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智能变电站是变电站建设的方向,但目前存在技术不成熟、设计测试流程不完善等问题。通过对已投运的智能变电站试点情况进行总结,从技术选型、工程流程控制、运行风险防范等方面讨论了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关键技术策略,为今后智能变电站的大规模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智能变电站具有分布式智能决策的高级功能,是组成智能电网的智能节点。开展智能变电站的试点研究,对华东电网全面推进统一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从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的差异分析出发,具体阐述了智能变电站的远景功能和特征,介绍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水平,并着重论述了华东电网开展智能变电站试点研究的必要性和优势条件。  相似文献   

3.
文章结合天津高新园110 kV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试点建设,介绍了基于IEC61850标准的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站域保护概念及其内容,研究分析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站域保护调试方法和关键技术,并给出了相关调试建议,为今后站域保护调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和经验。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国内智能变电站试点建设和关键设备研制的现状,对智能变电站前期试点建设中,高压设备智能化、一体化信息平台与高级智能应用、继电保护所面临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智能变电站对现有运行、检修管理体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全面推进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关键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安排了2批47座新建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建设。至2011年底,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已经竣工投产41座。对已投运的41座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采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情况进行介绍,梳理试点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总结设计建设经验,对后续智能变电站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安排了2批47座新建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建设。至2011年底,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已经竣工投产41座。对已投运的41座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采用的关键技术及设备情况进行介绍,梳理试点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总结设计建设经验,对后续智能变电站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力建设》2013,(6):2
<正>2012年1月,国家电网公司打造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及其产业生态系统的规划正式出台,同年2月,由国网公司科技部牵头,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顶层设计工作迅速启动,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全程承担了这一历史性课题。开展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研究与示范工程建设,是国家电网公司继特高压技术之后的又一项革命性技术创新,是变电站建设与发展的重大转折点。早在2009年5月,国网公司就已经启动了智能变电站试点工程建设,提出"数字化、网络化和自动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效率、工程安全质量以及工艺水平,全面提升智能变电站的建设能力,国家电网组织开展了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研究,完成了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总方案,装配式建、构筑物,通用一、二次设备,模块化二次组合设备,二次信息系统模型标准库等关键技术研究。以国网配送式建设试点变电站——太原南(龙城)500 kV变电站为例介绍了二次系统模块化技术在500 kV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及所存在的问题,为500 kV智能变电站的模块化建设技术总结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智能变电站相关文献和技术标准的研究,结合智能变电站实际工程设计、调试以及运行维护的现状,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跳闸方式、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配置等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了合理配置方案和相关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国家电网公司不同标准之间关于智能变电站二次部分的主要技术差异点。结合工程试点情况和调研结果,针对有关二次设备整合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户内变电站间隔层装置全下放的智能变电站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在智能化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是当前电力行业最具活力的技术领域之一,是国网公司推进智能化变电站建设的关键技术。结合国网公司试点项目"上海市220 kV泸定智能化变电站"的工程建设,全方位介绍了泸定站变电设备状态监测平台的整体方案、系统构成、装置技术要求等内容。  相似文献   

12.
陈跃  周建国 《华东电力》2012,(6):979-983
结合500 kV繁昌变电站智能化改造试点项目的具体工程实践,针对常规计算机监控变电站的智能化改造进行了技术解析,从技术方案、关键技术的工程应用以及工程实施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为智能电网技术在常规变电站的推广建设提供了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整体设计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一代智能变电站技术框架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外部运行管理需求和内部自身发展需求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目标与功能特点,制定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总体架构和技术路线,并论述了智能变电站核心技术与关键设备、工程设计与施工工艺和标准制定与运维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课题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4.
按国家电网规划,高电压等级新建变电站项目均按智能化变电站建设实施.而目前投运以及在建的智能化变电站中,主要二次设备配置方案以及设备选型也各不相同.以海北500 kV智能化变电站为工程实例,在网络架构配置、保护跳闸方式、互感器选型、时钟对时以及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等方面进行了方案比较与研究,为其他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测控装置无后备、常规站智能化改造、二次设备预制舱空间有限等问题,通过测控装置的虚拟化、异常处理和后备机制以及ICD模型自适应等关键技术突破,完成了智能变电站集群测控系统的研制并开展了试点应用。智能变电站集群测控系统实现了测控装置功能后备,减少了常规站智能化改造停电时间,为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预制舱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6.
针对箱式变电站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一个箱式变电站智能化的定义,并给出了一个详尽的智能化方案。该方案能实现对箱式变电站内部各个功能点的数字化监控,并通过通信实现箱式变电站的网络化和信息化。该方案在故障诊断、通信、分析和评估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能够充分保证箱式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保证电力供应的可靠、优质和经济。最后对路灯箱式变电站和风电场箱式变电站的特殊设计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智能变电站三维设计平台目前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详细介绍了陕西省电力设计院开展智能变电站三维全专业研发背景、设计内容以及应用成果。相对于传统的变电站二维设计模式,智能变电站三维设计能有效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提高变电站设计自动化程度,缩短设计周期,有利于工程方案优化和全寿命周期智能电网建设。  相似文献   

18.
笔者针对现代化智能变电站对各监控设备功能一体化、控制网络化、状态可视化的要求,克服传统冷却控制器的缺点设计了本地冷却器智能控制装置,并基于IEC 61850规约开发了远程控制和智能监测装置(IED),该方案能大大提高变压器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该冷却器控制装置已经在中国首批智能化变电站试点项目兰溪500 ...  相似文献   

19.
智能变电站分布式智能告警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智能变电站智能告警实用化程度低、工程实施复杂、专家知识库规则提炼困难、缺乏与调控中心互动等问题,提出调控中心、变电站两级分布式智能告警系统。以插件式智能告警分析引擎为核心驱动,采用两级整体分析与决策策略,提高了智能告警的即插即用及可扩展能力,解决了智能告警功能工程实用性的问题。并通过以面向服务形式将分析推理结果合理、分层上送调控中心,提高了与调控中心的交互程度,有效降低了调控中心的通信和计算负担。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工程实施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