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阐述长江流域暴雨特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洪水类型、发生时间及过程,着重研究了宜昌站、汉口站、大通站的洪水来源与地区组成。进一步分长江上游干支流洪水遭遇和长江上游与中游宜昌-汉口区间洪水遭遇两种情况,探讨了洪水遭遇的类型及其概率。揭示了导致上述洪水遭遇发生的暴雨类型。为长江流域防洪减灾以及设计洪水确定等提供了水文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沿海地区的河流及其入海口、海岸海防工程规划设计中,由于存在海潮对河流洪水的顶托作用,因此需要进行洪潮遭遇分析.计算了某流域河口处设计潮位和设计洪水,并按以洪水为主和以潮水为主分析了洪潮遭遇组合情况,用图示法表示了河口地区洪水和潮水遭遇的相关性,辅助确定河口洪(潮)水位.  相似文献   

3.
该文以潮安县文祠水为例,对干流控制节点设计洪水和干支流错峰遭遇的设计洪水进行对比,选取干支流错峰遭遇的设计洪水作为最终的洪水分析成果。可供同类工程水文计算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4.
支流洪水与干流洪水的遭遇问题是防洪和排涝水文计算必需考虑的问题,在缺乏洪水系列资料的地区将难以解决.该文采用支流降雨和干流水位资料,分析干支流洪水遭遇的可能性及标准,为缺少资料地区洪水遭遇问题的解决探寻了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地区洪峰流量模比系数综合频率曲线法是无资料地区进行设计洪水计算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小河沟设计洪水的推求以及水利工程设计中起到了非常有益的补充作用,是研究区域洪水成因的重要手段。结合设计实例及经验谈一下体会,供内业人士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汛期芙蓉江与乌江干流年最大洪水的遭遇机率及其洪水遭遇特性 ,定性分析了洪水遭遇的成因 ,着重定量分析了两江年最大洪水遭遇的可能组成范围 ,即当芙蓉江发生某量级的洪水时 ,乌江干流来水可能发生的最大流量和最小流量值。在实际计算中 ,仅仅作为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为江口水电站施工导流和消能防冲设计、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在无资料区域病险引水工程除险加固设计中,设计洪水的计算是直接影响工程安全和投资效益的关键。目前关于无资料区域设计洪水的计算方法很多,本文采用地区综合洪峰流量频率曲线法,并结合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计算无资料小河沟不同设计频率下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8.
熊莹 《人民长江》2012,43(10):42-45
通过对长江上游洪水组成及遭遇规律的研究,可为长江中游干流控制性枢纽制定调度方案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各代表站实测资料(包括年最大洪水及发生时间),考虑洪水传播时间,逐年分析金沙江与岷江、长江与嘉陵江、长江与乌江的洪水遭遇可能性,然后分析遭遇概率的高低和遭遇洪水量级。研究成果表明,长江与岷江、嘉陵江洪水遭遇概率较高,除个别年份外,一般遭遇洪水量级较小;长江与乌江洪水遭遇概率较低,且遭遇洪水一般为中小洪水;长江上游干支流同时发生较大洪水遭遇的机率很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选择了Daule河的H0365站、Vinces河的H0347站、Babahoyo河的H0346站作为水文分析计算的依据站,分析Guayas河的洪水组成及遭遇情况。研究结果表明,Guayas河干流与主要支流年最大洪峰流量一般出现在12~5月,集中出现在1~4月,Guayas河洪水主要来源为Babahoyo河、Daule河、Vinces河。从洪水遭遇来看,2、3、4三个月发生遭遇洪水的机率最大,占88.5%,其中尤以2月份遭遇洪水最多,占40.4%。在1965年10月~2010年9月统计年限内,Babahoyo河、Vinces河、Paule河三条河流控制站没有发生年最大洪峰同时相遭遇的情况,三条河流控制站过程遭遇有7次,概率为14.9%。洪水遭遇与设计洪水地区组成分析,为防洪规划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利用防洪预报调度调整汛限水位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洪水预报误差对调度风险的影响,建立了遭遇不同设计频率洪水时防洪预报调度的调洪结果超过原规划结果的风险率的计算方法,即通过确定超设计与不超设计风险误差域及其发生的概率,将遭遇洪水的发生概率与相应超设计风险误差域的发生概率相结合作为防洪预报调度调整汛限水位的超设计风险率。以白龟山水库为例计算遭遇频率5%、2%、1%和0.05%设计洪水的超设计风险率分别为0、0、0.001 4%和0,其结果介于相应的期望风险率超设计值和最大风险率超设计值之间,表明该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1.
田家河为漓江的一级支流,水位受自身流域洪水、漓江洪水的共同影响,对田家河与漓江洪水的遭遇分析可以为流域治理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漓江阳朔站年最高水位与同期久大水库降雨情况、漓江阳朔站年最高水位与阳朔气象站年最大降雨量以及1974年、2008年典型洪水对田家河与漓江流域洪水的遭遇进行分析,并分析了拟建水利工程对洪水遭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选用长江中游干流汉口站大洪水相应的上、中游暴雨洪水资料 ,从水文气象途径 ,分析研究了汉口站大洪水过程中 ,长江上游洪水与中游洪水遭遇的一些统计特征。根据这些特征 ,将上中游遭遇的洪水分成 3种类型。分析了这 3种遭遇洪水的成因 ,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长江上中游遭遇洪水的气象判别模式 ,为三峡水库防洪调度方案的拟定 ,提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13.
文中采用丰满水库入库洪水和五道沟站历史洪水资料,利用水文统计法分析了第二松花江与辉发河流域洪水遭遇情况,通过对选取的排名前11场的历史大洪水进行频率分析可以得出:当发生重现期为50年以上的洪水时,辉发河与丰满水库洪水过程遭遇的可能性比较大,且是同频遭遇,遭遇时辉发河洪量约占丰满水库洪量的40%左右。  相似文献   

