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银川 《陶瓷》2011,(12):25-28
(续上期)3.6厚度不均匀1)检查模框平整度、砖坯压出厚度、栅架及括料板的磨损情况。2)检查总成的填料深度是否一致。3)布料车对栅架填料的情况是否适合。4)检查上下模厚度是否符合标准。4开裂砖坯出现开裂缺陷的原因很多,有设备问题,也有窑炉问题,裂纹缺陷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侧裂,面裂和层裂  相似文献   

2.
曹健 《中国陶瓷》2002,38(1):33-35
针对实际生产中彩釉砖坯裂缺陷严重这一问题 ,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 ,分析了产生坯裂缺陷的原因 ,提出了解决方法 ,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读者信箱     
《陶瓷》2015,(11)
<正>问:陶瓷墙地砖坯体缺陷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其解决措施是什么?答:陶瓷墙地砖坯体的缺陷主要有:开裂、变形、尺寸偏差、黑心与鼓泡、斑点与溶洞等。1开裂坯体开裂主要有层裂、边裂、开口裂、风裂和后期龟裂。1.1产生原因1)配方中引入过多的颗粒游离石英,在升温和冷却过程中会产生晶型转换,引起预热裂和惊裂。2)原料中结晶水含量高水分解温度集中。  相似文献   

4.
专家门诊     
关于干燥后砖坯开裂问题的答疑 我负责一条180m干燥器(3层)的主管工作,近期在生产600规格微粉砖时出现较多的边裂缺陷(在干燥后已经发现),裂纹多在干燥器的窑墙两侧,并平衡于辊棒方向,严重时砖坯分成两半,经对干燥器的温度进行了各种调整仍未见效果,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进行调整?答:对于干燥后造成砖坯开裂的原因比较多,从以上反映情况分析,造成砖坯开裂有三种可能。第一是压机在成型时,由于压力不平衡或者粉料强度较差,已经有隐性小裂纹或者致密度差异,砖坯再经过传送、干燥后,裂纹被“推波助澜”作用进一步扩大,造成更明显的开裂和断裂。第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烧成过程中致密铬盖板砖坯的内裂、表面开裂和断裂等问题,模拟了致密铬产品的烧成工艺过程,测试了氧化铬坯体致密化前后特殊温度点的各项性能参数,采用有限元模拟软件分析了升、降温速率分别为10、20、30和40℃·h-1时氧化铬砖坯的温度差和应力差。结果表明:较大的温度差和热应力差是引起砖坯开裂、内裂或断裂的主要原因;合适的升温速率可减少或避免砖坯内裂的产生,1 450℃前和1 450℃后升温速率分别为30和10℃·h-1时,坯体内的温度差和热应力差分别在4℃和4 MPa以下,烧成后砖坯无内裂;降温初期是砖坯开裂或断裂的关键阶段,1 450℃前,降温速率小于20℃·h-1时,砖坯内的热应力小于4 MPa,可显著降低砖坯的开裂和断裂。  相似文献   

6.
艾华 《陶瓷》2005,(10):51-51
答:由于翻坯入干燥窑引起的砖坯底裂是一种新的缺陷,也是由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干燥窑升速阶段和排水阶段温度高、湿度小、排水过快,使砖坯发生底裂现象,就以上缺陷的克服办法有。  相似文献   

7.
我厂使用莱斯2800压机生产600×600规格渗花抛光砖,一模2框(反面冲压、等静压模),情况一直都比较正常,但近期发现右边一块砖坯经常出现开裂现象,裂纹在砖坯中间约1/3位置的面上,不透底,并相对固定位置,更换上下模芯后仍未解决,是否由于坯体强度太差的原因造成?答:从工艺角度来讲,使用莱斯2800吨压机压制2片600×600规格砖坯,如果不是设备压力出现故障原因,成型压力是足够的,这种配置在行业中应用也比较普遍。砖坯在成型时出现裂纹缺陷,与压机工作状态以及粉料性能都可能相关,根据反映情况的逻辑诊断,以及生产经验实践,压机的设备状态影响因…  相似文献   

