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建筑创作》2003,(4):104-105
从北京旧城传统中轴线的空间序列处理中得到启示.对规划区域内中轴线上的景观序列做出如下构想。  相似文献   

2.
《建筑创作》2003,(3):104-105
轴线。从北京旧城传统中轴线的空间序列处理中得到启示,对规划区域内中轴线上的景观序列做出如下构想:  相似文献   

3.
广州市政府从1998年起,启动142项城市景观工程建设.新、旧两条城市中轴线和珠江两岸绿化带构建了"一横两纵"的城市景观体系.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大剧院和广州报业文化广场等一批新的大型标志性建筑陆续完成.  相似文献   

4.
正该医疗区是合肥安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校园规划扩展的一部分。通过医疗区规划设计竞赛的机遇,进一步整合原有肌理,改善原有校园空间最观环境的不足,为整个校园带来一个高潮的结尾。在医疗区的规划中引入了两条景观绿化带:水平绿化带区分教学区与医疗区;竖向绿化带强调学校的主轴线,设计成林荫花园。这条景观绿化带一侧布置医疗综合楼,另一侧布置传染楼和辅助用房。主广场为门诊、行政办公及探视参观人流服务,次广  相似文献   

5.
起点之美——北京市永定门广场景观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彦琢  姚欣  曲魁 《中国园林》2012,28(1):61-64
完整的中轴线代表了北京的历史文脉.永定门广场位于北京传统中轴线的南端起点,在改造荒废断桥的基础上,建设成由北部架空广场和南部绿地组成的公共开放空间.从分析项目环境入手,从3方面淦释了北京中轴起点之美:以中轴线为核心,构建连续、完整、和谐的中轴景观序列;保护、展示永定门的美学和历史价值;充分发挥广场的文化展示、历史教育作用,完善休憩、举行活动、仪式等功能.  相似文献   

6.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3,(4):109-111
北京中轴线是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区域,统领城市功能与空间格局,体现北京城规划秩序思想的文化特点。近年来,北京中轴线申遗在即,中轴线遗产价值的挖掘为北京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北京中轴线的历史资源所构成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在全球有突出的显示度,其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也是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城市空间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历史的维度,对北京中轴线的发展史和遗产价值特征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在中轴线申遗背景下,应注重其轴线格局所形成的价值特征,分别为:以中为脉,并存秩序;融合山水,顺应地形;活态遗产,继承形态。构建城市形态-景观-文化资源一体的城市遗产价值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7.
御灏府是位于石家庄开发区槐安路旁的住宅区,销售中心位于住宅区北侧的绿化带内,紧邻城市干道横向展开,两侧体量减小,在试图创造住宅中轴线底景的同时,希望将其对道路的压迫感降到最低,细长的建筑平面可以获取良好的景观,中央多功能展示大厅南北通透,除了有销售展示的功能外还可以为住区和城市提供展览等公共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8.
秦洛峰 《华中建筑》2006,24(2):111-114
该文从空间中的线性元素入手分析了城市中的道路网,道路的形式、变化及景观,中轴线和城市轮廓。  相似文献   

9.
为迎接辛亥革命100周年,2008年7月,武汉市政府决定同时以国际征集的方式征集辛亥革命博物馆(新馆)和首义南轴线城市设计方案.武汉市建筑设计院和美国MCM设计集团联合体所提交的设计方案获得第一名并作为实施方案. 1规划设计 1.1中轴对称与面山背水 本次规划设计地块处于武昌旧城范围的几何中心位置,首义中轴线贯穿整个地块.为了强化首义纪念中轴线,规划采用中国传统的中轴对称式空间布局,其空间序列自北向南依次为蛇山、红楼、首义文化园、景观水池、纪念广场及纪念碑、博物馆(新馆)、纪念公园、紫阳湖,构筑面山(蛇山)背水(紫阳湖)的空间格局,使整条首义中轴线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0110景观规划:突出奥林匹克主题 1绿色奥运主题 通过城市水系的引流.中轴线上水与绿带将自然生态与人工造景贯穿引向城市腹地。 北段森林公园绿地满足了城市人对绿色的渴求在宽阔绿带中散布多种功能的活动场所和景观廊道又将大面积森林绿地作了合理的保护脱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繁衍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 中段作为奥运中心区域,中轴线以宽阔的块状绿地.与生态建筑结台.最大限度地使市民得以亲近自然深人自然体味自然融八自然. 南段元大都遗址在保护文物古迹的前提下.形成崭新的视角,更深^地感受自然. 整体规划区域内.绿色与水贯穿适中.创造出对…  相似文献   

