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连生密度对细粒煤可浮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煤中连生体颗粒进行了分类,分析了煤粒可浮性与连生度的关系,并用煤岩定量分析和密度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不同的连生度和密度的颗粒在浮选中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某选厂铁尾矿进行了回收试验研究。试验目的为提铁降硅,回收利用废弃铁矿石资源。针对尾矿产品嵌布粒度细、连生体含量高,主要以赤褐铁矿和少量磁铁矿为主的特点,采用细磨-磁选-反浮选工艺进行了回收试验。将矿石磨矿至-0.038mm含量占90%,采用弱磁选富集磁铁矿,采用强磁选富集赤褐铁矿,将弱磁选与强磁选粗精矿合并进行反浮选试验,采用一次粗选,一次精选,最终可获得TFe品位58.03%,TFe回收率53.27%,SiO2含量4.82%的铁精矿,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3.
鞍钢东部尾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鞍钢矿业集团东部尾矿属于高硅、含铁、低硫磷型尾矿,具有较大的潜在回收价值,为给该尾矿中铁矿物回收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化学分析、物相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显示:试样铁品位为10.60%,铁主要赋存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试样的结构主要为交代结构、自形—半自形晶结构、填隙结构和包含结构;主要构造为片状构造、网格状构造、浸染状构造和脉状穿插构造。试样主要矿物嵌布关系复杂,赤铁矿沿磁铁矿的边缘和孔隙交代磁铁矿,以片状、格状沿磁铁矿解理分布并与之形成连生颗粒;磁铁矿多数呈细小粒状嵌布,少量呈自形、半自形粒状包裹在脉石矿物中;褐铁矿含量较低,主要沿赤铁矿的裂隙、孔洞充填形成连生体。赤铁矿、磁铁矿和脉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分别为57.55%、42.05%、73.79%,有用矿物单体解离度较低,多以连生体形式存在,主要包括赤铁矿—脉石矿物型连生体、磁铁矿—脉石矿物型连生体、赤铁矿—磁铁矿型连生体和赤铁矿—磁铁矿—脉石矿物型连生体。铁矿物嵌布粒度细小,在-0.037 mm粒级有明显的富集现象。推荐采用磁选预先抛尾—磨矿—弱磁选—强磁选的预富集工艺流程,研究结果为该尾矿的回收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磁选尾矿中损失的磁铁矿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分析了太原选煤厂磁选尾矿中磁铁矿粉的含量、磁性、粒度组成、元素组成及矿物组成。采用了磁性衰减率来衡量矿物的磁性,得出该选煤厂磁选尾矿中损失的磁铁矿粉中30%磁性较强,在磁选机可回收范围内,70%磁性较弱且粒度较粗,为石英与磁铁矿的连生体,需考虑用其他方法回收。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都龙铁闪锌矿的回收工艺研究提供依据, 采用化学多元素分析、显微镜观察、单矿物化学成分能谱分析、MLA矿物自动定量检测技术等手段对该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 得出的主要结论为:虽然矿石中含金属矿物较多, 但回收的主要对象为闪锌矿, 矿石中的含锌矿物以闪锌矿为主, 含量为7.715%, 另外还有少量异极矿; 闪锌矿化学能谱分析结果表明, 闪锌矿中含铁12.04%, 为铁闪锌矿; 闪锌矿与磁黄铁矿、黄铜矿连生, -0.2 mm原矿中的闪锌矿约一半以连生体形式存在, 且矿石中磁铁矿含量约7%, 磁黄铁矿含量约10%。根据以上结论, 建议先通过弱磁选富集回收磁铁矿和磁黄铁矿, 通过抑锌浮铜回收铜矿物, 然后采用高效活化剂回收浮选锌。   相似文献   

6.
磁选柱在本溪钢铁集团选矿厂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本溪钢铁公司提铁降硅工程中,磁选柱成功应用于本钢南芬和歪头山两大选矿厂,实现了最终精矿品位68.50%以上,二氧化硅小于4.50%的指标。实践证明磁选柱能够有效地剔除磁团聚中夹杂的连生体和单体脉石,是“提铁降硅”工程首选的精选磁铁矿获得高品位精矿的设备。  相似文献   

7.
