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琳 《物理测试》2006,24(2):21-22
借用扫描电镜、电化学分析和腐蚀失重实验方法研究了镀液中添加RE经直流和单向脉冲电沉积方法制备的镍镀层的耐蚀性。结果表明:单向脉冲法制备的镍镀层抗腐蚀能力优于直流法制备的镍镀层抗腐蚀能力,其原因主要归于单向脉冲镀层结晶比较细小致密,直流镀层结晶较粗大且致密性差。  相似文献   

2.
首先,将预处理后的合金样品在碱式碳酸镍溶液中进行预镀,目的是在镁锂合金表面形成一层Ni-P合金薄膜;然后,在硫酸镍溶液中进行二次镀覆,获得具有保护作用的镀层。对获得的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抗腐蚀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能够在镁锂合金表面形成平整、光亮、致密的镀层,镀层与基体结合良好。镀层中磷含量达到13.56%(质量分数),镀层的维氏硬度约为HV549。极化曲线测试表明,Ni-P镀层的腐蚀电位升高至-0.249V(vsSCE),并有一个很宽的钝化区,这种现象显示该镀层具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化学镀镀层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采用化学镀制备含不同粒径的纳米金刚石Ni-P-D复合镀层,通过SEM、XRD、摩擦磨损试验、磨粒磨损试验和电化学试验,探究纳米金刚石粒径对Ni-P镀层微观形貌、力学性能、摩擦磨损性能、磨粒磨损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经化学复合镀可以得到与基体结合良好,厚度约为30 μm,含纳米金刚石的Ni-P-D复合镀层;含50 nm 金刚石的Ni-P-D复合镀层的硬度最高,抗摩擦磨损和磨粒磨损性能最好;随着纳米金刚石粒径减小,Ni-P-D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和抗腐蚀能力提高,含5 nm金刚石的Ni-P-D复合镀层的摩擦系数最小,抗腐蚀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镀层的抗腐蚀能力,尤其是做为防护性镀层的抗腐蚀能力,是镀层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槽镀中,常见的铬、镍、锌、金、银等镀层在一般环境中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刷镀中,由于镀层质量较高,孔隙卒较低,可供选择的单金属镀层和合金镀层种类很多,因而,可获得更多更好的耐腐蚀镀层。如低氢脆镉、铟或铟锡合金等刷镀层具有优良的抗盐水腐蚀性能,银、铟、铜、铑、金等叠加镀层具有更高的耐蚀性。尽管一些  相似文献   

5.
贫铀表面钛镀层的抗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化学测试技术、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能谱(EDS)对贫铀表面钛镀层的抗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50μg/gCl-的KCl溶液中,钛镀层的腐蚀电位远高于贫铀的腐蚀电位,钛镀层对贫铀是阴极性镀层,对贫铀的保护是基于其对腐蚀介质的物理屏障作用;贫铀表面完整钛镀层的极化电阻和电化学阻抗幅值远大于贫铀,腐蚀电流远小于贫铀,完整钛镀层对贫铀具有良好的抗腐蚀保护作用;贫铀表面钛镀层的腐蚀特征为局部腐蚀,由孔蚀向电偶腐蚀转变;破坏的钛镀层将加速铀基体的腐蚀。  相似文献   

