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大覆盖范围下移动Ad hoc网络与普通商用网络相比具有覆盖范围广、节点通信距离远等特点,传统的仿真方法不能很好反映类网络的时延性能.根据应用背景建立了适合的仿真模型,并利用GloMoSim工具对四种路由协议在随机驻点运动模型和马尔可夫平滑运动模型下的时延性能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大覆盖范围Ad hoc路由协议时延性能受带宽影响较大,而受节点运动速度影响较小;并且按需路由协议时延性能好于主动路由协议.所建节点移动模型仿真对大覆盖范围移动自组织网和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宽带无线自组织网络(Ad Hoc)应用,首先将现有的多信道多址接入(MAC)协议根据使用天线数目的不同分为三类,分别阐述其特点,并对基于双天线的多信道MAC协议进行了性能分析,从而发现了该多信道MAC协议存在性能瓶颈;进一步利用开源的OMNeT++4.0和INET网络仿真平台,对基于双天线的多信道MAC协议进行性能仿真;仿真结果显示:当数据分组大小为512字节时,网络吞吐量最高为每秒1432个分组;最后提出了解决性能瓶颈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在移动自组网中,路由协议是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因素,因而对协议性能评价指标的研究非常重要.目前,对协议性能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网络仿真平台来进行,在网络仿真中衡量一个协议优劣的重要标准是网络性能评价参数.文中根据移动自组网络的固有特性详细分析了网络性能评价参数,给出了各参数的计算方法.介绍了GloMoSim仿真器,并分析了Glo-MoSim仿真器的结构;给出了各参数在GloMoSim仿真环境下的计算和评价方法,并对DSR、AODV和WRP三个协议进行了仿真与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4.
不同网络负载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对一种表驱动路由协议(DSDV)以及其中两种按需式路由协议(DSR和AODV)协议的性能进行比较和分析.利用NS-2仿真软件,设计了基于不同网络负载的多组仿真模型,并根据模型进行仿真.之后从分组投递率、时延和路由负荷三个性能指标参数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按需式路由协议DSR和AODV要优于基于表驱动的路由协议DSDV;在两种按需式路由协议之间,随着不同网络负载的加重,AODV协议比DSR协议的性能优势越来越明显.同时分析了造成不同协议之间性能差距的原因,针对AODV协议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移动自组织网络是由一组自治通信节点组成的集合,当前对其路由协议的研究最为集中.基于 Ad Hoc网络DSR路由协议的特点、路由发现和路山维护的过程,利用OPNET网络仿真平台进行试验仿真,选取总路由流量,每次路由平均跳数,平均路由发现时间几个关键性能参数对DSR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研究.仿真结果可为不同场合DSR协议的进一步应用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车用自组织网络(VANETs)仿真工具的应用现状,讨论了将NS -3引入VANETs仿真领域的优势.针对VANETs的实际特点,研究了基于NS -3的VANETs仿真平台的构建方法与步骤.依据真实的车辆间通信环境,设计并实现了AODV和OLSR两种路由协议的网络仿真测试方案,并进一步分析了端到端平均时延、分组投递率、吞吐量和时延抖动4项网络性能参数.仿真结果表明,在VANETs应用场景当中,节点运动速度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较大,而节点密度对网络性能的影响较小;OLSR协议的性能总体要优于AODV协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LEACH协议及其改进算法的缺点,在最小路径Dijkstra算法的基础上,将Dijkstra算法应用到LEACH协议中,旨在提高大范围监测环境中基于LEACH协议的无线网络性能。详细论述了基于Dijkstra算法的稳定数据通信阶段工作过程,针对实际监测环境采用Matlab仿真模型对改进的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两组实验结果表明,在小范围监测环境中,基于传统LEACH协议的网络与采用Dijkstra算法完成簇间通信的LEACH协议的网络性能相似,但是随着监测范围的增大,基于改进后算法的网络性能要远远优于传统LEACH的网络性能。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TCP协议在有线网络中能够良好地工作,但用于无线网络时则性能有所下降.其原因在于,传统的TCP协议无法分辨网络丢包原因,如网络拥塞、链路断开、信道错误或者链路改变.为了提高TCP协议在无线网络中的性能,提出了TCPW-REAL协议,该方案参考了TCPW协议,通过改变其时应答包流的计算方式来时带宽进行更精确的估测.同时,给出了TCPW-REAL的算法并利用仿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能够有效地改进TCPW在无线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基于hello消息的AODV路由协议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模科  陈勤  张旻 《计算机仿真》2009,26(8):143-146
由于Ad hoc网络节点的移动性和网络拓扑的动态性,路由协议成为当前Ad hoc网络研究的热点之一.为了降低AODV路由协议的能耗和提高协议的性能.基于AODV路由协议的hello消息,提出了利用接收hello包的能量值来动态的调整发送数据包的传输功率,从而减少节点的能耗和传播冲突的AODV协议(简称E_AODV).利用NS2仿真工具对E_AODV和AODV协议进行了仿真,对路由协议主要的几种参数:总能耗,单个节点的能耗,数据递交率,网络负载和时延进行了统计分析.仿真结果表明E_AODV路由协议不仅降低了节点的能量消耗和网络时延,而且提高了数据递交率和网络负载.  相似文献   