刘阳  李连波  刘秉裕 《金属矿山》2009,39(3):100-106
介绍裕丰磁选柱结构、分选原理、应用效益类型、工业应用及其在精选低品位磁选精矿、分选超贫磁铁矿矿石及从磁选尾矿中回收磁铁矿精矿中的高效精选作用;系统介绍了采用常规磁选及裕丰磁选柱精选某矿业公司承德二矿细筛筛下产物、朝阳某矿业公司3种超贫磁铁矿原矿及朝鲜某磁铁矿石磁选尾矿的选矿试验结果,突出反映了“裕丰磁选柱”高效分出矿泥、单体脉石和连生体,特别是高效分出贫连生体,获得高品位磁铁矿精矿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对某钒钛铁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分析影响矿石开发利用的矿物学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有价元素为钒、钛、铁,杂质元素主要是铝和硅;主要铁、钛矿物分别为磁铁矿-假象赤铁矿-(钛)赤铁矿、褐铁矿和和钛铁矿。铁、钛矿物与脉石连生关系不紧密,且密度、磁性差异较大,易与脉石矿物分离,但是铁、钛矿物之间具有复杂的连生界面,磁性变化大,磁性范围重叠,采用常规磁选工艺难以实现铁、钛的有效分离。采用磁化焙烧-磁选工艺,从磁铁矿-假象赤铁矿-(钛)赤铁矿中回收铁和钒,理论品位为Fe 64.23%和V2O5 1.29%,理论回收率分别为60.29%和72.54%;从钛铁矿中回收钛,理论品位为TiO2 52.70%,理论回收率为65%左右。   相似文献   

9.
张琦  唐学飞  刘杰  秦永红 《金属矿山》2019,48(2):183-187
随着辽宁某选厂重选精矿的铁品位变低,其已不能作为精矿产品汇入总精矿,为给该选厂工艺流程改善提供指导,从化学组成、元素赋存状态、矿物组成、矿物间的嵌布关系及连生关系等方面,对重选精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重选精矿铁品位为60.62%,铁主要赋存于赤铁矿和磁铁矿中,主要的脉石矿物为石英;铁主要分布在-0.074 mm粒级,铁在该粒级分布率高达84.47%,TFe品位64.52%,只有通过细磨才能实现铁矿物与脉石的较好解离;在有用矿物与脉石的连生体中,以赤铁矿与脉石结合形成的连生体为主,其次为磁铁矿、赤铁矿与脉石矿物结合形成的连生体;随着粒度变细,试样中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单体解离度快速提高,尤其在-0.045 mm粒级产品中,绝大多数赤铁矿和磁铁矿颗粒完成了单体解离;赤铁矿和磁铁矿的浸染粒度以中粒、细粒嵌布为主,中粒级试样中脉石含量仍较高,细粒赤铁矿和磁铁矿含量较高,铁主要赋存在-0.074 mm粒级中。建议采用细筛分级-载体浮选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即重选精矿筛上返回再磨,筛下产品进入浮选,背负细粒磁选精矿完成回收。  相似文献   

10.
太钢袁家村闪石型赤铁矿石中铁以赤(褐)铁矿形式存在者占90.37%,其次为硅酸铁。矿石角闪石含量为12.60%,其比磁化系数比赤铁矿略低,给矿石磁选分离带来很大困难。为了给该类矿石选矿工艺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高梯度磁选分离特性研究。在对高梯度磁选指标有显著影响的磨矿细度、聚磁介质尺寸和背景磁场强度等进行单因素条件试验的基础上,对影响高梯度磁选过程的设备转环转速、脉动冲次和冲洗水量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高梯度磁选分离试验条件,即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5%、磁场强度为796 kA/m、磁介质为2 mm棒介质、转环转速为2 r/min、脉动冲次为400次/min、冲洗水量为25 L/min,在此条件下获得了精矿铁品位为44.12%、回收率为81.66%的指标。对最佳条件获得的产品进行分析表明:角闪石具有弱磁性,磁选时富集于磁性产品中,这是造成分选指标较差的主要原因;精矿中铁矿物单体解离度低、连生体多,说明高梯度磁选过程中机械夹杂严重,也是造成精矿铁品位低的重要原因。要实现该类矿石的开发利用,需进一步开展磁化焙烧或深度还原等方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非洲某风化型铌铁磷多金属矿为风化壳复合烧绿石矿,原矿含Nb2O5 0.62%、含P2O5 8.28%,含Fe 13.91%,矿石风化严重,含泥量较高。根据矿石中烧绿石与脉石矿物之间的比重差异,采用重选实现有价矿物的预富集,磁铁矿具有强磁性,采用弱磁选回收磁铁矿,磷灰石和烧绿石具有可浮性差异,浮选实现磷灰石和烧绿石的分离回收。原矿首先经螺旋溜槽重选可以抛除产率为73.61%的尾矿,重选精矿磨细至-0.074 mm占78%,在磁场强度为0.45 T条件下,经弱磁选铁,获得了Fe品位61.69%,回收率38.83%的铁精矿,选铁尾矿以碳酸钠为调整剂、GY10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磷浮选,获得了P2O5品位为37.59%,回收率为47.88%的磷精矿,选磷尾矿以SH为调整剂、GSC为捕收剂,经1粗2精2扫铌浮选,获得了Nb2O5品位37.56%,Nb2O5回收率65.73%的铌精矿。研究结果可以为该类风化铌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郝树华  蒋文利 《金属矿山》2003,(5):18-21,32
介绍了磁聚机的结构及磁团聚重选新工艺特点、磁场特性、选别原理及其应用效果。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表明,磁团聚重选新工艺有效解决了单体有用矿物与贫连生体的分离问题。在保持相同磨矿粒度的条件下,可提高铁精矿品位2个百分点左右;在保持相同铁精矿品位条件下,可放粗粒度,并提高球磨机台时处理能力。该新工艺是选矿厂提铁降硅及实现提高铁精矿品位的有效手段,可进一步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剩磁团聚重选实现了单体磁铁矿与含磁铁矿的脉石连生体较完善的分选。剩磁团聚重选和弱磁选工艺相比,在相同的精矿质量而不增加磨机容量和选矿能耗的前提下,选矿生产能力可提高20.18%,大幅度提高了选矿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4.
