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欢  盘瑶 《日用化学工业》2018,48(5):247-254
概述了敏感性皮肤的表现和形成机制,介绍了物理化学法、生物化学法、细胞生物学法、三维重组皮肤模型替代法、动物实验法、主观评价法、半主观评价法、客观仪器评价法等舒缓化妆品功效的评价方法,提供了舒缓功效评价的新思路,展望了舒缓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通为评价化妆品的舒缓功效,为化妆品功效宣称提供科学依据,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模型、SDS刺激斑马鱼胚胎模型和人体功效评价等测试方法对2款精华水进行比对测试,结果显示,采用LPS诱导巨噬细胞方法,2款精华水对NO释放的抑制率分别为85.87%和84.57%,对IL-6的下调率分别为44.18%和38.76%,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采用SDS刺激斑马鱼胚胎模型,2款精华水组的斑马鱼胚胎平均翻滚次数分别下降51.85%和76.54%,与刺激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人体功效评价结果显示,连续使用测试样品28天,2款精华水对受试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提升分别为55.56%和39.61%,泛红均值分别下降4.75%和6.68%,且与使用前相比具有显著性(p<0.01)。研究表明LPS诱导巨噬细胞模型、SDS刺激斑马鱼胚胎模型和人体功效评价等测试方法是可行的,均可作为化妆品舒缓功效评价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化妆品功效评价是通过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临床评价等方法对化妆品功效进行测试、分析和解释。解读了欧盟、中国关于化妆品功效宣称的法规,从体外实验、在体实验和感官评价实验三个方面介绍了化妆品功效的评价方法,强调了化妆品功效评价的重要性与科学性,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建立化妆品功效评价综合体系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多肽可改善皮肤屏障功能、调节皮肤神经免疫、维持皮肤微生态等,可从多种角度发挥显著的抗敏舒缓功效。本文综述了敏感肌肤的形成机制,以及具有抗敏舒缓功效的化妆品多肽的研究进展,为化妆品多肽的应用和创新原料的开发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李诚桐  赵华  王敏 《日用化学工业》2018,48(10):551-557
概述了图像分析法的发展概况,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图像分析仪器和分析技术在化妆品美白祛斑、舒缓、抗皱、控油祛痘、延缓皮肤衰老等功效评价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基于图像分析法的评价方法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6.
祛斑化妆品功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角度简要介绍了皮肤色斑的形成、祛斑化妆品作用原理,色斑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人类皮肤的一大问题;并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祛斑化妆品产品的功效评价方法和进展,随着祛斑化妆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功效评价方法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评价方法包括照相法、皮肤荧光色素检测法、反射光谱测量法、三色分析法、漫反射光谱法和数字化成像定量技术等;同时展望了祛斑化妆品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祛班美容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规定文献资料可用于化妆品保湿功效宣称的支持,但对于文献资料应满足何种条件尚无具体规定。通过汇总和分析作用机理、理化试验、细胞试验、皮肤模型、动物试验、人体试验6种类型的文献,就支持保湿功效的文献资料所应符合的要求提出了建议,同时就驻留类产品的文献资料在淋洗类化妆品中的应用,以及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试验数据的规范使用展开了讨论。目前的建议是基于行业现状提出的,今后应该与时俱进地加以修改完善,使化妆品的功效宣称依据更加科学和充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斑马鱼技术研究依克多因和羟基积雪草甙组合物的舒缓功效,其方法:对斑马鱼进行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暴露诱导斑马鱼皮肤炎症的发生导致中性粒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向皮肤表面增殖和迁移,建立舒缓功效评价模型。在炎症模型中,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与皮肤炎症反应程度成正相关,炎症的消退会伴随着炎症部位中性粒细胞数目的减少。本文通过计算受试物对斑马鱼中性粒细胞的抑制率,进而评价受试物对炎症的舒缓功效。结果显示:依克多因和羟基积雪草甙组合配比在设定质量浓度下能够抑制斑马鱼炎症皮肤表面中性粒细胞的聚集,具有舒缓功效。