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5%草酮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了125%草酮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移栽后4天或5天使用草酮100、150、200ml/667m2,施药后28天,对稗草的株数防效为926%~988%,总株数防效为926%~985%;施药后50天,对稗草的株数防效为949%~981%,总株数防效为83%~959%,总鲜重防效为83%~943%。草酮对水稻安全。其效果优于50%或60%丁草胺乳油。  相似文献   

2.
35%丁苄可湿性粉剂1994~1995年防除水稻秧田和直播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在播种后10天使用丁苄(商品量)1.5、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为89.7~93.7%,总杂草防效96.8~99.2%。直播稻田在播种后5天使用丁苄1.8、2.25千克/公颂,对稗草的防效92.9~94.1%,总杂草防效97.8~99.0%。丁苄对水稻安全。与10%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和50%丁草胺乳油相比,可扩大杀草谱。  相似文献   

3.
朱永林 《农药》1996,35(8):44-46
35%丁苄可湿性粉剂1994-1995年防除水稻秧田和直接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在播种后10天使用丁苄1.5,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为89.7-93.7%,总杂草防效96.8-99.2%。直播稻田在播种后5天使用丁苄1.8、2.25千克/公顷,对稗草的防效92.9-94.1%,总杂草防效97.8-99.0%。丁苄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4.
耿继光  耿仁转 《农药》1997,36(9):43-44
1996年用高杀草丹乳油防除中稻秧田、水稻直播田杂草。六安、和县两地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用1.5-1.8公升高杀草丹乳油20天对稗草株防效为90.1-98.80%,对杂草总体株防效为89.7-98.8%。90%高杀草丹乳油为中稻秧田和水直播田理想的除草剂。  相似文献   

5.
水稻直播田杂草防除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管国兴 《农药》1995,34(4):43-45
1994年对直播稻田进行了药剂除草研究。结果表明:播前用5%丁草胺颗粒剂1公斤/666.7米^2,播后再用10%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15克/666.7米^2处理,对稗草、阔叶草及总体杂草株防效分别为94.6%、87.3%92.3%;鲜重防效分别达99.4%、92.8%、99.3%。播后5天单用苄嘧黄隆15克/666.7米^2,对稗草、阔叶草、总体杂草株防效分别为80.4%、69.4%、77.4%;鲜  相似文献   

6.
王思政  王君玲 《农药》1998,37(4):25-26
在第二代梨木虱若虫期,用10%吡虫啉WP10000、8000、5000、3000倍液喷雾防治一次。药后1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9.4%、92.0%和93.6%;药后3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6.5%、91.5%、95.7%和95.1%;药后7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92.6%、94.6%、96.8%和98.0%;药后14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7.5%、86.8%、92.2%和96.3%,均明显高于目前常用农药的  相似文献   

7.
龚光明 《农药》1996,35(11):42-44
乙草胺·吡氟乙草灵混剂孓除稻茬油菜田杂草,对各种单、双子叶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83.6% ̄91.0%、92.1 ̄96.5%,其中对牛繁缕等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68.1 ̄70.8%、78.6 ̄82.6%,克服了稻茬油菜田长期单用吡氟乙草灵而导致的牛繁缕等阔叶杂草迅速上升,危害日趋严重的弊端。  相似文献   

8.
12%苄·恶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琼 《安徽化工》2009,35(2):63-63
进行了12%苄·恶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移栽后6天使用12%苄·恶乳油80、100、120mL/667m2,施药后20天,对稗草的株防效为84.5%~96.88%,总株防效为86.3%~92.83%;施药后45天,对稗草的株防效为81.5%~91.5%,总株防效为83.11%~92.95%,总鲜重防效为85.28%~93.17%。12%苄·恶EC对水稻安全,其效果优于10%苄磺隆WP或12%农思它EC。  相似文献   

9.
杨群芳  陈文瑞  蒋素蓉 《农药》2001,40(9):23-24
比较了苏·阿、B.t.和虫螨克防治花椰菜小菜蛾的效果。药后1天,2%苏·阿可湿性粉 剂100g/667m2的防效为98.3%,高于B.t.可湿性粉剂(16000IU/mg)50g/667m295.9%的防效, 也高于0.9 %虫螨克乳油 50ml/667m295.4 %的防效。药后1周,苏·阿的防效仍达 94.77%,明显 高于B.t.可湿性粉剂(16000IU/mg)50g/667m2和0.9%虫螨克乳油50ml/667m2的防效。  相似文献   

10.
使用灭铃净乳油1000,2000,3000倍液防治棉铃虫,药后7天防效均达到85.4%以上;1000倍液的防效可达94.5%,保蕾效果为92.13%。1000倍,2000倍处理防效极显著地高于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处理。  相似文献   

