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带电检测为主、停电检测为辅,替代以停电检测为主、带电检测为辅是电力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运用局部放电测试、SF6气体分解物测试、带电测量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MOA)泄漏电流等多种带电测试技术相结合,发现全封闭组合电器(GIS)MOA内部存在严重缺陷,并对缺陷的类型及位置做出详细分析和判断,通过停电解体检查证实了分...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GIS设备在变电站中得以广泛应用,但有关GIS设备运行中局部放电异常、气体分解物含量超标、过热及短路放电等缺陷故障仍然存在,其中大多数为绝缘故障,可以通过局部放电检测发现。我局220 kV及以上变电站GIS设备均已加装特高频法局部放电在线监测装置,并实现了在线监测数据集成应用。针对远程监测发现的一起某220 kV变电站110 kV GIS设备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数据异常,通过专家系统辅助分析,现场局部放电带电测试及故障定位、气体成分分析等综合诊断,并结合停电操作调整设备运行方式进一步确定故障范围,最终将故障避雷器气室返厂解体检查分析,查找出故障原因,并提出了GIS设备质量管控建议。  相似文献   

3.
GA-BP神经网络在GIS典型缺陷局部放电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和基于实数编码遗传算法的神经网络用于模式识别有其各自的优缺点.为此提出利用GA-BP混合算法神经网络,对GIS典型缺陷的局部放电进行模式识别.以超声局部放电探测仪对不同缺陷包括金属突出物、悬浮电位缺陷和绝缘子内部气泡引起的局部放电信号进行了测量,并从测量结果中提取PRPD谱图特征值作为训练样本和测...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10 kV开关柜综合带电检测过程中发现特高频局部放电异常信号,根据检测结果分析进行精准定位,查找到放电源为开关柜电缆仓后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并排除了故障。在实验室对存在缺陷的避雷器进行了常规例行试验及局放试验,解剖后发现避雷器内部存在金属间隙放电,进一步确定了该避雷器存在的缺陷,验证了带电检测诊断方法判断运行中避雷器缺陷的重要性及有效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在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的发展情况,介绍了几种比较典型的检测GIS局部放电的方法及影响GIS局部放电在线检测的主要因素,重点分析了对GIS局部放电检测的超高频(UHF)法。  相似文献   

6.
开关柜穿屏套管是局部放电的易发部位,目前通过带电检测技术可有效检测到开关柜的局部放电,然而目前常用的超声波法和暂态低电压法对于开关柜局放检测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介绍了超声波法和特高频方法联合诊断开关柜穿屏套管烧蚀的典型案例,并利用有限元方法仿真计算了开关柜穿屏套管的电场分布,验证了带电检测的结论即穿屏套管金属板与母排未连接,造成局部场强过高,导致悬浮放电。本文还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结合绝缘结构优化设计原理,对开关柜穿屏套管的绝缘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后的开关柜穿屏套管绝缘结构电气性能显著增强,能有效避免安装和运行过程中造成的缺陷导致的局部放电。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3)
本文通过介绍一种SF6气体绝缘设备局部放电带电测试系统,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通过超高频(UHF)及超声波(AE)检测技术进行设备的带电测试,为设备的良好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8)
本文以GIS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作为分析对象,重点介绍了主要检测方法的技术分支,并对全球及中国范围内GIS局部放电检测专利申请态势、技术构成以及技术来源国与目标国作了研究分析,从而能够更好地从专利申请的角度对GIS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2)
通过对GIS局部放电信号进行使用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的分析,较大地提高了GIS局部放电模式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0.
GIS绝缘子表面的金属颗粒是一种常见的缺陷类型,且被认为是引起现场GIS绝缘子沿面闪络的重要原因。因此,对绝缘表面金属颗粒引起的局部放电情况进行监控,就可以有效地预测绝缘子的闪络几率,从而减少绝缘故障的发生。以220 kV GIS支柱绝缘子上的固定金属丝为例,研究了绝缘闪络前表面金属丝造成的局部放电的各项特性,包括视在放电量、脉冲重复率、相位分布情况等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成果给变电站现场的局部放电检测和闪络故障预测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数据,对于提升预测的准确性和GIS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换流变压器阀侧用±204kV/2800A高压直流套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用于锦屏-苏南±800 kV特高直流输电工程同里换流站低端换流变压器阀侧±204 kV/2800 A高压直流套管的技术参数、主要尺寸、结构特点,研究的关键技术,型式试验及研究性试验的项目及试验结果。套管的额定直流电压为±204 kV,额定电流为2 800 A。主绝缘(电容芯体)为胶浸纸电容式,经内外绝缘优化设计、采用优质材料,通过工艺研究及试验验证,研制出产品并通过了型式试验及研究性试验的项目。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工频耐受电压+局放测量289 kV(r.m.s),1 min工频耐受电压588 kV(r.m.s),雷电冲击耐受电压1 234 kV(peak),操作冲击耐受电压1 103 kV(peak),直流耐受电压+局放测量393 kVdc,极性反转+局放测量236 kVdc。  相似文献   

