mL、温度为25℃及土壤湿度为18%等条件下,斯氏线虫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致病力最强.  相似文献   

14.
以活性污泥作为菌种来源,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分离到157株菌株,初筛后有21株菌株有絮凝活性,经复筛后有1株菌株C12絮凝活性最高.经与聚铝(PAC)和聚丙烯酰胺(PAM)比较,该菌株所产微生物絮凝剂沉降速度快,絮凝率高,显示了该微生物絮凝剂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对其生长曲线的研究表明,C12菌株的絮凝活性与菌体生物量呈正相关性,且培养24h即可达到最高絮凝活性.  相似文献   

15.
烟草黑胫病菌拮抗菌的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番茄种植地中分离获得1株对烟草黑胫病菌等多种植物病原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菌株ZJUT-K15,测定发现该菌株的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对烟草黑胫病菌菌丝的延伸具有良好而持续的抑制作用,稀释100倍后其抑制率分别为92.29%和69.79%;24 h内可抑制烟草黑胫病菌孢子的萌发,48 h后抑制效果有所下降.通过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测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枝芽孢杆菌属(Virgibacillus sp.),16S rDNA序列提交GenBank,序列号为EU639686.  相似文献   

16.
结合涂布平板法和温室盆栽植株法,测定了41株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液对灰霉病病原菌及黄瓜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此筛选出针对灰霉病的生防菌株.结果表明,抑菌效果最好的枯草芽孢杆菌为BS01和BS03.采用涂布平板法研究了菌株BS01和BS03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抑菌效果均为50%时,BS03比BS01的菌体浓度低,得到抑菌效果最好的菌株BS03.采用温室盆栽植株法测试了菌株BS03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菌悬液比发酵滤液的抑菌效果好,并且在菌悬液处理黄瓜苗后的第3天抑菌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从含菌样品中筛选出多个对重金属离子具有吸附活性的微生物菌株,并以吸附活性较强的真菌E-17详细研究了微生物菌株的培养特性.  相似文献   

18.
光学纯度L(+)-乳酸高产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60份不同来源的土壤样品中筛选得到米根霉(Rhizopus oryzae)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和60Coγ射线诱变处理,运用推理育种技术,选育到一株有较高的乳酸脱氢酶活性和耐高渗的L( )-乳酸高产突变株Rhi3-2.该菌株产L( )-乳酸光学纯度高,最高产量为88.45g/L,较出发菌株提高91.24%,糖利用率提高17.87%,耗糖酸产率提高35.15%.菌株经8次传代培养,L( )-乳酸产量下降10.7%,是一株性状较稳定可深入研究开发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9.
分离乌拉尔甘草内生真菌,研究乌拉尔甘草内生真菌的抗氧化活性,为内生真菌天然产物的 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利用组织分离法从乌拉尔甘草根、茎、叶中共分离获得14株内生真菌, 其中菌株L1-1,L2-1,R2-1,S2-1对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达95%以上,铁离子还原法检测菌株 L1-2,S2-2,R2-3具有较高还原力,FRAP值分别为256,309,298.通过综合比较,菌株R2-3表现出 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测定活性菌株26SrDNA序列及构建其系统发育树,所筛选的活性菌株R2-3 被鉴定为炭疽菌.  相似文献   

20.
通过固体斜面培养和液体摇瓶培养,对收集到的、现可大规模种植的5株灰树花菌株的固体斜面菌丝生长特性以及液态发酵产多糖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并以产多糖性能为指标对液态发酵菌株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在固体斜面培养中,菌株Gf-5和Gf-1表现出了较快的菌丝长速和较好的菌丝长势,其他菌株表现一般;但在液体摇瓶培养时,菌株Gf-3的菌球直径最小、菌丝生物量最高,其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及总多糖产量分别可达11.07 mg/100 mL、28.68mg/100 mL、39.75 mg/100 mL,均高于其他供试菌株,说明菌株Gf-3液态发酵的产多糖性能最好,较适合用于液态发酵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