11.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30%丁·  乳油对水稻移栽田杂草防效显著。在水稻移栽后7天用丁·  70、90、110g/667m2施药后 20天总株防效分别为 68.02%、89.97%、92. 18%;施药后 60天总株 防效分别为62、22%、86.99%、89.31%,总鲜重防效分别为76.93%、86.65%、93.13%。极显著优 于单剂A,虽与单剂B防效相当,但农本明显低于单剂B,丁· 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刘福海  张成桂 《农药》1999,38(9):25-26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33%施田补乳油150ml对旱秧田杂草有良好的防除效果且对水稻安全,施药后35天对狗尾草的株防效93.01%,苋的株防效94.53%,总株防效89.13%,总鲜重防效85.65%。其除草效果优于丁草胺。  相似文献   

13.
进行了12%苄·恶乳油防除水稻田杂草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田移栽后6天使用12%苄·恶乳油80、100、120mL/667m2,施药后20天,对稗草的株防效为84.5%~96.88%,总株防效为86.3%~92.83%;施药后45天,对稗草的株防效为81.5%~91.5%,总株防效为83.11%~92.95%,总鲜重防效为85.28%~93.17%。12%苄·恶EC对水稻安全,其效果优于10%苄磺隆WP或12%农思它EC。  相似文献   

14.
吡虫啉与杀虫单混配防治水稻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敏  吴传伟 《农药》1998,37(5):26-27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吡虫啉防治稻飞虱速效性较好,且高效持效。田间适宜药量为10 ̄20g/667m^2,药后1 ̄5天,对稻飞虱校正防效达84.6% ̄95.3%,极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噻嗪酮25g/667m^2,防效(44.5% ̄80.3%)。控效期达30天以上。与80%杀虫单40g/667m^2混配可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后5天,校正防效达92.4% ̄94.4%。在实行害虫兼治中,宜在稻虱若虫  相似文献   

15.
张牧海  吕兰华 《农药》1998,37(5):30-31
45%丙·辛乳油稀释1000 ̄1500倍液对二代棉铃虫防效显著。药后1 ̄3天防效90% ̄100%,药后7天达81% ̄92%,保项效果47.9% ̄53.7%,保蕾效果54.8% ̄67.2%。该药是防治抗性棉铃虫的理想复配剂。  相似文献   

16.
抗蚜威防治麦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正军 《农药》1993,32(6):50-50
抗蚜威防治春小麦蚜虫,亩用量8克,药后1天,2天和3天,校正防效,分别为99.5%,93.8%和97.6%,药后12天虫中减退率为86.1%;亩用量10克,药后1天,2天和3天,校正防效分别为98.2%,94.9%和98.8%,药后12天虫口减退率仍保持在95.25。  相似文献   

17.
几种除草剂防除直播稻田稗草和千金子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宏海  仇伟全 《农药》1995,34(4):39-40
试验结果表明,直播早稻芽期每亩用10%吡嘧黄隆可湿性粉剂10克、立针期每亩用30%丙草胺乳油100毫升、17.2%哌草丹-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200克、一叶一心期亩用34%二氯喹啉酸-苄嘧黄隆可湿性粉剂28克、二叶一心期每亩用50%二氯喹啉酸丁湿性粉剂25克加10%吡嘧黄隆可湿性粉剂10克,对稗草和千金子均有理想的防除效果,鲜重防效分别为88.3 ̄99.1%和92.3% ̄100%,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8.
满穗等防治水稻纹枯病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丘林  夏亦秋 《农药》2000,39(6):36-37
试验表明满穗对水稻纹枯病有良好防效,持效期长。23%满穗悬浮剂225 ̄300ml/hm^2防治晚稻纹枯病,于水稻孕穗初期施药,药后30天株防效为68.97% ̄80.90%,于孕穗末期施药,药后30天株防效为66.23% ̄68.51%,病指防效为71.73% ̄72.20%,优于井冈霉素等常用药剂。  相似文献   

19.
赵敏 《农药》1996,35(7):34-36
1990、1994年,在连晚秧田进行了播后的药剂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2天,应用17.2%哌草丹-苄嘧黄隆每公顷3000克,30%丙草胺每公顷1125-1500毫升防除秧田杂草效果好,且杀草谱宽,总草株防效分别为96.3%、91.1-95.5%,鲜重防效为98.4%、91.5-95.9%。播后10%苄嘧黄隆每公顶180克,秧苗2叶后再用50%二氯喹啉酸每公顷375克,降草效果也较好。  相似文献   

20.
罗浚清  李国雷 《农药》1995,34(12):37-38
25%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的不同用量对不同叶龄的稗草都有较好的防效,而且对水稻安全。每亩用40克对2-3叶龄稗草的株防效达85-95%;50克对4-5叶龄稗草株防效达65-85%;60克对6-7叶龄、80克对7叶龄以上稗草株防效达60%左右,以上各处理的鲜重防效均有85%以上。亩用100克孕穗至抽穗期稗草的抑制率达100%,中毒稗草叶片枯黄,植株矮小,不能正常抽穗,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