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新城—焦家成矿带是胶西北矿集区重要成矿带之一,南吕—欣木矿段位于新城—焦家成矿带的南段,矿床受构造控制。本文通过浅部矿体勘查工程控制程度研究,确定合理的工程间距;结合矿化裂隙统计,总结了矿化富集特征;通过地球化学构造叠加晕研究,矿体尾部前缘晕的增强叠加指示了深部盲矿体存在的可能性,地球物理梯度带的变化位置是矿化体有利的赋矿空间。研究表明矿化蚀变带的强度、类型与查明的构造规模、期次有关,矿体规模、矿石类型与矿化蚀变分带存在相关性。经钻探探明金金属量186163kg,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该矿段与类似成矿条件的地区找矿勘查提供了找矿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2.
杏枫山金矿地处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带与古台山—新宁近南北向构造带交汇处、金山背斜南西倾伏端北西翼,主要断裂构造为北西向断裂。马底驿组第三、第四岩性段的绢英千枚岩金的背景值很高,是金的赋矿层,亦是矿源层。圈出Ⅰ、Ⅱ、Ⅲ3个石英细脉带,其中Ⅱ号脉带为主矿脉带,Ⅱ号主矿脉带中1、2、4号脉含矿性较好,具较大工业价值。成矿热液来自岩浆岩,属高中温热液型金矿床。据对已知矿体的控制情况,明确提出了区内边深部找矿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3.
龙细友  丁亮 《矿产勘查》2010,1(3):215-220
大瓜冲锑矿位于牛头寨复式背斜的北西扬起端,锑矿床严格受断裂和褶皱构造控制。锑矿体根据其产出位置及赋矿围岩的不同可划分为三种类型:(1)产于主断裂破碎带中的矿体;(2)产于主断裂下盘硅质岩中的矿体;(3)产于断裂上盘层间破碎带中的矿体。矿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隐伏花岗岩体,成矿期属印支期,矿床属岩浆期后低温热液充填型锑矿。  相似文献   

4.
湖南谢家山金锑矿地质特征及边深部找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白马山——龙山东西向构造隆起带控制了区域钨锑金矿床的展布,龙山背斜和李家冲背斜控制了谢家山金锑矿床的就位。谢家山金锑矿床主要的赋矿地层为震旦系下统江口组含砾砂质板岩;主要的含矿断裂有北西西向、北北东向和北东向,以北西西向为主;主要代表为4号脉,其次北东向的1、2、5号脉和北北东向的7号脉均见到较好的工业矿体。多期次多阶段成矿、有利的地层岩性、复杂的构造环境为成矿作用提供热源和物源,形成了中低温热液型金锑矿床。文章明确提出了区内边深部找矿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为了评价百吨沟金矿区深部找矿潜力,圈定深部找矿靶位,实现"攻深找盲"工作的突破,文中在阐述百吨沟矿区金成矿地质背景、矿(化)体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研究该矿区ⅪM1矿体的构造叠加晕特征,完善了前人在该区所建立的构造叠加晕深部预测模型,并进行深部找矿预测工作。结果表明:XI破碎蚀变带规模较大,其构造叠加晕特征反映出成矿作用具有向南东侧伏的规律,显示深部具有良好的成矿空间条件,找矿潜力较大;ⅪM1矿体向深部还有很大延深,深部盲矿可能较富,应加强深部找矿工作;通过赋矿构造带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圈定出深部找矿靶位,为百吨沟金矿区深部探矿增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河南桐柏县韩老庄铁矿是位于北秦岭褶皱带毛集铁、铜成矿带内的小型矿床。文章在研究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该区的地质勘查工作,通过分析铁矿体区域位置、赋矿地层、磁异常情况、矿体特征,以及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脉石矿物、围岩蚀变等信息,划分成矿阶段,总结找矿标志及找矿模式,为区内及外围的中深部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位于扬子地台中段北缘青峰断裂带地区的铅锌矿床,较严格地受地层和构造双重控制,属层控-改造型铅锌矿床。上震旦统灯影组碎裂状白云岩是有利的矿源层及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床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成带性,受深部构造及成矿物理化学场等多种因素控制,铅锌矿床集中分布在青峰断裂带分布区的上扬子台缘褶带区,较明显地受青峰断裂旁侧以灯影组为核的短轴背斜并迭加有与之平行的次级逆冲推覆断层破碎带控制。该区成矿条件充分,具有极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8.
