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两个关于向量组的最大无关组的一般性解法及有关定理。)式中的系数矩阵|Z|=1≠0.由定理知α_(i1),α_(i2),…,α_(ir)是A的行向量组的一个最大无关组(其中α_(i1)α_(i2),…·,α_(im)即是A的行向量组)。上述证明是该推论的证法之一。3方法介绍(1)使用定理的求解方法:设A=(α’_1,α’_2…α’_m)’,求其行向量组α_1,α_2…·,α_m的一个最大无关组。解1:跟随变换记录各行的组合向量,为便于查找,将原向量写在旁位。例1:α_1=(1,2,2),α_2=(2,4,4),α_3=(1,0,3),α_4=(0,2,-1).求该向量组的一个最大无关组。解:零行的组合向量是α_2一2α_1;α_3一α_1+α_4,零行原向量是α_2,α_3系数矩阵α_1,α_4为所求。由于对A进行的行变换不同,且向量组最大无关组并非唯一。上例若进行如下行变换:则出现|Z|=0情况,此时将零行的组合向量改写可由α_3,α_4线性表示,α_3,α_4是α_1,α_2,α_3,α_4的最大无关组解2:写分块矩阵(AI)经初等行变换A变成阶梯形矩阵B,(AI)→(BP),I变成矩阵P。此时P中各行即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压小型固定床流动反应装置评价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镍担载量的NiO/γ-Al_2O_3,CH_4,CO_2转化制合成气过程具有良好的催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3.
用TiCl_4-Al(i-Bu),和Nd(naph)_3-Al(i-Bu)_3-Al_2Et_3Cl_3为催化剂,研究了顺1,4-聚异戊二烯在甲苯溶液中的反应;结果表明:仅Ti催化剂可生成大量凝胶,且凝胶的生成量随催化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由于Ti催化剂的阳离子特性所致,同时也导致了该催化剂催化的异戊二烯本体聚合具有较低的转化率和较高的凝胶含量。经Ti催化剂和Nd催化剂作用后。聚台物的特性粘数(η)均较原聚合物低,聚台物的微观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4.
设R是双边Artin环,本文证明了若R的任意不可逆元均可表成R中幂等元的乘积,则R是下列3种情形之一的环:(1)R≌M_n(D)(n≥1,D为某除环)。(2)R≌Z_2Z_2…Z_2(共s个,s≥2)。(3)R/J(R)≌Z_2Z_2.且R同构于Z_2上的上三角矩阵环T_2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si_3N_4-MgAl_2O_4-Al_2O_3系复合材料的无压烧结进行了研究。讨论了A1_2O_3含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烧结工艺对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相互关系。实验表明:两段法烧结可以得到性能良好的Si_3N_4-MgAl_2O_4-Al_2O_3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6.
设n为大于2的奇数。本文在商环z/(n)上证明了:至少存在K个两两正文的n阶拉丁方。这里k满足(n_l,n)=1.n_l<n,且l≠m,n_l>n_m时,(n_l-n_m,n)=1,l,m=1,2,...,k.  相似文献   

