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潘筱璐 《山西化工》2023,(10):241-243
利用2021年鹰潭市城区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结果,对鹰潭城区的环境空气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2021年6项污染物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5.3%,主要受PM2.5和臭氧的影响;环境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变化特征,SO2、NO2、PM10、PM2.5和CO这5种污染物月均值浓度均呈现先逐渐降低后逐渐升高的“船”形变化趋势,O3-8 h与之相反,浓度呈现先逐渐升高后逐渐降低的倒“V”形变化趋势;通过同比分析,2021年鹰潭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较2020年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于2021年7月至12月,为揭示呼和浩特市城区环境空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时间分布特征,使用中流量大气采样器采集环境空气中PM10、PM2.5样品,选择毒性效应较强的Cr、Mn、Fe、Ni、Cu、As、Cd和Pb等8种重金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测定了其含量。结果表明:(1)2021年7月至12月,除Cu以外,其他重金属在PM10和PM2.5中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2)PM10中Cr、Pb呈现出冬季>夏季>秋季的特点;Mn、Fe、As呈现出冬季>秋季>夏季的特点;Cu、Cd呈现出夏季>冬季>秋季的特点;Ni呈现出秋季>夏季>冬季的特点;PM2.5中Cr、Mn、Fe、As、Cd、Pb呈现出冬季>秋季>夏季的特点;Ni的季节变化与PM10相同,即秋季>夏季>冬季的特点;Cu呈现出秋季>冬季>夏季的特点。PM10和PM  相似文献   

3.
刘静 《云南化工》2023,(6):45-48
以南宁市种植有茂密林带的主干道路为研究对象,对空气中PM0.5、PM1.0、PM2.5、PM10、TSP等的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0.5、PM1.0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主要受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最高值都出现在凌晨4∶00,最低值则都出现在下午18∶00;PM2.5质量浓度的高值出现在4∶00和8∶00;PM10、TSP质量浓度的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变化曲线呈现双波峰的变化趋势,自由沉降在PM10、TSP的除去中占主导地位,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的影响较弱,PM10质量浓度的高值出现在8∶00和22∶00,TSP质量浓度的高值出现在10∶00和22∶00。  相似文献   

4.
朱伟  张付海 《安徽化工》2023,(5):113-117
基于2015-2020年安徽省空气质量监测和PM2.5化学组分等逐小时数据,分析了安徽省颗粒物污染特征和污染来源。结果表明,2015-2020年期间全省呈现PM2.5日均浓度低值日增多、高值日减少的趋势,其中浓度高值主要分布在秋冬季和春末夏初,局部短期污染和区域重污染过程显著,逐步向PM2.5与O3复合污染类型转变。2020年全省PM2.5化学组分中占比较高的三个组分为有机物(28.2%)、硝酸盐(21.6%)和硫酸盐(12.1%)。PMF结果表明,安徽省PM2.5最主要的来源是二次硝酸盐,其占比范围在26.3%~38.3%之间,其次为二次硫酸盐、燃煤、工业排放和机动车排放。  相似文献   

5.
田鹏山  王帆  吴惬  徐培建  朱珠 《广东化工》2023,(9):140-142+104
2018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CO、NOx、PM2.5、PM10、HC的排放总量分别为1937.11吨、2922.30吨、333.96吨、1228.74吨、429.26吨,其中飞机发动机本身CO、NOx、PM2.5、PM10、HC的单位排放量分别为45.9吨/万架次、74.5吨/万架次、2.6吨/万架次、2.7吨/万架次、6.2吨/万架次。利用AERMOD模型模拟得出,2018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排放的PM2.5、PM10对西乡监测站的年均贡献浓度分别为0.9μg/m3、1.4μg/m3,约占西乡监测站2018年实际监测浓度的2.9%、3.5%,其中机场对西乡监测站PM2.5的贡献中二次贡献约占81.6%。针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颗粒物污染,应重点关注施工和裸露土地扬尘以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等管控;针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臭氧污染,应重点加强飞机辅助动力装置、油库及...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中山市2017年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结果发现,SO2、NOx、CO、PM10、PM2.5、BC、OC、VOCs和NH3排放总量分别为4164、38231、92978、21492、6469、586、1199、56910和7059 t。SO2的最大排放源是化石燃料固定燃烧源;NOx、CO和BC的最大排放源是道路移动源;PM10和PM2.5的最大排放源是扬尘源;VOCs的最大排放源是溶剂使用源;NH3的最大排放源是农业源;其他源中的餐饮油烟源是OC的重要排放源。SO2、PM10、PM2.5和VOCs的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山市北部和东部工业区,以及中心城区,NOx的排放多分布在交通较为密集的交通干线和高速路区域,NH3的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山市南部和北部。  相似文献   

