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观察不同功率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人胰腺癌移植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建立裸小鼠人胰腺癌YY- 1细胞移植瘤模型,将荷瘤鼠分为低功率HIFU治疗组(200 W,n=10)、高功率HIFU治疗组(300 W,n=10)和空白对照组(n=10)。观察肿瘤体积变化、肿瘤生长速率及治疗不良反应,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生物素dUTP切口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各组肿瘤细胞凋亡率。结果 低功率组、高功率组肿瘤体积、生长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低功率组相比,高功率组不良反应增多(P<0.05),主要为皮肤灼伤(60%)和声通道损伤(20%)。治疗后7 d、14 d,低功率组和高功率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治疗组间细胞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功率HIFU治疗胰腺癌移植瘤有效,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不完全射频消融(RFA)肝细胞癌(HCC)病灶的差异表达谱变化。方法 采用Huh7细胞47℃水浴加热,获取体外模拟的不完全RFA HCC细胞。镜下及免疫印迹检测Huh7- H细胞EMT改变,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与侵袭能力,CCK- 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采用LncPathTM Human EMT Array芯片分析Huh7- H和Huh7差异表达的EMT相关LncRNA,RT- PCR验证。结果 镜下显示Huh7- H呈现EMT形态学改变。免疫印迹检测显示Huh7- H细胞上皮表型标志分子E- cadherin表达降低,间质表型标志分子N- cadherin、vimentin表达增加。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显示,Huh7- H、Huh7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38.0±11.8)和(61.0±5.2)、(82.7±39.4)和(33.3±7.8),Huh7- H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P<0.05)。CCK- 8检测显示Huh7- H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P<0.05)。LncPathTM Human EMT Array芯片筛选出3个差异表达LncRNA(P≤0.05,变化倍数≥1.5),即2条LncRNA(FUNDC2P4、RPL27P7)下调,1条LncRNA(MTND4LP14)上调。RT- PCR验证HUH7- H组FUNDC2P4、RPL27P7、MTND4LP14基因表达丰度分别是HUH- 7组的0.137、0.869、1.037倍。临床标本验证LncRNA FUNDC2P4在癌旁组织表达高于HCC组织,HCC组织高于RFA术后残余HCC组织。结论 筛选出不完全RFA后HCC细胞低表达的EMT相关LncRNA FUNDC2P4,为深入探讨该基因功能及分子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UCA)1表达对宫颈癌顺铂(DDP)耐药的影响。方法 DDP递增剂量和高剂量刺激构建DDP耐药的宫颈癌HeLa细胞模型。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UCA1在HeLa细胞和HeLa/DDP细胞中表达,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EdU)、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增殖活性,RT- qPCR检测UCA1- siRNA敲除UCA1表达,CCK- 8、EDU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DDP细胞增殖活性,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 3、p21、生存素(survivin)和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2表达。结果 UCA1过表达可通过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及抑制其凋亡诱导DDP耐药。敲除UCA1可显著降低宫颈癌细胞对DDP耐药性。UCA1参与调控宫颈癌细胞凋亡和增殖信号转导通路,通过下调caspase- 3和上调CDK2抑制宫颈癌细胞凋亡,通过提高survivin水平和降低p21水平促进宫颈癌细胞增殖。结论 UCA1在宫颈癌DDP耐药中起重要作用。UCA1表达上调促进宫颈癌细胞对DDP耐药性,可能是未来宫颈癌治疗新策略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4.
