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层状金属复合材料金相试样侵蚀难度大的问题,介绍了复合材料金相试样的侵蚀方法,特别是对结合面不规则的金属复合材料,提出了利用毛细现象制备金相试样的方法.利用提出的方法成功制备出了爆炸焊接复合板TA1/16MnR的金相试样.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数码金相显微镜的优点,并列举了典型的金相照片。从摄像头硬件、原材料质量、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和拍摄技巧等几方面,详细阐述了拍摄出高质量金相照片的技术要点。结果表明:拍摄出高质量的金相照片,除了摄像头硬件的影响因素之外,还要求金相试样观察面要磨制平整,必要时需对试样进行镶嵌;金相试样抛光后表面应无划痕,且选择合适的浸蚀剂,浸蚀程度要恰到好处;在拍摄金相照片时注意亮度要适中,放大倍数要适当;校正好白平衡;拍摄偏光照片时要调节检偏滑尺角度,使图像颜色对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在金相分析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计算机-金相显微镜系统的建立原则,系统的分辨率和放大倍数。以该系统为基础,论述了计算机在金相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金相复膜是一种无损金相分析技术,在锅炉压力容器检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锅炉压力容器金相复膜技术的原理,以及详细地介绍了复膜金相的制备方法,并结合一案例分析了金相复膜技术在实际检验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金相复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标准推荐的不锈钢焊接接头宏观金相试样制备方法,发现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的宏观金相形貌不清晰。将电解腐蚀方法应用至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宏观金相试样的制备,通过试验确定了合适的电解液和电解腐蚀参数。结果表明:在电解液为10mL HNO_3溶液+90mL H_2O+1g NaCl,电流密度为1.11mA·mm~(-2),腐蚀时间为2min的条件下,可获得各区域清晰可见的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宏观金相试样。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金相复型技术的原理和试验方法,分析总结了金相复型技术应用的技术要点、注意事项及优缺点,提出了金相复型技术的未来研究方向。结果表明:金相复型技术操作简单、快捷,能满足现场检验的需求,提高了工作效率,为特种设备检验和安全评估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用电解侵蚀加化学侵蚀的方法制备不锈钢与普通钢焊接接头的金相试样,达到.能清晰显示金相组织的目的。该方法简便易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对于球墨铸铁的金相检验,传统分析方法是运用GB/T9441—1988中的标准图片采用对比法进行评定的,评定时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介绍了定量金相分析技术,它是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上的一种新的金相分析技术,可实现定量计算,其操作简单,结果准确,避免了人为误差。  相似文献   

9.
彩色金相在鉴别显微组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W18Cr4V淬火、W18Cr4V五元共渗、T12退火、45钢油淬为研究对 进行彩色显示。结果表明,彩色金相不仅鲜艳美观、衬底和清晰度而,而且糸补了黑白金相的不足,其鉴别组织准确可靠,拓宽了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是金相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一般的电站锅炉主蒸汽管道,管壁厚且直径大,现场金相检验易于操作。但是对于薄壁管,尤其是高温、高压受热面,壁厚一般为3.0~4.0mm,外径一般为30~50mm,现场金相检验制样的难度极大。如果割管取样,不仅恢复难度大,也影响设备的使用性能。因此在现场金相检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针对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珠光体铁素体耐热钢薄壁)管的金相检验方法。结果表明:使用便携式金相显微镜,利用该方法得到的显微组织形貌较清晰,分析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不仅优化了检验环节,而且缩短了检验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避免了割管的损伤,解决了薄壁管焊接恢复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工具钢-普碳钢复合板爆炸焊接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金相技术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工具钢-普碳钢复合板爆炸焊接的结果.通过选取最佳的爆炸焊接参数,解决复合板爆炸焊接试验中易出现的裂纹以及边界不易焊合现象.结果显示,起爆端界面波形比较微小,然后逐渐增大,但是增幅较微弱,界面的结合强度较高,并且复合板的结合区存在着金属强烈的塑性变形、熔化和原子间的相互扩散等冶金过程.  相似文献   

12.
陈沛  段卫东  唐玉成 《爆破》2018,35(1):123-129
为探究膨化硝铵炸药作用下,厚度均为2 mm的钛(Ti)、钢板的最优爆炸焊接参数以及验证一种新的爆炸焊接试验方案,实验采取阶梯型多层基板的爆炸焊接试验方案,以控制药量和间距为变量,并将Ti板作为复板,同时对多层阶梯型钢基板进行爆炸焊接试验;利用金相显微镜对焊接复合板进行观察,并分析多层基板同时焊接的方案可行性以及不同实验参数对界面波形的影响。试验结果和分析表明:通过观察Ti/钢复合板界面波形呈正弦微波状且无明显过渡层,验证了新方案的可行性,同时突出了阶梯型多层基板的同时爆炸焊接方案,能够在单次试验下对比分析不同基复板间距情况下的焊接效果的能力;并经分析得出在单位面积装药为1.048 g/cm~2及装药间距范围为(9~11)mm时,能得到质量较佳的Ti/钢爆炸复合板。  相似文献   