7.
黎细华  苏淑珍 《山西化工》2023,(11):257-260
以一典型工业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该城市国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站2016—2020年的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臭氧(O3)、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2.5)监测数据,分析该城市环境空气中六项主要的空气污染物浓度、AQI达标率、各级污染级别的首要污染物占比和年际变化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特征。结果表明:5年间,该城市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表现为O3>PM2.5>NO2>PM10>CO>SO2,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呈现波动性改善趋势,但臭氧污染日渐凸显,且O3已成为影响空气质量最为关键的大气污染物。通过分析该区大气质量变化,有针对性地提出空气质量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8.
化学团聚促进电除尘脱除PM2.5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勇  赵汶  刘瑞  杨林军 《化工学报》2014,65(9):3609-3616
燃煤排放细颗粒物是大气环境PM2.5增加的重要来源。采用燃煤热态实验系统,进行了在电除尘器入口烟气添加化学团聚剂以及协同脱硫废水蒸发处理促进电除尘脱除PM2.5的实验研究。实验考察了团聚剂添加前后PM2.5浓度及其粒度分布的变化,以及团聚剂浓度、添加点烟温、团聚剂溶液pH、烟气量、雾滴粒径等对PM2.5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化学团聚液后,通过润湿作用、液桥力和吸附架桥作用可增强PM2.5之间的接触并促进团聚长大,PM2.5增大到原先的4倍左右,典型工况下电除尘器出口PM2.5浓度降低40%以上。增加团聚液浓度可促进PM2.5的脱除;适当降低团聚液pH有利于PM2.5的团聚。喷脱硫废水,电除尘器出口PM2.5浓度变化不大,加团聚剂后出口细颗粒物浓度降低。  相似文献   

9.
基于2015~2020年“乌昌石”区域PM2.5逐时监测数据及气象资料,分析了区域内PM2.5污染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2020年“乌昌石”区域PM2.5年均浓度介于53.61~65.31μg/m3之间,2017年后区域PM2.5污染得以明显改善,但2020年仍高于国家标准限值,4城市PM2.5年均浓度呈西低东高的分布特征。6年4城市PM2.5日均浓度总污染天数比例为24.40%,以轻度污染和重度污染天数为主,不同城市PM2.5污染等级天数比例差异较大,且主要出现在秋冬季,五家渠和石河子的污染较乌鲁木齐和昌吉更严重。“乌昌石”区域风速、气温、日照时数和降水量与PM2.5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湿度和气压与其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显示,“乌昌石”区域PM2.5污染改善显著,但重度污染尚未消除,构建PM2.5污染发生时的气象要素数据库...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贵阳市秋冬季节大气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于2021年11月18日—2021年12月4日在花溪区、乌当区、息烽县、修文县同步采集PM10和PM2.5样品,并对其质量浓度、水溶性离子、碳组分和无机元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质量浓度呈花溪区>息烽县>修文县>乌当区的分布特征,PM2.5质量浓度呈息烽县>花溪区>修文县>乌当区的分布特征;PM10、PM2.5中水溶性阳离子以Ca2+、NH4+、K+为主,花溪区Ca2+、K+的含量相对较高,阴离子以SO42-、NO3-、Cl-为主,息烽县SO42-、NO3-<...  相似文献   

