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虹吸间歇大喷淋装置 该装置是由油脂加工行业中配套平转浸出器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新型喷淋装置。工作时,只要将新鲜溶剂连续注入本装置内,就可能在连续生产中,使本装置重复往返地向浸出器料格内间歇喷淋新鲜溶剂,使平转浸出器料格内的料坯得到溶剂的均匀浸泡和渗透。因而使粕中残油大大降低。使用该装置,操作简单,变通常使用的机械顶杆式阀门控制的间歇大喷淋为虹吸原理控制的间歇大喷淋。虹吸式间歇大喷淋装置特别适用于粉末度较高或一次性浸出的各种油料。 二、主要结构及工作原理 虹吸式间歇大喷淋装置(如图所示)由简体,虹吸管,喷淋管、喷淋座等部分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油脂浸出设备中所应用的,新鲜溶剂间歇大喷淋装置进行改进设计。改变以往的机械式启闭阀门与时间控制方式,本设计用时间继电器进行溶剂喷淋之间歇的时间控制,用电磁阀进行启闭控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溶剂的喷淋与间歇时间连续可调,克服了其他控制方式的局限性。对原业没有间歇大喷淋装置的浸出设备的改造,更显示其特有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孟祥伟 《中国油脂》1999,24(3):16-17
在简要介绍虹吸间歇大喷淋装置的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对该装置用于新溶剂喷淋时的使用调整、故障分析、问题处理及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4.
浸出油厂的粕残油是一个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它直接关系着出油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问题.影响粕残油的因素除料坯质量(温度,水份,厚度、粉沫度),浸出时间,溶剂比外,喷淋方式也是一个主要的因素.我厂是日处理50吨大豆的平转式浸出油厂.过去新鲜溶剂的喷淋,采用的是活动孔板式间歇大喷淋装置.因为结构复杂,机件繁多,所以事故率高,经常发生故障.并且,这些机件又都安装在浸出器体内,一旦失灵或损坏,无法调正或修理,只好通过溢流管连续喷淋.这样达不到间歇大喷淋的预期效果,直接影响了粕残油.87年检修,我们自己设计制造了一部翻斗式间歇喷淋器,经生产使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5.
王飞  朱晶 《中国油脂》1989,(5):56-57
本文介绍了依据虹吸这一物理现象设计的新鲜溶剂间歇喷淋装置。该装置与其他间歇喷淋装置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制造、安装方便,易于操作,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李德才 《中国油脂》1998,23(3):22-23
介绍虹吸式间歇大喷淋重要作用、设计制造及其应用。它是浸出器配套的首选设备,克服了阀式大喷淋开启时机械传动给浸出生产带来的麻烦,去掉了操作工排除故障的苦恼。没有翻斗式大喷淋设备的震动和机械磨损。制做简单、使用简便、没有事故、性能可靠,所以虹吸式间歇大喷淋倍受浸出厂家欢迎。  相似文献   

7.
张惠康 《中国油脂》1989,(4):11-14,18
在《中国油脂》一九八八年第一期五十页上,李守仁同志介绍了新鲜溶剂翻斗式间歇喷淋器。平转浸出器,大喷淋装置,有许多种方法,但这种方法,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喷淋与转格之间无一定的规律,具有随机性,因而简化了结构,造价低,值得推广应用。 翻斗式间歇喷淋器工作,文中已讲述,即不用附加传动,利用翻斗自身的重心转移进行。在设计翻斗时,需求出:斗自身的重心,加入溶剂后的复合重心。若得到的复合重心偏离轴线向左,斗就向左倾,倒出斗中  相似文献   

8.
陈培 《中国油脂》2000,25(6):227-228
虹吸式间歇大喷装置在大豆一次浸出生产中应用与否,是直接影响粕中残油的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大多数浸出厂已采用了该装置,但也有少数厂家因配套措施跟不上,使用调整不当等,则造成使用效果不好。甚至,有些厂家未待查明原因,正确操作,便将该装置弃之不同。笔者就虹吸式间歇在喷淋装置在生产实际中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利用虹吸原理,可根据具体情况将连续泵入该装置的新鲜溶剂在20s内喷入浸出器中,使料面形成一定液位,从而起到提高浸出效率的作用。据测算,浸出菜籽饼时,新鲜溶剂喷淋量减少2000L/h,溶耗由以前的平均吨饼12.4kg下降到不足5kg,粕残油也平均降低了0.2%,每年可多产浸出毛油25t。实际运转六年的实践证明:该装置性能可靠,效果好,制造简单,喷淋量可在1000~5000L/h范围内灵活调节,喷淋周期可控制在2~10min。与机械杠杆式、吸上真空式大喷淋相比,具有不需配置传动设备、不消耗动力、不需高级自动控制仪器,不需维修的优点,而且可以很容易地变为连续喷淋,很适合处理多种油料的浸出过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虹吸式大喷淋装置的结构及虹吸过程,指出了设计与操作要点及使用此装置可降低残油率和溶耗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潘权 《酿酒》2003,30(1):70-71
介绍了一种实用新型干红葡萄酒发酵罐。它利用设置在罐顶的旋转喷淋装置对浮于液面上的葡萄皮进行间歇喷淋。解决了葡萄皮由于长期与空气接触而变质发霉的问题。与上次介绍的压板式干红葡萄酒发酵罐的区别在于:它具有制造难度小、生产成本低、维护容易等优点。适用于中小型葡萄酒厂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1 液氮快速速冻装置液氮快速速冻装置由隔热隧道、喷淋装置,纵贯于隧道的网格传送带、减速器,无级变速器、搅拌风机、离心排风机、电磁阀、电器控制箱等部件组成.液氮自贮罐按预定温度自动输送至喷咀,在隧道内稳定喷淋,与置于传送带上的被速冻食品热交换,连续进行速冻.  相似文献   

