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软件体系结构演化模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映辉  王立福 《电子学报》2005,33(8):1381-1386
软件演化包括静态演化和动态演化两个方面.作为软件的蓝图的SA(软件体系结构),为人们宏观把握软件的整体结构和软件演化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描述SA的构件-连接件模型的基础上,首先针对SA的静态演化,建立了SA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凭借矩阵变换与运算对SA静态演化中的波及效应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量化界定,同时给出了构件在SA中贡献大小相对量的计算方法.其次,针对SA的动态演化,给出了SA动态语义网络模型,分析了SA动态语义网络中基于不动点的浸润过程收敛的判定,提出了邻接矩阵原子过滤的概念,进而指出,SA动态演化过程可用一系列邻接矩阵原子过滤在时刻上的逻辑衔接来描述.最后给出了两个层面上对SA演化波及效应的分析框架.为SA演化的管理、控制、利用、评价和量化描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出了一种基于独立分量分析的红外目标跟踪新算法.在红外序列图像的第一帧中,依据目标的尺寸和大概位置选择目标区域,进行独立分量分析得到目标矩阵.在后序图像中选取跟踪区域,将其在独立分量上投影得到跟踪矩阵.利用实际目标区域所得跟踪矩阵和目标矩阵的夹角最小这一特点,进行目标跟踪,在目标被遮挡、形状变化和背景发生变化等复杂环境下取得了较好的跟踪效果,与传统方法比较,有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形式概念分析是数据处理和知识发现的有力工具,然而仅利用形式概念分析中的传统方法已不能满足大数据环境的需求,这是因为大量数据不仅包括对象-属性信息,还有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结构信息,因此扩展形式概念分析进行数据处理与知识发现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此,本文定义了带对象结构信息形式背景,并在形式概念的基础上引入连通性提出全局结构信息形式概念和局部结构信息形式概念(统称为结构信息形式概念),进而讨论基于结构信息形式概念的知识发现问题;由于现实中数据的动态变化及信息的传播与扩散是不可避免的,又进一步探讨了当带对象结构信息形式背景对象结构矩阵或连接矩阵发生变化时结构信息形式概念的演化规律,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出了对应的算法并对它们的时间复杂度进行分析;此外,通过实验表明了结构信息形式概念动态更新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VC++的GPS软件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GPS软件接收机具有需要硬件资源极少、可移植性强、开发新算法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成为了新一代GPS接收机研制的热点.完成了基于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的卫星信号的捕获算法、基于混合载波跟踪环的载波跟踪和码跟踪算法、卫星星历数据的提取及卫星状态解算算法和伪距测量算法等算法的仿真验证,介绍了基于VC++的GPS软件接收机的设计方法和过程.该软件接收机可以输出各个通道跟踪到卫星信号的载波频率、伪码频率及伪距,卫星星历及卫星状态,接收机的位置、速度信息以及各种DOP值等诸多信息.最后,给出了所开发的GPS软件接收机在实际GPS数字中频信号下的定位结果.结果表明,该软件接收机的定位误差在20 m以内.该GPS软件接收机系统采用纯软件的方法实现了硬件GPS接收机数字中频信号后的所有功能,算法修改灵活,可为进一步研究GPS接收机的各种算法提供一种方便快捷的仿真平台.  相似文献   

5.
基于运动模型的一类传感器管理方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申石磊  刘先省  潘泉 《电子学报》2002,30(2):201-204
利用目标检测前后信息熵的变化以及卡尔曼滤波方程中协方差的预测与更新阵,可以计算出传感器对目标进行检测或跟踪所产生的信息增量,并给出了一类基于信息增量最大化传感器管理方法.仿真结果表明:与顺序跟踪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更合理分配有限的传感器资源,提高跟踪系统的整体性能;与随机检测与跟踪方法相比,该方法在保证一定跟踪精度的前提下,能最大限度地发现并跟踪新目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游客游览过程中游客游迹跟踪和追溯的需求.分析了无线射频识别系统数据产生和应用系统需求信息之间的不匹配,给出了游客游迹可追溯单元的语义描述,提出了使用事件处理机制处理游客身份标签数据并完成相应信息的转换,建立了基于射频识别语义事件的游客游迹跟踪模型和追溯方法,通过并发射频识别事件优先级处理策略机制,设计了游客游迹跟踪与追溯系统的功能架构、网络结构和查询。  相似文献   

