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以上海某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Trnsys对该建筑现有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进行模拟研究。根据该建筑的实际状况,为该建筑设计了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地板辐射供冷系统,顶板辐射供冷系统对室内热环境调节更快,热惰性更小。整个供冷季节,地板辐射供冷系统能耗为35 826. 2 k W·h,顶板辐射供冷系统能耗为34 181. 9 k W·h,减少了4. 59%。针对该建筑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顶板辐射供冷空调系统设计了运行时间表,在满足室内热环境标准的前提下,降低系统能耗。在此基础上,针对该建筑空调系统长期定工况运行的问题,分别设计了变水流量控制系统和变水温度控制系统,对比了两种控制系统的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变水温度控制系统对室内热环境变化响应更快,且能耗较低。改进系统运行时间表,并采用变水温度控制后,顶板辐射供冷系统供冷季节总能耗为14 665. 3 k W·h,相比于原系统能耗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成都某办公楼空调冷热源和风、水系统中采用的节能手段,包括变流量离心冷水机组、水系统变流量调节、冷却塔"免费"供冷、冷却塔风机变频、变风量全空气系统、新风比可调、排风热回收以及车库CO浓度智能控制。  相似文献   

3.
白洋  年丰 《中国科技博览》2013,(29):193-193
集中供冷主要应用于公共场合如医院、酒店、旅馆、写字楼等地,这些大型公共场所为何采用集中供冷而不是分散供冷,其主要原因是集中空调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噪音小、方便集中维修管理且可实现自动控制等优点;相比之下,窗户空调能耗较大、噪音大。本文将对集中供冷与窗式分散式供冷的能耗、造价进行比较,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集中供冷站冷却系统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东哲 《制冷》2006,25(3):62-65
本文针对珠江新城地下空间项目具体实际情况,对集中供冷站各种冷却系统形式的优缺点作了比较;并以集中供冷站为35160kw(10000RT)为例,对各种冷却系统形式作了运行能耗分析比较;同时提出冷却形式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5.
屈国伦 《制冷》2001,20(4):54-57
空调冷冻水的输送能耗在空调系统部分负荷运行时能耗较大,造成系统运行时水泵能耗的极大浪费。为此,本文探讨在空调二级泵系统中采用变频技术实现二次水系统变流量运行以达到降低冷冻水输送能耗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采用温度频率法分析重庆气候得出可利用冷却塔免费供冷的主要时段集中在12月、1月和2月。根据冷却塔热工特性曲线,研究了出水温度随湿球温度变化规律并拟合了一系列对应水温差下二者变化的二次方程。然后以重庆某大型商业裙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动态能耗模拟。结果表明,20%最大冷负荷可作为免费供冷工况下的典型负荷。由此计算得到免费供冷设计时,水温差为4℃,对应切换湿球温度为11.25℃较为合理。免费供冷系统可节约空调能耗20.1%。  相似文献   

7.
水源热泵综合节能技术的工程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源热泵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具有提高机组效率和降低系统运行费用的优点。以实际工程为例,研究了地表水水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探讨了在应用水源热泵技术的同时,将集中供冷供热技术、二次泵技术、变流量技术等其他多项节能技术综合应用,不但能更有效地发挥水源热泵技术的优点,并能大大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效。对常规空调系统形式与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形式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该工程水源热泵技术与其他节能技术综合应用可减少全年运行能耗约46%。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冷水机组的能耗占了整个空调系统能耗很大一部分,是整个空调系统节能运行的关键.目前,冷水系统常用的系统形式包括一次泵定流量系统、二次泵变流量系统、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这三种系统形式的运行方式都是不同的,必须根据具体形式确定冷水系统的控制方式.着重讨论了不同系统形式下,冷水机组的启动和停机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9.
以某会议中心具体工程为例,着重介绍并分析空调通风系统设计中所采用的节能技术,主要包括空调冷热源优化方案、空调水系统及变频变流量技术、分层空调节能技术、过渡季节全新风免费供冷技术等。  相似文献   