向雷  黄智  张帅  蒋天鹏  周石 《工业加热》2019,(10):962-968
【摘要】 目的 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表达对肝细胞癌(HCC)进展的影响。 方法 免疫组化和逆转录-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HCC组织中PIK3R1表达。RT- 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不同HCC细胞系中PIK3R1 mRNA和蛋白表达,选择MHCC97H、HCCLM3细胞作为模型研究PIK3R1对HCC进展的影响。溴化噻唑蓝四氮唑(MTT)实验、克隆形成实验、划痕愈合实验和流式细胞术评价PIK3R1下调对HCC细胞增殖、迁移和凋亡的影响。蛋白印迹分析评估PI3K/蛋白激酶B(Akt)/mTOR信号传导通路的表达变化。 结果 HCC组织中PIK3R1表达与相邻正常组织相比,显著上调。下调PIK3R1表达抑制HCC细胞系增殖、迁移并促进其凋亡。PIK3R1下调还抑制MHCC97H、HCCLM3细胞中p- PI3K、p- Akt和p- mTOR表达。 结论 HCC中PIK3R1表达显著上调,沉默PIK3R1可抑制HCC细胞系增殖、迁移并加速凋亡,其可能是未来HCC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舒洛地特(SDX)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 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 8法确定ox- LDL干预HUVEC剂量及SDX药物浓度,活性氧(ROS)检测试剂盒验证SDX对HUVEC的保护作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小凹蛋白(caveolin)- 1 mRNA表达,免疫印迹试验检测eNOS、caveolin- 1蛋白表达。Transwell试验检测HUVEC迁移能力,免疫印迹试验检测抗磷酸化eNOS(p- eNOS)蛋白表达。结果 100 μg/ml ox- LDL刺激下, HUVEC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加入0.125 LRU/ml SDX后细胞活力明显改善(P<0.01),ROS产生降低(P<0.01)。SDX可下调ox- LDL损伤HUVEC后caveolin- 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上调eNOS mRNA和蛋白、p- eNOS蛋白表达(P<0.05),明显改善受损HUVEC迁移能力(P<0.01)。结论 SDX通过调控caveolin- 1/eNOS信号通路改善受损HUVEC细胞迁移能力,从而保护内皮细胞。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在小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所造成缺血-再灌注(I- R)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C57BL/6小鼠MCAO模型,采用氯化三苯四氮唑(TCC)染色和神经功能评分了解脑I- R损伤对小鼠神经功能的影响。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技术检测miR- 155表达,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miR- 155对脑组织病理学的影响,伊文氏蓝(EB)和脑组织含水量检测观察miR- 155对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影响,一氧化氮(NO)含量和内皮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检测评估miR- 155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Notch1、Notch1胞内结构域(NICD)、Jagged1和Hes1表达, RT- qPCR检测Notch1和Hes1 mRNA水平,以明确miR- 155在Notch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结果 miR- 155缺失提高Notch1、NICD、Hes1表达,降低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阳性细胞百分比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caspase)- 3水平;干扰miR- 155表达增加NO产生和eNOS表达,导致脑组织含水量和EB含量下调。miR- 155过度表达使所有这些改变恢复至脑I- R损伤水平。Notch1、NICD、Hes1表达减轻脑I- R损伤状态。结论 miR- 155可通过Notch信号通路阻断正常NO产生和eNOS表达,这一调控机制可能是未来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潜在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袁映楠  黄智  张帅  许敏  周石 《工业加热》2019,(12):1156-1161