10.
Ad Hoc网络是由一组移动节点在没有任何现存网络基础设施或是集中管理的情况下形成的动态网络.论文利用NS2网络仿真软件,在不同的网络负载、移动性和网络规模等条件下,分析比较Ad Hoc网络的四种路由协议DSR、AODV、DSDV和洪泛协议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由于各协议适用范围不同,因此可根据具体情况自适应地进行协议选择.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UDT协议实时视频传输的协议算法,研究了使用该种改进协议进行实时视频传输的效果及性能,并与使用UDP协议和UDT协议进行实时视频传输进行了对比,发现使用UDP协议传输视频质量较差,会出现花屏的现象,使用UDT协议传输延时较大,对实时视频传输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此需要对UDT协议做出改进,使得其在传输实时视频的时候可以有一个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加同态公钥密码体制的两方安全议价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洋  蓝天  马新新  张凤荔 《计算机应用》2006,26(11):2576-2577
安全多方计算及其应用是目前密码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不需要第三方参与且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如何完成多方的协作运算是其研究的核心。基于加同态公钥加密算法的议价协议,是安全多方计算应用的一个具体实现,通过协议的执行,参与方可以进行商品价格的协商,并保障输入的私密性和结果的正确性。协议的执行过程中不需要第三方的参与,协议的安全性基于所采用的同态公钥加密算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方法中的串空间模型理论,对Natalia Miloslavskaya等人提出的一个双向认证协议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协议在认证方面存在缺陷,并对该协议进行了改进,同时用串空间理论证明了改进后的协议的认证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iSCSI存储解决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存储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最新的iSCSI协议及其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iSCSI存储通道技术的iSCSI存储解决方案的构想,给出了此构想的设计和实现的方法和此方案的文件传输速率测试数据,并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参数未知的异构线性多智能体系统,在无向或平衡有向网络下提出一种固定输出平均一致性协议,使得每个智能体的输出达到它们初始输出的平均值。首先,网络中每个智能体都被建模成阶数不同且相关度为1或2的未知线性系统,并根据自身及其邻居节点的输出更新其状态;其次,基于模型参考控制方法,对不同相关度的智能体定义相对应的模型;最后,提出一致性协议使每个智能体的输出收敛至其参考模型的输出,即达到固定输出平均一致。仿真实验利用了一个说明性的例子验证了所提协议的有效性和收敛性。  相似文献   

16.
杨海东  李建海 《计算机应用》2008,28(12):3041-3044
基于预约和动态时隙分配的MAC协议能够为实时业务传输提供良好的QoS保证,其关键技术之一是如何实现节点间的同步。通过分析影响时间同步性能的6类时延,构造了一种基于时延探测方式的Ad Hoc网络时间同步协议(DMC-TS协议),协议通过发送和转发少量的探测码来完成节点间时延的测定。由于协议中时延探测过程和时间校正过程相互分离,可以减轻网络的冲突和负担,有利于降低时延探测的时效性要求。分析及仿真表明,DMC-TS协议实现简单,精度能够和TPSN协议相比拟。  相似文献   

17.
将传统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与纠缠光子对的纠缠特性相结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BB84协议--基于纠缠的BB84协议.为了考察该协议的可行性,利用量子计算语言分别针对协议的正确性和安全性进行了仿真验证,并进一步考察衰落信道对协议工作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理想情况下,协议安全工作时密钥生成效率为14/30,接近理论值50%;在存在第三方窃听时,其密钥生成效率仅为5/30,远远小于50%,由此通信双方可以判断出第三方窃听存在.由于信道衰落的影响,实际密钥生成效率远远低于理论值.得出结论:基于纠缠的BB84协议也是绝对安全可靠、切实可行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为提高密钥生成效率,应尽量减小信道衰落.最后,对协议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认证协议的形式化描述及其安全性分析是安全协议形式化分析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解决以往分析方法中协议规范形式化描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协议规范有向图描述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协议消息构造的逆向搜索算法.用该算法分析Woo-Lam认证协议,找到了该协议一种新的攻击方法及其攻击路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混合体制的Kerberos身份认证协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宇  王世伦 《计算机应用》2009,29(6):1659-1661
对Kerberos身份认证协议方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针对Kerberos协议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从系统安全性和实际执行性能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混合加密体制的Kerberos改进协议。并且解决了Kerberos认证协议可能存在窃听通信双方会话的问题,从而防止内部攻击。  相似文献   

20.
李卫  王杉  魏急波 《软件学报》2009,20(6):1642-1650
针对ad hoc网络,提出了基于拓扑透明特性的混合MAC协议——TTHM协议(topology-transparent hybrid MAC protocol).TTHM协议在T-TSMA(threaded time spread multiple access protocol)协议所提出的螺纹协议机制的基础上引入了混合接入策略,能够根据当前的网络拓扑与业务负载,有效利用节点的分配与未分配时隙来进行报文传输.由于TTHM协议具有拓扑透明特性且克服了最大节点密度限制,因此便于分布式应用.仿真结果表明,T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