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针对传统的梯子间材料消耗量大的安装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梯子具有悬拉和悬臂梁支撑作用的悬拉式复合材料梯子间,取消了传统梯子间的大梁,详细分析了各部分的受力,对其强度,刚度进行了计算和校核,对于方便煤矿立井施工,节约井筒装备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传统的梯子间材料消耗量大和安装复杂的缺点,设计了一种充分利用梯子具有悬拉和悬臂梁支撑作用的悬拉式复合材料梯子间,取消了传统梯子间的大梁,详细分析了各部分的受力,对其强度、刚度进行了计算和校核。对于方便煤矿立井施工,节约井筒装备投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坑常规临时支护存在着支护结构的埋置深度很大,基坑的内支撑用量大;支护结构的刚度相对较小,支护结构和土体的变形较大,易引起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传统方法的内支撑需要拆除,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社会资源;临时支撑拆除过程中将不同程度地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的影响等.将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相结合,即在施工期间利用地下结构的外墙或...  相似文献   

4.
姜敦灿 《煤炭技术》2006,25(5):79-80
采用型钢支撑、钢板外套、粘钢等加固技术对承受重荷载梁进行加固,端部支撑增加梁抗剪力,跨中支撑增加梁的抗弯性能,钢板外套结合还氧树脂胶与混凝土梁形成整体,具有较强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混凝土梁经过该方法加固后,显著提高了梁的承受重荷载的能力。该方法操作方便,施工速度快,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润扬大桥南汊北锚碇深基坑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扬大桥北锚碇深基坑工程施工中采用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内支撑以及砂桩和高压注浆技术的支护方案。通过制定合理的土方开挖方法,路线和支撑施工方案,加强施工监测,运用信息化施工方法,成功地保证了基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6.
磨机筒体通常采用焊接式筒体支撑,当磨机筒体和端盖在现场装配完毕后,需要在有限的磨机筒体内使用火焰切割焊接式筒体支撑,从而带来施工安全隐患。参照国际规范设计了一种新型可拆卸支撑,该新型可拆卸支撑具有方便拆卸、无需火焰切割的特点,并基于理论计算和有限单元法对其进行了强度和刚度校核分析,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避免了动火切割带来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7.
目前许多深基坑工程对于超深地下连续墙的刚度及防渗性能要求较高。在分析传统常用的接头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法——连续闭合钢箱接头。详细介绍了连续闭合钢箱接头地下连接墙施工技术及其施工效果。  相似文献   

8.
谢胜杰  金海龙 《矿冶》2023,32(6):139-146
为了探讨格构式柱间支撑在排架结构体系中的作用,以南非某冶炼厂房支撑改造加固为背景,选用MIDAS/Gen软件,针对柱间支撑布置,建立两个排架结构体系中的格构式柱间支撑模型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两个模型中,排架结构体系在吊车+制动荷载作用下的排架柱内力、位移以及排架柱底反力差异显著。通过对格构式柱间支撑截面进行理论分析,支撑建模方法不同,其平面外的刚度在排架结构单元横向刚度集成中的贡献不同,由此导致排架柱受力性能的差异。在排架结构体系工业厂房的设计、改造、加固过程中,尤其在矿山冶金厂房中,吊车工作级别高、吨位大、或者地震设防烈度高、风荷载大的情况下,排架结构单元所受到的水平作用大,变形指标控制成为设计的主控项目。格构式柱间支撑的有限元设计,采用了真实柱间支撑杆件模型,排架结构体系厂房的变形指标、受力性能明显改善,是一种高效、精确、实用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9.
施工期混凝土结构时变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时变结构力学理论的分类;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变结构承载机理进行分析,并叙述其简化模型,指出施工时变结构体系的弹性特征值、基础刚度、模板支撑薄弱层、施工周期与拆模时间这些参数影响施工短暂状况安全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介绍杭州千岛湖大桥深水柔性钢管混凝土桩桩外侧填石后压浆混凝土的施工方法,着重论述了为保证钢管混凝土桩特殊要求而进行的专题施工措施的优选,施工计算以及单桩抗推刚度试验。  相似文献   