11.
调阅寒亭区两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的污染物监测数据,采用污染物分担率、Spearman秩相关系数、污染状况统计、现状对比等多维度对主要污染物、污染物变化进行污染物年度、月度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寒亭区环境空气质量明显转好,在PM10和PM2.5治理上取得显著成效。为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仍然需要PM10和PM2.5、臭氧协同治理。  相似文献   

12.
应用承重撞击器(DGI)采样系统在南昌某电厂2#锅炉电除尘器前进行颗粒物采集,并同时采集了原煤样和底灰样。对飞灰的质量粒径分布、底灰和飞灰中次量与痕量元素的分布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M1.0和PM2.5质量分别占PM10质量的16.0%~17.4%和46.9%~50.6%;Na、Mg、P、S主要富集在亚微米颗粒物中,Al、Si、Ca、Ti、Fe、K主要富集在超微米颗粒物中;随着颗粒物粒径的减小,As、Cd、Cr、Pb的浓度逐渐增大,且在亚微米颗粒物中的增幅大于超微米颗粒物,Mn在各级颗粒物中浓度相近;As、Cd、Cr、Pb大量富集于亚微米颗粒物之上,Mn在各级颗粒物中富集特性无明显差异,且各痕量元素挥发特性存在以下规律:As>Cd>Cr>Pb>Mn;文中给出了无控制条件下痕量元素的排放因子,PM1.0中各元素排放比例存在以下规律:As>Cd>Cr>Pb>Mn。  相似文献   

13.
余玲 《煤化工》2023,(5):112-115
研究了超低排放改造后燃煤电厂周边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仿真分析方法,分析了超低排放改造技术对燃煤电厂周边大气污染的改善情况。选取某大型燃煤电厂的5#燃煤机组作为仿真对象,从燃煤机组污染控制单元的除尘装置、脱硝装置和脱硫装置三个方面完成燃煤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选取Fluent软件作为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的仿真软件,在燃煤电厂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设置采样点,对比不同月份采样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总悬浮颗粒物、PM2.5、PM10等污染物浓度变化。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超低排放改造后,燃煤电厂周边采样的大气颗粒物样品中,总悬浮颗粒物、PM2.5、PM10、SO2、NOx的浓度明显下降,验证了超低排放改造对燃煤电厂周边大气污染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燃煤锅炉SCR对颗粒物排放特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电厂多数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技术降低电厂NOx排放,目前关于电厂中SCR对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十分匮乏。本研究对一热电联产锅炉SCR前后颗粒物和飞灰进行取样,分析颗粒物质量粒径分布以及化学成分。采用计算机控制扫描电镜(CCSEM)对飞灰进行分析,获得颗粒物单颗粒成分。结果表明SCR前后PM10均呈双峰分布。经过SCR后,PM0.21浓度降低约62%(质量),而PM0.21-1浓度升高19%(质量);PM1中SO2相对含量增加约6%(质量),SiO2和Al2O3相对含量降低,而CaO相对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经过SCR后,PM1-10浓度降低约17%(质量),成分基本没有变化,但是颗粒成分变得更均一,说明经过SCR后,PM1-10发生交互作用。因此经过SCR后PM1-10浓度降低不仅由于颗粒物在SCR中发生沉积,更有可能是颗粒物之间交互作用导致。  相似文献   

