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FLUENT软件对48 m新型节能环保卫生洁具辊道窑进行温度场、流场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其在烧成带内的燃烧工况,研究了卫生洁具在烧成带内的平均温度与表面温度均匀性及流场分布,提出了一种能够分析炉窑内焙烧产品的表面温度分布均匀性的方法,并通过卫生洁具表面温度云图得出了其表面上下、左右温差,为实际辊道窑运行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天然气价格的不断调整,天然气在许多加热设备中的成本优势越来越明显,从而推动了天然气在终端加热设备中的技术进步与发展。详细介绍了辊道窑天然气替代电项目中天然气燃烧系统的改造方案、烧嘴布置以及燃烧系统配置等,改造后的辊道窑能够较好地满足原生产工艺要求,且烧结周期缩短,产能有所提高,提高了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徐婷  马晓茜  姜娟 《工业加热》2010,39(1):38-42
采用FLUENT软件对气烧明焰陶瓷辊道窑烧成带的火焰空间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在富氧气氛下以天然气和炉煤气为燃料时辊道窑烧成带的NO_x生成进行分析,并与空气气氛下进行对比。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燃料种类和燃料量一定时,富氧燃烧可以提高燃烧的火焰温度,w(O_2)由23%升至35%时,各截面温度均升高200~250K,燃烧发生炉煤气时比天然气平均温度高、增幅大。随w(O_2)增加,以发生炉煤气为燃料时炉内NO生成先增后减然后缓慢回升,燃用天然气时,NO持续缓慢增加,但两者w(NO)均持续增大,相比于空气气氛下,分别增长了141.48%和107.73%。以天然气为燃料时炉内NO生成以快速型为主导,以发生炉煤气为燃料时以热力型为主导;富氧燃烧时气氛中的w(NO_x)增加而烟气量减少,采用不同燃料时出口处NO_x生成速率有不同变化。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开发能源与节约能源并举的方针,为工业窑炉提供先进的节能装置。我院于1983年研制成功新型燃油、燃气自身预热烧嘴。该装置在多台锻造加热炉上经一年多的生产应用证明:烧嘴性能良好、点火容易,操作方便,运行可靠,实测节能在35%以上,加上炉型、炉衬改造可达45%左右。内身预热烧嘴,是把喷嘴、换热器、排烟装置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新型燃烧装置,如图1所示。使用该烧嘴后,炉子不再设烟道,全部烟气先经过烧嘴,将燃烧空气保热到500℃左右后排出。因而达到了回收废热,改善燃  相似文献   

5.
《工业加热》2011,(3):32-32
概述了陶瓷蓄热体式煤油烧嘴在钢包(浇包)预热炉上的应用。重点介绍了烧嘴与蜂窝型蓄热体的设计及其在钢包预热中的实际应用。实际应用表明,与传统的烧嘴预热方式相比,该蓄热式烧嘴燃料消耗减少54%,NOx排放量减少60%-70%;钢包内衬表面温差最高为24℃(比传统的烧嘴预热方式小50%),  相似文献   

6.
陈留根 《工业加热》2004,33(3):31-31
为解决传统熔铝炉蓄热烧嘴对置导致的炉壁局部过热和铝材氧化严重等问题,最近日本三建产业株式会社与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联手共同开发了炉顶配置式多孔蓄热式烧嘴,并投放工业炉市场.介绍了多孔蓄热式烧嘴的研究开发、特点、优越性与待开发的课题.给出了上述烧嘴的燃烧操作流程示意图和实际作业参数.图4表1多孔蓄热式烧嘴系统的开发@陈留根  相似文献   

7.
根据Y型烧嘴的特点,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和运用前人的成果,提出了适用于工业窑炉的高粘度重油Y型烧嘴的设计方法,并以雾化颗粒度为最优目标对烧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设计方法中考虑了工作参数、结构、油气(汽)的物性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此方法设计的高粘度重油烧嘴的性能良好,设计方法有效.  相似文献   