7.
磷化氢、二氧化碳混合熏蒸对腐食酪螨卵毒杀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PH_3、CO_2混合熏蒸在27±1℃、RH75±5%条件下对腐食酪螨卵的毒杀作用。结果表明:CO_2能缓慢增加PH_3对腐食酪螨卵的毒力,但当CO_2浓度小于等于8%时增效作用不明显;当CO_2浓度大于等于16%时,随CO_2浓度的增加,增效系数逐渐增力,最大达2.57,单一用PH_3杀卵时,卵对PH_3表现出较大的耐药性,其LD_(50)为2.44mg/1。本文还讨论了CO_2对PH_3增效不显著的机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赝三元金屑间化物(Sm_(1-x)Y_x)_2Fe_(17)N_y(x=0,0.2.0.4.0.6,0.8和1.0;2<y<3)的晶体结构及自旋磁结构进行了研究。由试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当Y的含量x为0.4时,已出现两相共存现象,但两相中以Th_2Zn_(17)型结构相为主,Th_2Ni_(17)型结构相为次;当Y的含量了达到0.6时,其晶体结构由Th_2Zh_(17)型结构变为Th_2Ni_(17)型结构;2)当Y的含量x在0.8~1.0的范围内,存在自旋磁结构的变化,即由易C轴各向异性变为易C平面各向异性;3)杂质相(α-Fe相)的含量随着Y含量x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研制应用于正戊烷异构化的非贵金属催化剂Mo-Ni0/HM。以丝光沸石作载体,经两次2mol/L的NH4NO3铵交换,一次质量分数为0.36的乙酸交换;用常规方法在室温下先后浸渍活性组分Mo,助催化剂组分Ni,w(Mo)与w(Ni)的最佳配比为3.2%:1.0%,焙烧温度为475℃。在临氢高压微反-色谱联合装置上对该催化剂进行考察,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40℃,压力3.0MPa,空速1.0h-1,氢油摩尔比4:1。结果为:异戊烷收率达到55.2%,≥C5液体收率为95.2%。研究表明,此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异构化性能优于只用两次铵交换、不同焙烧温度的其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0.
研制应用于正戊烷异构化的非贵金属催化剂Mo-Ni0/HM。以丝光沸石作载体,经两次2mol/L的NH4NO3铵交换,一次质量分数为0.36的乙酸交换;用常规方法在室温下先后浸渍活性组分Mo,助催化剂组分Ni,w(Mo)与w(Ni)的最佳配比为3.2%:1.0%,焙烧温度为475℃。在临氢高压微反-色谱联合装置上对该催化剂进行考察,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40℃,压力3.0MPa,空速1.0h-1,氢油摩尔比4:1。结果为:异戊烷收率达到55.2%,≥C5液体收率为95.2%。研究表明,此催化剂具有活性高,选择性好,成本低等特点,异构化性能优于只用两次铵交换、不同焙烧温度的其它催化剂。  相似文献   

1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Cu/Si02催化剂.考察助剂Zn、A1对Cu/SiO2催化剂在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合成乙二醇(EG)催化反应中催化性能及其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TPR、BET、XRD等方法表征催化剂结构.结果表明:加入助剂zn后,Cu/Si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提高,在反应温度205℃、压力常压、氢酯摩尔比80、液时空速0.4h-1条件下,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的收率达到97%;加入助剂A1后,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Cu/SiO2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所降低,乙二醇的收率为90%左右.在催化剂中加入助剂zn、A1后,催化剂的稳定性均有所下降,在反应3h后,DMO的转化率开始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非均相催化氧化制备对羟基苯甲醛,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o/Cu/γ-Al2O3催化剂,以对甲酚为原料合成了对羟基苯甲醛,研究了各种反应参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并对催化剂进行了TPR(程序升温还原)表征,对产品进行了IR表征。结果表明:400℃焙烧的催化剂由于其更容易发生Co3+→Co2+的还原,其催化活性最好,反应时间10h,65℃,催化剂用量为对甲酚用量的3%-4%,氢氧化钠∶对甲酚比为3∶1(摩尔比)时对羟基苯甲醛的最高收率为45%。  相似文献   

13.
以NaHSO4·H2O、正硅酸乙酯和异丙醇为原料,经溶胶—凝胶法制备固体酸催化剂(NaHSO4·SiO2),进行了利用此催化剂催化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实验,研究了催化剂焙烧温度、NaHSO4负载量、反应时间、催化剂质量分数、甲醇与油酸物质的量比等对油酸转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固体酸催化剂NaHSO4·SiO2在油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中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200℃、NaHSO4负载量为15%、n(甲醇)∶n(油酸)=10∶1、催化剂质量占油酸质量的10%、反应时间5h时,酯化反应转化率可达95.19%。  相似文献   

