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C4型梳棉机生条短绒率偏高的问题,测试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工艺试验,优选了影响短绒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针对C4型梳棉机生条短绒率偏高的问题,测试分析了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工艺试验,优选了影响短绒的主要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3.
C60型梳棉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讨C60型梳棉机的技术特点及应用体会.介绍了C60型梳棉机的主要技术特点,试验了不同锡林、刺辊速度条件下生条的质量情况,不同定量时生条和管纱质量对比以及相同定量在C51型梳棉机和C60型梳棉机上的生条和管纱质量对比.试验表明:C60型梳棉机对纤维损伤较小.在相同的生产条件下,C60型梳棉机生条中的短绒含量低于C51型梳棉机.C60型梳棉机适合大定量纺纱,纺长绒棉细号纱生条采用27 g/5 m左右的定量成纱质量较优.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国产短流程清梳联的适纺性能,针对清梳联半成品中短绒增量高的问题,分析了清梳联各单机短绒变化趋势,找出了短绒高的原因及工艺配置遵循的原则.通过在开清棉采取降低打手速度、放大打手~尘棒隔距等措施;梳棉机优化分梳隔距、速度、台时产量等工艺参数配置,结果较好地控制了生条短绒增量,提高了生条分梳质量,使清梳联所纺C 14.5 tex、CJ 9.7 tex品种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清梳过程中棉结与短绒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9,他引:5  
对AFIS纤维测试仪与传统目测方法就半制品棉结含量的测试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棉结含量在清梳加工过程中的一般演变情况。通过对C4型梳棉机与棉结相关的主要工艺性能分析及与FA201型梳棉机的比较,提出盖板倒转是C4型梳棉机在高产量、高喂入品棉结含量情况下生条棉结数优于FA201型梳棉机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使用好这一技术的关键是优选较小而合理的盖板入口第一点隔距。对棉结的处理,排除比梳解更有利。高产梳棉机应注意在主梳理区之前增强棉结和短绒的排除。从棉结及纤维损伤的角度看,高产梳棉机锡林转速在381r/min、刺辊转速在1099r/min时增速仍有一定空间。  相似文献   

6.
对比了C4型梳棉机和FA201型梳棉机生条的短绒、棉结、杂质和尘屑的情况,并对两种机型的成纱质量做了对比测试。认为C4型机生条的〈6mm以下短绒含量虽高,但不会构成以后加工及成纱质量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梳棉机工艺配置与生条短绒率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探讨梳棉机工艺参数与生条短绒率的关系.分析了短流程清梳联中短绒率增加的原因,对短绒增加较多的FA221B型梳棉机的刺辊速度、刺辊与给棉板隔距、刺辊与分梳板隔距、刺辊与锡林隔距、锡林速度、盖板速度、锡林与活动盖板隔距、锡林与固定盖板隔距、出条速度进行了优化试验,优选出了较为合理的工艺参数,使生条短绒率下降了5.7个百分点,认为刺辊速度的增高和给棉板隔距的减小是短绒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梳棉生条短绒的检测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论述了短绒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讨论了国内外短绒的评价和测试方法 ,对比了Y111型测长仪和AFIS型纤维长度测试仪两种测试仪测试数据的变化规律 ,分析了清梳两工序纤维损伤的原因 ,指出了C1/ 3型梳棉机、C4型梳棉机始梳点长度短是短绒增长率高的主要根源。提出开清工序应适当减少打击点、增加凝棉吸风量 ,梳棉工序应适当增加盖板花排除短绒的能力 ,发挥吸尘装置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论述降低生条短绒率、棉结的梳棉工艺搭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梳棉机生条取样测试生条短绒率及棉结粒数的实践,用正变试验设计法对影响梳棉生条短绒率及棉结粒数的重要工艺参数进行合理优化组合,对试验结果进行极差分析,找出有关主次因素,得到兼顾短绒、棉结指标的若干合理的工艺方案,为进一步改进梳棉机工艺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于 1 993年引进瑞士立达公司清梳联的清棉设备 ,并购置了 8台国产FA2 1 1型梳棉机构成清梳联生产线。该生产线生条短绒含量一直偏高 (最高达 2 7% ) ,严重影响成纱质量。要降低生条中的短绒含量 ,提高盖板速度是一条较好的途径。但是 ,FA2 1 1型梳棉机盖板速度变换齿轮只有一档即 1 2 T/41 T,而瑞士立达公司的C1 /3型梳棉机有两档盖板速度变换齿轮 1 2 T/41 T(传动比为 0 .2 9)和 1 2 T/3 0 T(传动比为 0 4) ,其装在固定中心距为“a”的罩壳里 ,用 1 2 T/41 T 时a=5 3mm ,用 1 2 T/3 0 T 时a =42mm。要更换盖…  相似文献   