10.
采用BIN参数法对某住宅小区集中供冷系统进行了能耗分析,并在三种方案下进行了经济性分析,得出第三种方案的投资回收期最短。然后针对该住宅小区集中供冷系统运行情况,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优化运行策略、增大供回水温差、改变供能方式及增加水蓄冷系统等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1.
针对VRV技术和区域供冷技术进行单位冷量能耗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供冷的单位冷量能耗近似正比于管道当量长度;而VRV空调单位冷量能耗可近似认为在某管道长度区间内变化不大,并可主要分为3个范围,不同范围内单位冷量能耗值不同。2)一个系统采用VRV技术节能还是采用区域供冷技术节能,取决于区域制冷站与用户的距离以及VRV系统供冷的管道当量长度。  相似文献   

12.
对住宅建筑集中空调系统的供冷(热)收费标准及收费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制定收费标准时应遵循的原则,简要介绍四种收费模式,对某小区用能价格变化对系统的盈亏影响进行分析,并对各种户型的用冷(热)负荷及能耗费用进行模拟计算.分析认为,采用"套餐"方式的收费模式,即能量费用由固定使用费用和计量使用费用两部分组成,即可以避免用户恶意用冷,造成能源浪费,又在一定程度上鼓励用户多用冷,保证系统高效率运行,减少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带有喷射器增压节能装置的制冷系统的概念及特点,并对双效型空调压缩喷射系统进行了理论热力计算和仿真模拟研究,比较了带喷射器的制冷系统与传统简单制冷循环系统的性能系数以及耗电量,对比分析得出较明显的节能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在制冷系统中引入喷射器增压节能装置,其制冷效率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预期可降低整机耗电量4%~12%。  相似文献   

14.
多元VRV空调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提高舒适性与降低能耗是空调系统的发展方向.在现代建筑中,在同一时刻,有的房间需要制冷,有的房间需要制热,甚至有的房间既不需要制冷也不需要制热,传统的空调系统只能所有房间同时供热或同时制冷,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多元热回收VRV空调系统.此系统由一个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构成.系统通过变频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自动调节各室内机的制冷剂流量以满足各个房间的负荷的需要,通过电子膨胀阀与电磁三通阀的切换实现多个房间同时制冷和制热的要求.制热房间的室内机作为冷凝器,制冷房间的室内机作为蒸发器,而室外机可能是冷凝器也可能是蒸发器.这样,由于冷凝热与蒸发热同时被利用,系统能效比大大提高,与得到相同冷热量的分散机组相比,室外机的容量和能耗都大大降低.与传统的空调系统相比,此系统用较低的能耗提供有较高的舒适性,适用于住宅或商业建筑使用,有制冷、热泵和热回收等五种运行模式,可在全年内运行.  相似文献   

15.
孙克威  李斌  单莉 《低温与特气》2011,29(6):10-15,25
结合目前国情,以青岛市某地区为例,介绍应用大型海水源热泵满足冬季区域供暖和夏季区域供冷的需求,阐述利用大型水源热泵系统实现区域供暖供冷的主要原理,将项目能源运行成本、环境收益与直燃溴化锂系统方案,传统锅炉房+冷水机组方案进行比较,从不同角度论证应用海水源热泵实现区域供暖供冷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何花 《制冷》2014,(1):33-36
我国高校建筑能耗在社会总能耗中占到较大比例,存在较大节能潜力。本文通过对采用区域供冷的广州某高校近三年建筑能耗进行统计,分析获得了该校建筑能耗现状及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节能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17.
集中供冷系统中制冷机系统运行与配置方案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负荷变化时制冷机系统最优运行方案的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模拟了不同制冷机配置方案的全年运行能耗,并结合初投资、水泵及冷却塔能耗对一个住宅小区集中供冷系统的不同制冷机配置方案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18.
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几种主要评价模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一次能源消耗率、发电煤耗、燃料节约量、当量热力系数及( )效率等评价模型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并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条件进行了分析,旨在对热电冷联产的热经济性作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