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研究了pH、糊浓度、蔗糖和盐等因素对糯米粉和淀粉糊粘度的影响规律 ,测定两者的冻融性和透光率等性质 .通过两者糊性质的比较 ,探讨米粉中蛋白质的作用 ,指导糯米粉的化学变性 .  相似文献   

2.
糯米及其淀粉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pH、糊浓度、蔗糖和盐等因素对糯米粉和淀粉糊粘度的影响规律,测定两者的冻融性和透光率等性质.通过两者糊性质的比较,探讨米粉中蛋白质的作用,指导糯米粉的化学变性.  相似文献   

3.
糯米粉经羟丙基化变性后,颗粒形貌和X-光衍射图样发生变化,结晶区被削弱。羟丙基糯米粉受热易成糊和分散,粘度提高,粘度曲线形状类似于鲜木薯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极佳,糊透明度、抗剪切性变化与羟丙基淀粉一样。  相似文献   

4.
糯米及其淀粉性质的研究——糯米粉糊的流变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糯米粉和羟丙基糯米粉糊的流变特性,以及温度影响流变特性的规律。实验表明在实验的测定温度下,糯米粉糊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符合幂定律τ=Kγ^m,m处于0.50-0.80间。随制品醚化程度的提高,糊的假塑性增强。温度对糊粘度影响较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η=A·T^N表示。  相似文献   

5.
测定了荆香糯等5种糯米粉在不同浓度,不同pH和蔗糖存在时糊的粘度曲线,以及其抗剪切性。与玉米淀粉比较,糊的凝沉性弱为其最主要的特性,而且有的样品具备较好的抗剪切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糯米及其淀粉性质的研究(一)——粘度曲线及抗剪切性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测定了荆香糯等5种糯米粉在不同浓度,不同PH和蔗糖存在时糊的粘度曲线,以及其抗剪切性民玉米淀粉比较,糊的凝沉性弱为其最主要的特性,而且有的样品具备较好的抗剪切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糯米粉和羟丙基糯米粉糊的流变特性,以及温度影响流变特性的规律。实验表明在实验的测定温度下,糯米粉糊呈现假塑性流体的特征,符合幂定律τ= Kγm ,m 处于050 ~080 间。随制品醚化程度的提高,糊的假塑性增强。温度对糊粘度影响较大,它们之间的关系可用η= A·TB 表示  相似文献   

8.
糯米及其淀粉性质的研究——羟丙基糯米粉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糯米粉经羟丙基化变性后,颗粒形貌和X-光衍射图样发生变化,结晶区被削弱。羟丙基糯米粉受热易成糊和分散,粘度提高,粘度曲线形状类似于鲜木薯淀粉,糊冻融稳定性极佳,糊透明度、抗剪切性变化与羟丙基淀粉一样。  相似文献   

9.
糯米粉在加工制备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破损淀粉,从而影响糯米粉的加工品质。以破损淀粉含量为评价指标,对糯米粉的3种加工工艺进行优化,并对3种工艺制得的糯米粉的粒度、微观结构、破损淀粉含量、理化特性、糊化特性、质构特性进行比较分析。优先得到3种工艺最优工艺参数:干法为水分含量16.5%、药物粉碎机、粒度80目;半干法为浸泡时间143 min、浸泡温度51.8℃、干燥温度85℃;湿法为蒸馏水、浸泡温度35℃、浸泡时间90 min、过磨1次、干燥温度40℃。比较发现,半干法和湿法加工制得的粉质细腻,色泽好;干法糯米粉颗粒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干法样品破损淀粉含量最高,为9.31%;湿法样品破损淀粉含量最低,仅为5.03%;半干法粉糊保水力最大,可达11.1%,析水率最低,为75.53%,冻融稳定性最好。干法样品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均最低,半干法样品的峰值黏度、低谷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最高,回生值最低。半干法制粉可以改善糯米粉的粉质特性,使其更接近于湿法糯米粉。  相似文献   

10.
红豆淀粉的性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红豆淀粉的颗粒形貌、X-光衍射图样、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及糊粘度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并与马铃薯淀粉和玉米淀粉进行了比较,为红豆淀粉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大米淀粉的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米淀粉为原料,考察了淀粉糊质量分数、温度、pH值、蔗糖、盐等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和质构特性的影响,可为大米淀粉食品的加工提供基本参数和依据。对大米淀粉糊流变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着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在pH值2~4和8~10的范围,大米淀粉糊黏度急剧降低;大米淀粉糊黏度随蔗糖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随NaCl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CaCl2对大米淀粉糊黏度的影响较小。采用质构仪对大米淀粉糊质构特性分析发现:淀粉质量分数、pH值对大米淀粉糊的凝胶强度影响较大,其硬度随淀粉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在pH值2~10范围内,硬度随pH值的增加而显著增大;蔗糖、NaCl和CaCl2对大米淀粉糊硬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2.
十二烯基琥珀酸淀粉酯添加在食品体系中,可以改善产品的稳定性、口感和质构。研究了SSDS的乳化性质、流变性质及凝沉性质等,为其工业应用奠定基础,并有助于正确指导加工过程。结果表明SSDS乳化能力强,而且乳化稳定性比较好;SSDS糊符合假塑性流体特征,糊的凝沉性减弱。  相似文献   

