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直接合成法合成碳化硼粉 ,并用合成的碳化硼粉进行热压烧结 .采用金相显微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碳化硼烧结体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2.
采用反应合成和热挤压方法制备新型 AgSnO2电接触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反应合成法制备的 AgSnO2材料热挤压前后的显微组织,分析了挤压速度、挤压模具等工艺条件对 AgSnO2挤压线坯显微组织的影响,计算了采用平模挤压和 45°锥模挤压的等效应力分布值,探讨了锥模挤压改善 AgSnO2加工性能的机理.发现快速挤压使 AgSnO2锭坯产生严重的径向不均匀变形,导致 AgSnO2沿径向不均匀分布;而慢速挤压得到较均匀分布的 SnO2 ,有利于 AgSnO2力学性能的提高.研究还发现 ,采用 45°锥模挤压,出模口应力梯度较小,有利于改善 AgSnO2丝材的后续加工性能.在本研究的基础上 ,得出了比较合理的 AgSnO2挤压工艺.  相似文献   

3.
反应合成AgSnO2电接触材料的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和传统粉末冶金技术制备银氧化锡(AgSnO2)电接触材料。利用千瓦CO2激光器模仿电弧作用在试样表面产生局部熔化,对AgSnO2块体材料进行抗熔蚀性测试。对AgSnO:块体材料进行电导率测试和X射线衍射分析,对块体材料及冷拉拔的AgSnO2线材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反应合成技术可以在银基体中合成尺寸细小、界面新鲜的SnO2颗粒,所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中,微米级的SnO2颗粒系由纳米级的SnO2颗粒聚集而成I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z电接触材料较传统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具有更高的导电性和抗熔蚀性;该方法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由于改变了Ag、SnO2的结合状态使材料的加工性能、导电性能和抗熔蚀性同时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反应合成AgSnO2电接触材料烧结坯的显微组织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和反应合成法制备的银氧化锡(AgSnO2)复合材料烧结坯在组织上的区别。两种方法制备的AgSnO2复合材料,随着SnO2含量的增加,材料组织的均匀性呈下降趋势。而相同成分的材料,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复合材料的烧结坯的组织更均匀且呈网状分布,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gSnO2复合材料的烧结坯的组织结构杂乱,氧化锡团聚严重。反应合成法有可能成为高性能AgSnO2电棒触材料制各的新技术和新工艺。  相似文献   

5.
焦炭显微光学组织结构测定是一种重要的焦炭质量评价方式,针对焦炭显微图像边缘模糊对比度低且存在光晕伪影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语义分割和全连接条件随机场的焦炭显微光学组织自动检测与提取方法。首先,利用偏光显微镜、工业相机和上位机等搭建焦炭显微光学组织测定平台;其次,利用残差模块和注意力模块改进Unet网络模型,加强显微光学组织区域的输出权重,实现对焦炭光学组织的自动检测与分割;最后,使用全连接条件随机场对显微光学组织的空间特性进行建模,细化分割边缘,精确提取焦炭显微光学组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精确度、召回率、F1分数和准确率分别达到了0.967、0.959、0.963、0.965,优于其他对比语义分割网络,证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割性能,能够实现对焦炭显微光学组织的自动检测与提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光学显微镜法对铁氧体预烧料进行显微组织检测的方法,通过对铁氧体预烧料球团显微组织检测来控制预烧料产品质量,论述了预烧料显微组织对产品特性的影响及在工业生产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不能合成乙烯的植物组织中,ACC的可利用性通常是限制因子。因此,在关于控制乙烯合成的研究中,ACC合成酶活性的调节具有特殊的重要性。由于胁迫(stress)的结果,例如伤害(Boller和Kende,1980;Yu和yang,1980)和对吲哚乙酸的反应(Jones和Kende,1979;Yu和Yang,1979),在番茄成熟期间ACC合成酶的活性增加,在番茄果皮组织切割后,已观察到ACC-合成酶的活性最迅速和最大的增加。所以,许多关于ACC-合成酶活性的调节工作都是利用受伤的果皮组织进行的。  相似文献   

8.
舒扬 《磁性材料及器件》2000,31(2):40-42,50
介绍了用光学显微镜法对铁氧体预烧料进行显微组织检测的方法 ,通过对铁氧体预烧料球团显微组织检测来控制预烧料产品质量 ,论述了预烧料显微组织对产品特性的影响及在工业生产产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长时间运行的T91/G102异种钢焊接接头显微组织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长时间运行的T91与G102异种钢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经7.8×104h运行后,T91母材的显微组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G102母材的显微组织发生了回复和再结晶转变,可能导致蠕变性能变差。  相似文献   

