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汤睿  汤军  周峰 《中州煤炭》2018,(1):112-116
伴随着我国大部分油田进入到开发的后期阶段,在需要提高油气采收率和钻井工作效率的同时,石油物探技术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提出了传统物探方法所面临的问题,并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应用广泛的物探相关技术,主要有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四维地震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和井间地震技术,详细分析了传统物探理论的弊端,并对比分析了井间地震、多波多分量和四维地震3种理论本质上的异同,探讨了叠前深度偏移技术的求解过程,介绍了各项技术工作原理及应用状况,并从2个方面对我国物探理论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和预测。  相似文献   

2.
大杨树盆地经过多期建造和改造,断裂发育、构造复杂,地层速度横向变化非均质性强的特点,使得地震数据的信噪比较低,很难获得准确的地下构造成像。针对复杂断裂带构造成像困难的问题,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原理入手,应用了偏移孔径内所有的地震波场数据以及各方向波场的方位信息,在角度域对成像道集进行构建,通过镜像加权得到高质量的地下构造成像资料。常规Kirchhoff叠前深度偏移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资料的对比结果表明,全方位局部角度域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够满足构造精细解释和勘探生产的地质需求。  相似文献   

3.
山区煤层气地震资料处理,尤其是构造准确成像一直是个难题。通过在山西某煤层气地震勘探中叠前数据优化、速度场准确建立、叠前时间偏移等处理模块实现及效果分析,诠释了在山区煤层气地震勘探中叠前时间偏移较叠后偏移其独特优势,说明了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是目前山区煤层气地震勘探构造偏移成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高密度宽方位处理是高精度地震勘探一体化技术,随着地震勘探精度要求的提高,应用宽方位地震勘探已经成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的主流方向,宽方位数据采集相对于窄方位数据采集而言,具有能够提高波场采样率,提升目的层照明度,以及改善多次波衰减效果等优势。基于偏移距矢量片(Offset Vector Tile)处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宽方位处理方法,能够提供振幅和方位信息保真的叠前道集,以及解决宽方位采集的各向异性问题,因此,对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包括OVT道集的抽取、数据规则化、OVT域叠前时间偏移以及方位各向异性校正等技术。通过对H地区高密度宽方位地震资料的应用效果分析,基于OVT域的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宽方位地震资料的优势,消除方位各向异性时差,使偏移剖面成像精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地质装备》2004,5(2):45-45
据央视国际报道,“2004国际地球物理会议暨展览会”上传来消息称,目前中国油气勘探整体实力已跃居全球第四。 各国专家们在新技术研讨中指出,中国西部盆地是全球石油地球物理勘探最困难的区域之一,中国的石油勘探技术在西部三大盆地的油气发现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  相似文献   

6.
地质构造准确成像是煤矿地震勘探的关键。随着煤矿勘探程度的不断深入,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对地震成像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借助在新元矿区开展的三维地震资料二次处理项目,重点针对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展开了深入研究。通过对各个技术环节的不断试验及对比分析,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最终在矿区二次精细处理技术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AVO反演在煤层气勘探中对地震资料偏移距的要求,以正演模拟为研究手段,根据钻井、测井数据和地震勘探解释成果,建立了普遍适用的煤层气储层地质模型,应用Zoeppritz方程组弹性模量近似式,计算出其各项系数对入射角的梯度。理论模型的正演模拟表明,将AVO反演应用于煤层气勘探时,地震资料的最大偏移距应当保证最大入射角接近或等于反射系数对入射角梯度极值对应的入射角。通过对实际钻井资料进行AVO模拟,结果表明在煤层气勘探中应用AVO反演,地震资料的最大偏移距只要接近、等于或略大于目的层深度,就可以反映振幅随偏移距变化的特征,足以满足煤层气勘探中AVO反演对地震资料偏移距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煤田构造断裂带叠前时间偏移成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顾桥矿南一、南二采区内断裂带构造成像精度,对地震勘探三维叠前时间偏移成像进行了研究。经分析勘探区地质资料和原始地震资料,采用保幅处理的方法得到了高信噪比的叠前道集,将偏移后的共反射点道集反动校后多次迭代修改均方根速度,并由此建立了精确的均方根速度场,选取了合适偏移算法及多种偏移参数——偏移孔径、拉伸算子、反假频算子等,最终完成叠前时间偏移。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剖面与叠后时间偏移相比横向连续性明显增强,信噪比提高,并且偏移归位与钻孔揭露情况吻合程度高。叠前时间偏移特别适合煤矿复杂地质条件下断层构造相对密集的小地块三维地震资料处理。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沁水盆地郑庄D区块山区煤层气三维地震勘探的成像品质,选择制约其成像品质的静校正、信噪比、偏移成像等关键处理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高精度静校正联合技术、叠前多域"递进"去噪技术、"渐进+迭代"偏移速度建模技术等适用于山区煤层气三维地震资料的配套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
煤炭高密度三维地震勘探方法是在煤炭机械化采煤对地质成果高精度的要求下而展开的研究.通过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成像质量与空间采样密度、观测系统参数的关系的研究,提出了高密度采集的方法,在精细处理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技术方面展开了高密度数据处理的研究,发展了高密度三维地震资料的多属性解释技术.研究表明:高密度三维地震地震成果剖面上的煤层波频带宽度达到200Hz以上,煤层波的主频为110Hz,有效地识别出了2m落差的断层.  相似文献   

