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确保危险废物(铬渣)处理的有效性,防止发生环境污染事件,采用回转窑干法解毒—填埋场填埋处理工艺对铬渣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回转窑干法解毒工艺处理后,总铬、六价铬均能满足《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硫酸硝酸法》(HJ/T 299—2007)制备的浸出液中危害成分的浓度限值为:总铬9 mg/L、六价铬3 mg/L的要求,本治理工程实施后通过土壤污染防治的广泛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意识,将有力推进全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工程实践中铬渣处理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以包头钢铁集团酚氰废水为对象,采用小试试验,形成酚氰废水深度处理工艺,主要包括Fenton反应、絮凝沉淀、等离子体高级氧化、电化学催化反应。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出水中CODCr的质量浓度降为76mg/L,去除率为98.4%;总氮的质量浓度降为2.4 mg/L,去除率为96%;NH_3-N的质量浓度降为1 mg/L,去除率为97%,苯并芘的质量浓度降为0.004μg/L,去除率为99.9%;总氰化物的质量浓度降为0.052 mg/L,去除率为99.7%;挥发酚的质量浓度降为0.01 mg/L,去除率为99.9%。出水指标完全达到GB 16171—2012《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该工艺适用范围广,已应用于医疗废水、垃圾渗滤液等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3.
某金矿氰化尾矿浆中氰化物和砷元素超标,分别采用铁盐处理技术、因科法与铁盐联合处理技术、氯氧化法、压滤洗涤技术、双氧水氧化法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双氧水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氰化物和砷元素,处理后的氰渣达到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硫酸亚铁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硫酸亚铁法处理含氰废水进行研究,首次分别测定易释放氰浓度和总氰浓度,结果表明在pH 4~6,处理后废水中铁氰化物含氰质量浓度0.2 mg/L,总氰质量浓度为2 mg/L.采用硫酸亚铁处理含氰废水达不到排放标准是由于游离氰过高引起的,且生成铁蓝很稳定,因此,可以在过滤前进一步加入氧化剂一步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5.
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过氧化氢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含氰废水,考察了过氧化氢浓度、铜离子浓度、反应pH值及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总氰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总氰化物的质量浓度为874 mg/L时,在过氧化氢的质量浓度为3.09 g/L、铜离子的质量浓度为50 mg/L、反应pH值为9、反应时间为1 h的最佳条件下,总氰化物去除率达到97.6%。铜离子能加快过氧化氢氧化氰根的反应速率。此外,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过氧化氢实际投加量比理论投加量要大。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预煅烧和水泥固化/稳定化相结合的无害化处置含砷石膏渣方法,研究了预煅烧影响及砷固化机理.含砷石膏渣中砷含量为8.56%,浸出毒性高达1097.5 mg/L,远高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2007》中危废鉴别值5 mg/L.预煅烧温度为600和700℃时,石膏渣中亚砷酸盐分解导致总砷量和砷迁移性降低,砷浸出毒性可显著降低至较低水平(41.2和4.2mg/L).采用水泥固化可降低砷浸出毒性和控制砷泄露风险,较高温度(600和700℃)预煅烧后的石膏渣经水泥固化后抗压强度分别达4.2和5.2 MPa,砷浸出毒性分别达到0.98和0.22 mg/L,低于GB5085.3-2007危废限值.砷以Ca_2As_2O_7和AlAsO_4形式被包裹或吸附在C-S-H水化产物中,降低了砷迁移性;预煅烧可加速石膏渣水泥固化中砷参与水泥水化和化合反应,导致更多且密实的AlAsO_4和Ca_2As_2O_7相形成,强化砷固化效果.该方法有利于含砷量高和毒性高的含砷石膏渣处置,固化体可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预煅烧和水泥固化/稳定化相结合的无害化处置含砷石膏渣方法,研究了预煅烧影响及砷固化机理. 含砷石膏渣中砷含量为8.56%,浸出毒性高达1097.5 mg/L,远高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3-2007》中危废鉴别值5 mg/L. 预煅烧温度为600和700℃时,石膏渣中亚砷酸盐分解导致总砷量和砷迁移性降低,砷浸出毒性可显著降低至较低水平(41.2和4.2 mg/L). 采用水泥固化可降低砷浸出毒性和控制砷泄露风险,较高温度(600和700℃)预煅烧后的石膏渣经水泥固化后抗压强度分别达4.2和5.2 MPa,砷浸出毒性分别达到0.98和0.22 mg/L,低于GB5085.3-2007危废限值. 砷以Ca2As2O7和AlAsO4形式被包裹或吸附在C?S?H水化产物中,降低了砷迁移性;预煅烧可加速石膏渣水泥固化中砷参与水泥水化和化合反应,导致更多且密实的AlAsO4和Ca2As2O7相形成,强化砷固化效果. 该方法有利于含砷量高和毒性高的含砷石膏渣处置,固化体可直接进入垃圾填埋场.  相似文献   

8.
采用氧化法、沉淀法去除钢铁工业含锌含氰废水中的氰化物和锌离子。由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pH为9~10,温度为25℃,有效氯质量浓度为250 mg/L,搅拌反应时间为30 min。工业应用考察结果表明,污水混合池外排出水的总氰化物平均为4.42 mg/L,锌离子平均为14.71 mg/L,能达到湘潭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内部工业循环用水的标准要求(Q/OHAB 801.1—2009)(总氰化物≤10 mg/L,锌离子≤30 mg/L)。  相似文献   

9.
以砷含量高的石灰砷渣为研究对象,对其腐蚀性、组成、沉降性能、微观形貌,以及砷的形态分布和浸出毒性等性质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石灰砷渣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砷主要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存在,石灰砷渣因含砷量高[w(As)为29.3%],且砷的浸出质量浓度高于5 mg/L,需要进行稳定固化处理。同时浸出液p H值越低,砷的浸出浓度越高。硫酸根离子、醋酸根离子能够与钙离子反应,从而增加砷的浸出浓度。  相似文献   

10.
赵立臣  孙燕  左涛  冯威 《山东化工》2015,(6):141-144
采用化学沉淀结合Fenton法处理焦化废水中的氰化物,采用合理的实验设计方案,在应用响应曲面法讨论Fe SO4的投加量、H2O2的投加量以及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去除率影响的基础上,优化了总氰去除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Fe SO4投加量、溶液初始p H值对总氰去除率影响极为显著;回归分析和验证实验表明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实验是合理可行;在H2O2投加量为175μL/L、Fe SO4投加量为265mg/L、p H值为5.10,总氰去除率为97.35%,此时溶液中残留的总氰浓度为0.272mg/L,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