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交联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4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自交联型丙烯酸酯涂料印花黏合剂。研究结果表明:当m(MMA)∶m(BA)=0.38∶1、w(NMA)=3%、w(AA)=2.5%~3.0%、w(复合乳化剂)=3.0%且m(SDS)∶m(NP-40)=1∶(1.5~2.0)、w(APS)=0.8%、75~80℃聚合3 h和85℃保温1 h时,相应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2.
以BA(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MMA(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AA(丙烯酸)为功能单体、APS(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DS(十二烷基硫酸钠)/NP-4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酯类涂料印花黏合剂。研究结果表明:当75~80℃聚合3 h、85℃保温1 h、m(MMA)∶m(BA)=25∶72、w(APS)=0.8%、w(复合乳化剂)=3%(均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且m(SDS)∶m(NP-40)=1∶(1.5~2.0)时,涂料印花黏合剂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丙烯酸异辛酯(2-EH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以反应性阴/非离子型乳化剂(HS-10/OP-10)为复合乳化剂、Dow Corning-346为有机硅助剂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交联剂,采用半连续滴加预乳液的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水性丙烯酸酯类涂料印花黏合剂。探讨了单体、乳化剂和交联剂等对黏合剂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法鉴别出国外同类产品中所用助剂的品种及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当m(HS-10)∶m(OP-10)=2.2∶1、w(GMA)=3%、w(BA)=40%、w(2-EHA)=20%、w(EA)=14%、w(AA)=3%、w(AN)=20%和w(Dow Corning-346)=3%时,相应涂料印花黏合剂的综合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当。  相似文献   

4.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异辛酯(2-EH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AA)和丙烯酸羟丙酯(HPA)为功能单体,采用降低PSA(压敏胶)的Tg(玻璃化转变温度)和预乳化半连续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PSA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m(软单体)∶m(硬单体)∶m(功能单体)=90∶5∶5、m(BA)∶m(2-EHA)=1∶2、w(AA)=1.0%、w(HPA)=5%、w(缓冲剂)=0.25%、w(引发剂)=w(复合乳化剂)=0.6%且m(阴离子型乳化剂)∶m(非离子型乳化剂)=1∶1时,PSA乳液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用该PSA制成的保护膜对氟碳铝型材具有良好的附着力,并且其耐湿热老化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俱佳。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交联单体1008和丙烯酸羟乙酯(HEA)替代N-羟甲基丙烯酰胺,以丙烯酸丁酯(BA)、苯乙烯(St)为基本原料,通过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环保型自交联聚丙烯酸酯印花胶粘剂。考察了阴非离子复合乳化剂、引发剂、丙烯酸、丙烯酸羟乙酯和自制交联单体对乳液色牢度、吸水率、黏度的影响,并对环保型自交联乳液与羟甲基丙烯酰胺类乳液进行了性能对比。研究结果表明:w(复合乳化剂)=1.82%(占单体总质量,下同)、w(APS)=0.41%、w(AA)=3.43%、w(HEA)=3.32%、w(1008)=0.68%时,所制备的印花胶粘剂具有优良的性能,且其游离甲醛释放量合格,满足印花织物应用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有机硅(KH-560)为共聚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辛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硅丙微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出制备硅丙微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聚合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3 h、m(BA)∶m(MMA)=4∶3、w(KH-560)=8%、复合乳化剂中m(OP-10)∶m(SDS)=1∶2且w(复合乳化剂)=3%时,单体转化率超过70%,硅丙微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介质性能。  相似文献   

