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断层对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与挖潜影响重大。由于断裂系统复杂、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断层解释的精度与准确性难以把握,直接影响着后期开发方案的制定。文中首先利用精细地层对比确定低序级断层井上断点位置,其次采用断层加强技术提高地震资料断层分辨率,并提取加强蚂蚁体识别低序级断层,在此基础上再进行井震结合三维精细构造解释,精细刻画断层。通过多种方法综合应用,盘2-26断块的大断层的平面位置误差减小了50米,地震识别断层最小落差达到9米,提高了断层的解释精度,且在新解释范围内完钻的3口井取得了显著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油气地球物理》2014,(3):34-38
胜利油田东辛油区A3断块低序级断层多,断裂系统复杂,代表东部油区复杂断块的地质特点。多轮次的油藏描述和开发效果表明,精细的构造系统描述是挖掘剩余油潜力的主要方向,如何利用现有地震资料进行断块构造精细描述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开发难题。本文在井控前提下,通过谱兰化处理提高叠合地震资料分辨率,利用倾角导向体中值滤波技术对地震资料进行去噪处理以达到对断层边缘进行强化,提高断层识别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地震—地质联合层位解释,同时,综合动—静态数据,完成复杂断块构造精细描述,为后续开发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海拉尔盆地为断陷盆地,构造起伏大,断裂复杂。针对断陷盆地地震资料主频低、小断层识别难的问题,通过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提高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采用高精度的合成地震记录和第四代相干、三色混相分频等技术开展了井—震联合精细构造解释,并结合三维地质建模进行了断点组合,实现了断层"线—面—体"的空间识别和解释,重构了该区的构造认识体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马北一号油田目的层段地震资料分辨率低,主体构造断层断距小,信噪比由于受断裂带的影响在平面上变化很大,原解释的断层不太落实,低序级断层无法分辨,相干分析等技术在本区不太适用,所以解决断层问题便成了本区构造解释的重点。本文旨在充分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地震反射特征,结合沉积相演化规律,建立起了统一的地层划分对比标准,井震结合精细刻画构造形态和断裂系统,搞清该区断裂的发育以及空间展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由于地震资料信噪比较低,如今的断层解释方法易于识别规模较大的断层,但对一些比较隐蔽、延伸不长、断距较小的断层则难于识别,因此对于微幅断裂系统的识别难度极大。文中介绍了断层图像增强技术的方法原理及改进的第三代相干技术。基于第三代相干技术的断裂系统精细刻画技术主要包括断层图像增强技术和相干体技术两部分。通过断层图像增强技术可以增强地震数据中的断层信息,同时提高数据的信噪比;通过地震相干体技术可以得到分辨率高、连续性好的三维相干体。本文选择罗家地区进行断层精细刻画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解释复杂断裂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中地区位于黄骅坳陷北大港二级构造带东部,是一个在港西凸起东北斜坡古地形背景上被断层复杂化了的大型鼻状构造。 利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对港中地区的断裂系统进行了解释。介绍了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在构造复杂区的地震层位标定、地层追踪、构造解释、相干体断层解释等方面的应用,并在对研究区构造精细解释中,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常规地震解释中难以解决的复杂构造断裂系统解释和构造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体化数据平台下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包括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等。该项技术在大港滩海极浅海区应用后 ,取得了一定成效 :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和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搞清了滩海极浅海区构造带断裂结构特征 ,并落实了构造圈闭 ;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的应用为马东东地区高产富集油气藏的发现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伏龙泉断陷区域构造比较复杂,断裂极为发育,由于受到地震分辨率的限制,很难对较小的断层进行准确的解释。针对这些问题,尝试使用分频相干的方法来解决。将地震数据分解为一系列单频体,对每一个单频体进行相干计算,挑选对断层刻画较为清楚的单频体进行断层的剖面解释;然后提取目的层段的多个单频平面相干属性,并使用RGB融合技术将不同单频相干属性融合起来进行断层平面解释。结果表明,分频相干技术在复杂构造的断裂解释上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隐蔽性油气藏的勘探开发给常规地震解释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中针对复杂断块研究区构造-岩性油藏开发的难点,充分发挥地球物理资料的横向分辨优势,利用地层切片技术对目标区断裂系统及储层进行描述,提高了低序级断层及薄互层储层的识别精度,在复杂断块区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油藏开发储层描述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三维相干体技术在三维精细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常规地震解释方法进行构造解释时.断层的识别以及全区的构造特征难以把握。而三维相干体技术采用相邻道地震信号的相似性来识别断层平面分布方面非常有效。应用三维相干数据体切片进行构造解释可帮助解释人员迅速认识整个工区断层的整体空间展布特征,从而达到提高解释速度及精度,缩短勘探周期的目的。选用discover软件中的构造解释模块,应用三维相干技术对胜利油田桩241、242块进行精细构造解释,在小断层识别及整个构造闭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永3断块区位于东营凹陷东北部永安镇油田,其沙二段油藏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发育较多低序级断层。复杂断块区低序级断层地震解释存在多解性,在解释完成后应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构造解析,在确定低序级断层发育时期和构造作用背景的基础上,开展了古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研究。以岩石破裂准则为依据,通过最小主应力、最大最小主应力差值分析了低序级断层的优势发育部位,用平面剪应力分析了低序级断层的优势走向,用剖面剪应力分析了低序级断层的优势视倾向,认为通过精细地震解释,该复杂断块区断层描述较合理,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同时,对同类型复杂断块区断层分布规律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在大港滩海极浅海区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体化数据平台下的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包括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和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等:该项技术在大港滩海极浅海区应用后,取得了一定成效:利用三维地震精细解释技术和三维相干数据体断层解释技术搞清了滩海极浅海区构造带断裂结构特征,并落实了构造圈闭,三维岩石物性反演技术的应用为马东东地区高产富集油气藏的发现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有效压制地震资料背景噪音,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能力,是准确落实复杂构造区断裂特征,提高构造解释精度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应用构造导向滤波对地震资料进行解释性处理之后,使地震资料信噪比明显提高,断裂及岩性边界更为清晰。在此基础上利用三维相干体、曲率体等体属性综合分析与解释,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断裂解释精度,有利于精细刻画研究区断裂展布特征及构造特征。  相似文献   

14.
