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荆江关洲河段河道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熊治平  邓良爱 《人民长江》1999,30(5):27-28,39
关洲汊道位于葛洲坝工程下游长江荆江河段首部。其两汊年内水沙分配随来流少左右易位,临界流量为20000m^3/s,即20000m^3/s以上,左汊为主汊,20000m^3/s以下,右汊为主汊,水沙分配的这种变易性规律,与该河段特定的汊道河槽形态及相应的水力泥沙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嫩江各典型年少水期的分析,当P=75%时,嫩江来水220m^3/s,总干渠引进18m^3/s,期间红旗泡和大庆水库不引水情况下,按过去的设计灌溉面积,农业用水可满足87%,当P=80%,嫩江来水97m^3/s,总干汇只能是8.5m^2/s,在不给大庆引水情况下,农业用水只能满足31%,因此,对经引江道工程进行整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黄河下游现有引黄渠道工程107处,设计引水能力4200m^3/s、1985-1998年年平均引水量104亿m^3,为两岸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渠道工农业水价标准从1989年以来却一直未变。通过对引黄渠道水价制度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供水的变化情况等,提出了水价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综合利用水沙资源引黄淤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原阳县韩董庄引水渠以西7.1km堤河作为引黄淤滩试验区,首先进行了来水来沙分析、渠首闸分沙比估计、堤南干渠输沙能力分析、放淤引水量估算、退水条件分析,以及退水区泥沙落淤量估算,在以上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按照便于管理运用、尽量利用现有水利工程、退水不影响排涝等原则,确定放淤方案为:将季庄支渠扩大到流量15m^3/s,单口门放淤2,工程实施后可获得:改良土壤、增加耕地面积、减轻渠道淤积,确保黄河  相似文献   

5.
从黄河断流谈引黄蓄水李希宁,林宏达,师景荣(山东黄河河务局)(历城区建委)黄河是山东省主要的客水资源,年均(高村站)来水量为407亿m3。目前,山东黄河共建成引黄涵闸57座,设计引水能力2429.5m3/s,实际最大引水流量达1058m3/s。自50...  相似文献   

6.
东江水库自然调蓄常遇洪水的能力很强,但在初设中未予研究。通过采用条件组合频率图解方法,计算了东江水库多年调节自然蓄洪的作用,计算结果表明:满足下游农田的防洪要求,不需专用防洪库容,与初设成果比较,减少防洪库容1.5亿m^3;满足下游铁路的防洪要求,采取后期成果,只需专用防洪库容1.2亿m^3,较初设成果减少防洪库容3.8亿m^3;5 ̄10年一遇的下泄流量,较初设成果减少1000 ̄2500m^3/s  相似文献   

7.
根据宋代丰利渠引泾自流灌溉引水位,经实地考察测算,结合当代水资料分析,估算出宋代泾河入冬10,11月平均流量和年平均流量均为320m^3/s左右,而20年代有水记载以来则分别减少到62m^3/s和63.6m^3/s,揭示出泾河水量随着历史发展有显衰减趋势。形成这种情况的大背景是“中国中纬度地带气候暖干化”。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游干流汛期水沙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龙羊峡、刘家峡两库联合运用后黄河中游干流汛期水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具体表现为:①伏汛期河口镇、龙门、潼关三站水量多年平均比1968年前减少50%左右,沙量减少约60%,但相应水沙量占全年比例变化不大;秋汛期水量减少50%以上,沙量减少65%~80%,相应水沙量占全年比例明显降低,同时年际间水沙量变幅减小。②水流过程的变化,伏汛期主要表现在2000m3/s以上中、大流量级历时、水量、沙量的明显减少和1000m3/s以下枯水流量的增加;秋汛期1000m3/s以下小流量历时出现几率大大增加,水沙量也相应增多;而1000m3/s以上中、大流量明显减少,9月下旬和10月份水沙量与非汛期特征十分接近。  相似文献   

9.
滹沱河灌区属自流灌区,总灌溉面积40万亩,渠首工程为无调蓄引水枢纽,由滚水坝和位于两坝端的沉砂槽式引水渠组成,设计引水量为36.6m ̄2/s,实际最大引水量仅达23.0m ̄3/s。进水闸达不到设计引水流量的原因主要有:(1)界河铺坝段河床宽阔,河道来水量相对较小,在运用中缺乏足够的冲砂流量和冲刷时间,使两岸取水口前与河床主流相接处形成深槽,引水不畅,坝前淤积;(2)导流墙、翼墙之间的断面过水能力不足以及导流墙与滚水坝顶高程平齐,阻止了坝前水流向沉砂槽内补充,使进水闸前的实际水头低于滚水坝前水头10cm左右;(3)上游闸孔淹没出流降低了流量系数;(4)渠首水流速分布差异较大,呈折冲状态。针对上述存在问题,采用忻定渠一侧集中引水,坝前河槽横向引水至广济渠进水闸的方法,拆除广济渠渠首处导流墙,改善水流曲折迂回状况以增大引水量,并对改进工程方案进行了计算。(朱宗蓉)  相似文献   

