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真空感应炉冶炼了不同钴含量的0Cr18Ni9不锈钢,结合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研究了钴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对铸态不锈钢各相点阵常数及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Cr18Ni9不锈钢中钴主要以固溶形式存在于奥氏体和艿铁素体中,在奥氏体中的含量高于在δ铁素体中的;钴的存在使奥氏体和δ铁素体的点阵常数都增大;...  相似文献   

2.
1Cr18Ni9Ti不锈钢的喷丸表面纳米化及其对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用X射线衍射仪和透射电镜对1Cr18Ni9Ti不锈钢高能喷丸处理试样表面形成的纳米晶组织进行了表征。用阳极动电位极化曲线测定和点蚀试验研究了喷丸表面纳米化对1Cr18Ni9Ti不锈钢耐蚀性的影响,并借助扫描电镜对点蚀试样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喷丸导致试样表面层形成平均尺寸约18 nm的纳米晶组织,即实现了表面纳米化,并产生了体积分数约15%的形变诱发α马氏体。随距喷丸表面深度增大晶粒尺寸逐渐增大,α马氏体的体积分数逐渐减小。喷丸表面纳米化可以明显改善1Cr18Ni9Ti不锈钢样品在3.5%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特性。与原始粗晶试样相比,喷丸表面纳米化试样更容易形成稳定的腐蚀钝化膜,其抗氯离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在工业双辊薄带连铸机上制备的M2高速钢铸带中的碳化物,利用二次枝晶间距计算了铸带的凝固速率;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后铸带中亚稳相M2C碳化物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双辊薄带连铸高速钢工业铸带的凝固速率为1.7×103K.s-1,比实验室铸带的5.4×102K.s-1高一个数量级,远远高于工业铸锭的2×10-1K.s-1;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可以细化高速钢铸带中的共晶碳化物,并获得较多的亚稳相M2C碳化物,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M2C碳化物与部分奥氏体反应生成稳定相M6C和MC碳化物,使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弥散。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国内双辊连铸薄带辊速控制系统薄带成品率低、裂纹、易断带和轧卡等问题,对辊速与熔池温度场分布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辊速与铸机出口处薄带表面温度近似线性关系。辊速越大,薄带表面温度越高且易断带;辊速越小,薄带表面温度越低且易裂纹或轧卡。通过采样薄带表面温度,建立凝固终点模型和温度反馈修正铸辊主速度给定数学模型,解决凝固终点不能测量及因干扰致其波动而不能实时修正主速度给定的问题;通过建立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解决系统实时性和鲁棒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在工业双辊薄带连铸机上制备的M2高速钢铸带中的碳化物,利用二次枝晶间距计算了铸带的凝固速率;并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高温热处理后铸带中亚稳相M2C碳化物的演变情况。结果表明:双辊薄带连铸高速钢工业铸带的凝固速率为1.7×10^3K·S^-1,比实验室铸带的5.4×10^2K·S^-1高一个数量级,远远高于工业铸锭的2×10^1K·S^-1;双辊薄带连铸工艺可以细化高速钢铸带中的共晶碳化物,并获得较多的亚稳相M2C碳化物,在高温热处理过程中M2C碳化物与部分奥氏体反应生成稳定相M6C和MC碳化物,使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弥散。  相似文献   

6.
对在炼油厂催化裂化高温烟机入口管线上使用的1Cr18Ni9Ti不锈钢的组织进行了试验分析,同时研究了其组织的变化对不锈钢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锈钢高温使用性能的变化是管线裂纹失效的主要原因,这对今后1Cr18Ni9Ti不锈钢的生产和使用将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室温条件下,通过单轴拉伸试验对1Cr18Ni9Ti不锈钢产生不同程度的塑性变形,利用铁磁法测量得到了塑性变形量与α'-马氏体相含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浸泡法和电化学测量技术对产生塑性变形的1Cr18Ni9Ti试样在含溴醋酸环境下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加工变形诱发马氏体相变,1Cr18Ni9Ti不锈钢的年腐蚀速率增加,点蚀电位下降,点蚀敏感性增强;但在18%~27%塑性变形量下,1Cr18Ni9Ti不锈钢耐腐蚀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8.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特点奥氏体不锈钢的标准组成是18%Cr、8%Ni。一般叫做18-8不锈钢。以它做基准,根据使用目的变化C、Ni、Cr的含量,或添加Ti、Nb等元素,便可产生其它奥氏体不锈钢,例如:1Cr18、Ni9Ti、0Cr18Ni10Ti、1Cr18Ni11N_b等。其化学成分如表1,用这些不锈钢做弹性元件波纹管,与黄铜、磷铜等波纹管相比,具有耐高温,高压和耐蚀等特点。因此奥氏体不锈钢波纹管的应用越来越多。图1是18%Cr+Ni及8%Ni+Cr的断  相似文献   