8.
《陶瓷》2009,(12):57-58
答:卫生陶瓷烧成开裂缺陷有:装窑磕裂、烧裂、粘炸裂、崩裂、炸釉裂、烧炸裂、磕裂等。 其烧成开裂缺陷各自的特征及克服办法如下: 1)装窑磕裂 原因:在装窑工序中,釉坯与其他硬物磕碰后,在磕碰部位开裂;装窑操作不慎,釉坯与垫物不吻合,或产品支垫与坯体接触不良,在烧成过程中收缩不一致或不均匀,而使受力部位开裂。  相似文献   

9.
王银川 《陶瓷》2012,(2):38-41
(续上期) 10.2 解决办法 1)各工序^口发现有崩边、崩角砖时应及时向上一工序和班长反映,查出原因进行处理. 2)入机前崩角分3种:①烧成前成形、干燥、釉线碰边、崩边,崩口粗糙不光滑;②在叠放砖坯变形、压裂,出现此种情况时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员并减少每摞砖叠放数量;③烧成后碰边、崩边,或执砖叉砖过程用力过大所致,崩口新而光滑. 3)线架、导轨、挡板造成,各工序清扫干净地面,发现地上有砖角、砖渣及时查找原因,协调线架与主机速度,将挡板、导轨调节适当. 4)刮平机崩角在两边时,应检查刮刀排列是否整齐,是否露出刀头沿边刮崩.  相似文献   

10.
闫仰礼  史东鑫 《陶瓷》1997,(4):46-50
玻化砖作为新一代陶瓷地砖,以其耐磨、耐腐蚀,色泽艳丽、仿天然石材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因玻化砖属于完全烧结材料,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产品质量缺陷,如砖坯大小头、厚度偏差、凹凸边、变形、分层、开裂等。我厂1993年引进意大利SITI公司玻化砖全套生产设备及技术、引进2500t、1700t大型压机、以生产500mm×500mm、600mm×600mm大规格产品为主,通过几年来不断地探索,已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及办法,本文主要从成形角度分析探讨各种缺陷的形成原因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余国芳 《佛山陶瓷》1998,8(1):23-25
冲压法生产墙地砖,离不开模具,而模具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成本的高低。由于生产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模具质量缺陷,使模具使用寿命大为缩短,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模具厂和生产车间都在不断寻求解决模具质量问题的办法,尽可能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下面,分析一下墙地砖模具常见质量缺陷产生原因和解决方法。1砖坯直边缺泥压出的砖坯外观一边或多边崩裂缺少充实的型角,如图1。这是最常遇到的缺陷之一,占由模具而引起砖坯缺陷原因的30%左右。这是因为冲压成形时,模芯与倒板之间作高速度相对运动,粉料颗粒在侧极与…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大尺寸铬刚玉砖在烧成过程中出现的黑芯和裂纹现象,测试了等静压成型的大尺寸铬刚玉砖坯高温状态下的性能指标,利用ANSYS软件对(300~500) mm×(150~600) mm×(75~400) mm的五种尺寸铬刚玉砖坯进行建模,计算了500、1 000、1 500℃三个温度点下坯体内部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以分析导致坯体烧成过程中开裂和黑芯的原因:坯体内外部温差过大,中心区烧成时间不足,导致大尺寸砖坯烧成过程中的黑芯现象;大尺寸坯体内应力较高,引起烧成内裂。根据建模结果及实际生产情况认为:在砖坯烧成过程中,砖坯内部温差控制在20℃以下,砖坯内外可到达相同的烧结状态;砖坯应力差应控制在4 MPa以下,可减少砖坯的开裂。  相似文献   

