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建立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技术大纲》,对铁岭市昌图县进行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探索对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区的监管措施,提出完善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体系、预警机制和管控政策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有利于清晰认识不同区域的水资源分布特点,科学评价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超载问题的根源,根据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条件及其承载能力,明确水资源开发利用上限,科学制定并有效实施管控措施,形成按水资源承载能力谋划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监测预警体系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为研究完善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西宁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估结果,分析了超载原因,提出了调控建议。为青海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青海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建立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是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的实际贯彻,是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的有力支撑。以形成按水资源承载能力谋划发展的长效机制为目标,对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进行初步探索。建立了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总体框架,并依据框架提出具体的监测预警机制与运转体系,细化了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内容、预警标准、预警信息发布方案等,可为海河流域后续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与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建设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同时对于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此背景下对佳木斯市水质要素承载状况进行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整体为临界状态。文章建议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并进一步完善该市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国家建立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试点工作安排,近日,水利部在全国范围确定了10个地区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试点工作,河北省是10个试点之一。试点主要任务为开展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完善水资源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大连市县域水功能区水质现状及达标情况和入河污染物超排程度进行评价,按照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质要素评价标准,得出大连市县域水质要素评价结果,显示瓦房店市水质要素评价结果为严重超载,对超载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和环境质量状况分析提出水资源保护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基于水量、水质要素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评估了长江经济带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现状超载成因,分析了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承载潜力。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现状水资源不超载的县域单元占比约86%,水资源承载临界状态的县域单元占比达到10%。水资源超载和严重超载的县域单元占比均为2%左右,主要分布在安徽省和江苏省,其超载指标主要为地下水开采量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载成因主要为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能力在空间上不匹配,水污染防治不力以及水污染综合管理体系不健全。以达成水资源调控管理目标为前提,2035年长江经济带未来水资源不超载的县域单元占比可超过96%,建议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水资源空间均衡管控,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快构建综合水污染防治体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水质要素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控制指标和污染物超排程度两项指标对小凌河锦州段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明,小凌河锦州段水质承载状况为超载状态,因此应加强流域内水资源治理与保护,以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选取2014年为现状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为近期规划水平年和远期规划水平年,运用双要素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从水量和水质两个方面对主城区现状水平年和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双要素水资源承载能力计算模型在城市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方面具有数据易获取、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且经评价得出邯郸市主城区在现状水平年、近期规划水平年和远期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超载度分别为0.94、0.99和0.92,即均不超载。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宁安市行政区水资源量现状,摸清宁安市行政区水资源承载能力,核算现状其水资源承载负荷,为构建宁安市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平台奠定基础。研究提出完善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的技术、行政、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内涵,提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定义,构造了水资源承载能力双指针计算模型,提出了超载度及宽松度概念。对山西省大同市的水资源现状承载状态分析表明,大同市已处于轻度超载状态,超载度为1.08~1.15;在未来水平年,若大同市在本地(永定河流域区)水资源基础上仍采用常规发展模式,水资源超载程度将加剧。最后讨论了提高大同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正《关于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日对外公布。根据"意见",超载等级最严重的红色预警区将面临最严格的区域限批,严重破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企业、管理不力的政府部门负责人、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等责任主体将受到严厉处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分为超载、临界超载、不超载3个等级。根据资源环境耗损加剧与趋缓程度,进一步将超载等级分为红色  相似文献   

14.
大洋河为辽宁省丹东市的跨境河流,按照建立辽宁省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工作的要求,对重点河流水系开展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本文通过对大洋河流域(丹东辖区)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核算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承载负荷,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实现对该流域丹东管辖区水资源承载状况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客观评价连云港市水资源承载状况,构建了包括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要素及6项指标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并制定了评价方法,根据评价结果划定了超载区、临界超载区、不超载区,并分别绘制县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图。结果标明,2016年,灌云县水资源综合承载状况为临界超载,其他各县区均为超载,全市水资源综合承载状况表现为整体处于超载状态,其中市区最严重。造成全市超载的主要原因是水功能区达标率较低、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入河污染物量超标等,评价成果可为连云港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预警进行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并以县域为单元,进行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现状水资源承载负荷的比较,开展水量要素的水资源承载状况评价,核算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压力与承载负荷,评定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裕度。根据评价结果,进行超载成因与趋势分析,提出水资源管控措施建议。该项研究进一步摸清了松嫩平原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为该地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在管水用水方面指明方向,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水利支撑。  相似文献   

17.
根据水利部组织开展全国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工作的需要,在总结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及应用成果的基础上,认为目前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及应用工作主要分为评价和规划两大类:评价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程度;规划计算水资源支撑的社会规模等。文章针对这两类研究中的常用理论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探讨、比较。提出常规趋势法较适合全国范围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研究者可在此基础上用其他研究方法进行更深入的评价、规划工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水功能区和排污口监测资料,从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和主要污染物超排程度两个水质要素对抚顺市及其县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县域单元中,抚顺县和清原县主要污染物排放不超载,市区和新宾县处于临界状态。  相似文献   

19.
随着辽宁省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资源型缺水和水质型缺水问题日益突出,分析水资源承载能力及现状污染物排放负荷对保障水安全有重要意义。在水功能区和排污口监测成果基础上对朝阳市及所辖县区开展了水质要素评价,对超载区域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调控意见。结果表明:朝阳市整体不超载,6个县域单元中朝阳县、喀左县和北票市不超载;市区(龙城区、双塔区)和建平县为临界状态;凌源市超载。  相似文献   

20.
为客观评价东营市水资源承载状况,构建了包括水量、水质2个要素及4项指标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体系,并制定了评价方法,得出了评价结论,分析了超载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营市水资源调控的措施建议,为类似地区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