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 毫秒
1.
淠史杭灌区水稻灌溉效益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家先 《水利学报》2001,32(9):0035-0040
水稻是淠史杭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随着现代农田灌溉和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产量不断提高,其增产效益显然是水利和农业综合作用的结果。为了水利工程的经济分析,制定合理的水价标准,淠史杭灌区灌溉试验站按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和特别干旱年4个典型降雨年型试验分析灌区供水的灌溉效益。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并根据灌区历年降雨和粮食产量资料,按降雨频率测算各年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计算出灌区的农业供水灌溉效益。  相似文献   

2.
宝鸡峡灌区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挺 《陕西水利》2010,(6):158-159
本文在分析宝鸡峡灌区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现状的基础上,探讨总结了灌区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灌区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对宝鸡峡灌区农业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提高有很大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借助改进的TOPSIS法,优选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测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综合测算,从而提高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准确性。以吉林省为例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对于大、中型灌区(饮马河、白沙滩和星星哨灌区)典型渠段测量法是最优方法,对于小型灌区(五间房灌区)首尾测算法是最优方法;饮马河灌区、白沙滩灌区、星星哨灌区和五间房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别为:55,9%、58,5%、50,8%和52,2%。  相似文献   

4.
彭丹丹 《陕西水利》2023,(9):78-79+86
以江西省的江口灌区为例,探究不同因素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基于灌区基本情况以及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计算方法 ,分析地形地貌、土壤地质、供用水量、水利投资和工程效益这5项因素对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位于平原地区并且以壤土为主的灌区,采取增加水利投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等措施,能够让灌溉用水的有效利用系数得到提升,达到节水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冯家山水库陈村灌区农业灌溉效益及现状的客观调查与分析,探讨了近年来农业灌溉效益下滑的原因和存在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冯家山水库灌区灌溉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从而使灌区水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达到灌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发挥灌区试验的示范作用做好科学灌溉的用水工作星星哨水库灌区管理局车义清,高广林星星哨水库灌区,位于我省中部岔路河镇。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平均宽15公里,呈扇形分布。灌溉5个乡镇、55个村18万亩水田。1水库灌区的基本概况及突出的用水矛盾星星哨灌区的...  相似文献   

7.
星星哨灌区依据水稻需水规律,结合实际运行情况,研究出分阶段的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几年来在灌溉供水中应用,大旱之年不减产,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科学地评价农村电灌站的工程效益是工程立项的主要依据。灌溉工程效益包括农业增产效益和灌溉增产效益。农业技术措施随灌区的开发、运行也有较大的改进,应根据农业生产对灌溉的依赖程度,如良种推广、虫害的防治、施肥条件的变化等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义合电灌区工程效益采用静态法、动态法分别计算灌溉工程的增产效益、投资回收期、益本比等多项经济指标,对工程的社会、经济综合效益做出评价,为工程可行性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农田灌溉效益分摊系数是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水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开发利用、水利工程经济效益的分析与评价的重要参数.内蒙古水利厅于1985年下达了“农田灌溉效益分摊系数试验研究”课题,课题由内蒙水科所主持,由哲盟丰田试验站、奈曼旗扎哈他拉试验站、赤峰市乌丹试验站、喀旗蟠龙山试验站、乌盟凉城试验站、巴盟曙光试验站参加试验.试验于1985年开始,1989年结束.1 理论依据和计算公式农田实施灌溉以后,其产量的增值是水利和农业共同作用的结果.灌区开发后的增产效益应在水利和农业两个部门之间进行合理分摊.  相似文献   

