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梯度功能材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伟彪  龚家聪 《功能材料》1993,24(3):277-281
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复合材料,其特点是界面的成分和组织连续变化,使材料的热应力大为缓和。本文叙述了梯度功能材料的进展以及在航天、核能源、生物医学工程、电子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和制备方法。  相似文献   

2.
冯晶  陈敬超  肖冰 《材料导报》2005,19(Z1):239-241,244
介绍了金属基合金储氢的基本原理及反应机理,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包括稀土系、锆系、钛系、镁系金属以及一些新型的储氢材料,标志着研究的最新动向.简单介绍了对材料性能的改进,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储氢合金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生物医用材料(又称生物医学材料或生物材料)是一类用于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的高技术材料,涉及亿万人的健康,是保障人类健康的必需品。按国际惯例,生物医用材料及医用植入体是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属医疗器械范畴。  相似文献   

4.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好、线膨胀系数小、高温和低温力学性能优良、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性能,既是优质结构材料,又是新型功能材料和重要的生物植入材料,在航空航天、舰船、化工、冶金、汽车、体育和生物医学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从工业价值、资源寿命和发展前景看,钛合金仅次于铁和铝,被称为“正在崛起的第三金属”;且我国钛资源丰富,占世界钛储量的138.8%,  相似文献   

5.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异丙基丙烯酰胺是一类具有温度敏感性的智能高分子材料,其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加以利用,可基本满足生物医学用材料的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从聚合物角度综述了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近几年在组织工程、药物释放体系、生物分离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氢存储研究的重要性和国内外当前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状况,对稀土系、Laves相系、镁系和钛系4大系列及金属配位氢化物系储氢材料当前的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未来金属储氢材料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金属储氢材料可用于电能、机械能、热能和化学能的转换和储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到目前为止,那些在室温下容易释放氢的金属氢化物,其可逆吸氢量不超过2%,无法满足实际要求.因此,新型储氢材料的开发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7.
《功能材料》2013,(4):608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CSBME-BMB)将于2013年9月27~30日在西安召开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九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生物医学材料界知名的学者作大会报告,欢迎从事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药物控释等研究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3D打印技术的迅猛发展,有关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特别是生物医学领域。3D打印材料的瓶颈制约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打印材料,只有非常局限的几种,但是研究可打印生物医用材料意义重大,经济效益显著。简述了3D打印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上的应用。重点综述了用于3D打印的生物医用材料,主要涉及金属、陶瓷、高聚物、复合材料以及生物墨水等,并且阐述了3D打印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功能材料》2013,(3):456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CSBME-BMB)将于2013年9月22~25日在西安召开第十四届学术年会。本次会议由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西安九洲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共同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生物医学材料界知名的学者作大会报告,欢迎从事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药物控释等研究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临床医生、医疗器械生产厂商和学生积极参加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医学钛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引言 在常用外科植入材料(如不锈钢、Co—Cr合金、纯钛和钛合金)中,钛及钛合金因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耐蚀性、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且价格比贵金属医用制品低廉,从而成为最吸引人的生物医学金属材料,主要用作人工膝关节、股关节、齿科植入体、牙根及义齿金属支架等。与不锈钢及钴铬钼合金等相比,钛材表面能形成稳定的钝化膜,因而在体液中不溶解、不产生有害物,与人体组织有良好的亲和性。植入骨组织后能与活性骨组织融合,使用安全。Ti—6Al—4V合金作为  相似文献   

11.
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梯度功能材料是基于一种全新的材料设计概念合成的新型复合材料,本文叙述了梯度功能材料的概念和开发背景,着重介绍了梯度功能材料的研究内容和现状以及在航天、核能、电子、光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这种新材料今后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12.
正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科技部批准组建的我国第一个开放性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专业研发机构。依托四川大学、集科、工、贸、产、学、研为一体,是四川大学教育部"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生物医学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建设的依托单位,"四川医疗器械生物材料和制品检验中心"的组建单位,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的挂靠单位。2009年获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  相似文献   