14.
以红水河与清水河汇合口迁江镇河段为例,通过分析干流红水河与支流清水河洪水的组合情况,推算受干流红水河顶托影响的支流清水河河口段设计洪水位。河段设计洪水水面线是堤防设计的主要依据,对于有干支流洪水相互顶托的河段,需分析其洪水组合和遭遇规律,进行不同组合情况的水面线推算,以外包线作为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首先对北江上游洪水特性、实测洪水遭遇以及已建大型水库对区域洪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以韶关为控制断面的洪水组合计算。在洪水组合设计中,针对湾头单库以及乐昌峡、湾头双库建设情形分别提出了不同的组合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保障引水枢纽工程的安全运行,对其实施除险加固一直是防洪工作的重点。在病险引水工程安全鉴定和除险加固设计中,设计洪水计算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投资及效益,是引水工程除险加固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特别是对无资料区域的设计洪水计算,目前有很多方法,本文采用地区综合洪峰流量频率曲线法,并结合历史洪水调查资料计算无资料小河沟不同设计频率下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拜城县防洪工程克孜尔河水系洪水遭遇及其干流支流洪水组合,采用推理公式法进行洪峰流量设计,并通过现场踏勘和历史洪水调查,分析洪水形成的成因,计算不同频率洪水的设计洪峰流量,该河水量为冰川及冰雪融水为主,降水对洪水的洪峰流量影响很大,推算设计水面线的结果表明,其水面线成果为断面及支流河段水面系的包络线,设计水面线推算为防洪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江上游洪水与汉江洪水遭遇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干流与支流洪水互相遭遇容易形成长江流域特大洪水,为进一步优化三峡工程调度方案,充分发挥其巨大的防洪效益,从遭遇次数、遭遇时间、遭遇程度以及洪峰、洪量等角度,采用水文学分析法,重点研究了长江上游与汉江不同量级的洪水遭遇规律。研究表明,长江上游与汉江的中小量级的洪水遭遇频繁,遭遇时间主要发生在7,8,9三个月,洪水遭遇时各自的洪峰,最大7 d和15 d洪水过程无明显相应关系,遭遇后洪水过程重叠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浊峪河属于无资料地区,地貌由丘陵沟壑区和平原区组成,河道上建有三座水库,其设计洪水计算的难点主要有上游梯级水库滞洪能力分析、平原区洪水的处理方法、水库下泄洪水与区间洪水的遭遇分析等。根据各水库的实际运行情况,得出仅有豹村水库具有有效的滞洪作用;区间洪水分别采用水文比拟法、经验公式法、综合参数法和推理公式法进行计算,对计算成果综合分析与选定后,最终选用推理公式法的计算成果作为区间设计洪水;分析知豹村水库下泄洪水与区间同频率洪水不遭遇,因此,将区间洪峰流量作为浊峪河河口处的设计洪峰流量。  相似文献   

20.
长江上游与洞庭湖洪水一旦遭遇,将会形成全流域性洪水或特大洪水,给流域各地区防洪减灾工作带来巨大考验。对1981~2012年间共30次长江上游与洞庭湖洪水遭遇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5类天气学概念模型。通过分别描述这5类模型的洪水特征、降水特征及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对洪水遭遇的天气学规律进行了更细致的研究,为进一步优化三峡水库调度方案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