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美琴 《江苏冶金》2007,35(2):27-31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中,试样、测量仪器和设备、夹持方法、拉伸速率、温度及人员等因素对拉伸试验的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检验过程中减少这些因素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钛对GH150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化学相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钛含量对GH150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3%~2.96%Ti范围内,随钛含量的提高,γ′相析出量增加,进入γ′相中的钛[Ti(γ′)]从0.92%增至2.17%,可见钛在GH150合金中主要起时效强化作用,并显著影响力学性能。随钛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室温屈服强度、700℃拉伸强度和持久强度均提高,同时固溶状态的室温拉伸塑性和持久塑性下降,这是γ′相和μ相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能谱分析和拉伸试验等手段,对分别加入Mo、Cr、Nb、Cu等合金元素的含Ti微合金铁素体高强钢组织、析出相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铁素体基含Ti微合金高强钢以铁素体为基体,部分微合金钢组织含有极少量粒状贝氏体或珠光体;基体析出粒子尺寸差别较大,大部分尺寸小于10 nm并呈球形、簇状分布,析出物以TiC或(M、Ti)C颗粒为主;5种成分设计的铁素体基含Ti微合金钢均具有良好的室温、高温拉伸性能,550℃拉伸屈服强度均大于380 MPa,为对应室温拉伸屈服强度的63%以上,其中加少量Nb元素的含Ti微合金钢高温和室温屈服强度比最高,达到0.77,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金属力学性能试验是评定和检测金属材料及产品质量时的一种重要方法.拉伸试验是主要的和应用最广泛的试验.拉伸试验系采用拉力拉伸试样,一般拉至断裂.采用国家标准GB/T228.1-2010方法进行试验.影响拉伸试验结果有很多因素,如材料本身的固有属性,包括强度极限,弹性,屈服极限等;也有外在的因素,如试样各因素和试验温度等....  相似文献   

5.
在GB/T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见附录D第D2.2章节)规定.管段压扁试样平行长度只要大于等于标距长度与二分之一直径的长度之合。即满足要求。在实际标准执行中发现,在满足这一要求的前提下。平行长度的长短对产品的延伸率有很大的影响。难以反映材料本身塑性的真实性、稳定性及同一性。本文通过试验对这一结论进行论证。并对国标(金属材料室温拉力试验方法)再修订时有关管材取样类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钛材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钛制造技术连载16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评价各种钛材力学性能的各种试验方法,主要有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硬度试验以及冲击试验,以日本JIS标准为主,同时参考ASTM和ISO标准进行说明。1拉伸试验1.1标准钛的拉伸试验方法与钢、铝等相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拉伸试验。日本一般按JIS22241标准进行,美国的航空材料按ASTMES进行。拉伸试验的国际标准为ISO-6892。但不管哪种试验方法,均不是仅限于钛材的试验。ISO的钛材标准只有医疗用钛(ISO-5832),它规定的拉伸试验方法为ASTMES。JIS和ASTM的拉伸试验方法有若干差异,如对室温的定义,JIS为10C~35…  相似文献   

7.
对Mg-Y-Nd-Zr镁合金铸锭分别进行挤压和锻压变形加工,然后对变形加工件进行固溶、时效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仪分析研究了该合金的组织演化过程。分别测试了铸造、挤压、锻压和热处理等不同状态下合金试样的室温和250℃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该合金在350-400℃内进行挤压,组织发生完全动态再结晶,可以获得较好的力学性能;挤压后进行锻压变形,试样的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比挤压状态提高13.5%和15%,延伸率下降33.3%;250℃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比挤压状态分别提高15%和41.4%。试样经过T6处理后,晶界附近析出相尺寸细小、分布均匀,室温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达到365和335MPa。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是导致T6状态试样拉伸强度提高的两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金属材料作为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生产原料,其性能与使用效用一直受到格外关注。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性能在力学领域上的表现形式,而对于屈服强度的测定,要先进行屈服点的选定。测定金属材料的屈服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金属材料屈服强度的测试结果,而拉伸对于金属材料性能的测定来说是最好的方法之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一定领域内对于金属材料的性能进行科学有效的判定。  相似文献   