白云鄂博矿床铌资源矿物学基本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去非 《有色金属》2005,57(2):111-113
分析白云鄂博矿床铌资源的矿物学特征以及开发利用途径。白云鄂博矿床主矿、东矿矿体铌资源储量占白云鄂博矿床可利用的铌资源的80%,且铌矿物嵌布粒度细、共生关系复杂。以强磁中矿浮选稀土后的尾矿为原料,采用“反浮选浮铁浮铌强磁选”工艺,可以获得含Nb2O515%以上的铌精矿,从选矿主体流程中回收铌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5.
华阳川铀多金属矿中有价金属品位均较低,通过选矿大幅度提高铀品位并综合回收伴生金属,方可使该矿床具备开发价值。针对矿石中伴生的铅和铁,开展了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首先通过重选将各有价金属预富集在重选精矿中,然后采用铅硫混合浮选—铅硫分离工艺回收铅,通过添加铀矿物抑制剂、强磁脱铀等方式降低铅精矿中铀含量,最后采用弱磁选从选铅尾矿中回收铁,通过多次精选提高铁品位、降低铀含量。最终获得的铅精矿中铅品位67.19%、铀含量0.004%;铁精中铁品位66.50%、铀含量0.004%,经检测铅精矿、铁精矿和重选尾矿中的放射性均达标,铅精矿和铁精矿可以直接出售,重选尾矿可以按照普通尾矿处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凋军台选矿厂尾矿进行再选的试验方案及回收矿再选工艺流程的试验结果。试验研究表明,第一步采用重选-弱磁选工艺流程先可获得含铁品位30.00%左右的回收矿;第二步回收矿再经磨矿、弱磁选-强磁选-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在回收矿物料磨矿细度-200目占93.00%、品位32.17%时,可获得品位达65.58%的铁精矿。若拟建尾矿再选厂,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马拉维难选钛锆粗精矿中钛矿物分布率48%左右,但由于铁、钛矿物较复杂,可回收钛矿物种类多,磁性变化大,同时存在磁性、密度与钛铁矿相似的赤铁矿及一些比重较大的磁性脉石如石榴石和角闪石等,磁选时,赤铁矿、石榴石和角闪石均会进入钛精矿中而影响钛精矿品位,因此,采用常规磁选或重选方法很难获得合格钛精矿。基于MLA技术系统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根据矿物组成及各矿物之间的特性差异,针对马拉维某海滨砂钛锆粗精矿,利用赤铁矿还原焙烧后磁性增强、以及磁性脉石与钛矿物之间有电性差的特点,采用湿式弱磁选—干式磁选(—还原焙烧—湿式弱磁选)—电选—重选联合工艺流程,可有效分离易进入钛精矿中的赤铁矿及磁性脉石。最终获得TiO2含量49.17%、回收率66.36%的钛精矿,ZrO2含量分别为65.04%、60.78%和55.79%的三个锆精矿,锆精矿合计回收率89.28%;同时综合回收了金红石、磁铁矿和稀土。本研究解决了钛锆粗精矿中钛铁矿与赤铁矿、磁性脉石矿物难分离的关键技术问题,可为该类钛锆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8.
赵言勤  段其福 《金属矿山》2004,(6):40-41,73
磁选柱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磁重选设备,通过磁聚合-分散及旋转上升水流使磁铁矿受磁力和水力联合作用,能有效分选出筒式磁选设备夹带进的单体脉石及连生体,提高精矿铁品位和降低SiO2含量。本钢南芬和歪头山选矿厂在铁精矿降硅提铁的工业试验中,以磁选柱为重要的精选设备,使精矿铁品位分别提高2.14和3.76个百分点,达到69.94%和69.70%,SiO2含量降至3.31%和3.98%,且指标稳定,适应性强,证明了该设备的先进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安徽某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安徽某低品位铜铅锌多金属硫化矿石中锌矿物大多以铁闪锌矿的形式存在,部分硫矿物以磁黄铁矿的形式存在,铁闪锌矿和磁黄铁矿致密连生,嵌布特征复杂,对锌硫浮选分离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该矿的矿石特点,在"铜铅锌优先浮选"工艺流程的基础上,结合锌硫磁选分离工艺,不仅回收了铜铅锌,而且实现了锌硫的有效分离。闭路流程试验获得了含铜12.04%、铜回收率45.48%的铜精矿,含铅42.88%、铅回收率80.04%的铅精矿,含锌42.04%、锌回收率84.11%的锌精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