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洋  王林  张喜榜  王畅  陈瑾  焦会立 《钢铁》2015,50(8):51-57
 热轧过程引入的带钢表面等间距纵向条纹缺陷,经后工序酸洗、冷轧、连续退火等处理均无法彻底消除,严重影响成品表面质量。通过全流程缺陷演变研究及工艺试验,确认了该缺陷是由热轧精轧末机架工作辊辊面磨削螺旋纹在轧制过程中转印至带钢表面所致。磨削过程中砂轮平面与轧辊辊面曲线的接触匹配不当、磨辊工艺参数不合适等因素会导致磨削螺旋纹的产生。通过优化精轧工作辊CVC辊形及轧辊磨削参数,彻底消除了轧辊表面磨削螺旋纹以及由此导致的热轧薄板表面等间距纵向条纹缺陷。  相似文献   

2.
热轧板带精轧机工作辊辊面的螺旋纹在轧制过程中压印至带钢表面,使带钢表面产生条纹状缺陷,经分析,确认导致轧辊表面产生螺旋纹的主要原因是轧辊辊型和轧辊磨削参数设定不合理。通过优化轧辊磨削参数以及轧辊辊型曲线,消除了轧辊表面螺旋纹。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带钢热轧机工作辊材料的热疲劳性能对轧辊表面磨损的影响,并提出了如何防止因这种磨损而引起的轧入缺陷以及随后造成的超低碳冷轧带钢中的表面缺陷现象。在200~600℃的温度范围内,对现有的镍晶铁和候选的高速钢进行热疲劳试验,计算出热疲劳性能,并根据轧辊材料的显微组织、力学与物理性能整理分析试验结果。研究人员发现,由于碳化物含量较低,抗拉与抗压强度较高,且导热性较好,因此高速钢的热疲劳性能要比镍晶铁的好得多。之后,通过检查实际的带钢热轧的工作辊表面磨损以及随后的冷轧带钢中的表面缺陷,研究了轧辊材料对超低碳钢中的轧入缺陷的影响。较之于镍晶铁轧辊,具有极佳热疲劳性能的高速钢轧辊的抗轧辊磨损性要高得多,因此能更有效地防止超低碳冷轧带钢中的表面缺陷。  相似文献   

4.
《四川冶金》2016,(4):84
正近日,宝钢工程技术集团上海江南轧辊公司与宝钢股份冷轧厂、设备部联合组成的攻关团队,试制成功一种用于冷轧辊表面修复的超精研磨技术。采用该项新工艺修复的轧辊轧制冷轧带钢产品降低了带钢表面缺陷改判量。去年以来,针对冷轧带钢表面存在的质量缺陷,专项攻关团队对冷轧辊表面修复的超精研磨技术深入研究。经过多次调研论证与现场测试,以及反复调整研磨工艺和砂带选型,最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热轧带钢表面麻点状铁皮缺陷产生的原因,通过降低开轧温度、提高穿带速度、采用热轧工艺润滑、高速钢轧辊、辊缝冷却、在线轧辊研磨等一系列措施,可以降低带钢表面三次氧化铁皮厚度,改善精轧工作辊表面状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这些措施对控制带钢表面麻点非常有效,可以将铝镇静钢表面麻点状铁皮发生率控制在0.1%以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河钢集团邯钢公司产品转型升级,带钢表面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轧后带钢表面水印则成为产线经济效益提升的制约。本文从热轧原料、轧辊表面质量、辊缝润滑、乳化液浓度、轧制策略、压下分配等工艺方面,系统地分析了邯钢2 180 mm酸轧机组带钢表面水印的形成原因,认为水印缺陷主要由带钢表面粗糙度均匀性太差、轧辊粗糙度在带钢表面不均匀复制所致。通过降低轧辊表面粗糙度,提升轧辊粗糙度RPC,降低F5机架压下率,提升末机架乳化液浓度,加强轧辊喷嘴检查,提高原料表面质量等措施,轧后带钢表面水印缺陷得到有效控制,为后序生产汽车外板创造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7.
热轧工作辊的在线氧化膜对带钢表面质量影响很大,轧辊表面氧化膜剥落直接导致带钢表面产生二次压氧缺陷。通过大量的现场试验及相关理论,本文分析了高铬铁轧辊氧化膜的动态变化过程、轧辊氧化膜形成及剥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取得了较大成效。  相似文献   

8.
针对薄带轧制过程中出现的振动纹,论述了轧辊振动纹对带钢振动纹存在的传递关系。通过对磨床振动测试,分析了辊面产生振动纹的原因。为了避免有纹轧辊上线轧制,需要对磨削后的轧辊进行检测,提出了一种轧辊表面振动纹检测方法,用高精度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辊面波形,既确保了检测出辊面轻微振动纹,又不会对辊面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热连轧带钢生产过程中表面辊印缺陷的形成原因。结合生产现状,通过优化加热温度及轧制工艺、改善轧线的冷却条件、优化生产计划编排、加强轧辊表面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带钢表面辊印缺陷基本杜绝,产品的实物质量显著改善,客户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
1 前言近年来热冷轧带钢及中板轧机的磨辊车间,在应用涡流检测技术控制工作辊和支持辊表面质量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目前,北美和西欧近70%的宽带钢轧机,在磨辊工序采用了不同程度的自动化检测系统,以检查轧辊表面裂纹及各类损伤缺陷。关于用萨克莱  相似文献   