11.
为了适应市场对高质量棉纱的需求,我公司新近安装了一套青岛产清梳联生产线。其中FA203C型梳棉机尽管性能比较先进,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我们发现生条中经常有一定数量的短绒疵点。通过观察我们得知,生产运转中遗留在道夫表面的短纤维不断集聚在道夫盖罩下,并不时进入棉网,短绒集聚过多时,甚至挤伤道夫锡林针布。为确保生条质量和减少针布损伤,我们对道夫盖罩做了如下改造。  相似文献   

12.
叙述了对重定量生条质量的基本要求,认为生条实现重定量要顾及整个纺纱系统牵伸的合理配置,应兼顾生条的棉结和短绒率这一对矛盾,文章提出了高产梳棉机纺制重定量生条的工艺,如适当降低出条速度,保证每根纤维的受梳理齿数等,认为一般梳棉机进行必要改造后也可纺制重定量生条。  相似文献   

13.
我厂使用的A186D型梳棉机是四罗拉剥棉装置。它的生头系统由于设计不十分合理,在生头结束后,生头板回落后与水平面形成50°左右夹角,不能达到预想的位置(与水平面垂直),这样在棉网生产过程中落下的短绒和杂质将会在生头板上越积越多,时而被棉网带走,形成夹杂条和竹节条,严重影响后工序的产品质量。近年来使用的原棉由于成熟度不太好,短绒较多,更易形成竹节条。 (1)原因分析 ①由于受曲柄位置的限制(生条板宽于曲柄),生头板被曲柄臂支顶,落下时只能达到50°左右。 ②曲柄的宽度本身又受到机架横档的限制,两臂被…  相似文献   

14.
A186型梳棉机在纺粗号纱,所用配棉质量较差的情况下,上圈条盘小喇叭口及圈条斜管上口处经常积聚短绒、飞花.不仅增加了值车工清洁难度,而且短绒极易附入生条,影响成纱质量.我们通过反复试验,终于成功的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15.
正2006年,我公司安装了进口C51型梳棉机,一直配套赛络纺27.8tex以上纯棉纱生产线。由于该系列品种配棉等级较低,原棉短绒率、含杂率较高,加上C51型梳棉机为单刺辊分梳排杂工艺,刺辊下部吸落棉排杂装置为间歇吸风式,因而生产出的生条结杂较高,成纱条干及络筒切疵很不理想。经过认真分析,我们决定把吸落棉由间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梳棉机后上罩板与锡林间的隔距对生条结杂、短绒的影响,在一定的工艺设备条件下,纺制了不同的后上罩板与锡林间隔距的生条。通过对这些生条的质量测试可知:后上罩板与锡林隔距的大小对生条质量影响明显,隔距放大后,生条中棉结/杂质会降低,短绒会减少,生条质量得到改善;同时梳棉机整体落棉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梳棉机后上罩板与锡林间的隔距对生条结杂、短绒的影响,在一定的工艺设备条件下,纺制了不同的后上罩板与锡林间隔距的生条。通过对这些生条的质量测试可知:后上罩板与锡林隔距的大小对生条质量影响明显,隔距放大后,生条中棉结/杂质会降低,短绒会减少,生条质量得到改善;同时梳棉机整体落棉率有所增大。  相似文献   

18.
从MK5型梳棉机看梳棉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瞿建增 《棉纺织技术》2001,29(11):645-648
详细介绍了MK5型棉机在机架结构,盖板系统,锡林直径优选,气流排杂装置,梳棉机后部工艺以及生条定量自动控制等各方面的技术创新,并通过生产厂家的试验数据证明了MK5型梳棉机的短绒清除率可达2.3%,生条含杂率可达0.02%,用次中级美棉纺纱,成纱质量可达Uster97公报5%水平。  相似文献   

19.
FA201型梳棉机后部除杂工艺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FA2 0 1型梳棉机是 2 0世纪 90年代国产机型 ,该机具有高产优质、生产稳定的特点 ,已为很多棉纺厂采用 ,颇受用户好评。但由于该机后部落杂区偏小 ,落棉率偏低 ,纺中号、细号纱较适合 ,纺粗号纱就显出后部除杂功能的不足。常因生条结杂偏高 ,影响产品质量。笔者同时了解到其他使用FA2 0 1型梳棉机的厂家 ,都有生条结杂偏高的问题。为了探求FA2 0 1型梳棉机后部除杂、落棉偏低的原因 ,进一步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改进后部工艺不足。一年来 ,我们进行了比较系统的试验与实践 ,取得了明显效果 ,后部落棉率较前增加 4 0 %以上 ,生条结杂减…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C4精梳系统和FA201精梳系统的半制品及成纱质量情况,认为C4型梳棉机的生条短绒在精梳系统中已不是主要问题,在单产量相差一倍多的情况下,前者的半制品和成纱质量均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