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分别测定了2-乙基蒽醌和四氢-2-乙基蒽醌在体积比为55:45的重芳烃和氢化萜松醇溶剂中 Pd/Al_2O_3催化剂存在下的氢化本征动力学数据,得出二反应对蒽醌浓度皆为零级、对氢气分压皆为一级,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17.041和10.629kJ/mol  相似文献   

2.
2-戊基蒽醌氢化本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商品化的Pd/Al2O3催化剂,在温度为313.15~343.15 K、压力为0.1~0.2 Mpa的条件下,研究了2-戊基蒽醌加氢本征动力学.反应在体积比为3:1的三甲苯/磷酸三辛酯混合溶剂中进行.采用幂指型方程表达加氢反应速率,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测得的动力学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方程中的参数.结果表明,2-戊基蒽醌加氢反应对2-戊基蒽醌浓度为零级;对氢气分压为0.48级,反应活化能为15663 J·mol-1.  相似文献   

3.
用非等温固定反应器,参照工业生产条件,对新型Zn(Ac)2一活性炭催化剂上合成醋酸乙烯的宏观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实际条件范围内乙炔与醋酸在新鲜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仅与乙炔的分压有关,并且假设该反应为1级反应时,实验数据的拟合精度能充分满足要求。由此导出了相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为进一步研究该反应的失活动力学和建立工业固定床反应器模型提供了有关的基础方程和数据  相似文献   

4.
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氢化反应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稳军 《中氮肥》2010,(4):46-47
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工艺以2-乙基蒽醌和2-乙基四氢蒽醌为载体,重芳烃和磷酸三辛酯为混合溶剂配成工作液。该工作液与氢气并流进入装有加氢催化剂(钯催化剂)的滴流床反应器(氢化塔)内,在压力0.15~0.36MPa、温度40~75℃条件下进行加氢反应,生成相应的氢蒽醌溶液(氢化液)。氢化液进入氧化塔,在0.18~0.30MPa、40~55℃条件下用空气氧化,氢化液中的氢蒽醌氧化成原来的蒽醌,同时生成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5.
用非等温固定床反应器,参照工业生产条件(反应温度为160~210℃、进口乙炔气与醋酸的摩尔比为5~9),对新型Zn(Ac)2—活性炭催化剂上合成醋酸乙烯的宏观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实验数据进行计算机模拟的结果表明,在实验条件范围内乙炔与醋酸在新鲜催化剂上的反应速率仅与乙炔的分压有关,并且假设该反应为1级反应时,实验数据的拟合精度能充分满足要求。由此导出了相应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为进一步研究该反应的失活动力学和建立工业固定床反应器模型提供了有关的基础方程和数据。  相似文献   

6.
棉籽油间歇式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5,自引:0,他引:45  
生物柴油(棉籽油甲酯)可以由棉籽油与甲醇在催化剂KOH存在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制得。故对棉籽油间歇式酯交换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浓度对产物棉籽油甲酯浓度的影响。用液相色谱法分析棉籽油的组成;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产物中棉籽油甲酯的含量。由实验数据绘制的动力学曲线得到酯交换反应在开始阶段为准二级反应,以后紧接转为一级反应和零级反应,与文献报导的棕榈油酯交换反应动力学结果一致。由实验数据求出酯交换反应在开始阶段的动力学参数,35℃、45℃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0.9179Lmol-1min-1和1.049Lmol-1min-1,酯交换反应的活化能为10.88kJmol-1。根据实验结果得到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5℃,最佳催化剂为1.1%KOH。  相似文献   

7.
高压反应釜具有密闭性强、绝热性良好的特点,能够为考察氢蒽醌氧化反应提供一个封闭的研究环境。通过实验推导计算出了氢化蒽醌的氧化动力学模型。考察结果表明搅拌速率达到850 r/min时基本可排除传质的影响。在不同起始压力,温度下进行了动力学实验,通过监测反应压力随时间变化来描述氢蒽醌浓度随时间变化。在已有少数的动力学研究基础上,建立幂指数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数学变换,用SPSS软件回归得到动力学模型参数。并对模型进行复相关系数检验、F统计检验,对压力变化率的模拟值和实验值进行相对偏差检验。动力学模型计算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反应活化能为14 647 J/mol。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在蒽醌氢化工作液氧化步骤中所用的催化剂。由2-乙基氢蒽醌的氧化反应机理看,释放出氢质子的两步可逆反应为控制步骤。向蒽醌氢化工作液体系中加入某些碱性化合物(无机碱如氢氧化钠水溶液等;有机胺类化合物中仲胺如二正辛胺、二正丁胺等,叔胺如三正辛胺、三乙胺等;多相碱性催化剂)能够很好地提高2-乙基氢蒽醌的氧化效率和氧化反应的反应速率,可以提高整个蒽醌法过氧化氢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用动态DSC研究了叔胺(DMBA)催化的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交联反应,并用几种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升温速度及催化剂浓度下,交联反应活化能均在22千卡/摩尔左右,反应级数n及阿累尼乌斯频率因  相似文献   

10.
杨平  于网林 《化学世界》1993,34(6):258-260
研究了SiO_2-Al_2O_3催化荆催化苯-苯酐酰基化反应生成蒽醌的反应性能和催化剂酸中心强度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iO_2-Al_2O_3可以有效地催化苯-苯酐反应生成蒽醌,催化剂上中强和强酸中心是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  相似文献   