13.
刘炼  魏志勇  张步峰  齐民 《功能材料》2007,38(4):513-517
对近年来聚-3-羟基丁酸酯及其共聚物的化学法合成、聚合机理研究以及在药物释放、组织工程材料等领域的应用作了广泛而深入的总结和评述,并展望了聚合物材料的制备及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然而,壳聚糖的非水溶性和分子结构的高度结晶性能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中的更大作用的发挥。鉴于此,有必要对壳聚糖进行亲水改性研究。在壳聚糖衍生化改性中,硫酸酯化的壳聚糖尤为重要。它具有类肝素的抗凝效应等,这些都为壳聚糖大大扩展了其应用范围。本文就硫酸酯化壳聚糖衍生物在生物医学材料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新材料产业》2005,(7):18-19
2005年6月12日上午,中国第一个开放性国家级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经过5年试运行,正式在四川大学挂牌。授牌仪式由科技部计划司杜占元司长主持,科技部李学勇副部长、四川省柯尊平副省长向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颁授了由科技部颁发的“国家生物医学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标牌。中心依托四川大学,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机制运作,建立了股份制的独立法人实体。中心先后得到了科技部、四川省、成都市政府、四川大学和股东单位成都全兴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从中心筹备之初,便围绕生物医学材料、医用植入体、组织工程、控释…  相似文献   

16.
PVA在缓释材料中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主要介绍了膜剂、水凝胶载药、包裹膜缓释等体系中,聚乙烯醇(PVA)医用、农用缓释材料的制备及应用原理,综述了各类PVA缓释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农业生产等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PVA材料所具有的亲水性、反应性、环保性、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将赋予其广泛的医药及农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黄慧  陈雨 《无机材料学报》2022,37(11):1151-1169
临床医学和生物材料的蓬勃发展, 促进了多种疾病的诊断成像、有效治疗和精准诊疗。材料与医学交叉学科(简称“材料医学”)的发展旨在克服传统临床医学面临的主要障碍和挑战, 如系统性毒性、生物利用度差、靶向部位特异性低、诊断/治疗效果不理想等。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近年来各种医学材料在疾病诊断、治疗和诊疗方面的应用进展, 特别是纳米医学材料的研究进展。首先, 重点讨论癌症治疗领域的生物医学成像(如光学成像、磁共振成像、超声成像、计算机断层成像等)和治疗策略(如光热治疗、动力学治疗、免疫治疗、协同治疗等)。此外, 我们还重点介绍了医学材料对骨组织工程、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最新进展, 并重点阐述了用于生物传感和抗微生物等其他代表性生物医学领域的医学材料。最后, 我们讨论了这些独特的医学材料在实际临床转化和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 以促进其早日实现临床转化, 推动医学进步和造福患者。  相似文献   

18.
生物活性玻璃研究团队组建于2004年,依托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部生物医学材料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是我国在该领域较早的研究群体。研究内容涉及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骨修复体及其复合型组织工程材料的模板合成、材料性能表征、材料的矿化特性及其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等。在团队负责人陈晓峰教授的带领下,在具有基因介导作用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和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初步形成微纳米生物活性玻璃的知识产权群,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生物活性玻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研究团队在微纳米生物  相似文献   

19.
一种与人骨的弹性类似的金属泡沫意味着新一代的生物医学植入体可避免人骨的排斥。人骨对植入体的排斥往往发生于刚性植入材料,如钛等。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发了这种甚至比固态铝还轻的金属泡沫,而这种材料确实是用100%的钢或钢和铝制成的。剔除铝基金属上的小钢球而制成复合物金属泡沫。用粉末冶金工艺也可制备含钢100%的金属泡沫。  相似文献   

20.
钛及钛合金材料因其优良的综合性能,在生物医用材料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综述了生物医用钛及钛合金材料发展的3个历史阶段,重点评述了低弹性模量β型钛合金的研发现状,简单介绍了相关钛合金材料制品在医学临床中的实际应用,并分析了近年来表面改性、多孔材料、复合材料等生物医用钛合金材料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