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2015—2020年汕头市4个主要入海河流断面的逐月水质监测数据,选取生化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5个水质指标,采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和污染指数法分析入海河流水质演变趋势及其污染状况.结果表明:汕头市入海河流关键污染因子为TN,练江流域以重度和...  相似文献   

2.
基于2015—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8个主要入海河口断面的水质监测数据,选取BOD5、NH3-N、COD、TP、TN 5种常规水质指标和Hg、Pb、Cu、Zn、Cr6+、Cd 6种重金属指标,依据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应用污染指数法和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对粤港澳大湾区入海河口进行水质评价与变化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入海河口污染类型主要为氮磷污染,主要污染物为TN,东江流域入海河口污染程度大于西北江三角洲流域;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较轻,重金属元素Hg的污染指数在2019年呈快速上升趋势;2015—2019年,BOD5浓度下降趋势最为显著,NH3-N和COD浓度下降明显,TP和TN污染无好转;东江流域入海河口污染呈好转趋势,西北江三角洲流域入海河口污染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3.
渭河陕西段水质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为了定量研究河流水质趋势变化状况,本文分别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和均一性检验对渭河干流陕西段13个水质监测断面的水污染程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O水质趋势呈下降趋势,而CODMn和BOD5呈上升趋势,NH3-N无趋势变化;渭河干流陕西段的CODMn和BOD5趋势呈不均一变化,而DO和NH3-N检验呈均一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长荡湖水环境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Mann-Kendall非参数统计检测法对长荡湖长序列水质参数进行分析,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历年水质状况,同时找出导致水质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趋势分析表明:长荡湖pH、EC、DO、BOD 、COD、TP、CODMn、SS呈上升趋势,SD、NH3-N、TN、粪大肠杆菌群数和石油类呈下降趋势,其中SS近年急剧上升, SD下降,耗氧类参数上升明显,说明长荡湖近8年水质总体呈下降趋势。突变分析表明:SS有1个突变点位于极显著信度线(α=0.01)之外,SS、BOD、COD还各有1个突变点位于显著信度线(α=0.05)与极显著信度线之间,其余突变点均位于显著信度线之间。对突变次数及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OD突变最复杂,SD和石油类变化趋势最简单,突变主要集中在2006、2008和2012年。模糊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长荡湖水质2005—2009年变化不大,2009年后水质由Ⅲ类变为Ⅳ类,其主要影响因子为BOD 、 COD、TN和CODMn。  相似文献   