13.
非晶化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球磨法非晶化玉米淀粉的理化性质,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黏度分析仪和全自动气体吸附仪等分析手段研究非晶化淀粉的颗粒形貌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非晶化玉米淀粉颗粒破裂,偏光十字消失,相对结晶度由原玉米淀粉的23.4%下降到1.91%,淀粉从多晶态转至无定形态;糊化温度、热焓值均降低,糊化吸收峰消失;比表面积增大,粒度分布变宽、粒径增大,颗粒平均孔径增大;溶解度、膨胀度和持水能力均提高;而淀粉糊浊度下降,特征黏度值均小于原玉米淀粉,非晶化玉米淀粉热糊稳定性和冷糊力学稳定性均优于原淀粉.  相似文献   

14.
测定了多个品种的糯谷(米)的外观性状,基本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各品种糯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一样,多呈多角形,平均粒径4.5~6.0μm,其偏光十字清晰,交叉点位于于颗粒中心而且垂直,结晶结构均属A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板栗淀粉糊的性质,以三氯氧磷为交联剂制备了板栗交联淀粉,并研究了此交联淀粉糊的性质和颗粒结构.结果表明:制备板栗交联淀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NaOH浓度1.25 mol/L,反应时间1 h,三氯氧磷用量0.55%.交联板栗淀粉糊的透明度、溶解度和膨润力随交联度升高而下降;但冻融稳定性、抗老化性能、抗酸性能、抗剪切力性能随交联度增大而显著增强,即淀粉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增加.扫描电镜图显示板栗原淀粉颗粒较完整,板栗交联淀粉颗粒中间明显凹陷;板栗原淀粉和板栗交联淀粉颗粒的结晶结构均属于C型.与原淀粉相比,交联淀粉更适合用于冷冻甜点、酸性饮料等板栗食品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16.
芋头淀粉糊的粘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芋头淀粉糊在不同质量分数、pH值以及不同蔗糖、食盐、明矾、硼砂添加量的条件下,Micro Visco-Amylo-Graph粘度曲线的变化情况,与马铃薯、木薯、玉米淀粉糊的粘度性质进行比较,为进一步了解芋头淀粉的特性及应用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炸什锦     
原料:厚海带结100克紫菜20张糯米200克糯米饭50克芝麻叶5张辣椒50克辣椒面、精盐、鸡精少许制法:1郾糯米浸泡在水中1—2小时,捞出磨成粉,加入2杯水和少许盐。锅置火上,加入糯米粉和适量水,熬煮成浓稠状的糯米糊。2郾糯米饭洗净,放在凉干水分的海带上,晾干,入油锅中炸制成熟后捞出。3郾将糯米糊均匀地抹在洗净、晾干水分的芝麻叶上,晾干,入油锅中炸制成熟后捞出。4郾将糯米糊均匀地抹在紫菜上,撒上辣椒、芝麻后晾干,入油锅炸制成熟,捞出,与炸制好的海带、芝麻叶等一起装盘即成。炸什锦@李庆锡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多个品种的糯谷(米)的外观性状、基本成分和氨基酸组成。各品种糯米淀粉颗粒的形貌一样,多呈多角形,平均粒径45~60μm;其偏光十字清晰,交叉点位于颗粒中心而且垂直,结晶结构均属A型  相似文献   

19.
微细化马铃薯淀粉的理化性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Brabender粘度计及化学成分技术等测试手段,探讨了马铃薯淀粉颗粒在机械球磨微细粉碎后理化性质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微细化改变了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性质,使其糊化交易,随球磨时间的延长,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不断降低;当球磨50h,常温基本能糊化,同时糊粘度大大降低,热粘度和冷粘度稳定性提高,微细化还导致马铃薯淀粉与水的结合能力增强,溶解度、膨胀度和吸湿性提高。  相似文献   

20.
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的流变性质(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不同取代度的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酯,采用旋转粘度计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淀粉糊的流变特性,结果表明,淀粉糊的流变性质随质量浓度、温度的变化而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