7.
传统基于生成式的车辆跟踪方法仅考虑了目标信息,忽略了车辆背景信息,降低了目标与背景的表征能力.针对复杂背景条件下视觉导航对车辆跟踪精度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粒子滤波的系数编码车辆跟踪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获取的帧图像进行仿射变换归一化处理,并采用深度去噪自编码器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完备特征字典的生成;接着,采用稀疏编码对完备特征字典进行降维处理,消除网络高层目标特征的冗余信息,保留网络底层的高效关联特征;最后,将提取的深度稀疏编码特征应用到粒子滤波的框架内实现车辆的有效跟踪,有效克服了判别式跟踪方法无法处理遮挡问题的缺陷.实验结果表明,在尺度变化、光照变化以及遮挡等复杂环境下,本文方法将跟踪精度提升了17%,每秒处理的帧图像速度提升了64%.  相似文献   

8.
非协作通信中的盲信噪比估计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唱亮  汪芙平 《通信学报》2008,29(3):76-81
为解决调制识别前端的信噪比估计问题,首先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子空间分解的盲信噪比估计算法,新算法通过利用信号的过采样率信息构造特定维数的自相关矩阵,避免了原算法中对信号和噪声空间维数的估计.同时为了降低算法计算复杂度,以及更好地跟踪信噪比的变化,给出了另一种基于PASTd的子空间跟踪算法来进行信噪比的跟踪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子空间分解算法相比,改进算法在性能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同时基于PASTd的信噪比估计算法相比基于子空间分解的估计算法更好地跟踪了信噪比的时变.  相似文献   

9.
适应用户需求进化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海涛  孟祥武 《电子学报》2011,39(3):643-648
 针对个性化信息服务难以有效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问题,从行为动机角度分析了需求变化的原因.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论"设计了分析信息类别与信息行为所对应需求层次的机制,进而提出了面向行为动机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型.通过分析用户行为记录,模型有选择性得将候选推荐内容多样化,通过监测用户反馈,判定其需求变化趋势并主动做出适应.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模型优化后的个性化信息服务系统对用户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0.
一种本体演化波及效应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金龙飞  刘磊 《电子学报》2006,34(8):1469-1474
本文提出了一种本体图模型,建立了本体邻接矩阵和可达矩阵,凭借矩阵变换与运算对本体演化中的波及效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量化界定;文中阐述了对演化中的本体变化操作所引起的各种波及效应;给出了本体元素对本体结构的贡献大小、本体内聚度及本体演化中元素受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并且分析了依赖未知情况下的本体演化的波及效应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本体演化的服务模型,从而为本体演化的管理、控制、利用和评价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为本体演化的计算机自动处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A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active waveguides realized on lithium niobate crystals using erbium as active element is presented. A software package is implemented to simulate the propagation of electromagnetic waves in graded-index active waveguides using an active vectorial beam propagation method (ABPM), which enables to calculate the optical field evolution along the propagation axi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optical signal gain evolution as function of erbium concentration profiles obtained by various doping methods is presented. The optimal doping method, leading to the maximum gain, is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元数据和反射的面向方面软件演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成万  张立军  张慧 《电子学报》2011,39(8):1771-1777
面向方面软件中的基础程序的结构信息发生变化后,会导致意外的连接点丢失问题.其原因在于连接点的定义紧紧地依赖于基础程序的结构,这种紧密的耦合严重阻碍了面向方面软件的演化.提出一种基于元数据和反射的面向方面软件演化方法.在连接点定义和基础程序之间加入概念层,以实现连接点定义和基础程序结构的解耦.概念层模型用于描述基础程序的...  相似文献   