5.
为了全面了解渭河干流(陕西段)的水环境质量情况,本文根据2000-2008年陕西段渭河干流13个水质监控断面的监测资料,选取COD、NH3-N、BOD5、DO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对该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渭河干流陕西段综合水质指数介于1.967~5之间,表明该段河流已受到污染。自常兴桥断面直至潼关吊桥断面,COD、NH3-N、BOD5、DO的监测浓度仍然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限值要求,污染严重。②自2003年以来,渭河干流陕西段河流水体水质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主要表现在宝鸡市境内河段,这可能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的变化相关。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以细化的数值反映了评价结果,可进一步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
梅江河近十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江河是韩江的上游河段,也是横跨梅州市的最大河流.该文通过选取梅江河近10a CODMn和氨氮的监测数据,采用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梅江河的水质变化趋势,得出尖山水文站、西阳电站、河子口水文站和兴南桥4个断面的CODMn和氨氮的含量均无明显升降趋势;水口水文站断面的CODMn呈显著上升趋势,氨氮呈高度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人民黄河》2016,(12):99-102
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2006—2015年的数据,对黄河流域近10 a地表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水污染防治主要减排指标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浓度年平均值均呈显著下降趋势;黄河干流水质一直保持优良,主要支流由重度污染转为轻度污染;沿黄各省(区)除了甘肃和内蒙古的化学需氧量有所升高外,其余各省(区)化学需氧量和氨氮的年均浓度值均呈波动下降趋势;污染物排放量的逐年递减和地表水资源量的增加是黄河流域近10 a地表水质改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2005—2010年渭河主要支流水质变化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姗姗 《人民黄河》2014,(10):89-91
根据2005—2010年渭河支流水质监测资料,对渭河陕西段10条主要支流水质有机污染指标DO、CODMn、NH3-N和BOD5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6 a来渭河10条主要支流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渭河支流水质有所好转。各支流中,西安、渭南段支流水质改善显著,但西安段个别支流污染仍较严重,还需进一步改善。4种水质有机污染指标中氨氮污染水平仍为最高。分析了近6 a来渭河流域支流水质改善的原因:一是着力加强污染企业环境监督检查,初步遏制了环境污染恶化趋势;二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镇生活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海河塘沽段水污染指数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体污染治理已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认识海河水质变化状况,对于海河污染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海河天津塘沽段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梁子和船闸2个国控监测断面2001年~200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计算了pH、NH3-N、DO、BOD5、高锰酸盐指数、CODCr、总磷、Zn、Cu、Pb及Cd等11项污染因子的污染指数(Pi)、污染分担率(fi)及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通过分析得出,海河综合水质指数总体表现为逐年下降趋势,2003年后水质状况明显好转,已达到V类标准.氨氮、CODcr、BOD5和溶解氧的超标依然是影响海河水质的主要因素.污染指数通常在5~6月份出现高峰期,与区内地表径流和排雨状况的特征紧密相关.2003年后海河水质污染指数明显下降,其中氨氮降幅最大,表明清淤工程是改善海河水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0.
以珠江干流为研究区域,选取源头及干流10个水质断面的2008-2015年7项参数监测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珠江干流的水质变化趋势,得出珠江干流各测站的pH、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磷(TP)、氟化物(F-)共5项参数趋于改善,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及氨氮(NH3-N)共2项参数浓度基本保持不变;流域水质变化综合指数WQTI表明珠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趋向改善;水质呈现上游恶化中下游好转、污染物呈现以省区为单位以省会为中心的西部低东部高的地域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1.
宋志超  张传友 《吉林水利》2010,(11):64-65,70
对高等级公路急流槽入水簸箕口与路面连接处的裂缝的防治,是对急流槽病害防治的关键,其原因是随着高等级公路通车运营时间的推移,该处基本上都出现开裂的现象,开裂的裂缝导致急流槽出现病害,是急流槽病害的主要成因之一;而且在处治的过程中可采取新材料和新施工工艺,并且实施治理之后经济和质量的优良效果较传统维修方法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微弯河段存在着螺旋流及横比降,水力特性相对复杂,在微弯河段修建码头对航道的影响势必与顺直河段不同。以微弯河段处的左岭卸煤码头为例,通过对数模结果及实测资料的分析,发现该工程的兴建对附近水位、流速影响较小,工程前后流速变化等值线横纵向延展长度相当;工程的建设对附近水域河床演变与船舶航线影响较小,但对附近航标的功能发挥有一定影响并需对航标进行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3.
黄卫东  徐侠 《治淮》2004,(6):47-48
一、工程概况 怀洪新河工程是一项以分泄淮河洪水、扩大漴潼河水系排水出路为主,兼有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工程.河道全长125km,其中安徽省境内约95km.怀洪新河大部分河道是利用原有河槽和湖泊洼地开挖、疏浚并在两岸筑堤而成.因此,两岸地形较为复杂,堤身线路长,交通不便.为方便日常堤防管理和汛期人员及防汛器材迅速及时地调运,怀洪新河防汛道路按设计要求尽量布置在堤顶或尽可能靠近堤防,并根据堤身高度、堤防防汛难度和保护范围大小及重要程度布置在堤防一侧,全长约96km.  相似文献   

14.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水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丁自鲜  尚宇鸣 《人民黄河》2001,23(10):17-18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后,引水坝址下游局部河段水量明显减少,但影响范围和程度十分有限。随着两岸环保力度的加大,排污量的减少,径流量减少对局部江段水质的不利影响,可得到控制。预估调水后下游水质不会发生类别变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小清河王道闸工程坐落在软基上以水泥土置换法进行工程软地基处理,可就近取材,方便施工,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地基压缩性,保证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