10.
高广林 《东北水利水电》2003,21(1):49-49,52
自然降水不足和灌溉水源供水不能满足水稻正常需水要求时,水稻生长受到干旱胁迫。本文通过星星哨灌区连续2年遭遇到设计保证率以外年份的干旱,探讨研究了水稻在干旱胁迫下的生育状态及产量,为水田灌区节水灌溉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业灌溉效益计算,通常采用“分摊系数法”.该法的主要缺点是分摊系数不易准确确定.本文提出计算农业灌溉效益的一种新方法——结构净效益法,即把灌溉前、后灌区的作物种植结构状况及作物产量进行对比,两种状况下作物净效益之差即为农业灌溉效益.文中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和数学模型,讨论了模型适用的普遍性,并以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1节水灌溉意义从自然生态的现状看,水资源缺乏已成为世界的必然趋势。合理利用水资源,科学节水灌溉,是解决水田缺水,扩大灌溉效益增产、稳产的根本出路。将灌水定额合理地降到最低点则是一举多效的措施。一是现有蓄灌工程可以扩大效益,二是浅水灌溉可以提高水温,促进早熟高产,减少肥水流失,达到节水增产目的。推行节水灌溉则是科学种田利国利民举措,水利工作者研究农作灌溉水技术对水利工作十分必要。2灌溉水层深度研究总结延寿县中和灌区试验田、东明试验站、山河灌区试验田十几年的试验观测资料,分析其多种的灌水方法,以及老灌…  相似文献   

13.
毛泽秦 《水利发展研究》2013,13(1):56-57,81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农业税赋政策的调整,雨养旱作农业区灌溉收费及灌区运行维护越来越困难,灌溉水费收益与农业灌溉效益每况愈下,这已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笔者在工作实践中经过对多个灌区的调研和与基层水利管理者的磋商交流,对免收雨养旱作农业区自流引水灌区灌溉水费,保障"两费"足额到位,促使灌区管理向管护工程、科学灌溉、推广科技、服务"三农"转变方面进行了深刻思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节水灌溉、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为目的,在分析农田灌溉工作现状及灌区水土资源供需平衡的基础上,以县为单元,江西省开展了农田灌溉工程专项规划工作.规划可为水利、农业、国土、老建扶贫等部门的各类水利农业项目搭建资金平台,整合各类资金,从而可大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将对工程建设的宏观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并可为今后江西省农田灌溉工程建设提供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斌 《陕西水利》2010,(6):160-161
灌区农业灌溉失灌面积逐年增加已成为制约灌区效益发挥的瓶颈,本文结合石堡川灌区的实际,客观分析了失灌原因,探讨了如何建立恢复灌区灌溉面积的长效运行机制,为灌区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发挥骨干工程的整体效能。  相似文献   

16.
朴龙根  茹世荣 《吉林水利》2007,(8):14-14,17
水位遥测在灌区信息化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灌区实行计划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的重要手段,是搞高灌溉效率、节约用水的有力措施。本文结合水位遥测技术在星星哨水库灌区的应用现状,论述了水位遥测技术的技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7.
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是指灌溉和未灌溉相比所增加的农、林、牧业产品(包括主、付产品)的产量或产值。对于农业来说,它由农作物的保收与增产来体现。但是,农业的增产常常是灌溉工程设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等有关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灌溉工程的独家功劳。因此,在进行灌溉工程的效益分析时,盲目地将农业增产量全部作为灌溉工程的效益是不妥当的,应该进行合理分摊,方能如实反映灌溉工程的经济效益。如何进行分摊,这里涉及到一个分摊系数问题。《水利经济计算规范SD139-85(试行)》〔下称规范〕中指出:“灌溉效益的分摊系数一般为0.2~0.6,平均约0.4左右,丰、  相似文献   

18.
漳河灌区节水灌溉投资效益评价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利的基础地位、发展需要及根据水利自身的特点发展水利经济的内容,决定水利工程所需的投资及其效益。从保障湖北省漳河灌区节水灌溉投资效益评价的合理化,对漳河灌区节水灌溉投资效益评价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技术在石头河灌区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技术在石头河灌区的应用,针对自然高差较大,且属清水灌溉,适合低压管道输水灌溉这一特点,从系统设计、设备选型、灌溉管理等方面对低压管道输水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通过近年的示范推广,证明该项技术具有节水、省地、省工和工程造价低、施工简便、管理方便及工程寿命长、增产效益显著等多种优势。该技术的应用对缓解水资源危机,提高农业生产水利设施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灌区为河南的农业生产、粮食供给提供了坚固的灌溉用水保障,为河南作为中国粮食核心区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河南省灌区多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年久失修、淤积严重、效益锐减。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大水利事业的投入,对病险水利工程及设施、设备进行维修和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也在其中。随着灌区改造项目的进展,许多工程受农作物灌溉季节影响及施工工期制约,冬季施工不可避免。文章结合作者工作经验,根据灌区冬季施工特点,分析探讨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混凝土冬季施工保温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