11.
李三庆  赵鋆  魏伟 《煤矿机械》2008,29(2):65-67
在有限微量位移机构中,柔性铰链是实现微位移功能的新型机械结构。而柔性铰链内部应力在许用应力范围内是柔性铰链正常工作的保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柔性铰链在不同因素下的内部应力进行分析,为柔性铰链在实际应用中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普通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易开裂脱落。玄武岩纤维(BF)的加入可以有效地提升喷射混凝土韧性与抑制围岩变形的能力。通过弯曲韧性试验研究了BF对玄武岩纤维喷射混凝土(BFRS)韧性的影响规律,通过核磁共振试验(NMR)研究了孔隙分布对BFRS韧性的影响,并进行了井下现场支护试验。结果表明:BF掺入后,BFRS 7 d与28 d试块抗弯强度分别提高了9.8%,6.8%,且BF对早龄期抗弯强度提升效果更为明显;分别采用DBV与JSCE标准对BFRS韧性进行评价,实验发现最优纤维掺量为4.5 kg/m~3,此时D■和D■分别为29.5 N·m和57.9 N·m,试件弯曲韧性比同时达到最大值0.875;对比可知,DBV多值韧性标准更适合评价BFRS抗弯韧性。通过NMR试验发现纤维掺量对BFRS孔隙结构影响较大,纤维掺量达到3 kg/m~3时,BFRS大孔径孔隙占比仅为0.25%,当纤维掺量超过临界掺量4.5 kg/m~3,BFRS大孔径孔隙占比增加,喷射混凝土基体内部缺陷增多,韧性降低。进行井下支护试验发现BFRS抑制变形能力优于普通喷射混凝土,其中纤维掺量为4.5 kg/m~3时,支护段巷道35 d收敛位移最小,仅为0.21 mm,此时支护效果最好。分布在BFRS基体内部的纤维可以形成稳定的三维承力结构,有效改善BFRS基体内部孔隙结构,增加BFRS韧性,提高被支护巷道抗变形能力。高韧性BFRS可以有效地满足深部大变形巷道支护要求,达到"变形不开裂,开裂不掉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特厚煤层大采高综采综放适应性评价和技术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厚煤层综采(放)开采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开采面临的3个科学问题,建立了基于技术经济分析的厚煤层开采方法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基于液压支架与围岩的强度耦合、刚度耦合、稳定性耦合原理,建立了液压支架与围岩的耦合动力学模型及煤壁片帮的“拉裂-滑移”力学模型,提出了大采高综采(放)液压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确定的“双因素”控制法。基于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煤冒放性与煤壁稳定性控制的矛盾,提出了增大液压支架的初撑力及优化液压支架架型结构等方法缓解2者之间的矛盾。通过开发厚煤层大采高综采(放)关键技术与装备,实现了厚煤层的安全、高效、高回采率开采。  相似文献   

14.
超欠挖状态下支护结构的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树忱  朱林  孙爱花  张露晨  谢璨  晏勤 《煤炭学报》2017,42(11):2817-2825
在传统的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设计中,通常假设支护结构层是一个薄壁等厚层。钻爆法开挖的隧道围岩表面由于受爆破的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欠挖,导致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结构层厚度不均匀。充分考虑超欠挖情况下隧道围岩表面的不平整性,根据喷射混凝土支护厚度将支护后的隧道表面不规则形状依据实际喷层情况归结为未完全填充、局部填充和完全填充三类。基于弹性力学厚壁圆筒理论,建立了单一喷射混凝土支护结构和喷射混凝土+钢格栅联合支护结构的等效刚度与最大支护力的理论公式。基于上述原理,结合收敛-约束法对某隧道开挖工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隧道支护结构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对超欠挖隧道的稳定性分析具有较好的适用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金城大厦工程中各项条件,对基坑采用工字形截面排桩式连续墙支护,其结构整体刚度大、稳定性高。支护设计采用“布氏”法和“m”法进行结构计算。  相似文献   

16.
裴守魁 《中州煤炭》2016,(8):118-121,130
液压支架薄煤层顶梁由于箱体矮、刚性差,往往容易产生较大的焊接变形,致使顶梁的平面度超差,影响使用。介绍了通过控制顶梁拼装间隙、提高顶梁结构刚性、合理选用焊接参数和正确选择焊接顺序等方式有效控制薄煤层顶梁焊接变形的方法,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满足了顶梁的使用要求,取得了理想效果。结果表明,通过给薄煤层顶梁预制变形量、增加结构刚性、合理选择焊接参数及焊接顺序,可以有效控制液压支架薄煤层顶梁的焊接变形。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形式支撑对多层轻钢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通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构建6层纯框架轻钢结构,以此为基础对结构分别布置中心支撑、偏心支撑和隅撑支撑,计算8度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抗侧刚度、自振周期,并采用两条经典地震波对四种结构体系进行弹塑性时程的对比分析,比较四种钢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王小国  丁德才 《中州煤炭》2018,(3):170-173,179
通过分析传统矿井无煤柱沿空留巷支护工艺现状与缺陷,对新型支护工艺的应用与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以柔性与刚性联合支护为主的沿空留巷支护技术。该项技术将沿空留巷巷旁柔性支护与巷内刚性支护结合为一体,减少了沿空留巷上下帮及顶底板变形量,提高了巷道支护强度与安全性,避免了额外的返修及维护工程量,降低了巷道维护成本,现场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陈领  雷文成 《煤矿开采》1998,(3):17-18,58
文章从减少综放面两端头煤炭丢失入手,研制了综放面两端头放顶煤过渡支架,通过试验和矿压观测,证明该支架的适应性强,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矿浆分配器分矿装置的工作原理,以及气缸支承座的结构设计,通过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对气缸支承座的强度和刚度进行校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