9.
采取静拉伸和平面应变断裂韧性测试方法,测量了S355,S275,Q345D,Q345E4种低碳低合金钢自室温至-100℃的基本力学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静力韧度、断裂韧度以及韧脆转变温度,试图寻找4种金属材料静力韧度和断裂韧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00多组样品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4种金属材料在其各自韧脆转变温度之上的静力韧度Uk和断裂韧度J0.2BL存在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σ_(0.2))是主要的机械性能之一,也是产品验收和工程设计中一直沿用的材料参数。在采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DLS 4892—1983《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标准中引进了一些新的性能指标。该标准中的“屈服应力”不是本文所指的屈服强度(σ_(0.2)),而是指通常的物理屈服点σs。相当于屈服强度(σ_(0.2))的指标有三个:非比例伸长验证应力(Rp)、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屈服应力是在金属材料拉伸试验中测得的五大力学性能指标之一,由于许多金属及其合金没有明确的物理屈服点,因而一些国家自行规定了条件屈服应力的定义及测试方法。如ISO标准中规定以总伸长验证应力Rt、残余伸长应力Rr和非比例伸长应力R_p等作为屈服应力指标。我国瞬时拉伸试验方  相似文献   

1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是获取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的常用方法。为提高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结果的准确性,从试样制作、尺寸测量、试验设备、试样夹持方法、拉伸速率、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速率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影响很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试验速率对钢材、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力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速率对钢材屈服点影响较大,对铝合金和镁合金材料的塑性影响较大,对钛合金屈服强度影响较大。对于不同金属材料,合理控制试验速率,有利于提高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对宝钢生产的T92高压锅炉管所做的成分、室温拉伸、高温拉伸、冲击性能、持久强度、金相检验等试验结果,并对挂炉1年后的T92管进行对比检验分析,讨论宝钢T92钢的组织、性能稳定性。试验表明,宝钢T92高压锅炉管各项技术指标和性能均符合GB 5310—2008及ASMESA213标准要求,挂炉1年后的T92管在650、625℃持久强度分别为78.8、98.7 MPa,高于GB 5310、EN10216对T92钢持久强度要求,适用于超(超)临界机组电站锅炉高温受热面管。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建筑用钢的屈服强度,优化轧制工艺和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实验室轧钢并结合室温、高温拉伸试验以及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研究了4种不同轧制工艺下的高强抗震耐火钢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用耐火钢板的组织主要由铁素体+粒状贝氏体组成。粗轧开轧温度较高时,试验用钢板的室温屈服强度和高温屈服强度都较高,粒状贝氏体的体积分数也较多。开轧和开冷温度较高时,试验钢板的高温屈服强度可以满足建筑用耐火钢板的力学性能要求。随着开冷温度的提高,试验钢板的屈服强度会进一步提高,但是组织中铁素体晶粒尺寸较大,而且塑性较差。根据冲击试验结果可以发现,随着冲击温度的降低,试验钢板的断裂吸收功下降较多。析出相分析结果表明,析出相主要是(Nb,Ti)C和(Ti,Nb,Mo)C,析出相颗粒尺寸较大。  相似文献   

16.
在对金属材料质量进行检测以及评定的过程中,金属力学性能试验属于一种非常重要的检测方法,在现有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中,拉伸试验有着非常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在对金属材料进行研制以及生产的过程中,拉伸试验指标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测试项目,其拉伸性能在一定程度上主要是受到材料本身性质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当拉伸试验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即便是相同的材料最终所得出的结果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结果主要是受到拉伸速度、测量仪器、设备以及人员操作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操作要求,希望能为相关人员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 概况 力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应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目的是考察研究金属材料的强度、刚性和可塑性。内容主要包括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及冲击功等。其中又以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及伸长率三项作为基本性能指标。 金属材料的可塑性采用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表示。因此,伸长率也是衡量和考察金属可塑性主要指标之一。 实际金属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如材料的  相似文献   

18.
12%SiCp/Al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及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碳化硅颗粒进行表面氧化酸洗处理,采用粉末冶金加热挤压工艺制备了12%SiCp/Al(体积分数)复合材料。利用金相显微镜和电镜对微观组织进行了观测,拉伸试验测试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SiC颗粒在铝基体中分布比较均匀;T6热处理条件下12%SiCp/Al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约为472.4MPa、525.7MPa,伸长率为6.5%,弹性模量为92.7GPa。  相似文献   

19.
根据GB/T22-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对钢级为C95套管的规定总延伸强度Rt0.5进行了测试,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20.
利用小冲孔试验可预测各种具有贝氏体组织的反应压力容器 (RPV)钢在室温至 196℃范围内的拉伸性能和韧脆转变行为。在用不同工艺生产的一种 RPV钢的焊缝处和 6种锻造 RPV钢的 1/ 4t位置处切取试样并切削加工至尺寸 10 mm× 10mm× 0 .5 m m。用所有温度范围的屈服强度和 SP能与温度曲线的上平台区的拉伸强度非常成功地修正了 SP试验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即使在 SP试样非常少的情况下 ,韦氏统计分析仍是测定韧脆转变区平均 SP能值和转变温度的有效方法。利用在上下 SP能 (TSP)的中点测得的转变温度成功地校正了夏比冲击试验中的韧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