14.
采用酸性离子液体和磷钨酸合成了7种新型的咪唑类磷钨杂多酸盐离子液体,分别用XRD、TG及SEM进行了表征。XRD表征表明7种磷钨杂多酸盐均保持有keggin结构;TG表征表明其热稳定性良好;SEM表征说明其表面结构良好。将其用于模拟油品的氧化脱硫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H2O2的用量等因素对此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5℃,反应时间为1h,n(S)/n(催化剂)=300:1,n(H2O2)/n(s)=4:1的条件下,脱硫率可达到99.72%。反应结束后,催化剂容易分离,干燥后可重复使用7次,脱硫率没有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5.
用浸渍法制备了Pd(Ⅱ)/γ-Al2O3催化剂。制备了有机锡试剂三丁基苯基锡、三丁基苄基锡、三丁基烯丙基锡,详细考察了影响有机锡试剂和α-卤代酸酯偶联反应的各种因素,得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有机锡试剂与α-卤代酸的摩尔比为10.4:10,丙酮溶剂最佳用量15mL,反应时间20h,催化剂用量1.5g。结果表明,在有机锡试剂和α-卤代酸酯偶联反应中,钯实际用量很少,对有机锡的摩尔比为8.6×10-3:1。该催化剂有较高的选择性,很高的催化活性,酯基在反应中不被破坏。催化剂可以重复使用,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偶联反应的产率还很高。用XPS、XRD、电镜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证明了催化活性中心是金属态的钯。  相似文献   

16.
采用无溶剂法将ZnO,(NH4)2SO4与煅烧的主体材料SBA-15分子筛进行人工研磨混合后焙烧,制备了Zn-SO2^4-/SBA-15改性介孔分子筛。并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N2吸附-脱附、TG分析方法对试样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Zn-SO4^2-/SBA-15保持高度有序的介孔一维六角结构。用Hammett指示剂法测定了催化剂ZnO-SO4^2-/SBA-15表面酸强度为2.8-3.3,酸量为2.42 mmol/g。并将催化剂用于月桂酸与甲醇的酯化反应中,采用正交实验确定较佳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10 h,n(月桂酸)/n(甲醇)为1∶15,催化剂质量为1.0 g,在此条件下月桂酸甲酯的反应收率为85.4%。实验表明所合成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系列负载型Ru-Ir双金属催化剂,用于催化对氯硝基苯的选择加氢。系统考察了不同制备方法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γA l2O3为载体,用异丙醇共浸渍钌和铱,氢压为4.0 MPa,温度180℃,用氢气还原18 h制备的双金属Ru-Ir催化剂(nRu∶nIr=4∶1,担载量为2.0%)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该催化剂用于对氯硝基苯加氢还原反应中,在反应温度60℃,氢气压力为2.0 MPa,底物与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 000∶1条件下,反应1 h,转化率可达90.4%,目标产物对氯苯胺的选择性达99.5%。  相似文献   

18.
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SO2-4/ZrO2-TiO2催化剂,并应用于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利用单因素实验得出催化剂最优制备条件:Zr/Ti原子比1∶1、H2SO4浸渍溶液浓度1.0mol/L、焙烧温度600℃。利用正交实验得出SO2-4/ZrO2-TiO2催化合成丙酸正丁酯的最优条件:反应时间2.5h,催化剂用量1.0g,醇酸摩尔比1∶1,收率为77.36%。通过Hammett指示剂法、BET法、IR、TEM及XRD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该催化剂H0〈-11.93,比表面适中,呈无定形态存在。焙烧过程形成了Zr-O-Ti结构,且SO2-4以螯合双配位式结合,反应前后催化剂形态结构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19.
以取代苯甲醛,乙酰乙酸乙酯和尿素为原料,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H3PW12O40/Ti O2-SiO2为催化剂,催化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考察了三组分摩尔比、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对反应收率的影响。研究表明,H3PW12O40/TiO2-SiO2是合成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的良好催化剂,在取代苯甲醛的用量为0.04 mol,n(取代苯甲醛)∶n(乙酰乙酸乙酯)∶n(尿素)=1.0∶1.2∶1.5,催化剂的用量占反应物料总质量的2.5%,反应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75min。在此优化条件下,3,4-二氢嘧啶-2(1H)-酮衍生物的收率可达53.7%~94.3%。催化剂经IR、XRD、SEM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