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0 毫秒
1.
本文以龙嘴排涝站地基处理为例,采用3个系列6组方案,通过计算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分析水泥土搅拌桩桩径、桩长及桩距与单桩竖向承载力容许值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值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当桩端均位于承载力较高同一土层时,水泥土搅拌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容许值与桩径D关系紧密,与桩长L相关性不大;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受桩径D、桩距d的影响显著,与桩长L关联性不大。相关成果与一般规律相吻合。  相似文献   

2.
黄鹏    简文彬      洪儒宝      张少波    陈鸿志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8,(6):45-49
通过建立室内模型,进行了复合地基变形特性研究试验,研究覆盖型岩溶土洞泡沫混凝土复合地基的变形特性。试验设置两种工况共九组试验,探讨在分级荷载作用下不同桩长形成的复合地基的沉降规律,处理前后的土压力变化规律,以及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溶洞无充填物时,利用泡沫混凝土进行充填及作竖向增强体桩,桩体与充填体形成整体,与桩间土共同形成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提升明显。若桩长继续增加,承载力没有提高,桩体工作性状接近端承桩。当溶洞被其它软弱土层充填时,桩长越长,承载力越高,但达到一定长度之后承载力提升有限,桩体工作性状接近摩擦桩。试验结果对泡沫混凝土复合地基处理覆盖型岩溶土洞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合南水北调工程SG14标的端夯扩碎石桩施工,根据现场静载、静力触探和动力触探试验以及室内土工试验对端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承载力以及桩间土的挤密效果进行了分析。试验表明:带有桩端扩大头的夯扩碎石桩的桩土应力比一般碎石桩大,试验所得桩土应力比一般在[4.2,7.4]之间;桩土应力比值随荷载的增加呈现先增后减,并逐渐趋于稳定,桩土应力比值随桩长的增大而增大;夯扩碎石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曲线(P-S曲线)呈渐变型,没有明显的拐点或变化点出现;单桩复合地基承载力随着桩长的增大,承载力也逐渐增大;夯扩碎石桩施工能有效提高桩间土的强度,同时,对改善地基的不均匀沉降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某水闸闸室地基水泥土搅拌桩处理方案为研究背景,用实体深基础法和应力扩散法对不同桩长方案的沉降进行了计算和比较分析,并对不同桩长和不同布桩间距下的复合地基沉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当设计中采用未穿透淤泥层的水泥土搅拌桩方案时,复合土层的沉降计算选用实体深基础法比选用应力扩散法计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计算桩端下未加固土层的沉降时,应根据土层的压缩性质来选用应力控制法还是应变控制法以确定沉降计算深度。当桩间土是成层土时,采用该文提出的公式计算的桩间土的压缩模量比通常按土层厚度加权平均计算的桩间土的压缩模量计算的沉降值更合理。  相似文献   

5.
红黏土地层微型CFG桩复合地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微型CFG桩在广西桂林地区得到了广泛运用,为拓展研究CFG桩在红黏土土层中的运用,通过室外足尺微型CFG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经验公式中桩间土承载力强度提高系数、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以及桩-土应力比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微型CFG桩桩长在1~4 m范围内,桩间土提高系数随桩长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趋势逐渐减小;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随桩长增加而减小,桩长1~3 m时,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大于1,桩长大于等于3 m时,单桩承载力发挥系数小于1;桩土应力比在1~8之间,随着桩长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确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按极限承载力控制法水泥搅拌桩的有效桩长,分析了土的泊松比,桩刚度系数,桩端土持力层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之比,桩径,桩侧极限位移和桩顶沉降量等因素对水泥搅拌桩有效桩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除土层泊松比对有效桩长影响不明显外,其余因素均有一定或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软土地基中设置粉喷桩增强体并与周围软土形成复合地基来共同承担外荷载。由于增强体上产生应力集中效应,增强体利用其完整的桩身将荷载自上而下传递至深部桩端土层内,从而提高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减少建筑物沉降量。为了探讨桩端位置对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影响,分别将增强体桩端设置于软土层中、持力层顶面、持力层顶面以下0.30m和0.5m四种情况,对其形成的复合地基进行静载荷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影响分析,借以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和传统的等长桩复合地基2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路堤荷载下柔性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的加固机理。试验中路堤表面关键点处设置位移计,布设分层沉降标示点,在土层不同深度处埋置孔压传感器和土压传感器等。试验结果表明:长短桩组合型复合地基中长桩的桩土应力比明显增大,并且在总桩长相同的条件下比等长桩复合地基更利于控制总沉降和侧向位移。  相似文献   