11.
轧辊是轧制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设备,直接影响轧机的生产率、带钢的表面质量和制造成本。在保证带钢表面质量的情况下,降低轧辊的消耗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使用镀铬辊、合理选择轧辊基辊材质、制定合理的轧制规程等方法,延长轧辊使用寿命;二是通过降低断带和缺陷换辊事故,防止爆辊、黏辊,减少非正常换辊次数,最终有效地降低了轧辊的消耗。  相似文献   

12.
据 Transactions ISIJ1988[69]Vo128报道热轧带钢机支撑辊的剥落有两种:1.辊身局部磨损造成的过渡轧制接触疲劳而引起的支撑辊剥落;2.由如挤压、滑辊之类的轧制故障引起的热震动和轧辊修磨时未完全排除的缺陷引起辊面缺陷的扩散而导致的剥落。剥落的趋势与碳、铬含量,辊身局部的碳化物粒度及轧辊材质的断裂韧性有关。因  相似文献   

13.
李军 《本钢技术》2007,(2):36-38
50"轧辊磨床加工的支持辊所产生的表面质量缺陷是许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磨床操作者共同面临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冷轧带钢生产中,支持辊作用在工作辊上.而工作辊又直接作用在带钢表面,所以带钢表面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工作辊、支持辊磨削加工后的表面质量和几何形状精度。由于支持辊磨削加工在冷轧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带钢生产的基础环节,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使用廿辊森吉米尔轧机轧制铁素体不锈钢TTS445J2时,轧辊粗糙度与成品表面光泽度、粗糙度的关系,并研究了材料退火钝化后组织、力学性能和表面耐蚀性的情况。试验生产结果表明,廿辊森吉米尔轧机可以将轧辊粗糙度传递到带钢表面,从而生产出亚光表面不锈钢;随着轧辊粗糙度的提高,带钢表面粗糙度也在提高,光泽度呈降低趋势。轧辊粗糙度达到2.0~3.0μm时,试验带钢表面有很好的消光性,可以应用于室内装饰及建筑外墙、屋面。  相似文献   

15.
针对冷轧连退线平整机换辊后带钢表面存在横向辊印的问题,通过一系列试验和分析,确定平整机在换辊闭合机架过程中工作辊辊面损伤导致带钢表面横向辊印缺陷的发生。通过对平整机轧制力控制系统优化改进,将传统的恒参数PID轧制力控制优化为针对不同工况的自适应调节参数PID轧制力控制,减小了平整机机架闭合过程中工作辊与带钢之间的冲击,避免了平整机工作辊辊面损伤,连退产品的横向辊印检测合格率由86.7%提高到99%,基本消除了横向辊印缺陷,保证了带钢的表面质量。  相似文献   

16.
影响轧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很多,为此对影响辊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实验研究,得出了轧辊和砂轮的速度、砂轮粒度、砂轮直径及磨削液等主要因素对轧辊表面粗糙度影响的一般规律。利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了轧辊表面粗糙度的数学模型,并将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基本一致。此项研究为适时控制冷轧带钢在线磨辊辊面粗糙度提供了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17.
 针对冷轧带卷的凸棱缺陷,对冷轧生产工艺进行适当调整,未能完全消除;而同期热轧带钢表面出现了亮带,经过跟踪与测量,确定热轧卷亮带位置与冷轧卷凸棱位置有对应关系,并提出亮带的实质是轧辊的猫耳状不均匀磨损导致在带钢厚度方向上形成的局部高点。通过优化热轧轧辊辊型和其他工艺制度,成功地解决了中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上热轧带钢亮带问题,同时避免冷轧带钢凸棱缺陷。  相似文献   

18.
利用扫描电镜分析了酸轧生产线带钢下表面异物压入缺陷、轧机入口三辊单元下辊和测张辊的粘结异物、聚氨酯辊辊面粘结异物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三者的成分基本一致,说明辊面粘结异物导致了带钢表面的异物压入缺陷。进一步分析认为,辊面异物粘结的真正原因是出口活套的活套小车上的转向滑轮掉落油泥。通过制定转向滑轮的检查和清理周期,并将其纳入清洁生产管理规定中,能够彻底解决此类异物压入缺陷。  相似文献   

19.
对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1422热轧带钢表面辊系氧化铁皮缺陷的生成机理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分析了实际生产中产生轧辊氧化膜剥落的原因;阐述了负荷、温度、轧制计划等因素对辊系氧化铁皮的影响,提出了控制辊系氧化铁皮产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西冶金》2010,(6):9-9
高铬铸铁轧辊主要用于热带钢连轧机和中厚板轧机,其主要失效有裂纹、剥落、断辊和氧化膜脱落。裂纹的形成主要与卡钢、打滑、跑偏等轧制事故以及接触疲劳有关。剥落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轧辊表面裂纹引起的剥落。轧制过程中,由于热冲击在辊面产生裂纹并扩展;或磨削后辊面存在残余裂纹,在随后上机轧制时裂纹扩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