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介绍国内外转炉提高废钢比方面的经验,提出了重钢提高转炉废钢比应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12吨转炉测控系统中的Watchdog工作原理、实现的方法、功能显示、使用方法;论述了交流电检测以及总线匹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云南冶炼厂铜吹炼转炉分布式监控管理系统》的构成,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专家系统、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PLC技术等在实际工业过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研制了一种电感式传感器信号处理模块,重点介绍了该模块的组成、原理、性能.通过在Talysurf4型电动轮廓仪中的应用,表明该模块工作稳定,能满足较高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5.
模块密度谱分的网络社团发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地检测复杂网络中的社团结构,对评估与发现社团的模块密度函数(即D值)进行了优化.通过模块密度函数的优化进程,论证了模块密度函数被优化框定到广阔的谱分聚类方法中的矩阵松散最大化,并且提出了一种新的谱分算法.该算法允许自动选择最优的社团结构数目.在经典的计算机产生的随机网络及真实世界网络中检验了该算法.特别地,当网络中社团结构变得模糊时,实验结果显示这种新的算法在发现复杂网络社团上比基于模块密度的直接核方法及基于模块函数(Q)的谱分方法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6.
在马钢新区500万吨精品钢工程中的重点项目2座300 t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西门子PLC控制器全面担负了转炉倾动、氧枪升降、熔剂/合金上料、熔剂/合金加料、吹氩站、废钢站、钢包倾翻、地面车辆、辅助传动和0G的功能控制,结合转炉的工艺,介绍马钢300t转炉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编程要点。  相似文献   

7.
基于FMS的远程互动教学系统中电子白板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利用FMS和流媒体技术,设计并实现了远程互动教学系统中的电子白板。详细探讨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结构设计、数据共享设计、本地图形绘制模块、图形信息打包与传输模块及远程图形信息恢复模块的具体实现.远程互动教学系统中的电子白板为师生交互和教学内容讨论提供了极其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8.
为某厂100t顶吹转炉溅渣护炉提供最佳工艺参数,按照转炉相应比例设计水力模型并试验研究。根据试验结果,优化溅渣护炉工艺参数,相应调整溅渣氮气压力和枪位,提高了溅渣效果,溅渣后炉渣均匀涂覆到炉衬上,溅渣时间缩短到2.5~3min,进一步提高了转炉炉龄,实现24025炉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9.
以炼钢转炉中的关键设备氧枪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整个设备中的作用、工作过程以及原有设备中对氧枪定位控制的原理、实际使用中存在的缺陷,研究比较后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正确设计了氧枪自动控制系统,实践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对氧枪精确定位和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OFDM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记忆非线性功率放大器预失真困难以及预失真精度不高的问题,充分考虑了记忆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失真特性及其结构特点,提出了神经网络分离预失真方法,并给出了该方法的原理、实现结构和自适应算法.该方法把记忆非线性功率放大器的预失真分为3个模块来实施,即抵消记忆效应模块、AM/AM失真矫正模块和AM/PM失真矫正模块,并基于神经网络预失真器非直接学习结构,利用Levenberg-Marquardt BP算法确定各个神经网络预失真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降低邻信道互调功率约30dB.  相似文献   

11.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s HVDC,MMC-HVDC)换流站的过电压与绝缘配合研究是工程实施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对换流站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和试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世界上首个采用MMC技术的Trans Bay Cable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绝缘配合进行了研究,提出了MMC换流站过电压的分析步骤。在PSCAD/EMTDC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统计了MMC-HVDC换流站过电压分布结果,提出了MMC换流站绝缘配合的方案,确定了换流站避雷器参数和保护水平,结合适当的换流站设备绝缘裕度,最终得到了换流站设备的绝缘水平。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用PLC、变频器、编码器组成的一个具有操作站可实现工艺要求的矫直机控制系统的原理、硬件设计、软件编程.该系统能在安全高效的基础上运行。  相似文献   

