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互文性是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任何语篇都是对其它语篇的吸收和转化。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话语体现了语篇的互文性,转述话语常被新闻报道者用来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批评话语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新闻等非文学文本。对新闻语篇中的转述话语进行批评性话语分析,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新闻报道背后隐含的新闻报道者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2.
语篇分析理论研究的是句子层面之上的语言的使用和构建.处于英语学习高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写作的直接产品是语篇,而语篇不是句子的简单堆积,是通过模式、衔接、连贯等手段将语言排列组合成逻辑严密的语言整体.文章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借助语篇分析理论,旨在探讨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因文本传播介质的异质性,新媒介时代文本生成与解读越来越呈现跨媒介互文的趋势。本文回归互文性概念的本来定义,辨析当中已蕴含的跨媒介互文的可能性,认为跨媒介互文性传播有三种常见方式:中介性转移、体裁互文和重新语境化,指出跨媒介互文性既是语篇生成策略,也是一种修辞手段,旨在把某些立场和解读优先置于其余立场和解读之上,引导受众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解读文本,促成特定的读者反应。  相似文献   

4.
标题是英语新闻报刊的眼睛,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效果。互文性理论强调文本不是一种自足的存在,而是相互指涉,把这种互文指涉策略用于英语新闻报刊标题的设计可以大大提升其意义表述和美学效果。对英语新闻报刊标题的互文指涉策略进行了分类,并探讨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英语写作是英语的四大基本语言技能之一,而中国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却处在较低的水平,特别是他们在语篇层面上的写作能力尤其欠佳。语篇分析研究的是句子层面之上的语言的使用和构建,因此语篇分析的许多理论,例如语篇模式、衔接和连贯等,都可以运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以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篇写作能力。语篇模式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构建整体结构严谨,层次清楚的文章;衔接和连贯理论有帮于学生写出逻辑鲜明、语意连贯的语篇。  相似文献   

6.
在语篇框架下,从语音、句法层面介绍以 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英语语篇信息结构的描述.认为通过对语篇中新旧信息分布状况的把握,可以全面了解语篇信息的传递,进而有助于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7.
在对英语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微观的主位结构与信息结构以及语篇内部的组织结构进行了静态分析之后,运用关联理论作了进一步的动态分析,以期找出英语新闻语篇理解层面上的语境关联性。  相似文献   

8.
从批评话语分析框架下的互文性角度分析了美国媒体对中国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除了说明主观性同样存在于貌似"中性"的灾难性新闻语篇中,也揭示了美国媒体意图塑造中国负面形象的意识形态及其形成原因,并再一次论证了权力、话语与意识形态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互文性是语篇交际构成原则之一,强调一个语篇与其他语篇之间的某种联系。随着互文性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互文性在应用语言学领域的探索与研究开始备受关注。互文性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是以互文性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五种互文性类型,即文化互文性、体裁互文性、语境互文性、媒体互文性、教师言语互文性,揭示互文性在大学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互文性意识,提高学生的互文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语篇框架下,从语音、句法层面介绍以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派对英语语篇信息结构的描述。认为通过对语篇中新旧信息分布状况的把握,可以全面了解语篇信息的传递,进而有助于语篇分析。  相似文献   

11.
互文性是西方文论中的重要文本批评概念之一,它不仅指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还包括文本与社会、历史、意识形态等语境之间的相互映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新作《仁慈》从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两个方面体现出了互文性的特点,并通过对互文性的运用表现出小说独特的主题,凸显了莫里森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相似文献   

12.
作为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向中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强调文本的相互指涉、渗透、吸收和转化。从互文性理论审视中国古诗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可以成为诗歌翻译实践及其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译者既要充分认识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策略准确传递源语的互文指涉,同时激励读者产生积极联想,了解异域文化,形成有效的互文。  相似文献   

13.
作为构成篇章的连接性的一个重要手段,重现指的是一种语言成分或结构的重复、重现不仅在篇章各组成部分之间起衔接作用,而且具有篇际衔接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篇章的衔接性,联贯性,信息性,篇际性,情境性和可接受性都是靠一定的重现手段实现的。从篇章语言学角度看,翻译就是要用新的语言材料组织一个新篇章,这就意味着原文的篇章衔接手段在译文中只能作为一个参考因素,从词语、句式与篇章3个层次举例论述了上述观点,证实了利用重现与衔接手段成功地建立篇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互联网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飞速发展,针对跨语言的网络数据挖掘成为国内外舆情分析的热点问题,有效实时地检测中英文网络环境下的热点话题对舆情的掌握和舆情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网络新闻作为网络信息舆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而成为人们方便快捷获知信息的重要来源。首先,本文选择中文与英文的网络新闻作为数据源进行采集,提出了在LDA模型上改进的ICE-LDA模型进行跨英汉语言网络环境下的共现话题发现。采用话题向量化的方式,对建模产生的话题进行JS距离检测和话题文本分布相似度度量。其次,本文分别对爬虫采集到的中英混合新闻数据分别构建可对比平行语料集和非可对比语料集进行话题建模,在建模过程中利用TF-IDF算法对文档提取特征词去噪,提高话题特征表示去除无意义噪音词。最后,分别采用两种不同的话题向量化方式进行跨语言的共现话题发现建模。实验结果表明,在本文设计的爬虫采集构建的真实数据集上,改进后的话题模型不仅能够在不需要先验话题对的情况下对可对比语料集进行跨语言共现话题进行发现,而且能够对语料不平衡的情况进行共现话题发现。  相似文献   

15.
新闻文本中的人名纠错存在以下难点:1)人名中含有错误字段会影响甚至改变文本语义表达,故无法用传统命名实体识别方法识别句中人名;2)人名字段的特殊性极易产生重名或者歧义,使得误报率增加,并提升了人名纠错的难度。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上下文语义的新闻人名纠错方法。该方法使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文本语义信息,并使用词激活力模型计算文本中其他词语与人名字段的关联程度来捕捉并使用文本上下文语义信息。同时,针对文本中人名字段中含有错误而导致的识别效果低下的问题,使用人名实体边界识别算法提高对文本中疑似含有错误人名的识别提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识别文本中的人名并对其中的错误内容进行纠正。  相似文献   

16.
运用互文性理论对《法国中尉的女人》和《德伯家的苔丝》进行对比研究,探索哈代和福尔斯对同一历史时期(维多利亚时期)人们生存状态的不同纪录。福尔斯通过挑战哈代的宿命论和人物的悲剧命运,传达了他的存在主义的自由主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阐述了科技文本与语篇及语篇特征的概念,然后着重对英汉科技文本的结构性特征和非结构性语篇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为英汉科技文本表现出相似的结构性语篇特征,而其非结构性特征却表现出相当大的差异。对英汉科技文本语篇特征的对比分析可以帮助了解英汉科技文本如何实现其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从而帮助提高英汉科技文本的阅读和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从文体特征方面对英语新闻报道文体进行分析,涉及到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并着重从词汇的角度进行论述,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英语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每个人每天都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或多或少的新闻,国际新闻传播也异常活跃,新闻翻译也越来越显示出重要性。本文主要围绕军事新闻、经济新闻、娱乐体育新闻介绍中英新闻中文本素材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中有大量的典故,充满着丰富的互文性。翻译过程中的互文指涉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从互文性角度探讨杨宪益、戴乃迭夫妇所译《红楼梦》中典故翻译。认为译者充分发挥了主体性,把保留原语互文关系和文化特色放在首位,这对提高翻译质量和更好地传递典故的文化内涵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