张素超  陈春景  王良  王巧玲 《矿产勘查》2019,(10):2486-2492
内蒙古额济纳旗包尔敖包地区位于天山地槽褶皱系北山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之六驼山复背斜的北翼,区内地质构造作用复杂,古生代及中生代地层分布广泛,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较为有利。文章以第一手详实的地质资料为基础,试图从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控矿要素、矿体地质特征入手,总结研究区地质特征,并就金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张荣  周文博  苏连驰  阳正勇  刘彤  张旭康 《矿产勘查》2020,11(11):2354-2359
水泉沟矿床褶皱和断裂构造均很发育,近EW向、NE向和近SN向3组断裂构成了区内矿床的基本构造格架。水泉沟铜铅锌银钼多金属矿床共圈出5条矿化带,每条矿化带均受褶皱和断裂构造复合控制。通过矿床地质特征进一步表明,近EW向和NE向断裂交汇部位是矿床的形成有利部位。近EW向断裂、背斜及向斜组合控制着矿体的空间展布,水泉沟多金属矿床受构造控制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0.
徐巧  付水兴  唐果  柳玉龙  姚飞 《矿产勘查》2016,7(1):136-140
云南省羊拉铜矿江边矿段是三江成矿带中段较为典型的夕卡岩型铜矿床之一。文章在野外观测基础上,总结研究江边矿段地质特征,认为羊拉铜矿江边矿段是受地层、构造、岩浆岩体等因素综合控制的矿床,其中里农组一段(D2+3l1)夕卡岩向深部有转化为湿夕卡岩的趋势,相应的矿化将进一步增强。岩体在北侧向深部倾伏,深部与里农组一段接触部位具有形成夕卡岩型矿体的前景。综合分析认为江边段地层、构造、岩浆岩与里农段类似,有类似块状硫化物矿体形成的可能性,并指出岩体西北侧及北延具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箭猪坡铅锌多金属矿床是桂西北丹池成矿带南段五圩矿田中规模最大、特征最为典型的一个大型矿床,矿体的产状和形态严格受NNW向断裂控制。文章以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为主线,查明矿体空间分布规律,根据测量和计算含矿断面擦痕产状、含矿共轭节理交线产状,并通过化探异常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等研究,提出区内成矿流体来自NE方向深部,矿体向NE方向侧伏,五圩背斜拐弯部位的NE翼以及已知矿体的NE方向是今后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2.
潼峪金矿区位于小秦岭金矿田西段,处于大月坪—金罗斑复式主背斜北翼,断裂构造为北东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3组。含金构造带受控于这3组断裂构造,由石英脉及蚀变岩组成。矿脉分为陡倾斜和缓倾斜两类,缓倾斜矿脉具有等间距平行分布特征。通过坑道及钻孔工程控制,矿区中深部存在同类型缓倾斜富集矿段,结合控矿因素分析,在矿区中深部及边部,通过进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有望发现新的大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赣东北西蒋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利用新的勘查成果,对矿田内西蒋金矿的容矿地层、矿区构造、围岩蚀变、矿体特征及矿石类型进行归纳总结,获得如下认识:(1)西蒋金矿为新元古代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变质热液型金矿;(2)矿区内西蒋—石碑和金山—朱林两条韧性剪切带在深部倾角逐渐变陡并聚合在一起;(3)变质安山玄武岩、高含量的黄铁矿以及硅化、铁白云石化是有利的找矿标志。这些研究成果希望能对"金山式"金矿的含矿韧性剪切带深部构造特征的认识以及金山金矿田深边部找矿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广水—红安地区萤石矿带是湖北省萤石矿重要的成矿区带之一,为找到新矿体,突破找矿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野外调查及对区内萤石矿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条件、成矿规律的研究,认为该区萤石矿受区域性北西向深大断裂带控制,矿体、矿脉主要沿晚期叠加的北(北)东向断裂裂隙分布;赋矿围岩主要为红安岩群中含有大理岩、白云石英片岩的岩性组合;燕山期中酸性花岗岩与萤石矿成因关系最为密切。最直接的找矿标志为北(北)东向具硅化、重晶石化、萤石矿化等热液蚀变的断裂破碎带,已知矿床的深部、具矿化异常的相似构造破碎带和北西向新城—黄陂断裂带的次级构造带是主要的找矿方向。研究成果可为今后区内开展进一步的萤石矿勘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Kamwale铜钴矿区位于赞比亚—刚果(金)铜矿带的北西部,是非洲中部卢菲利(Lufilian)弧形构造带北西段的一部分。区内地层以新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罗安群、孔德龙古群和恩古巴群地层为主。该区经历了多次推覆运动,相互叠加,构造主要为褶皱及断裂(块)构造,整体相对比较复杂。该矿床属于层控型铜钴矿床,矿体主要产于加丹加超群罗安群矿山组(R2)内,呈层状或似层状产出;矿体的产出主要受到中元古界加丹加超群罗安群(ROAN)地层和成矿后的推覆构造作用所控制。通过本次补充勘查工作,综合分析认为主矿体在东西两侧及深部还未进行工程封闭控制,还有扩储空间;矿区中部的成矿地质条件良好,仍有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6.