10.
东西关水电站施工采用二期导流方案,截流设计流量910m^3/s,采用立堵截流,且龙口在砂卵石覆盖层上,截流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1994年10月29日开始截流,实测最大值605m^3/s,龙口最大落差2.2m,最大流速6.5m/s,龙口总抛投量8520m^3,经过12h46min截流成功。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 安业橡胶坝是东丰县六道沟灌区的二干渠首枢纽工程。位于东丰县猴石镇安业村境内,地处县内最大河流莲河的主河道上,控制面积262km2,橡胶坝的设计洪水标准为10年一遇,坝高 3.0m。,坝长 40m,引水流量为 0.74m3/s,设计灌溉面积150hm2  相似文献   

12.
根据小浪底水库的开发任务、初期水库输沙规律及黄河下游河道的演变规律,对初期运用满足防淤减淤、供水发电要求所需要的调控库容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调控库容调水、水库淤积、下游河道减淤2及断面形态调整、发电的效果。认为当调控上限流量采用2600m^3/s时,调控库容采用8亿m^3;当调控上限流量采用3700m^3/s时,调控库容采用13亿m^3,可较好地满足防洪减淤2和供水发电需要。  相似文献   

13.
V型短顶堰适用于中小型渠道的流量测量,用时可以卡放在渠首闸门槽中,结合放水闸量水,测流范围可达到1m^3/s以上。便携式巴歇尔槽,小巧方便,随处可测,测流范围可达到181/s,适用于毛渠及田间地头很小流量的测量。文中给出了两种量水设施的设计尺寸,可以做为灌区及工农业用水的量水设施选型。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近期黄河水沙变化,采用门限回归、谐波分析等模型预测了小浪底水库初期运用15年的黄河天津水沙情况及入库水沙条件。预估15年平均入库水量310亿m^3,其中前5年约360亿m^3、后10年约290亿m^3;15年平均入库沙量约为9亿t,前5年与后10年均值接近。  相似文献   

15.
由水电四局和甘肃省水电局联营施工的引大入秦工程(引大通河入秦王川)渠首工程于1994年10月全部竣工,渠首总长度10m,其中水电四局承担8m。完成土石方明挖38万m^3,洞挖9万m^3,混凝土浇筑4万m^3,贯通隧洞5座,约4.71km,开挖明渠3.4km,建公路桥、山洪渡槽等11座,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达到通水条件。经抗压强度分析及运行充分证明工程质量是符合设计要求的。  相似文献   

16.
引黄灌区机械清淤造供浆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黄灌区机械清淤造供浆技术措施研究舒高献谷维龙(东营市水利局灌溉处257091)(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东营市现有引黄灌区17处(666.67hm2以上),其中大型灌区2处,中型灌区6处。设计引黄能力485m3/s,近年均引水15亿m3,引进泥沙18...  相似文献   

17.
黄河小浪底水利本世纪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的多目标兴利工程,是黄河下游治理的控制性骨干工程,枢纽坝高154m,水库总库容126.5亿m^;枢纽吉年一遇洪水4000m^3/s设计,万年一遇洪水52300m^3/s校核;按水库减少运行要求,在非常死水位220m时2总泄流能力不小于700m^3/s。  相似文献   

18.
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实施后,引黄水量将由现状的年平均(近10年)52亿m^3,减少到40亿m^3。由于引黄水量的大幅度减少,人们一直担心是否会由此导致灌区内区域地下水的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缺乏观测试验资料的情况下,采用集中参数模型对河套灌区节水改造前后区域地下水位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引黄水量每年减少12亿m^3情况下,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幅度较小,约为0.4m,  相似文献   

19.
花园口水文站是黄河下游洪峰编号的依据站。该站不同量级洪水的发生频次,特别是10000m^3/s以上洪水的发生频次,一直是防汛部门和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在对1949年以来花园口水文站实测洪水资料进行系统整理的基础上,善后对10000m^3/s以上洪水的发生次数进行了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1949 ̄1999年花园口水文站在伏秋大汛中共发生186次洪峰流量大于4000m^3/s的洪水,其中洪峰流量大  相似文献   

20.
在控制河南河段滩岸坍塌、河势变化及整治工程险情的前提下,从有利于下尤其是山岽河段的减淤出发,论证了小浪底水库2000年减淤调度运用的关键调摈指标,推荐起始运行水位采用205m,调控上限流量采用2600m^3/s,调控库容采用8亿m^3。分析了2000年遇不同水水沙条件时库区淤积变幅及下游河道清上刷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