7.
高固含量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功能性单体以及过硫酸铵(APS)-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合成了固含量为45%左右的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结果表明:普通乳化剂[烷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O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反应性乳化剂[烯丙氧基羟丙磺酸钠(HAPS)]、NMA和反应温度等对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液性能有影响;当反应温度为80~85℃、w(OS)=4.2%、w(SDS)=2.2%、w(HAPS)=0.5%和w(NMA)=0.50%时,合成的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VAc(醋酸乙烯酯)为硬单体、BA(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和A-174(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功能性单体,以OP-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SDS(十二烷基硫酸钠)和反应型乳化剂DNS-86[烯丙氧基壬基酚聚氧乙烯(10)醚硫酸铵]为复合乳化剂,以乙二醇丁醚为成膜助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滴加法制备了改性醋丙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80℃、w(成膜助剂)=5%(相对于乳液质量而言)、w(复合乳化剂)=4.5%和w(A-174)=4%~6%(均相对于总单体质量而言)时,制得的改性醋丙乳液具有相对最好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以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丁酯(BA)为共聚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反应型乳化剂(DNS-86)、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壬基酚醚磺基琥珀酸酯钠盐(OS)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粒径小、耐水性好且固含量为50%的苯丙微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w(引发剂)=0.7%、m(MMA+St)∶m(BA)∶m(AA)=5.0∶4.7∶0.3、w(St)=15%~25%、m(DNS-86)∶m(SDS+OS)=3∶2且w(复合乳化剂)=5%时,高固含量苯丙微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0.
以丙烯酸酯类单体为主要原料、以阴离子型乳化剂(F-20)和反应型非离子型乳化剂(X-03)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合成了核/壳型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当m(F-20)∶m(X-03)=3∶1、m(釜底乳化剂)∶m(预乳化液中乳化剂)=3∶1、m(核层中乳化剂)∶m(壳层中乳化剂)=1∶1、w(复合乳化剂)=9.0%、w(引发剂)=0.20%、固含量为25%和w(AA)=6%~8%时,相应核/壳型微乳液的综合性能良好,其平均粒径为29.1 nm,PDI(粒径分布指数)为0.223;将该乳液作为皮革填充黏合剂时,其填充性能优于单层微乳液,并且接近于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1.
以醋酸乙烯酯(VAc)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交联单体(TM-200)/丙烯酸(AA)为复合交联剂、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甲醛合次硫酸钠(吊白块)为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可聚合型阴离子乳化剂(SVS-25)为环保型乳化剂和Gohsefimer Z-210为改性保护胶体,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出食品包装材料用无毒干法覆膜胶。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减压脱除及后添加氧化-还原型引发剂,可使覆膜胶中残余单体含量降至0.01%以下;当m(VAc)∶m(MMA)∶m(BA)=30∶10∶60、乳化剂中m(SVS-25)∶m(Gohsefimer Z-210)=1∶1、w(乳化剂)=2.0%和w(氧化-还原型引发剂)=0.20%时,覆膜胶的综合性能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酸丁酯(BA)和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交联单体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乳化剂(OP-10)为阴/非离子型复合乳化剂,采用核/壳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然后在壳层聚合时寸加入HEMA,并用乙烯基有机硅进行改性,制得硅丙乳液。结果表明:当m(SDS):m(OP-10)=3:2、w(复合乳化剂)=3.4%、w(引发剂)=0.82%、w(HEMA)=3.5%、聚合温度为80℃以及聚合中期加入6.8%乙烯基硅油至壳单体中时,硅丙乳液及其胶膜的稳定性、耐水性和力学性能俱佳。  相似文献   

13.
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AA)和含磷单体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PSA(结合磷型苯丙共聚乳液胶粘剂),并在PSA中添加少量无机阻燃剂APP(聚磷酸铵)制备CPSA(复合型阻燃胶粘剂)。系统研究了含磷单体和APP含量对乳液稳定性、胶膜剥离强度、涂层阻燃性和热性能等影响。结果表明:当m(St+BA+EA+MMA+AA)=40 g、m(St)∶m(BA)∶m(EA)∶m(MMA)∶m(AA)=16∶90∶60∶24∶5、w(含磷单体)=4%和w(APP)=12%(相对于单体总质量而言)时,可制成稳定性、剥离强度和阻燃性能俱佳的CPSA。  相似文献   

14.
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腈(AN)和丙烯酸(AA)为单体,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通过半连续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研究了软硬单体配比、不同硬单体以及功能单体AA对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m(BA)∶m(MMA)∶m(AN+St)=75∶15∶10[其中m(AN)∶m(St)=1∶3]、w(AA)=2份时,制备的乳液胶粘剂具有较好的剪切强度、拉伸强度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15.
蔡婷  艾照全  鲁艳 《粘接》2012,(10):64-66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丙烯酸(AA)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为功能性单体以及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合成了固含量为41%左右的丙烯酸酯乳液。研究结果表明,可聚合乳化剂(F-6)、NMA和反应温度等对丙烯酸酯乳液性能有影响。当反应温度为85℃左右、F-6用量为0.5%和NMA用量为0.25%时,合成的丙烯酸酯乳液的综合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丙烯酸乙酯(EA)和丙烯酸丁酯(BA)为软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硬单体、甲基丙烯酸(MAA)和丙烯酸(AA)为功能单体,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出一种新型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结果表明:当m(EA)∶m(BA)∶m(MMA)=19.2∶6.4∶6.4、m(MAA)∶m(AA)=2.00∶1、w(MAA+AA)=w(BA)=6%~8%以及经氨水中和后胶液的pH为7~8时,该胶粘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其初粘强度大、干燥速率快、耐冷藏性能好、不起皱、不掉标且易清洗,完全满足啤酒瓶贴标用胶粘剂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以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丙烯酸(AA)为反应单体,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非离子型乳化剂(OP-10)/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硫酸铝为化学交联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丙烯酸酯PSA(压敏胶)。研究结果表明:当w(BA)=80%、w(MMA)=14%、w(AA)=6%、w(APS)=0.4%、w(硫酸铝)=2.0%、w(复合乳化剂)=6%且m(OP-10)∶m(SDS)=2∶1时,相应PSA的固含量(54.41%)较高、黏度(140 mPa.s)较低以及耐热性良好,并且其180°剥离强度(2.79 N/mm)、初粘力(16号钢球)和持粘力(>24.0 h)俱佳。  相似文献   

18.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及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单体,以十二烷基硫酸钠(SLS)、OP-10和正辛醇的复合物为乳化剂,当m(BA)∶m(MMA)∶m(AA)∶m(HEA)=50∶50∶3∶10、w(乳化剂)=13%、反应温度为80℃及反应时间为3h时,合成了可用于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粘合涂层的水乳型聚丙烯酸酯微乳液,单体转化率为99 8%,乳胶粒径为30nm,乳液膜的玻璃化温度为-28℃,应用工艺简单,涂层粘附性好、柔软、耐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