10.
具有相同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的锅炉部件,由于金属组织不同而服役寿命不同。鉴于锅炉部件的显微组织影响其最大寿命,因此在锅炉部件的标准中急需编入金属显微组织图谱.大多数标准规定了化学成份和机械性能的范围,但不强调要求特殊的热处理.由于部件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显微组织球化,所以大大限制了设备的实用寿命.收编有关热处理和材料显微组织的详细规定是值得的.  相似文献   

11.
反应合成AgSnO2电接触材料在激光束作用下的抗熔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用反应合成法和粉末冶金法两种工艺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经激光扫描后的微观结构差异。与粉末冶金法相比,反应合成法制备的AgSnO2电接触材料具有更好的抗熔蚀性能。  相似文献   

12.
A new generalize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algorithm applicable to a multi‐line system under sinusoidal conditions is reviewed. This method does not require any decomposition of reactive power or non‐active current. It is shown that a realization of the compensator can be obtained by means of a simple connection of reactive elements. Accordingly, it is concluded that to compensate the reactive power is a simple circuit synthesis problem. The algorithm is illustrated by means of examples. Copyright © 2010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配电网低压系统中常见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装备难以兼顾无功与谐波综合动态治理的问题,结合配电网低压系统中的APF容量小以及DSTATCOM无法补偿高次谐波的现实,在多模块型并联主电路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大容量的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的综合控制策略。将无功补偿和谐波治理的容量实时分解到不同频带内,通过不同的功率模块,实现动态无功调节和谐波的分频段补偿,有效提高了多模块型APF在大功率场合应用的灵活性。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了无功和谐波分频段综合补偿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state-space synthesis of reciprocal n-ports with a minimum number of reactive elements. After formulating the synthesis problem new procedures are given for the lossless and for the passive cases which use a directly determinable reciprocal minimal realization as starting point. The method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admittance matrices and then restated for impedance, hybrid and scattering matrix synthesis.  相似文献   

15.
系统的无功备用容量越大,其电压稳定裕度越大,为此提出了提高系统无功备用容量的多目标无功补偿规划。在系统无功备用容量定义基础上,推导出各负荷节点无功补偿对于提高系统无功备用容量的灵敏度和降低有功损耗的灵敏度,并将综合灵敏度大的负荷节点作为候选无功补偿点;提出了多目标优化的自适应免疫算法,以其提高系统无功备用容量的多目标无功补偿规划优化求解,且在IEEE-30节点系统中分析补偿前后系统电压稳定裕度。将补偿后的相关指标与普通的免疫算法所得指标比较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6.
电力系统电网电压总存在畸变和不平衡,有源电力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 APF)对谐波和无功进行补偿时,采用传统的正弦电流合成(Sinusoidal Current Synthesis,SCS)方法,公共连接点处的电压畸变会导致谐波传输的问题。而采用阻性负载合成(resistive load synthesis,RLS)方法,补偿后的主电流与实际的电网电压具有相同的波形,系统特征表现为阻性,可以有效的阻尼系统中的谐波传输。文中将自适应逆控制的方法应用于APF的控制来合成阻性负载,在补偿谐波和无功的同时,阻尼系统的谐波传输,将系统的功率因数校正为1。采用自适应逆控制方法,不需要知道广义有源滤波器的确切参数,逆控制器系统可以自动跟踪电路参数而实时建模。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所提出的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双电压合成矩阵变换器无功功率的控制与输入电流消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了基于双电压合成的矩阵变换器。提出了参与输入电压的概念,并用其对双电压合成矩阵变换器进行了两点改进:一是实现了无功功率的正负调节;二是改善了在非对称输入电压情况下的输入电流波形。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lete realisation of a special class of positive‐real bicubic impedances. The problem is motivated by the concept of the inerter, which is the mechanical dual of a capacitor. This device allows mechanical network synthesis, by completing the electrical mechanical analogy. With mechanical synthesis, the emphasis is to minimise the number of elements required to allow feasible implementation. The definitions of simple‐series‐parallel networks and essential‐regular positive‐real functions are introduced. The simple‐series‐parallel minimum‐reactive networks that can realise all essential‐regular bicubics are identified and grouped into six network quartet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these networks is that they contain the minimal number of reactive element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realisability conditions for all these networks, as well as corresponding element values, are then derived. Finally,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the validity of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In the course of the argument, interesting conclusions regarding essential‐regular bilinear and biquadratic functions have also been presented. Copyright © 2017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