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谢中垚  朱洁 《制造业自动化》2007,29(11):43-45,55
对工业机器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方案、工业机器人科学数据共享体系的设计作了详细的介绍,建立了12个工业机器人数据模块,充分考虑了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和个人等各级用户对工业机器人科学数据的不同需求并对元数据在工业机器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中的应用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快递行业的整体规模迅速壮大,在物流成交量比较高的状态下,极容易出现“错件”分拣、快递分拣速度慢等问题,将严重影响快递包裹分拣。现对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的性能、功能等方面进行研究,用机械臂代替人工分拣,设计出一种基于OpenCV图像识别的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工业机器人分拣水平。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机器人编程技术已成为机器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器人的功能除依靠机器人硬件的支持外,相当一部分还依赖机器人语言来完成。目前工业机器人应用最广泛的编程方法就是示教编程,这种编程方法便于理解,但在编写图形轨迹路径时必须提供图样,否则没有办法实现。鉴于此,针对没有图样的轨迹图形设计了一个图形绘制案例,借助KRL进行运动编程,分别采用绝对运动、相对运动、计算或操纵机器人位置等编程方式编写程序,在KUKA KR5工业机器人上对程序进行调试,绘制图形验证了可行性,这种编程方法不用示教仍然能控制机器人完成作业。  相似文献   

4.
为降低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可靠性对运动学和动力学不确定参数的敏感性,基于工业机器人定位误差信噪比,提出了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不确定参数容差稳健性优化设计方法。针对工业机器人动力学方程求解耗时问题,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建立了工业机器人动力学方程求解过程的代理模型,有效提高了工业机器人定位误差仿真效率。采用遗传算法求解所建立的稳健性优化设计模型,同时还分别以工业机器人定位误差平均值和定位误差信噪比并考虑加工成本为目标函数,对工业机器人不确定参数容差进行了优化设计。最后,以各优化结果作为不确定参数标准差,比较分析了工业机器人定位精度可靠性及定位精度可靠性敏感性,验证了所建立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和动力学参数容差稳健性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国内工业机器人新从业人员文献的不足,系统阐述了工业机器人的定义、特点、市场分布情况及发展方向.以启帆STS工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组成和技术指标,并详细介绍了启帆STS工业机器人在冲压、码垛、焊接、涂装等行业中的应用实例,为工业机器人从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运行效率,采用数字孪生技术和卷积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了工业机器人故障的预测方法。首先设计了工业机器人故障预测的基本架构,然后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虚实映射的工业机器人的物理模型,并提取工业机器人的运动姿态特征,最后利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工业机器人电机故障的预测模型,通过对故障特征信号特征提取和分类,实现了故障的实时预测。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孪生虚拟模型获取的工业机器人运行状态与实际运行状态高度重合,采用提出的故障预测方法对100组数据处理,得到的正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值4个性能指标分别为0.961 7、0.903 5、0.925 4和0.923 1,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对比方法,为工业机器人进行故障诊断和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机器人具有工作效率高、稳定可靠、重复精度好、能在高危环境下作业等优势,在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回顾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背景和起源,介绍了本体与主要核心部件的骨干生产企业;总结了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感知系统、驱动系统、操作系统、手把手示教等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给出了基于PDA示教的船舶焊接机器人、双臂装配机器人、装配/拆卸双功能机器人、移动式工业机器人、打磨抛光机器人和缝纫机器人等新型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对制造业提出智能升级的要求,工业机器人作为一种通用性较强的自动化设备,随着工业机器人逐步在工业化生产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工业企业对工业机器人高质量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在“1+X”证书制度下进行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能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文结合“1+X”证书制度,阐述高职机器人专业培养现状,对工业机器人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教学思考研究,在“书证融通”原则下实现“以证促学、以证促考、以证促教”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9.
机器人关节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器人关节是机器人的基础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性能。本文根据机器人关节的功能特点,驱动方式,应用场合和主要结构等进行了分类;介绍了典型的机器人关节结构形式,对工业机器人和拟人机器人的关节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随着数字伺服技术等电子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关节也在不断发展。机器人关节呈现出大力矩、高精度、反应灵敏、小型化,机电一体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等趋势,以适应机器人技术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工业机器人与研华IPC北京研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应用工程师徐英健PLC、CNC、工业机器人是机械工业的三大支柱,欧美、日本等国都利用其先进技术积极发展这三类产品,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其中工业机器人(Robot)在某些行业(如汽车、电子)已成为人类必不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利用大径定心的花键轴花键的实用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虚拟企业对虚拟产品数据管理(VPDM)的需求,结合ASP模式的先进实施理念,提出了基于ASP模式的VPDM系统概念;分析了VPDM与传统PDM之间的区别;并基于B/W/D三段式结构,阐述了基于ASP模式的VPDM体系结构;最后讨论实现该系统的方法和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分析阀门开闭引起管路液力冲击的机理,计算换向阀换向时管路实际压力冲击突变值及换向阀阀芯所受液动力并进行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给交流异步电机伺服系统提供必要的设计数据,根据SVPWM的基本原理和实现算法,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了SVPWM仿真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异步电机的矢量控制系统中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SVPWM控制方式提高了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金相分析以及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试验方法对滚子表面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滚子表面的麻坑(黑点)缺陷是腐蚀坑,主要是由于热处理炉保护气氛不纯,滚子在高温状态下产生表面腐蚀而形成.  相似文献   

16.
基于B/S结构在线监控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DCOM、ActiveX等组件模型,结合ASP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实现了基于Browser/Server结构锅炉在线监控.该系统在DCOM技术基础上通过ADO编程实现数据传输和访问,结合ASP和ActiveX控件技术实现动态发布和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7.
基于插值法的计量泵流量控制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国产计量泵实际流量显示不直观、计量精度低等问题,分别用分段插值、拉格朗日插值、牛顿插值、三次样条插值4种算法,对不同压力下多种型号的计量泵实际流量和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并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对所得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段插值算法所得标准误差最小,残差图中的离散性最明显,置信区间最小,更真实的反映了实际流量和频率的关系,可大大提高计量泵的计量精度,适合用作计量泵控制器流量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18.
机器人的移动方式有很多种,但大致就分为两种:车轮式和足步式两种.本文从轮式移动机器人(WMR)的体系结构出发,重点设计了机器人移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软件平台.首先,通过对非完整轮式移动结构和直流伺服电机模型的分析,建立了移动机器人的控制系统模型.其次,设计了基于AVR微控制器(AT90S8515)的移动控制系统,其中主要包括PWM功率驱动、测速单元和串行通讯模块等;对机器人速度、位置控制采用模糊PID算法,较好地克服了移动机器人模型的不确定性、转速位置控制要求的多变和环境改变等因素的影响.程序使用ICCAVR C语言编写,在AVR SUDIO调试软件中用ICE200仿真.  相似文献   

19.
首先简要介绍了电火花微细加工目前的发展状况。并概括地分析了商品电火花成形机用于微细加工所具有的一些特殊优势。最后通过微轴的加工实例来证实其进行实用微细加工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运用偏微分近似理论,在考虑焊接外电路动态全负载情况下,对电源-电弧系统稳定性进行了模型刻画,得出系统稳定系数的数学解析式,依此定性并量化分析了系统稳定性的基本条件和最优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电流偏差相对转换方法,获得了动态电流偏差因子的时间序列解析表达式,进而通过偏差衰减时间方式来量化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实验的电压与电流波形分析结果与动态电流偏差因子量化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