羊拉铜矿是金沙江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铜矿床。文章在总结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开展了断裂构造及构造控矿模式的研究,并进行找矿预测。研究表明:羊拉铜矿区存在近南北向构造带、北东向构造带和北西向构造带等3种断裂构造体系,反映矿区构造经历了4期构造运动,分别对应晚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总结羊拉铜矿区构造控矿模式为印支期“岩浆侵入接触构造+层间断裂”和燕山—喜山期“入字型构造+阶梯状构造”。同时依据成矿模式和地质事实,指出江边矿段西侧夕卡岩型矿体、路农矿段东侧深部夕卡岩矿体和里农西侧深部斑岩型铜矿是今后重要的找矿方向,并提出了相应的勘探设计。  相似文献   

17.
五龙沟地区是青海省昆中构造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金矿床严格受构造带控制,为典型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典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和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表明:矿床具有Au、Ag、Cu、Pb、Zn、As、Sb、Bi、Hg、W、Mo、B、Co、Ni、V等多元素组合特点,主要金矿体赋矿构造带原生晕轴向分带规律表现为金矿体前缘指示元素为As、Sb、Hg、B,近矿指示元素为Au、Ag、Cu、Pb、Zn,尾晕指示元素为Bi、Mo、Mn、Co。在总结构造叠加晕预测标志基础上,建立了盲矿预测的构造叠加晕模型,通过赋矿构造带构造叠加晕特征研究,进一步圈定了深部找矿靶位。  相似文献   

18.
针对青海三江成矿带然者涌铅锌银矿区找矿潜力巨大(铅锌银矿石资源量668.03万t)但勘探程度较低的现状,本文从查明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和控矿构造等角度入手开展了该典型矿床地质、矿床成因的研究。结果表明,矿体受构造控制,具有成层呈带分布特点,连续性较差,厚度变化较大。矿(化)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中,赋矿围岩为中-下二叠统诺日巴尕日保组构造角砾岩、碎裂状砂岩夹板岩等,受构造控制特征十分明显。该区岩浆活动微弱,矿床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无明显成因联系,矿质多在层间破碎带等空间充填交代形成,其成矿机理与沉积地层的地下热(卤)水有明显关系。断裂构造控制矿体总体产出形态及赋存部位,为成矿热(卤)水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赋存空间。顶部的大量挥发分及热液携带部分有用组分沿东西断裂带运移上升,在运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接触交代、溶离促使金属矿物更进一步富集成矿。初步认为,然者涌矿床成因为热液充填-叠加改造铅锌银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9.
《石材》2021,(2)
甘肃省永登县咸水沟大理岩矿区地处祁连山脉东南端大通河小盆谷西侧剥蚀中山区,勘查区内出露地层较为简单,仅出露下震旦统湟源群东岔沟组(Z1d)及第四系(Q)地层。矿区构造也相对简单,褶皱构造主要为史纳背斜之东翼,该褶皱构造轴部位于矿区西侧史纳村北东,轴线呈27°方位。该褶皱构造主要发育在震旦系地层中,分属祁连山中间隆起带的一部分。为揭示该地区大理岩矿成矿规律和控矿因素,本文从区域概况、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体地质特征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永登县咸水沟水泥用大理岩矿的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基本阐明了大理岩矿体的形态、产状、大小和矿石质量等。  相似文献   

20.
上宫金矿田是豫西著名的黄金生产基地,近年在该区开展了一系列找矿勘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该区金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通过几何特征、力学性质、期次划分对断裂构造进行解析,分析了矿床构造控矿特征:矿体分段富集、构造叠加控矿、北东向构造矿体走向延长大于倾向而南北向构造反之。根据矿床构造控矿特征,指出F1的深部、F1走向上中浅部及一系列尚未突破的南北向构造具有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