结果表明,依克多因和羟基积雪草甙组合配比在设定质量浓度下具有舒缓功效,为其在化妆品配方开发中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皮肤生理学检测的概念,介绍了皮肤形态组、脂质组、微生物组、功能组等生理学检测方法和指标在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应用,为化妆品进行人体功效评价时皮肤生理学指标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和指导,并对皮肤生理学检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为了配合《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中化妆品的安全和功效宣称评价相关法规的顺利实施,国家药监局颁布了《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和《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文章全面梳理了新法规下我国化妆品安全和功效宣称评价的要求及方法,并对企业和相关从业者提出了应对建议,为化妆品行业开展安全及功效宣称评价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概述了皮肤的保湿机制与常见保湿剂的作用机理,介绍了物理化学法、细胞生物法、三维重组皮肤模型替代法、主观评估、客观仪器评估等保湿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保湿功效评价的新思路,展望了保湿化妆品功效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近年来关于化妆品保湿、祛皱、美白、防晒等功效的评价方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简要分析,为企业和研究机构合理选择和使用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依据。最后指出我国亟需深入研究和建立科学统一、简便的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促进我国化妆品市场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皮肤的衰老表现和衰老机制学说,介绍了生物化学法、细胞生物学法、三维重组皮肤模型替代法、动物实验法、主观评估、客观仪器评价法等延缓皮肤衰老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延缓皮肤衰老功效评价的新思路,展望了延缓衰老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及其与功效相关的2份配套文件《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的陆续出台和实施,使我国化妆品行业正式进入功效评价时代。在新时代正在到来的时间窗口,比较了中国与欧美各国对化妆品的定义,概述了中国和欧美各国化妆品功效宣称相关法规的最新格局和进展,介绍了国内外化妆品功效评价的标准方法或评价指南,讨论了全球其他化妆品消费市场的化妆品功效监管体系带给的启示,并展望了我国化妆品法规变革背景下广大化妆品企业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赵华  王楠 《日用化学工业》2018,48(3):129-133
概述了皮肤颜色的影响因素、黑色素形成及美白机理,介绍了生物化学法、物理化学法、细胞生物学法、三维重组皮肤模型替代法、动物实验法、主观评价法、客观仪器评价法等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提供了美白功效评价的新思路,展望了美白化妆品功效评价方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一种新型防晒黑功效的化妆品人体功效评价方法。基于皮肤晒黑的光生物学反应机理,通过系统探索皮肤黑化特征及客观测试指标变化趋势,构建了一种紫外诱导-黑化前产品干预的新型防晒黑评价模型。以2倍MED单次紫外照射诱导,照射后即刻起连续9天涂抹测试产品,测试时间点为照射前、第5天、第7天、第10天,以皮肤肤色(ITA°值)和皮肤黑色素值(MI值)为评价指标。通过对比不同部位、不同紫外照射剂量等实验条件的影响,对防晒黑评价方法进行了优化。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祛斑美白功效化妆品功效评价,并与我国现有祛斑美白功效评价方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评估祛斑美白化妆品的防晒黑功效,且具有试验周期短、成本较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化妆品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宣称测试人体评价试验方法,为相关指标的测试提供参考。通过制定合理的试验方案、选择合适的仪器设备测试使用产品前后皮肤衰老特征指标的改善情况,为延缓皮肤衰老功效宣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我国化妆品功效宣称监管的必要性,介绍了世界上主要化妆品发达国家对于化妆品功效宣称监管的方法,综述了我国化妆品功效宣称监管的历史和现状,并对我国关于化妆品的功效宣称监管进行了展望,提出监管方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权威部门要及时发布相关评价指南,企业要积极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构建化妆品功效宣称评价信息平台,使化妆品生产者、监管者、消费者对于化妆品的功效宣称评价信息能够多方互动,最终形成共同监督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一款宣称舒缓修复功效的产品进行功效评价并进行重复性实验,进而确定舒缓修复产品的功效评估方法。选择30名20~45岁的健康人群,用质量分数为1%二烷基硫酸钠(SLS)溶液在双前臂内侧做封闭型斑贴试验24 h诱导产生红斑,使用舒缓修复产品,通过测量受试区域皮肤的酸碱度(p H值)、经表皮失水量(TEWL值)、皮肤红色素含量以及皮肤图像分析,评估产品舒缓修复效果,舒缓修复产品能降低皮肤受到外界刺激因素后皮肤TEWL值,调节皮肤酸碱度pH值,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同时改善皮肤红斑情况,对受损皮肤具有一定的舒缓修复功效。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敏感皮肤的成因,并对其与皮肤刺激和过敏的关系进行了阐述;总结了针对敏感皮肤化妆品活性成分的研究现状;重点分类综述了化妆品活性成分的屏障功能修护功效评价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