11.
张妍 《建筑与文化》2023,(5):119-120
2023年1月,《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规划(2022年—2035年)》正式发布,为申遗在即的北京中轴线明确遗产构成要素和保护利用方向。文章以城市历史景观为视角,将中轴线的遗产资源构成归纳为: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价值维度,通过多维度对其遗产资源的整合,对中轴线的利用提出价值维度、遗产类型、山水景观和再利用方面的四点建议,构建城市历史景观视域下的北京中轴线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广场的空间性质和环境特征确定了组织城市空间社会生活;重视环境的整体性建立空间秩序;组织环境景观;创造城市景观特色;关注城市环境生态等设计理念。依循上述原则对市民广场的布局、中轴线和空间序列的组织、人行步道系统、空间界面和天际轮廓、环境生态、环境气氛和环境意境进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3.
根据广场的空间性质和环境特征确定了组织城市空间社会生活;重视环境的整体性;建立空间秩序;组织环境景观;创造城市景观特色;关注城市环境生态等设计理念。依循上述原则对市民广场的布局、中轴线和空间序列的组织、人行步造系统、空间界面和天际轮廓、环境生态、环境气氛和环境意境进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4.
绿色、科技、人文之奥运 由美国易道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联合设计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规划设计,其整体的设计理念体现在一个由小道、地景以及绿化带组成的复杂网络。因为森林公园与城市中轴线相连接.又使其成为一个城市化的休闲娱乐空间与天然化的生态环境空间组成的综合系统。奥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建筑受礼制思想影响,建筑以"中轴线"方式布局。与西方传统建筑重视空间显著不同,中国传统建筑更加重视时间因素,在以"中轴线"序列为主的空间组合方式中,隐含了时间因素,分析挖掘其中的时间因素有利于全面的认识中国传统建筑,以期为今后的建筑设计带来启发。  相似文献   

16.
任璐  何子张 《中外建筑》2008,(5):112-115
山东省诸城市东关大街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景观资源和交通组织,被塑造为城市新的中轴线。文章从中轴线与城市景观系统整合、中轴线的功能聚合与分区、城市景观与城市文化的空间规划几个方面提出塑造小城市中轴线的规划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7.
深圳CBD中轴线公共空间规划的特征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深圳CBD中轴线公共空间的规划特征与规划实施案例。中轴线是CBD公共空间的一条"脊梁",是交通轴线、多功能轴线、立体轴线、景观轴线、文化轴线,中轴线城市设计的历史经验具有示范作用;中轴线实施过程曲折漫长,其深刻教训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18.
<正>作为城市之轴的核心区域,方案充分体现了文化性、市民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公众提供了文化休闲的公共领域,而成为辽东湾的"客厅"。设计引入传统筑城营国的理念,将中国传统城市空间轴线的原型,物化为起承转合的空间序列组合,贯穿城区南北的主轴线,形成了城市的主框架,城市格局由此生长而来。设计方案从辽东湾的地域特征入手,因循自然板块和水系形成以中轴线上的城市文化展示馆为核  相似文献   

19.
《规划师》2015,(9)
清远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对常规的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基于清远"灵动、婉约、生态"的地域特色,构建"山水传承、空间引聚、风貌营造"的规划框架,实现城市中轴线从"高、大、上"的直轴向"灵、秀、婉"的活轴转型。同时,通过营造"城苑一体"的总体格局,形成"流觞曲水"的特色空间,营造"彰显岭南"的景观风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中轴线,以期为类似城市的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道路绿化带的系统组成元素,结合北京市大兴区亦柏路N21G1,N14G2地块绿化带设计案例,提出了植物景观、休闲空间及灯光的设计方法,使绿化带达到了生态、宜人、舒适的休闲空间效果,解决了地块扬尘、周边人员休憩娱乐、雨水收集再利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