11.
在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中,采用蝶形氧化铝载体,通过控制贵金属浸渍条件,制备出蛋壳分布的新型钯催化剂。催化剂贵金属负载量低,活性组分浸渍层薄,催化剂活性高及反应稳定性好。实验室和工业模式评价实验表明,制备的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活性及稳定性,其时空产率为工业用催化剂的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过氧化氢的生产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群来 《现代化工》2001,21(1):11-14
我国过氧化氢生产方法经历了电解法、镍催化剂搅拌釜氢化工艺的蒽醌法和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工艺的蒽醌法3个阶段。到1999年,我国仅有1套电解法装置仍在运行,而蒽醌法装置近70家,其中采用钯催化剂固定床氢化工艺的占65%。我国过氧化氢的应用领域主要是纺织工业和化工合成,利用过氧化氢开发绿色化工生产工艺亦成为国家重点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TiO2负载Pd-Fe催化间硝基三氟甲苯的常压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催化剂质量浓度对加氢反应的影响,建立了加氢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在间硝基三氟甲苯初始浓度0.125 mol/L,催化剂质量浓度0.32 g/L,氢气压力0.1 MPa,,323.2 K和2.5 h条件下,间硝基三氟甲苯转化率达到99.2%。通过拟合实验数据,加氢反应对间硝基三氟甲苯浓度表现为1级,对催化剂质量浓度表现为0.464级,反应活化能为22 728.0 J/mol。由动力学方程回算得到的间硝基三氟甲苯浓度与实验值能较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4.
钯催化剂2-乙基蒽醌加氢滴流床反应器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引 言过氧化氢 (H2 O2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氧化剂 ,因其以水为还原产物而备受绿色化学与化工研究领域广泛关注 .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的氧化过程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选择性高、无污染等优点 ,因此被广泛用于造纸、印染、化学合成、环境保护和半导体等工业领域 .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5.
采用CDS-810微反系统,在实验条件为:常压、氢苯比3.0-8.0、温度363.15K-453.15K时,进行了在四种不同粒度Ni/Al2O3催化剂上的气相苯加氢反应,利用实验数据计算了不同反应组成、不同反应速率时苯的有效扩散系数、反应死区及催化剂的曲节因子。计算结果表明:有效扩散系数不随反应速率改变,多孔催化剂的曲节因子可以看作多孔催化剂的结构参数,不随反应条件变化。  相似文献   

16.
梁维军  贺勇 《工业催化》2014,22(9):701-704
以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采用齿轮球形氧化铝载体,通过载体硅改性和负载活性组分Pd,制备新型固定床蒽醌加氢催化剂EK-CL。与目前工业使用的催化剂相比,新型蒽醌加氢催化剂具有最可几孔径大、活性组分浸渍层薄、堆积密度低以及活性组分含量低的优点。在小试和中试装置上考察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及较低的氢化塔压力降,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高活性、高选择性催化剂是解决蒽醌法生产过氧化氢过程中瓶颈问题的根本途径。评述近年来新型蒽醌加氢用钯催化剂研究中载体改性、新型载体(包括高分子载体和纳米纤维状氧化铝载体)、助催化剂及新制备技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指出通过载体改性可提高现有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而助催化组分和新催化剂制备工艺应是今后蒽醌加氢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Raney镍上松香催化加氢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在不同类型搅拌器下高压釜的持气量和反应效果 ,认识到松香在Raney镍上催化加氢反应受到外扩散的严重影响 ,利用加入 2 0 0号溶剂油、改造搅拌器类型、提高搅拌速度的方法消除外扩散 ,使反应处于化学动力学控制区 ,然后采集动力学数据 ,经对 17种可能的反应机理模型进行筛选 ,推测的反应机理为 :松香中的主要成分枞酸分子不吸附 ,枞酸分子与催化剂表面上被吸附的氢原子进行反应 ,氢原子的吸附为控制步骤 ,据此导出其本征动力学方程 .  相似文献   

19.
Liquid‐phase hydrogenation using a Pd/Al2O3 catalyst provides a potential technique for the reduction of cumene hydroperoxide (CHP) to α‐cumyl alcohol (CA). In this paper, CHP hydrogenation was carried out in a cocurrent downflow trickle‐bed reactor over a wide range of reaction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reaction and deactivation kinetics. The proposed intrinsic rate expression for CHP hydrogenation is based on an Eley‐Rideal mechanism that accounts for an irreversible surface reaction between the absorbed CHP with nonabsorbed hydrogen molecules. During CHP hydrogenation, an exponential decay in activity of the Pd/Al2O3 catalyst and the presence of residual activity were observed. A kinetic deactivation model with residual activity was developed. Based on reaction and deactivation kinetics, catalyst deactivation was attributed to oxidation of the catalyst surface by CHP. The presence of residual activity was due to the partial reduction of oxidized catalyst surface by hydrogen.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内外蒽醌法流化床与固定床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且重点介绍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总结出各种因素对镍催化剂和钯催化剂催化氢化性能的影响,同时单独介绍了蒽醌加氢催化剂在选择性、活性等方面的内容。还介绍了氢化反应器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并进行了比较。在详细比较了流化床与固定床生产技术优缺点的基础上,总结出流化床相比于固定床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蒽醌降解少、催化剂利用率高、氢效高等优点。与此同时,简单介绍了蒽醌法流化床和固定床反应器应用方面相互比较的数据,得出流化床在大规模装置生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最后指出蒽醌法流化床技术将取代固定床技术成为国内蒽醌法的发展方向;同时展望了未来蒽醌法的发展趋势,并提出目前研究的难点、重点及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