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绿色施工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如何对绿色施工等级进行评价是我国推广绿色建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利用灰色聚类法可以真实反映评价对象对于不同等级的隶属度的特点,在对施工企业进行调研并结合相关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及等级量化标准,运用灰色聚类法构造出相关绿色施工评价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说明该方法较为可行.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能力,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与建筑工业化至关重要。本文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提出了BIM应用能力的概念,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一种基于灰色聚类的BIM应用能力评价模型。首先在梳理分析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专家意见建立了包含设计阶段、生产运输阶段、施工装配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4个一级指标以及21个二级指标的装配式建筑BIM应用能力评价体系;其次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灰色聚类法确定BIM应用能力等级;最后结合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能力等级,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为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装配式建筑的BIM应用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研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评价绿色施工等级,能够促进我国建设项目绿色施工的实施过程标准化和规范化,推动绿色施工的发展。分析绿色施工的影响因素,构建一套实用可行、操作性强的绿色施工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所评价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使用灰色聚类评价法,分析计算求解绿色施工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三角白化权系数,得到评价施工项目的聚类向量模型,最终评价其绿色施工等级。利用灰色聚类法对绿色施工等级进行评价,所得到的结论与实际工程绿色施工等级相吻合。灰色聚类评价法充分利用已有各项白化信息,着重研究系统内部行为数据间的内在联系,使得对绿色施工等级的评价更加客观和科学。  相似文献   

4.
基于灰色聚类评估理论,提出了利用多项参数综合评价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质量等级的方案。方案依据中国《混凝土用再生粗骨料标准》选取了表观密度、空隙率、坚固性、压碎指标、微粉含量、泥块含量、吸水率等7项参数作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相似权法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根据评价指标等级赋值区间的特点,将质量等级划分为4个灰类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构建了评价模型,通过对灰色聚类系数的计算,得出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质量等级的评价结果;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检验了该评价方案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是当下的热点话题,为了完善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体系,使用基于灰色聚类法的评价模型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是否合适相宜进行评价。通过将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际项目作对比,验证了构建的灰色聚类法评价模型可行性,并为科学构建既有建筑绿色改造适宜性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型公共绿色建筑可持续性评价,引入AHP方法形成改进后的公共绿色建筑可持续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大连国际会议中心为例进行可持续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HP改进的灰色聚类综合评价模型简单实用、科学准确、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准确评价大型公共绿色建筑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灰色聚类分析法,在岱庙古建筑多重价值属性与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比选了合理的聚类指标、等级量化标准和聚类灰类,并构造了白化权函数,对岱庙古建筑综合价值进行了评估,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灰色聚类法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种,它以模糊数学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创新。灰色聚类模型的特点是对数据的分辨力高,多个评价因子的综合评价中有独到的优势。给水管网水质是多个因子的综合作用结果,不利于直观判断。因而可借助灰色聚类模型理论,确定实际的各项指标的数值与评价标准的关系,把各个因子定量的监测数据转化成综合性的结论。依靠灰色聚类理论来确定管网水质的归类以此方法来评价给水管网各个监测点的水质情况,确定管网水质的归类,最后用实例验证模型计算值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现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主要涉及规划、建筑设计等方面,而对结构设计方面涉及较少。基于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目标,从延长建筑寿命、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5 个方面建立了基于灰色聚类法的绿色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评价体系,在实际评价过程中,通过运用灰色聚类法分析计算绿色住宅建筑结构设计评价指标的白化权函数及灰色聚类系数,归纳得到该结构设计方案的聚类系数向量,从而评价其绿色等级,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以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为研究对象,从供应链运作、建设目标和建设结果影响3个角度出发构建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的灰色性,采用灰色聚类法构建其绩效评价模型,依据评价模型所得聚类系数进行绩效聚类分析.结合实际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供应链的绩效评价中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莫伟 《城市建筑》2014,(12):269-269
我国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城市建设,然而对历史建筑的改造及其再利用这一工作做的仍不到位。保护好历史建筑,对其进行合理改造及再利用,就成为了当务之急。本文对历史建筑的探讨,旨在利用并发挥这些建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展海强 《山西建筑》2006,32(21):44-45
结合香严寺周边环境以及寺内古建筑概况,分析了香严寺古建筑群落的珍贵价值,探讨了保护香严寺古建筑群落的措施,对于文物建筑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指出我国现行建筑适用性评定标准主要针对既有建筑,这一评价体系没有体现历史保护建筑的文化价值因素,而这正是进行历史保护建筑鉴定的主要约束条件,本文在既有建筑适用性评定方法的基础上,引入历史保护文化价值影响评价体系,提出适合历史保护建筑结构的适用性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4.
程霏  邹广天 《新建筑》2006,(5):10-13
以体验理论为基础,文物建筑可分为娱乐型、教育型、审美型和超脱型,不同类型文物建筑的保护设计方法也各有不同。通过对审美体验型文物建筑保护设计进行可拓分析,提出可拓方法可以用来对文物建筑保护设计加以完善和进行形式化的模型阐释,对文物建筑保护设计具有方法论意义层面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历史中再创造--当代法国历史建筑再利用的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俭 《时代建筑》2006,(2):28-35
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经历了300 多年的历史,在历史建筑的保护及其再利用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在 21世纪初随着法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为用当代的社会生活观念将历史建筑的价值现代化和大众化。文章试图通过四个案例去诠释这样一种思考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王静伟  曹永康  吴俊 《华中建筑》2011,29(4):130-132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大量的历史建筑被列入普查范围,这些已登记历史建筑有着较高的综合价值,但却没有得到适当的保护.该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已登记历史建筑为研究对象,综合国内外的价值评判标准,建立了针对登记保护历史建筑价值评估体系并制定后续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7.
本文总结了各种历史建筑保护模式,并重点分析了:不同保护模式下如何体现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如何解决历史建筑的日后运营问题;如何节约建造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如何不影响周边建筑、停车住数量等实际问题。同时针对上述问题,作者以某改造项目为例,通过具体的设计,阐明解决问题之道,并希望该设计的理念能够得以推广扩展,从而为历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冬雷 《建筑与环境》2010,(4):114-116
天津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遗存着大量的历史建筑。由于天津在我国近代史上的特殊性,天津现存的历史建筑大部分是近代建筑,所以有“近代百年看天津”的说法。这些优秀的历史建筑是天津宝贵的城市财富。天津市在保护这些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建筑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保护制度以及保护实施管理方面做出很多尝试与创新。本文试图在介绍这些内容的同时对其进行分析思考,以期能对我国历史建筑尤其是近代历史建筑的保护有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优秀历史建筑是既有建筑中一类特殊的建筑,蕴涵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何客观地对其安全性能进行评估是一个重要课题。引入目标使用期的概念,充分考虑非结构构件等因素,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对优秀历史建筑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估是一次研究探索。结合兰心大楼工程实例,具体阐述了采用模糊数学分析的优秀历史建筑的安全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南通是中国近代第一城,拥有数量众多各具特色的历史建筑.文章对南通历史建筑的使用现状进行调研和总结,对南通历史建筑保护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南通历史建筑保护和合理利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