13.
This work describes an advanced technique for metal welding and composite production, namely laser shock welding. A series of laser shock welding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welding ability of aluminum/aluminum and aluminum/copper plates. Two kinds of interface morphologies were observed by metallographic investigation on cross-sections of the joint areas, including the linear and wavy interfaces. Besides, micro-hardness testing results show the welded interface has a much greater hardness than the base metals. The lap shearing test wa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joint.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t can be imply that this kind of technique shares the same bonding mechanism with explosive welding and magnetic welding.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某大化肥厂加氢反应器壁材料的堆焊层试板为原材料,并对部分原材料进行了步冷处理.对原始材料和步冷材料,在模拟装置中进行热充氮和用电化学方法涉氢.用离子探针对堆焊层进行了氢分布测量,并用金相法考察了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实际生产中在爆炸焊接窗口内取值时因为所取参数不同而导致生产的复合板结合强度差异较大这一现状,通过对SUS304不锈钢/Q345R碳钢爆炸焊接窗口内不同工艺条件得到的复合板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及金相分析,得到界面结合强度与界面波形的关系以及两者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找到窗口内最佳的工艺参数,以提高爆炸焊接复合板质量以及生产效益。研究表明:界面波形的波长和振幅随着装药量的增加而增大,随基复板间距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爆炸焊接窗口内最佳工艺参数取值范围与复板厚度有关。复板为薄板(3mm)时,取得最佳结合强度时界面波形波长为1250μm左右,振幅为200μm左右,对应的最佳装药质量比为1.02,基复板间距为8mm,取值比理论最佳值偏高;复板为厚板(6mm)时,取得最佳结合强度时界面波形波长为900岫,左右,振幅为100μm左右,对应的最佳装药质量比为0.45,基复板间距为14mm,取值靠近下限。当界面波长与振幅相同时,复板为薄板的结合强度要高于厚板。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热处理对爆炸焊接T2+Q345R复合板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T2+Q345R复合板的剪切、拉脱、伸长率等影响不明显,650℃以下,复层晶粒度增长缓慢,界面处异种金相组织厚度较爆炸态变化不大;650℃以上,随温度升高,复层晶粒度急剧增长,界面处异种金相组织厚度较爆炸态快速增加。   相似文献   

17.
铝-钢爆炸焊接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铝-钢复合板爆炸焊接工艺,包括所采用的炸药、复合板的性能和爆炸焊接材料的准备等。采用了金相技术、电子探钳和电子显微镜物相鉴定手段以及力学性能分析.结果显示.该复合板的结合区存在着金属强烈的塑性变形、熔化和原子间的相互扩散等冶金过程;铝-钢复合板是一种具有特殊使用性能的新型结构材料.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针对爆炸焊接参数设计问题,从爆炸焊接基本理论出发,分步介绍了飞板爆轰驱动的理论和双金属爆炸焊接窗口理论。首先归纳总结了一维爆轰驱动飞板的终速公式,并详细说明了其应用范围与原因。对于二维滑移爆轰驱动飞板问题,主要针对Richter理论和特征线法进行了介绍,并推导出新的近似计算公式。接着,对于爆炸焊接参数窗口理论,详细比较了以往传统单一金属爆炸焊接窗口理论与公式,并针对部分已有公式进行了重新推导与修正,重新界定了其适用范围。利用这些爆炸焊接窗口的基本理论,作者对所发展的双金属可焊下限、双金属可焊上限、双金属流动限以及声速限构成的双金属爆炸焊接窗口理论进行了系统地介绍。最后,以飞板爆轰驱动和爆炸焊接窗口构建成了整个爆炸焊接工艺技术参数设计理论,并结合二元合金相图进行爆炸焊接设计,针对调控原材料硬度的必要性、焊接界面波纹及气孔的控制方法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片状电阻器是由陶瓷材料和金属镀层构成 ,因不同型号的片状电阻器仅 2mm× 0 .5mm和 2mm× 1mm ,镀层仅 0 .5mm× 0 .5mm ,要从侧面测试片状电阻器镀层的厚度 ,对包埋样品的粘合剂的粘合性能 ,粘合剂的硬度与被测物的硬度是否一致提出了较高要求。经大量实验 ,用快干腻子固定和镶嵌片状电阻器试样 ,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