15.
湿法除尘技术进展及变温多相流脱除PM2.5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家骅  夏素兰  魏文韫  余徽  W.H 《化工学报》2013,64(1):155-164
分析对比了工业化国家应对工业增长控制PM2.5排放的策略与技术措施,特别是荷兰在充分的技术经济性研究基础上制定50% PM减排目标、相当于9 mg·m-3工业尾气颗粒物允许排放浓度标准,值得我国借鉴。工业源颗粒物排放占比前5的冶金、石油加工、化工、建材和食品加工业颗粒排放物呈现PM1.0的粒度分布峰值特征,应首选湿法静电沉降类(Wet-ESP)减排技术,但其经济性未必适合我国大规模基础工业发展阶段。提出废气-废水多相交叉流阵列变温脱除PM2.5的新方法,利用气流横掠液柱传热传质产生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浓度场推动微粒向气液界面运动,使所有单液柱均成为独立的PM2.5分离单元,其串-并联组合结构使阵列具有很高的PM2.5分离总效率。模型预测单元数n=200的交叉流阵列用于810kW大功率钻井柴油机(排气量4906 kg·h-1干气)尾气碳烟PM2.5减排的效率为91.4%,现场模型试验实测值略大于80%,理论与实践均表明该方法以废治废、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6.
李勇 《广州化工》2023,(13):184-186
2020年7月-2021年6月在贵阳市选取2个采样点位,采集不同季节的大气PM2.5样品,且测定了PM2.5及其中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含量,建立贵阳市PM2.5受体成分谱,并利用化学质量平衡模型(CMB)对PM2.5来源进行解析。结果显示,贵阳市大气PM2.5中的主要成分包括水溶性二次离子和碳组分,其主要来源是二次硫酸盐、汽车尾气尘、燃煤尘和二次硝酸盐,贡献率依次为33.18%、24.78%、20.75%和8.02%。  相似文献   

17.
纤维对PM2.5过滤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排放的残留物中存在许多有毒的PM2.5细颗粒物,对人体呼吸功能损害大,因此研究如何有效去除PM2.5细颗粒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不同尺寸“Y”形截面和圆形截面的单纤维丝对烟气中PM2.5颗粒物的过滤性能进行实验,分析不同烟气流速和颗粒物浓度对颗粒物截留率的影响,进而研究纤维集合体在不同单丝线密度和孔隙率的条件下对烟气中PM2.5颗粒物过滤性能的作用。结合Euler法和Lagrange法对上述单纤维丝和纤维集合体实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将其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实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时刻“Y”形截面的单纤维丝比圆形截面单纤维丝对颗粒物截留率更高。对于纤维集合体,单丝线密度为0.27 tex和孔隙率为0.88工况下,纤维集合体对颗粒物PM2.5的捕集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8.
汤利  李丽  谭捷 《广州化工》2022,50(9):133-134+143
以2020年泸州市大气自动监测数据为对象,应用相关分析开展大气污染成因及污染防治对策研究。成果表明,泸州市区主要污染源为O3和PM2.5;在冬季全市及各站点PM2.5与NO2、CO显著相关,PM2.5与SO2、SO2与CO、CO与NO2俱低度相关;在夏季全市及各站点O3与NO2显著相关;泸州大气环境主要受工业污染源和机动车污染源共同影响;在不利天气下,通过多污染源综合控制工业污染源、机动车、秸秆燃烧等方式以减轻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常州冬季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于2019年冬季采集PM2.5样品61个,测定了不同元素的含量,评价了不同重金属元素的健康风险。采样期间,PM2.5的平均质量浓度为64.51μg·m-3,31.2%的天数超过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浓度限值,说明常州存在一定的大气污染问题;痕量元素仅占所测元素的8.3%,其中,Mn、Zn、Pb和Cu对于成年男性、女性和儿童的非致癌风险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较低;Ni对于成年男性、女性和儿童不存在致癌风险;而Cr对于三者的致癌风险处于10-6~10-4之间,具有潜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20.
冮明选 《辽宁化工》2023,(1):101-103+107
依据2021年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对阜新市城区空气质量污染时间特征、空间分布特征、气象特征及污染原因进行了分析。PM2.5、PM10和O3为阜新市城市空气质量主要污染物,PM2.5污染主要发生在取暖期,早、晚时段污染相对突出,主要来源于本地低空面源排放。PM10污染主要发生在取暖期和春季,污染主要来自煤和生物质燃烧、外来输入沙尘影响以及本地大风扬尘。O3污染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季,污染来源有待利用技术手段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