13.
为改进助晶管理,并逐步实现连续化和自动化,我厂利用原有的间歇助晶箱设备改装为连续助晶,经过1977/78年榨季的试验及投入生产运转,取得了可喜的成效。实践表明,连续助晶采用自控及气压输升糖膏装置,其机械和自控性能是良好的;工艺效果以连续助晶与间歇助晶对比,废蜜纯度降低0.66。  相似文献   

14.
孟相林 《印染》1990,16(2):21-22
本文针对全浸式碱缩工艺耗碱量大,成品手感硬等问题,采用喷淋碱液的方法,探讨试验了毛巾表面碱缩工艺,从而降低了成本,改善了毛巾的手感。文章介绍了喷淋碱缩工艺的装置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5.
平转浸出器作为一种较先进的浸出器,已得到了普遍的推广,但其间歇喷淋装置和活络料门缓冲装置还没有一个较理想的结构,笔者在设计中,就上述两个部位作了一些改进,当否,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新鲜溶剂间歇喷淋机构的改进(见图1): 工作原理:转格上装有滚轮,其滚轮数量与转格格数相等,均匀固定在转格上,当滚轮接触下拖板时,下拖板就向上顶起,而下拖板固定在轴上,在同上轴上有上顶板,其上顶板又将新鲜溶剂缸底部的阀芯向上顶起,这时,溶剂便流进转格。当滚轮脱离下拖板时,下拖板和上顶板同时向下回到原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制干红枣清洗方式存在红枣皱褶内污物清洗较为困难、耗水量大,损伤红枣、农药残留等问题,设计制作了智能控制双池超声波红枣连续清洗装置,该装置由喷淋初洗池、红枣沥水输送装置、超声精洗池等组成,将喷淋冲洗清洗较大污物的优势与超声清洗高效、高质的优势有机结合起来。对装置清洗效果进行试验,得出超声波精洗池频率为28 kHz、功率为400 W、水温为50 ℃、时间为3 min时,洗净率98.10%,破损率小于0.8%,清洗效率高、清洗质量好。基于浊度计算理论,对装置在红枣清洗过程中各池浊度值的变化进行了计算,从理论上分析了其节水性;对样机耗水进行试验,耗水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油脂浸出设备较多采用平转型浸出器。平转浸出器是一种喷淋与浸泡兼而有之的浸出设备。为了获得较好的浸出效果,人们总是希望喷淋装置能发挥最佳的效果,即尽可能地使由循环泵来的混合油能均匀分散地向料格喷淋,使混合油与油料能充份地接触与渗透,从而达到降低干饼残油率的目的。 图一为一般的平转器喷淋装置的简图。1为喷淋管,其一端封死,另一端通过法兰周定在平转器的外壳2上,在与料格3相对应的长度上,均匀地打了一排小孔,以供混合油喷淋之用。4是弯管,它的一端与喷淋管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泵出口相连接。正常生产时,由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比了雾化增湿与雾化喷淋两种方式对猪胴体预冷干耗的影响。采用超声雾化加湿器来增加预冷环境湿度方式以及气液两相流间歇雾化喷淋的方式分别对猪胴体样品进行预冷处理,以直接冷却猪胴体样品为对照组。实验结果表明:雾化增湿组样品最终平均干耗为1.442%,经14 h雾化喷淋处理的各样品继续冷却至24 h后测得最终平均干耗为1.066%,对照组实验样品最终平均干耗为2.914%。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使猪胴体冷却速度加快(p0.05)。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有效缩短样品干耗达到峰值的时间(p0.05),其达到峰值时间关系为:雾化喷淋组雾化增湿组对照组。雾化喷淋冷却处理与雾化增湿冷却处理均可显著降低猪胴体预冷干耗(p0.05);雾化喷淋冷却处理比雾化增湿冷却处理降低干耗效果更为理想(p0.05)。  相似文献   

19.
新区高炉A、B泵房工业新水补水量大,冷却水损耗高。喷淋水系统水质浊度高,水质差,必须外排换水来改善喷淋水水质,平均每天仅喷淋外排就达40m^3/h造成工业新水水耗大。同时各系统管道自清器自清后的排污水未回收,造成了浪费。通过此次攻关A、B泵房平均水耗每24小时降低了320m^3。并且降低喷淋补水量及喷淋水硬度,降低系统浊度指标,减少喷淋外排。还充分发挥了现有中速过滤器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气井生产后期需要频繁进行间歇生产,根据对现有井口紧急截断装置的升级改造,研发了一种新型远程间歇生产控制装置,同时具备紧急截断和间歇控制功能,可实现中、高压条件下手动、自动以及时间间歇和压力间歇四种模式的气井开关。介绍了装置的结构原理和使用要求,现场应用表明新装置运行操作方便,稳定可靠,能够满足生产远程控制管理要求,显著降低操作成本,减少人工上井的劳动强度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