12.
带电检测技术在避雷器状态诊断中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了带电检测技术在避雷器状态诊断中的一次成功应用的案例.针对红外热成像检测到避雷器存在局部异常发热的情况,检测避雷器泄漏电流发现其阻性分量比正常避雷器阻性分量大一倍,确定了避雷器存在故障并及时更换故障避雷器,通过对故障避雷器进行多种电气试验并解体,使测试结论得到了验证.避雷器故障原因是密封不良造成电阻片进水受潮,...  相似文献   

13.
避雷器阻性电流测试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使设备试验由原来的停电预试为主转为带电测试为主的模式,带电测试工作得到加强.在进行避雷器带电测试的过程中,由于受避雷器的安装排列方式等的影响,经常出现阻性电流负值,三相阻性电流值相差很大的情况,导致判断困难.笔者通过大量的现场测试经验,总结了一套测量氧化锌避雷器阻性电流的新方法——实际相角法,该方法使运...  相似文献   

14.
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事故分析及测试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针对带电测试发现一起避雷器缺陷的研究,以及对故障避雷器的解体分析,认为:预防性试验的结果对于判断避雷器的受潮情况是很敏锐的,但受停电限制,无法及时反映避雷器的运行状况;带电测试有时只能发现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受潮情况,其测试周期短,如在不同的时期配合进行红外试验,对于及时发现避雷器缺陷有一定的效果;对避雷器泄漏电流的电流进...  相似文献   

15.
《Urban Water Journal》2013,10(1):42-54
A semi-distributed hydrological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for determining runoff in an ungauged peri-urban catchment of north east India. In the absence of discharge data, the study has focused on how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runoff prediction based on imperviousness determination by spatial method. The imperviousness is defined in terms of total impervious area (TIA) and effective impervious area (EIA). The study highlights misclassification as one of the factors causing error in imperviousness determination. It is recommended that integrating GIS data with high resolution satellite imagery can b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minimise misclassification. The predicted peak runoff was 33.4% larger when GIS based imperviousness is employed in the model. The peak runoff was 72.2% more in 2006 as compared to 1980 due to an increase in imperviousness, which is attributed to urbanisation.  相似文献   

16.
随着变电站的大量采用封闭式组合电器设备(GIS),罐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近年来得到大量广泛的应用,作为提高系统运行可靠性和限制电力系统过电压的重要保护设备,其设计技术水平、生产工艺和运行检测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中。介绍了一起110 kV封闭式组合电器GIS内置避雷器的故障诊断,通过解体检查,证实了避雷器故障系由绝缘支撑杆缺陷导致电阻片劣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17.
监测泄漏电流是评估绝缘子污秽状态的重要手段,介绍了各种湿度下进行人工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试验的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测量,从变压器容量、测量仪器、采样电阻、屏蔽层接地方式及加湿时间等方面探讨了各因素对泄漏电流实验的影响;提出了非饱和湿度条件下雾湿润效果的检测方法,并通过人工污秽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湿度、盐密及绝缘子的等效电容越大,变压器的容量要求也越大;采样电阻过大,将影响泄漏电流值的准确度;屏蔽层采用两端接地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加湿时间为9min时,泄漏电流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不同电位梯度的电阻片,提出了一种具有创新性的1 000 kV GIS用避雷器结构。采用经过二次开发的有限元、边界元数值计算方法并应用具有强大实体造型、解算、数据分析和后处理功能软件及工作站对初步设计的避雷器结构进行了电位分布仿真计算及抗震性能仿真计算,确定了理想的避雷器均压结构及整体结构。并采用电流法对避雷器电位分布情况进行了实测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及分析,最终确定了合理的避雷器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