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解释潜山复杂断裂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对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A 区的潜山断裂进行了解释, 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构造复杂的潜山区地震层位标定、地层追踪、构造解释、相干体断层解释等方面的应用,并对研究区潜山断裂构造进行了初步探讨和解释, 很好地解决了该区常规地震解释中难以解决的复杂构造断裂系统解释和构造描述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复杂断块区低品质地震资料解释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解释复杂断块区低品质地震资料的合理思路是,先解释大断层控制的构造格局和整个形态,再解释大断块内的构造细节及油层。在此思路指导下,在解释区域构造形态时,采用了形成相干数据体了解断层展布规律;用二维剖面建立构造模式指导低品质三维地震资料的解释;断裂展布法解释区域构造形态;解释主断层时充分利用深度切片;多个专家进行平行解释寻找解释共同点。在解释局部构造时,注意解释油层顶面构造;利用工作站的功能进行反射层的精细对比;利用叠前深度偏移数据体解释构造;地震资料的处理和解释一并进行。通过上述方法,地震解释效果有了很大的提高,使钻井成功率由原来的38%提高到现在的80%。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九龙山地区侏罗系珍珠冲组砾岩段气藏为构造—岩性气藏,受构造、储层、裂缝等多因素控制,并受地震资料品质和解释思路的影响,应用地震剖面、常规相干体切片不能对微断裂进行精细刻画。文中在构造导向滤波的基础上联合运用谱分解、新一代相干体切片和体曲率技术,精细刻画了微断裂的空间展布规律,说明多属性微断裂识别技术是可靠的断裂识别手段,其中体曲率属性对断层及微断裂的刻画更为清晰。野外地质考察及最新钻、测井资料的验证结果表明,珍珠冲组砾岩段微断裂十分发育,以北东、北西向为主。  相似文献   

17.
多信息相干技术在阳信洼陷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多信息相干技术是基于多种地震体属性的处理与解释技术,该技术以相干为基础,综合了地层倾角和方位角等多种地质信息。与常规相干相比,多信息相干不仅能进行断层和断裂组合的识别,而且,相干、倾角和方位角3种属性的叠合显示能指导我们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在阳信洼陷构造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证明,该技术是提高构造解释精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地震数据分频相干技术检测火山岩裂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在全频带地震剖面上小断层特征不明显,而在单频地震剖面上断层特征非常明显的特点,本文采用分频相干数据体分析技术,基于单频相干解释,借鉴信号重构的部分思路,提出了地震数据分频相干技术。主要内容包括:分频数据的处理、解释,分频相干数据的处理、解释,分频相干数据的融合、重构。利用地震数据分频相干技术对XS井区火成岩储层裂缝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利用分频相干数据体的多尺度分辨率特性可以识别一些常规数据难以发现的小断裂和裂缝发育带,且高频相干数据体对裂缝的反映更为清晰、准确,相干融合数据反映了更丰富的裂缝发育带信息,且与HTI各向异性裂缝检测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中深层低信噪比区断裂识别难的问题,研究形成一套基于拉东变换多尺度断裂识别技术组合,即对叠后地震数据进行压噪处理以提高初始地震资料信噪比,压制随机干扰和高频噪声,去掉岩性扰动等造成的弱边界信息;通过分频处理检测不同频带地震数据对不同序级断裂的响应,然后利用敏感性分析优选不同尺度断裂的敏感地震属性;最后利用拉东变换技术进行边缘检测增强,提高断层边缘效应。其核心思路是将基于图像重建理论的拉东变换引入到断裂三维解释中,以区别常规边缘检测梯度算法,拉东变换是一种积分运算,具有线性增强、抗噪性强的特点。将该方法应用于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浅水区断裂解释,对不同序级断裂研究认为:(1)相比于常规蚂蚁体切片,显著提高了裂缝预测的精度和分辨率,指示了陆丰13洼LF_A潜山构造主要发育北北西和北东向两组裂缝,指导了花岗岩优质储层分布预测与评价;(2)精细落实了阳江东凹EP_B构造断裂发育条件,认为是受走滑作用控制的左阶雁列构造;(3)陆丰C洼存在一条大型北东东向中央走滑断裂带,与北西向调节断裂共同控制中央鼻状带圈闭形成,新模式下发现了一批构造圈闭,提高了洼陷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20.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高含水后期井-震结合储层描述的目标尺度小、精度要求高、井网密等特点,以松辽盆地杏树岗油田X56区块为研究区,在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形成了一套大庆长垣油田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断层识别、储层预测配套技术。通过容量维分形技术,识别了断距5 m左右的小断层,解决了井间小断层识别难题;利用井-震结合构造解释成果,搞清了断层的平面组合特征及延伸范围,落实了微幅度构造及其与油气分布关系;采用地震随机反演技术,对葡一组储层砂体厚度进行了平面预测和井间砂体连通性分析,2 m以上砂体预测符合率达到75%以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正了仅用井孔资料绘制的沉积微相图,精细刻画了河道砂体的平面展布特征。井-震结合三维地震技术在长垣油田多个区块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