13.
软件需求缺陷特别是关于系统安全性方面的需求缺陷已逐渐成为导致飞机等安全关键系统发生事故的主要根源。在基于模型的软件开发中,有效管理开发出来的软件需求将有助于解决这一问题。为避免软件需求的无序性导致软件需求缺陷特别是安全性需求缺陷的生成,在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有关思想基础上,提出了层次化管理安全关键软件需求的思路,构建了安全关键软件的需求递阶层次结构。该结构按照目的、准则、方案三层将软件需求有序组织在一起,不仅明确表达了不同层次软件需求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保证软件需求的一致性、可溯性,而且说明了软件安全性需求与危险场景之间的关系,有助于预防安全性需求缺陷,从而可以有效规避软件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梯度轴棱锥产生周期性局域空心光束的几何光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几何光学的光学追迹法,对梯度轴棱锥系统产生周期性局域空心光束(bottle beam)的演变过程进行描述。利用光学仿真软件的光照度分析功能,对光束传播中不同传播距离的截面光强分布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通过改变两个轴棱锥底角大小,可以对周期性局域空心区域的长度进行控制。这种梯度轴棱锥系统可以很容易地产生尺寸非常小的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需求的测试用例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针对软件的基本特点,介绍了测试用例设计的相关概念,结合软件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述了基于需求的测试用例设计的基本过程,给出了以满足功能覆盖为特点的软件测试用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Existing researches fail to involve formalized methods in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domain software and lack analysis on formal degree,this paper comes up with a formal degree evaluation approach for domain software based on evidence.Various levels of transformation models are mapped by formal analysis of evidence in life cycle of domain software so as to quantitatively measure degree of evidence.Evaluation model based on evidence i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detailed evaluation requirement.A level model including mapping condition is established to describe formal degree at hierarchical level.This paper explains detailed evaluation process through an evaluation example.The approach stated in this paper can describe formal degree of domain software,evaluation data can support subsequent bottleneck analysis and trustworthy evolution,thus provide formal support for creditable construction and analysis.  相似文献   

17.
非相干LED白光产生无衍射光的光源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非相干光源产生无衍射光束的实验中,入射光束的均匀性对产生无衍射光束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文中以非相干光源白光LED为例,通过对LED自身发光特性的分析,对光线传播过程进行数学建模,用非成像光学光通量守恒原理,对均匀照明设计方法进行理论推导,得到了一种基于非成像光学产生均匀光束的透镜设计方法。用三维建模软件进行建模并用光学仿真软件进行光线追迹,确定用该方法设计的透镜能满足实验对入射光束均匀度的要求,并初步实验获得较高质量的零阶无衍射Bessel光,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软件回归测试是软件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需求矩阵的软件回归测试方法,量和降低了回归测试的成本。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针对目前运维阶段回归测试把需求矩阵的应用延伸到运维阶段,有效提高了回归测试的质  相似文献   

19.
Low-Power Rotary Clock Array Desig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tary clock is a recently proposed clock distribution technique based on wave propagation in transmission lines. In this paper, we investigate the problem of power minimization of rotary clock designs. Specifically, we have developed a software tool based on the method of partial element equivalent circuit that is capable of extracting the SPICE netlist from the layout specification of a rotary clock design. Using our tool, we have performed extensive analysis that links various design parameters of a rotary clock design to its oscillation frequency and power dissipa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our analysis, we then propose a power minimization algorithm. Our algorithm derives a rotary clock structure that dissipates the minimal power while satisfying the clock dimension requirement and oscillating at the target frequency with the given clock load. Experimental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for target operating frequencies ranging from 0.5 to 5 GHz, rotary clock designs can achieve power savings of up to 80% in comparison with conventional clock tree implementations  相似文献   

20.
抛物方程(PE)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波传播预测模型,并成为解决电磁波传播问题的主要工具。针对目前仅有散射传输损耗年中值预测方法,对短期预测的迫切需求,在考虑大气湍流对大气折射指数影响的基础上,结合湍流非相干散射理论,采用PE预测在湍流状态下的散射传输损耗,并与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应用PE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出湍流大气环境下的散射传输损耗天中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