13.
高压直流换流站中的换流阀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高强度电磁噪声,在30-500 kHz频段对邻近的载波通讯系统形成潜在干扰.为预测该电磁噪声水平,以高肇直流系统载波频段噪声水平的实测结果为基础,建立了符合换流站实际运行参数和一次设备高频参数的仿真模型,通过对肇庆换流站的电磁噪声实测值与仿真计算结果的比较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大规模光伏经柔性直流并网系统采用直流架空线路是未来新能源并网的趋势之一。然而,架空线直流短路故障发生概率较大,极易导致光伏电站脱网或换流站电力电子器件损坏。本文首先根据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光伏电站特性,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及仿真系统模型;其次,针对大容量光伏经双极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的高压直流功率传输系统发生直流架空线路单极短路接地故障工况,分析其故障特性;最后,提出综合考虑直流断路器(direct current circuit breaker,DCCB),换流站控制方式,光伏电站功率出力控制的直流故障穿越的协调控制策略。即故障发生时利用非故障极换流站继续进行功率传输,根据换流站额定功率与光伏电站输出功率计算得到不平衡功率,充分利用光伏阵列自身功率输出特性,优化光伏电站内的直流线路电压,实现控制光伏电站输出功率减载;对直流架空线路在瞬时故障情况下的故障穿越问题,提出了光伏电站减载以及换流站功率前馈增量控制,从而维持系统功率平衡,提高系统的并网稳定性;基于PSCAD/EMTDC的建模仿真,通过故障穿越措施前后的系统参数对比,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的维持光伏电站与柔性直流系统运行特性,平稳实现故障穿越。  相似文献   

15.
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两种最后断路器跳闸保护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换流站存在两种最后断路器跳闸保护,选择特高压奉贤换流站和常规华新换流站为例,按照保护的基本原理,综合比较分析了两种最后断路器跳闸保护的差别得到:特高压换流站采用的最后断路器保护,无论从保护设计、实现方法,还是经济成本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500kV GIS是特高压换流站的核心设备之一,±800kV裕隆换流站500kV GIS采用新东北公司研制的组合电器设备,户内采用封闭式六氟化硫组合电器,户外采用GIL母线筒,GIS母线筒总长约5.5公里。与以往的500kV GIS相比较,具有结构更复杂、安装环境要求高、标准要求高等诸多特点。文章针对现场安装环境现状提出了对策,以确保裕隆换流站500kV GIS能安全优质高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基于ArcGIS软件平台,使用古泉换流站"三通一平"工程现场实测信息通过不规则三角网(TIN)建立该地区数字高程模型(DEM)的方法,从计算原理及实现步骤探讨了ArcGIS在场平工程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较之传统方法,通过ArcGIS模拟地面仿真度可更加快速、精准的计算土方量,并实现三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多电平变流器(MMC)的两端柔性高压直流(HVDC)输电系统。首先建立了MMC数学模型,分析了MMC内部环流产生的原因以及环流危害,接着研究了HVDC输电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系统的控制逻辑可分为3级,其中最低层控制策略为换流站内的阀级控制,包含MMC的调制方法和环流抑制策略。重点研究了换流站级的双环PI控制和阀级的环流抑制。通过搭建输电系统模型实现了正常工况下理论分析和软件仿真论证,同时设计了非正常工况下经过正负序分离后的双环PI控制方法,实现了电网电压不平衡时系统的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19.
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产生的谐波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谐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串联混合型有源滤波方法,介绍了该有源滤波方法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并进行了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串联混合型有源滤波技术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直流侧产生的谐波的滤除是非常有效的,能够得到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新安装的换流变压器投运前,须进行一次注流试验,检查保护的CT变比和极性以及二次回路接线的正确性。本文就目前的换流变一次注流试验方法进行介绍和对比,并结合±800k V金华换流站工程建设实践情况,提出更高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