【摘要】 目的 通过构建N2B神经细胞氧糖剥夺(OGD)/再灌注(R)模型验证miR- 29b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探讨Ⅳ型胶原蛋白基因α1(COL4A1)在miR- 29b对神经细胞OGD/R损伤保护作用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正常和缺氧条件培养N2B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miR- 29b表达。细胞计数试剂盒(CCK)- 8、克隆形成、Hoechst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免疫印迹双荧光素酶验证miR- 29b靶基因是否为COL4A1;N2B细胞转染miR- 29b mimics,RT- 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COL4A1表达。构建COL4A1 3’非翻译区(UTR)野生型和突变型载体、靶基因,设计合成COL4A1,转染N2B细胞,缺氧培养,CCK- 8、克隆形成、Hoechst实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增殖、凋亡情况。 结果 OGD/R细胞中miR- 29b表达较正常细胞组降低。在相同缺氧/复氧条件下培养细胞中miR- 29表达上调,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凋亡明显抑制。miR- 29b表达上调抑制COL4A1表达,但转染COL4A1及其对照组后,COL4A1对照组细胞增殖明显高于过表达组,凋亡明显低于过表达组。 结论 miR- 29b对N2B神经细胞OGD/R模型具有保护作用,通过抑制COL4A1表达减轻缺氧对N2B神经细胞的损伤。miR- 29b可通过调节COL4A1表达减少缺血/缺氧再灌注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弥散加权(DWI)成像对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人胰腺癌SW1990细胞株接种于BABL/C裸鼠右下肢旁腹股沟区偏背侧皮下,待瘤体长至8 ~ 10 mm进行干预,共有16只裸鼠的成瘤大小适用于实验,分为实验组8只,植入125I粒子,和对照组8只,植入空载粒子。粒子植入前及治疗后2周和2个月时分别行MRI常规扫描及DWI成像。取瘤体标本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肿瘤细胞坏死明显,而对照组肿瘤细胞无明显或有少许坏死。裸鼠心、肝、肺、肾及脾脏等组织无明显放射炎症表现。常规MRI成像评价125I粒子治疗胰腺癌疗效的价值有限。DWI显示实验组内整个肿瘤组织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在治疗前为(0.001 15 ± 0.000 13) mm2/s,治疗后2周为(0.001 29 ± 0.000 038) mm2/s,治疗后2个月为(0.002 08 ± 0.000 14 )mm2/s,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实验组肿瘤实质区的ADC值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增高,但低于坏死区ADC值。结论 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可导致肿瘤坏死,并对周围脏器是安全的。用常规MRI及DWI成像观察裸鼠皮下移植瘤可行。DWI对疗效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亚致死温度射频消融(RFA)对肝癌干细胞(LCSC)产生及其相关转录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小鼠Hep1-6肝癌细胞株和肝细胞癌(HCC)患者临床样品,检测LCSC相关标志物和转录因子的表达。结果 不同温度分别刺激Hep1- 6细胞后发现,45℃是不能诱导细胞死亡的亚致死性温度。流式细胞仪(FCM)检测显示45℃处理可引起CD13+、CD44+、CD90+、CD133+ Hep1- 6细胞水平明显上调,提示45℃温度导致Hep1- 6细胞中以上各型LCSC产生增加;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 qPCR)检测显示45℃温度导致CD13、CD90、CD133 mRNA水平明显上调。CD13 mRNA水平在5例HCC患者复发肝癌组织中均明显上调,CD133 mRNA在4例复发肝癌中上调,CD90 mRNA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FCM检测显示CD13+ LCSC水平在4例复发肝癌中明显上调,CD133+ LCSC水平仅在1例复发肝癌中上调,提示CD13+ LCSC水平上调与45℃温度关系更密切。RT- qPCR检测显示4例CD13+ LCSC上调的复发肝癌患者13个LCSC相关转录因子中Sox2、Stat1明显上调,FCM检测显示45℃处理Hep1- 6细胞后Sox2、Stat1 mRNA明显上调。用Sox2、Stat1 siRNA分别沉默了Sox2、Stat1基因,表明Sox2、Stat1均参与了45℃温度诱导的CD13+ LCSC产生。结论 RFA治疗中45℃亚致死性温度所致CD13+ LCSC水平增高与Sox2、Stat1表达有关。该结果对肝癌复发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消融术后骶骨MR异常信号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 2018年8月初次行HIFU治疗的133例子宫肌瘤患者的盆腔MRI及临床资料,记录子宫肌瘤特征及HIFU治疗参数。结果 36例(27.1%)患者在HIFU术后MRI观察到骶骨异常信号。单因素分析中,骶骨MR异常信号与肌瘤骶骨距离、HIFU治疗总能量和辐照时间相关(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肌瘤骶骨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OR值为0.918,95%CI 0.868~0.971。 结论 肌瘤骶骨距离、HIFU辐照时间及治疗总能量与骶骨MR异常信号的出现密切相关,且肌瘤骶骨距离是骶骨MR异常信号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