6.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EDX)对双脉冲法制备的几种Ni-Al2O3复合镀层经高温氧化后的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镀层在NaCl的盐膜下均发生了加速腐蚀,表面腐膜疏松且与基体的粘附性较差;Al2O3微粒能细化镀层晶粒,提高镀层的高温抗腐蚀能力,在试验范围内,镀层中的Al2O3微粒含量越高,镀层腐蚀速度越低,并对复合镀层在NaCl的盐膜下的腐蚀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以硫酸盐为主盐,研究了工艺参数中温度、电流密度对Fe-Cr-Ni镀层沉积速率和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电化学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条件下所获得的镀层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在饱和NaCl溶液中镀层都有钝化性能。60℃下获得的镀层有明显过钝化现象,抗腐蚀性能较差。不同电流密度下的镀层显示了不同的电化学性能。电流密度为5 A/dm2时,处于钝态时,电流随着电位的正移逐渐增大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钝化膜仍然发挥作用。在饱和NaCl溶液中,电流密度为5 A/dm2时所获得的镀层的耐蚀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能谱仪(EDX)对双脉冲法制备的几种Ni-Al2O3复合镀层经高温氧化后的形貌和物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复合镀层在NaCl的盐膜下均发生了加速腐蚀,表面腐蚀膜疏松且与基体的粘附性较差;Al2O3微粒能细化镀层晶粒,提高镀层的高温抗腐蚀能力,在试验范围内,镀层中的Al2O3微粒含量越高,镀层腐蚀速度越低,并对复合镀层在NaCl的盐膜下的腐蚀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樊艳娥  杨绿  张进  吴怀超  王玥 《表面技术》2019,48(12):114-124
目的提升Cu-Ni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与抗腐蚀性能。方法在五水硫酸铜镀液中添加六水合硫酸镍和碳纳米管(CNT),采用电共沉积方法制备Cu-Ni、Cu-Ni/CNT复合镀层。利用显微硬度测试仪、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CNT增强复合镀层(Cu-Ni/CNT)的硬度和摩擦磨损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表征镀层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及磨斑表面特征。在模拟海水(3.5%NaCl)溶液中测试镀层的电化学阻抗谱(Nyquist)和Tafel曲线。结果 Ni、Cu共沉积时,更多Ni原子被Cu原子置换,镀层硬度相比于纯镍镀层略有下降,但是Cu-Ni固溶体形成后固溶强化使耐磨损性增强。CNT共沉积镶嵌在Cu-Ni复合镀层中,其晶粒细化和弥散强化效应使镀层硬度提高,在考察范围内,最高达到560.59HV。当Cu-Ni共沉积镀液中加入0.08%(质量分数)CNT时,复合镀层中CNT的物理屏蔽使其具有最高的腐蚀电位(-436.08 mV)、最低的自腐蚀速率与最好的抗腐蚀性能,其镀层电阻(Rc)为1573Ω·cm2;相比于纯Ni镀层,腐蚀抑制效率为95.86%;镀层平均摩擦系数最低,为0.52,耐磨性最佳。结论共沉积时,适当配比CNT的加入可有效增强Cu-Ni复合镀层的硬度、摩擦磨损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
《铸造技术》2016,(1):59-61
研究基于化工标准的316L不锈钢在腐蚀过程中表面Ni-P镀层的腐蚀行为有重要的科研意义。本文在316L不锈钢表面镀Ni-P层,并对其腐蚀过程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316L不锈钢表面镀Ni-P层,并且采取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显著地改善316L不锈钢在强酸环境和高温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通过对金刚石表面镀覆Ti及Ti Ni等不同镀层研究,研究了不同镀层条件下金刚石可钎焊能力,利用XRD,EDS等研究了金刚石与镀层,镀层与焊料之间的结合关系,研究表明,表面具有金属性质的镀覆Ti Ni镀层的金刚石可焊性大幅度提高,与焊料金属润湿良好,复合镀层的贡献显,这主要得益于Ti镀层与金刚石的冶金结合及Ni镀层更为优异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可改善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12.
李力群 《表面技术》2003,32(5):72-73,75
从盐雾试验方法入手,探讨锌镀层抗蚀能力与盐雾试验的关系。通过剖析盐雾试验机理,根据微电池腐蚀理论,并进行大量试验,找出微电池腐蚀与锌镀层的镀层厚度,钝化时间等影响镀层抗腐蚀能力因素的关系,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13.
硅烷膜在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上的封闭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微孔,由于以碳钢为基体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大多数腐蚀介质中都属阴极性镀层,微孔的存在将会导致基体的孔蚀.采用表面硅烷化方法对镍磷合金镀层进行了封闭处理,结果表明:镍磷合金镀层表面硅烷化后可以大幅提高镍磷合金镀层的抗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4.
用电刷镀方式制备了Ni—W(D)合金镀层,测试了镀层在不同温度下的氧化与滑动磨损速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试样磨损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Ni—W(D)合金刷镀层在600℃以下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超过700℃时由于氧化膜中WO3的增加,镀层抗氧化能力下降;500℃以下时,由于镀层氧化膜的减摩作用,Ni—W(D)合金刷镀层的磨损机理主要是轻微磨粒磨损;600℃以上时,镀层的磨损机理主要为镀层剥落和粘着磨损,磨损速率较大。  相似文献   

15.
《表面工程资讯》2009,9(3):13-13
黑镍镀层具有很好的消光性能,因此在光学仪器、航空、电子及军工生产中广泛应用。黑镍镀层其实是Zn—Ni合金层,其镀层比较硬、抗腐蚀能力差、耐磨性较差、易氧化变色。因此,镀黑镍后的零件都须浸油或涂保护清漆。在生产过程中,镀了黑镍的产品或零件如未经良好的后处理,会很快变色发花,因此后处理是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6.
黑镍镀层具有很好的消光性能,因此在光学仪器、航空、电子及军工生产中广泛应用。黑镍镀层其实是Zn-Ni合金层,其镀层比较硬、抗腐蚀能力差、耐磨性较差、易氧化变色。因此,镀黑镍后的零件都须浸油或涂保护清漆。在生产过程中,镀了黑镍的产品或零件如未经良好的后处理,会很快变色发花,因此后处理是很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17.
梁志杰 《表面工程》1989,(2):120-126
在槽镀工艺中,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采用单一金属镀层,因此,很少考虑镀层结构设计问题。镀层结构设计,一般地认为只是正确地选择镀液种类。例如:各类机械零部件采用抗磨损层或耐腐蚀镀层;仪器仪表零件采用装饰镀层等,都是选择镀层种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Ni/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复合镀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叙述了Ni/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复合镀层的制作方法。对镀层中羟基磷灰石的含量进行了测量,其含量高达20%以上。对镀层的结合力及其毒性也进行了测量。这一复合镀层有可能应用于临床医学。  相似文献   

19.
电镀镍-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电镀的方法获得了镍-纳米金刚石复合镀层,用间接法分析了镀层中纳米金刚石的含量,用TEM对纳米金刚石在镀层中的形态、分布情况及镀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优化施镀温度、时间、电流密度及金刚石悬浮量等工艺参数,使镀层的性能获得改变。试验结果表明:镀液温度为60℃,电流密度为2A/dm^2的共沉积条件下,镀层的硬度、耐磨性高,镀层中纳米金刚石的沉积量也较高,纳米金刚石能够均匀分布在镀层中,特别是复合镀层耐磨性的改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Ni-Co-P/SiC镀层和SiC表面金属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镀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实现SiC表面金属化,再运用化学复合镀方法制备Ni-Co-P/SiC复合镀层。用扫描电镜等观察了复合镀层的组织及形貌,并测量了镀层的成分,通过对镀层硬度、耐磨性,孔隙率和耐蚀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镀层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和实现SiC表面金属化,提高了镀层硬度,耐磨性,降低了镀层孔隙率,改善了镀层在不同腐蚀介质下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