11.
战静  王战 《资源与产业》2010,12(5):138-141
牛居油田是辽河坳陷内的一个富油区,具有30多年的勘探开发历程,牛74块是典型的岩性—构造油藏,在复杂断块滚动勘探研究过程中,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方法,不断认识该区的构造、储层及油气成藏规律,但随着牛74块开发程度的不断提高,滚动扩边的难度越来越大。牛74块目的层地震反射层的层位标定不准,周边断层的位置、走向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滚动扩边成效,运用VSP测井技术,可以从不同方向地震测线上落实断层的走向和方位,进而证实圈闭落实程度。通过在牛74块实施VSP方法结果的应用,加强了地震资料的精细解释,确定断层是否存在或其确切位置,准确落实构造形态和断层展布,为牛74块滚动扩边提供可靠地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海南岛东部近海钛铁矿、锆英石等矿种成矿条件优越,分布较广,储量较大,有较好开发前景,为进一步研究海南岛东部近海沉积型矿产资源潜力,选则万宁保定海作为试点,采用单道地震和地质浅钻等手段进行外业勘查,通过对单道地震数据处理解译,发现研究区域沉积层较厚,并有随水深增大而增厚的趋势,地质浅钻岩心显示钛铁矿物赋存于海底表层,且在孔深范围内钛铁矿品位随钻孔深度增大而增大,锆英石矿物品位随深度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民和盆地油气资源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和盆地位于甘肃与青海交界处,经历了70余年的勘探,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研究和勘探开发程度很低。本文列举了大量野外油苗露头,对钻井显示和已发现的2个油田,开展了成藏条件分析,通过盆地模拟,估算资源量3.02×108 t,天然气资源量493.83×108 m3。认为该盆地具有较大的油气资源前景,是目前国内未投入开发的最有利含油气盆地之一,建议政府和石油企业对全盆地加大研究力度和勘探开发投资,同时对已发现的2个油田向国家储委上交探明储量,投入正规开发。  相似文献   

14.
分析盐构造活动的演化过程对于了解含盐盆地的油气成藏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国际构造研究和油气勘探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旨在通过对滨里海盆地S区块内盐间地层中的构造行迹进行分析来了解S区块盐构造演化过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滨里海盆地S区块二维地震测线构造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将盐间地层划分为与盐丘呈整合接触的扇形生长地层和不整合接触的水平刺穿地层。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刺穿地层形成于早期刺穿的盐丘附近,时代为晚二叠-早三叠;扇形生长地层形成于后期非刺穿的盐丘附近,时代为早三叠-晚三叠。整合接触型盐丘和不整合接触型盐丘在古构造高度上存在着差异导致了它们在油气成藏能力上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面临的挑战与技术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中国石化近几年在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该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速度低、钻井周期长、成本高、成井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该地区页岩气商业化勘探开发进程。系统总结了四川盆地及周缘的涪陵大安寨、涪陵龙马溪、彭水和建南等地区页岩气水平井钻井面临的主要问题:浅部地层出水空气钻井受限、定向段井眼尺寸大机械钻速低、井漏频繁、气体钻井易井斜以及水平段油基钻井液固井质量差。针对上述问题,从浅层水控制措施、泡沫定向钻井技术试验、井漏的预防与处理、空气钻井防斜打直工具研发、页岩气水平井固井对策以及"井工厂"钻井作业模式攻关与应用等6个方面提出了应对技术措施,为页岩气钻井技术攻关和现场施工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羊D1”油气勘探井井控装置的连接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质勘探钻井中一般不需要进行井口压力控制。辽西金羊盆地"羊D1"钻井采用地质勘探井的钻井工艺方法进行油气勘探,需要预备有井口压力控制措施。地质钻井设备和井控装置如何耦合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以该井为例,介绍了用全液压岩心钻机全孔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工艺施工油气勘探井的施工工艺。钻进中综合考虑了YDX-6型全液压岩心钻机平台的下方空间尺寸、井身结构设计以及本钻井的井口压力控制等要求,选择和设计了一套满足小口径取心钻探施工要求的井控装置。  相似文献   

17.
三维地震勘探是一种旨在提高地下目标图像清晰度、位置预测精准性的综合性地球物理勘测技术,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全球油、气、煤等地下资源矿产的勘测中。以新疆玛纳斯县涝坝湾煤矿井田勘探为例,针对区内复杂地形、施工难度大、成孔困难等诸多难题,采用风钻成孔、加水压实等措施,有效提高地震勘探激发效果,获得了较好的原始资料。查明了研究区内各组煤层分布特征,各煤层底板形态基本相似,总体呈东西走向,倾向北的单斜构造,南部浅,北部深。全区可采煤层厚度稳定;查明了区内断层分布情况,新发现3条落差皆小于5 m断层。此次工作为浅层地震条件较为复杂的地区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8.
大庆油田莺深2井钻井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莺深2井是大庆油田2008年完钻最深的一口天然气探井.根据松辽地区的特点,在深入分析影响该地区钻井速度和安全钻进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钻井设计研究,主要从优化井身结构、优选钻头和优选钻井工艺方式几个方面对莺深2井进行了设计优化.实钻结果表明,该井创造了大庆油田超过5500 m深层天然气探井钻井记录,并且采用氮气及水包油欠平衡钻井技术取得了勘探突破,中途测试获得低产气流,完钻测试获得工业气流,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9.
E海低孔渗气田储量占总储量的93%,提高低渗透、特低渗透气田开采率,已经成为油气田勘探开发的重要课题。水平分支井技术成为提高低渗透、特低渗透气田开采率的重要手段,使用水平分支井技术提高气田开采率在国内外油气田开发已有先例且效果显著。水平分支井技术,是水平井和侧钻井等多种钻井技术的融合,是当今石油开采工业的热门技术,已在海油E海域多个油气田应用,是实现低渗气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手段。因此,深入研究总结水平井分支井钻井技术意义重大。本文针对水平分支井侧钻技术,深入分析并结合X气田水平分支井现场实钻情况,总结出水平分支井在该区块现场应用的关键,为以后水平分支井在低渗油气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