13.
杨玉合 《佛山陶瓷》2004,14(3):15-16
1前言在生产印花砖的过程中,由于料粉的质量、模具的使用、烘干制度、施釉质量及窑炉煅烧等各工序点可能存在的问题,使产品出现掉边、掉角、边部开裂、心裂、鸡爪裂、釉裂等现象,给生产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及时找出质量缺陷出现的原因,根据以往的经验,我们以500×500印花砖为例,作如下分析。2料粉的质量料粉本身存在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料粉的干湿度在生产料粉的过程中,在原料配方合理的情况下,料粉的干湿度是料粉质量的首要参数:料粉偏干,砖坯强度低,砖多开裂;料粉过湿,则排气不好,易出现夹层;料粉…  相似文献   

14.
潘雄 《佛山陶瓷》2008,18(5):45-45
问:当两台或三台压机的砖坯同时进入双层干燥窑出现边裂缺陷时。如何能快速查找出原因?答:如果单台压机的砖坯进入单层干燥窑及窑炉烧成,那么出现裂纹缺陷的排查方法就相对比较简单,由于目前生产所需.很多企业都采取两台或三台压机压砖后同时进入多层干燥窑的生产工艺,当干燥出现裂纹时,  相似文献   

15.
《陶瓷》2011,(13):49-49
答:红色劈开砖的缺陷分析如下:1缺陷分析1.1开裂我们分析了生产企业的开裂产品,发现其既有断面粗糙、断口不齐的,也有断面光滑、有绢丝光泽的。前一种开裂发生在干燥过程中或烧成的预热阶段,我们把它称之为"生裂";后一种则是烧成后冷却不当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专家门诊     
关于生产耐磨砖等问题的答疑我厂生产600×600的耐磨砖,在生产中出现严重的开裂缺陷:在砖的中间出现树枝状的裂纹,长达50~60毫米,请问如何解决?答:初步分析该问题可能有二种原因,一是粉料中混有硬块,一般是喷雾料振动筛穿孔破损未及时发现所致,但该种裂纹的长度较短,一般不超过20毫米;二是入窑时坯体水分过高所致。二种原因中的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为此,作者对相关工艺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1)问:坯体不淋釉烧成是否开裂?答:不开裂。(说明坯体本身无问题)(2)问:坯体出干燥的水分是否偏高?答:砖坯出干燥的水分小于…  相似文献   

17.
陶瓷行业压制成型砖坯致密度是否均匀,直接关系产品质量,同一件不同部位致密度偏差大的坯体在窑炉烧成阶段,因收缩应力不一致,造成大小头、缩鼓腰、局部针孔等缺陷,严重的甚至使坯体拉裂(边裂、鸡爪裂)成为废品,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黄苑龄  张杰 《耐火材料》2013,47(2):155-156
介绍了振动压机成型原理、棚板振动成型混合料性能及棚板振动成型工艺流程,结合实践经验,对棚板振动成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成型缺陷及其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常见的成型缺陷有边锋、开裂、料刺、烂疤、阴裂、夹层、剪刀口、翘角等。在实际生产实践中,由于人员、设备、原料(品种)、操作方法的不同,还会出现其他类型的缺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陶瓷》2011,(7):49
答:红色劈开砖的缺陷分析如下:1缺陷分析1.1开裂我们分析了生产企业的开裂产品,发现其既有断面粗糙、断口不齐的,也有断面光滑、有绢丝光泽的。前一种开裂发生在干燥过程中或烧成的预热阶段,我们把它称之为"生裂";后一种则是烧成后冷却不当造成的,我  相似文献   

20.
读者信箱     
《陶瓷》2015,(1)
问:卫生陶瓷厂成形工序产生的擦模裂、粘模裂、皱裂的特征、成因和克服方法分别有哪些?
  答:成形裂主要指注坯过程中和干燥完成后,模内湿坯、脱模湿坯、修粘湿坯、湿坯干燥、存放、运输、施釉等过程中发生的各自开裂现象,因为主要开裂均发生在成形工序,因此称为成形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