9.
由于新的不锈钢材料国标中删除了1Cr18Ni9Ti,研究用12Cr18Ni9替代1Cr18Ni9Ti制造某特殊用途轴承冲压保持架的可行性,并对其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及加工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轴承使用工况下,2种材料的性能相当,经主机考核证明,用12Cr18Ni9替代1Cr18Ni9Ti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基于CAFE原理,建立双辊薄带连铸数学模型求解纯铝在铸轧机熔池区晶粒生长演变以及枝晶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金属液与弯月处铸辊接触后开始凝固,铸辊表面形成大量细小等轴晶,晶粒数目逐渐减少且粗化,晶粒延<001>取向择优生长,等轴晶演化为柱状晶.Kiss点位置高度对晶粒细化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1Cr18Ni9Ti不锈钢封头失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朱晓东  艾志斌  李蓉蓉 《压力容器》2004,21(6):38-42,31
通过化学成分、金相、弯曲、断口及能谱分析等手段 ,对某 1Cr18Ni9Ti制容器上封头开裂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 ,封头开裂属于氯离子引起的应力腐蚀开裂 (ClSCC)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预防失效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了应变疲劳试验,研究了循环变形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以及循环硬化机理。1Cr18Ni9Ti在室温和低温下均发生循环硬化。经室温和低温应变疲劳可形成α′马氏体和ε马氏体,ε马氏体极少,α′马氏体形貌为板条状和短快状。1Cr18Ni9Ti循环硬化机制为,随循环周次增加,α′马氏体的不断形成使得材料发生硬化,当新形成的马氏体造成的硬化和先形成的马氏体在随后的循环中发生的软化达到动态平衡时,即达到了循环硬化饱和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低频率下波纹管膨胀节腐蚀疲劳行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供热管道波纹管膨胀节在设计使用期限内发生泄漏的实际问题,在低频率下对波纹管膨胀节的腐蚀疲劳行为进行模拟,用宏观、微观的方法分析研究了发生开裂泄漏的波纹管和模拟试验中波纹管的各种特征,得出了如下结论:波纹管实际腐蚀破坏中存在着腐蚀疲劳失效。经过研究表明,该波纹管有一定的耐腐蚀疲劳性能,检测未发生泄漏的波纹管可以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14.
涂层高速钢钻头钻削奥氏体不锈钢的切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不锈钢材料的应用和切削加工现状出发,针对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的切削加工性能进行了试验分析,通过用TiAlN涂层和TiN涂层高速钢钻头进行钻削对比实验,研究了钻削速度对切削力、扭矩、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的影响,并获得了能够保证对该材料进行高效高精度钻削的合理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以1Cr18Ni9Ti奥氏体不锈钢为工件材料,在切削力、刀具寿命、加工质量及切屑形貌等方面对三种具有不同负倒棱结构刀片的切削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并基于1Cr18Ni9Ti的平面铣削加工机理,研究倒棱结构对加工过程的影响规律,旨在为刀具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合理的倒棱结构可使刀片保持合适的强度以延长刀具寿命,...  相似文献   

16.
对0Cr18Ni9Ti不锈钢材料进行单轴塑性变形试验,建立应力-应变曲线关系,讨论循环加载和含蠕变循环加载对0Cr18Ni9Ti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得出其在试验加载条件下的塑性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17.
1Cr18Ni9Ti不锈钢多轴棘轮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多轴棘轮效应及典型的非比例循环试验研究,表明1Cr18Ni9Ti钢是循环强化材料并表现出明显的非比例循环附加强化。在多轴棘轮试验中,应变幅值、轴向载荷大小及方向对材料强化性能、轴向应变、棘轮应变率有着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1Cr18Ni9Ti与16MnR是超高压开关壳体常用钢板,通过对1Cr18Ni9Ti不锈钢与16MnR低合金钢埋弧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工艺的研究,分析了1Cr18Ni9Ti与16MnR异种钢焊接容易产生焊接缺陷的原因,通过大量工艺试验、评定,以此确定出1Cr18Ni9Ti与16MnR异种钢埋弧自动焊单面焊双面成型合理的焊接工艺,并在生产实际中得到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