9.
刚性桩复合地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如何合理确定,沉降如何合理计算,尤其是对于一些特殊地质条件下,更是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针对目前规范方法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承载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天然硬土地基深宽修正后承载力可能大于复合地基承载力、分层地基桩间土承载力取值等问题,提出通过桩土变形协调获得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p~s曲线,由复合地基的荷载沉降曲线,依据强度安全和变形控制的方法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方法,可以更好的解决复合地基承载力的问题。文中通过案例分析进行了证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混凝土芯砂石桩(砼芯砂桩)是由混凝土芯桩和芯桩外部的砂石壳组成的复合桩,其芯桩能提高竖向承载力,而外部砂石壳作为竖向排水通道能加快桩间土孔隙水的排出,有效控制地基的工后沉降。对砼芯砂桩桩承式路堤进行了现场试验及有限元分析,现场主要进行了地基沉降和孔压的监测,将观测数据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桩体参数分析,以研究桩长、桩间距、砂桩直径对砼芯砂桩复合地基沉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砼芯砂桩复合地基的沉降和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迅速主要是由于砂桩提供的快速排水通道;桩长、桩间距和砂墙宽度均对砼芯砂桩的沉降有一定影响,其中桩间距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处理软弱地基的问题,处理此问题的方法有多种,CFG桩复合地基法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以广梧高速公路CFG桩复合地基处理为实例,对复合地基承载力、沉降、稳定性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出软基路段采用CFG桩处理,可以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少沉降,并能提高路基的整体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地基处理规范》(JGJ79-2002)和该规范2010年征求意见稿中有关CFG长短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的不同,以及征求意见稿公式中发挥系数和桩间土承载力特征值的取值在实际设计中的注意事项,所表述与各实际地基中桩和桩间土的承载性状是不相符的。2010稿公式(7.1.5-2)中各发挥系数的引入使公式与复合地基中桩和桩间土的承载性状较为一致,但在刚性基础下,一般中、硬土层中,桩间土承载力发挥系数β均大于1,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也已得到验证。2010稿中λ和β的取值推荐范围偏低。由于增强体(CFG桩)的作用,桩间土的承载能力比天然地基承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两者的差异随地基土的工程特性、增强体的性质、增强体的设置方法不同而不同,通过对桩间土承载力的提高主要所受影响因素的分析,桩间土无试验资料时可取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而在其它系数中又没有体现桩间土承载力的提高,这也造成了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值偏低。  相似文献   

13.
复合桩基是考虑桩与承台地基土共同承载的一种桩基础形式,在沿海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改进Geddes应力解和Boussinesq解的联合法计算软土地基刚性桩地基的沉降,计算时考虑了桩的荷载传递特性、桩周摩阻力及桩端均布荷载等符合实际的荷载传递特征。实例证明,计算结果与实际沉降观测值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4.
支盘桩轴向受压过程是桩与周围土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研究支盘桩桩周土体的变形破坏机理对支盘桩竖向承载力的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利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进行了一系列的室内双支盘桩模型试验,对轴向荷载作用下支盘桩桩周土体变形特性进行非介入式测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相对密度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存在明显差异,相对密度增大可以大幅度提高双支盘桩竖向承载力并有效减小桩基沉降,密砂中双支盘桩的极限承载力是松砂的两倍以上。试验中发现支盘间距对支盘桩的竖向承载力有显著影响,随着盘间距的增加,支盘桩承载力增大但承载力增长率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针对地基土为密实砂土时,双支盘桩的支盘间距宜取盘径的3倍。  相似文献   

15.
深覆盖层的坝基设计是工程设计的难点。多布水电站河床式厂房位于河床深厚覆盖层上,地基承载力较低,变形沉降问题突出。根据厂房整体稳定及基础应力计算成果,完建工况时基础承载力富裕量很小。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变形,设计采用混凝土灌注桩、旋喷桩等多种措施进行基础处理。计算表明,经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设计采用的基础处理方案是安全、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桩体刺入垫层量的分析研究是复合地基沉降和荷载传递规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进一步完善复合地基沉降理论。然而目前对于桩体刺入量的研究不多。为了解具有垫层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掌握桩土的荷载分担及桩体刺入垫层的规律,进行了不同工况的复合地基模型试验,得到了一系列有益的结论。试验结果对复合地基沉降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对其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是由空心桩、外围水泥搅拌桩和桩周注浆土体共同承载的新型桩基础。为确定该新型复合桩在安徽省江淮地区不同工况下的竖向极限承载力,引入等效弹性模量,提出了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比了数值计算和理论计算结果,提出能综合反映桩身尺寸影响的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引入等效弹性模量这一概念将非均质的弹性模量等效为均质的弹性模量,将显著降低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的复杂性,桩径和桩长对超大直径空心独立复合桩的竖向极限承载力产生较大影响;引入综合考虑桩径和桩长的影响因子DL,使得改进的理论公式更加可靠。计算方法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桩基承载力预估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快速发展,地基的承载力要求很高,基础一般采取灌注桩形式,桩长和桩径尺寸较大,所以地下部分造价占整个工程总造价的较大份额;另外,由于桩基础较长,故施工难度很大.钻孔灌注桩封闭式桩底后压浆法来加固桩端地基的方法,缩短了桩长,节约了建筑工程造价,提高了桩体承载力.  相似文献   

19.
雷州市南渡河船闸位于南渡河下游末端出海口处,地基为饱和淤泥质土。在船闸改建工程中,为防止上、下闸首地基产生过大沉降变形,采用水泥深层搅拌桩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形成复合地基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以工程实例阐析了水泥深层搅拌桩在处理软土地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