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3.
光纤中光散射及在分布式传感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布式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十分诱人,分析讨论了光纤喇曼散射、布里渊散射及由这两种散射机理构成的分布式光纤温度、应变传感器的原理和系统。  相似文献   

4.
介绍应用PC微型机对一种引进设备进行发行和开发要点,包括数据采集接口和数据自理软件的设计,着重解决对通信数据的解码自理和实验数据的特殊自理实践证明,PC微型机在固体微结构物理等实验研究领域有着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应用海面雷达后向散射系数检测海上溢油是目前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以南海Envisat-ASAR数据为例,在分析SAR数据的基础上,应用Envisat-ASAR绝对定标计算方法,计算后向散射系数,研究应用SAR进行海上溢油遥感监测的散射特性,计算目标与海面边界后向散射系数梯度均值0σ与目标与海面后向散射系数均值差Δμ,并以两者结合作为区分海面油膜与自然现象的解译标志,从而为溢油识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孙波  朱素云 《环境遥感》1995,10(3):236-240
本文介绍了一种低平台X波段陆基散射计-LS-X4型雷达散射计。小型化的思想,使本散射计具有轻便灵活、适于野外实验操作和特点。高智能的设计,则使整个数据采集与处理完全智能控制完成,十分方便可靠。通过实验证明,LS-X4型散射讨论十分适于室内及野外机动作业,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可为各领域微遥感测量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7.
以一阶Born近似和格林函数的平面波谱展开为基础,导出了平面波激励情况下的二维衍射层析成像算法并给出了详细的算法处理流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散射场信号的信噪比和有耗媒质的衰减效应对成像结果的影响,并对多个仿真数据进行了成像处理。结果表明,该成像算法可以精确反演出目标的形状和电磁参数,可应用于雷达成像和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8.
针对90°散射法和表面散射法分别只适用于低浊度和高浊度范围测量的技术特点,提出了一种90°散射法与表面散射法相结合的宽量程浊度测量新方案.基于该思想设计了新型的浊度探测结构,将两种浊度测量方法集成于一个浊度传感器探头,大大拓宽了浊度测量范围,且有效降低了传感器的体积和成本.实验结果显示:该浊度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0~4 000 NTU范围内待测溶液的浊度,且测量精度在±5%FS以内,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前提下显著提高了浊度传感器的测量范围.  相似文献   

9.
研究使用计算机分形建模方法(L系统)建立一系列具有不同林分高度和密度的阔叶森林(白桦林)场景。然后使用基于扭曲玻恩近似原理发展起来的雷达相干散射模型模拟上述森林场景的后向散射场信息,并提取相应的森林植被散射相位中心高度。进而分析不同雷达系统参数(极化方式,雷达波长,入射角)及森林结构参数(林分高度,林分密度)对散射相位中心高度的影响,为进一步利用相干散射模型进行森林参数定量反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徐敏  李胜利 《传感技术学报》2006,19(1):100-103,124
基于对细胞微观散射进行的理论仿真计算,推导出血糖浓度与细胞后向散射光之间的近似数值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血糖浓度光学无创测量方法--后向散射光血糖浓度测量方法,根据以此方法为基本思想,设计了一个测量系统又加以验证.在对一系列被测者进行的测量实验中,测量数据能很好地反映出被测者的血糖浓度变化.  相似文献   

11.
多模馈电网络隔离器散射参数的分析与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不定散射参数分析了隔离器,给出了利用两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这种三端口网络散射参数的一种方法.通过网络的不定散射参数与混合模式散射参数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式,在测量不定散射参数的基础上用混合模式散射参数验证了测量数据的准确性,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理论分析的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链式散射描述对H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下复杂目标的低频散射特性,应用边界元理论,采用SYSNOISE软件计算了刚性球、标准刚性潜艇模型及弹性球壳的低频散射特性,并分别与经典理论解、标准解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YSNOISE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具有较好的吻合.通过上述验证,说明使用SYSNOISE软件计算能有效地预测大型水下复杂目标的声散射情况.  相似文献   

15.
16.
农作物是人类主要的粮食来源,微波遥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长势监测和作物生物量、含水量反演等研究领域,特别是微波遥感模型的发展更是提高了农田参数反演的精度。综述了农作物微波散射和辐射经验、半经验和理论模型的研究进展,对各模型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进行了介绍,最后对农田微波遥感模型未来发展的难度和重点提出了一些见解。
  相似文献   

17.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有效的地球遥感技术,对观测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高分辨率大范围成像,在军事侦察、环境监测和地质测绘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随着雷达技术和地球科学的发展,人们期望能够获取更多的目标特性,传统的单极化SAR已经难以满足越来越多元化的实际应用需求。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i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PolSAR)基于多个极化通道获取目标不同极化状态下的散射特性丰富了SAR图像的信息量,拓展了SAR的应用领域。从极化数据中准确地解译目标的物理特性是PolSAR应用的重要前提。本文对PolSAR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重点介绍了极化目标分解算法,给出了高分辨率PolSAR实测数据处理结果,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地形条件决定的天空散射辐射光遮蔽角是影响卫片像元地面天空散射辐射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与卫片匹配的数字地面模型建立了一个卫星遥感数据的山地散射辐射计算与改正模式。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光散射技术是测定高聚物重均分子量、共聚物和混合物的组成以及高分子溶液一些热力学参数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其实验数据处理相当复杂,局限了光散射技术的应用。利用计算机处理光散射的实验数据,既可以提高速度,又可以提高准确度。对此,已有人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他们只是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数值运算。我们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双重外推,计算出重均分子量、均方末端距、迥转半径、第二维里系数和高分子与溶剂小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并绘出了Zimm图,直观地描述双重外推及其结果。二、数学分析对于无规  相似文献   

20.
以电磁波散射理论为基础,结合8毫米真实孔径成像雷达的研究成果,尝试建立散射模型,讨论雷达图像的解译,指出了雷达图像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