8.
为改善常规混合煤气平焰烧嘴性能,使之在更大的调节比下保持火焰形状为圆盘状,并保证对尽可能多的不同热值的混合煤气的适应性能,使用Fluent软件对实验用200 m3/h双旋流平焰烧嘴的空气旋流器、煤气旋流器等局部结构以及整体燃烧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得到了平焰烧嘴的温度分布、燃烧组分的浓度和流场的等参量的详细结果,模拟计算的结果与实验测试结果吻合。这些工作对改进烧嘴的设计和系列化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并显示了CFD软件在烧嘴优化设计和研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李荣庭 《锅炉技术》2003,34(6):37-38
针对大冶阳极炉重油燃烧过程中重油烧嘴出现的问题 ,分析了重油烧嘴结构的利弊因素。叙述了大冶阳极炉重油烧嘴的二次改进过程。  相似文献   

10.
冀勇  高阳 《节能》2015,34(3):30-32
考虑对全氢罩式退火炉热吹废氢进行回收,设计开发了一种"天然气+氢气"高速烧嘴,将高速烧嘴与氢气烧嘴相结合,以天然气作为长明火进行废氢燃烧。对该烧嘴进行热态实验,烧嘴宜在额定功率20%~50%内进行点火,燃烧性能良好,火焰监测稳定。氢气通入后,火焰形状加长加宽,烧嘴稳定性未发生改变,能够满足全氢罩式退火炉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李云峰  曹宇飞 《节能技术》2010,28(3):280-282
为解决直吹式制粉系统一次风机电耗较大、中速辊式磨煤机静环吹损较严重、煤粉细度偏小等问题,通过对磨煤机出口一次风速、磨煤机入口风压等关键点的控制,较系统的优化制粉系统通风量,达到降低能耗、提高锅炉效率的试验目的,对同类型机组的优化试验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超超临界锅炉炉内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选择合理的数学模型,对1台1000 MW超超临界单炉膛双切圆煤粉炉内的燃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着重研究了单炉膛双切圆燃烧特性、炉内焦炭燃烧特性及NO生成特性。结果表明:燃烧器前后墙布置导致炉内气流呈椭圆形,NO生成总体水平较低,焦炭燃尽效果较好,但在炉膛高度方向40m以上的区域,烟气高温区及大量未燃尽焦炭偏向前墙附近,且未燃尽焦炭在辐射屏区逐渐燃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工况明显提高了焦炭的燃烧速度.使其在屏区以下基本燃尽,NO2排放量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300 MW旋流对冲燃煤锅炉燃烧与排放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郭建民  刘石  姜凡 《锅炉技术》2006,37(4):44-48
数值模拟是研究锅炉燃烧与污染物排放的一种有效研究方法.利用Fluent软件,对一台300 MW旋流对冲燃煤锅炉在不同工况下进行了数值计算,模拟结果与锅炉热态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两者吻合情况较好.结果表明:在燃烧器出口处形成了高温区,使得煤粉着火及时,燃烧器区域维持较高温度.温度场同各组分浓度场有着对应关系,NOx的生成主要在炉膛的高温区域,沿炉膛高度方向NOx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煤粉浓度对火焰温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及燃烧基本理论,本文提出采用较高的煤粉锅炉入炉的煤粉浓度以使提高着火区火焰温度,从而使燃烧更加稳定,在单火嘴热态试验台上,用黄石电厂和汉川电厂的两个煤种,分别采用多个不同的煤粉浓度进行了燃烧试验。  相似文献   

15.
重点介绍了直弧形特厚板坯连铸机基本圆弧半径的选择思路,给出了直弧形特厚板坯连铸机基本圆弧半径确定的方法,即在经验公式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在不同基本圆弧半径下的总变形率、浇铸区的鼓肚变形率、出坯辊面标高、是否凝固矫直等因素来确定。本方法应用于新余特厚板坯连铸机设计中,在生产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效果,目前连铸机生产稳定,铸坯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16.
气体燃料再燃对NOx还原的影响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2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气体燃料再燃是研究较多的降低烟气中NOx含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典型的一次燃烧区烟气成分为模拟烟气,研究了不同的气体燃料(CH4,C2H2和C2H4)作为再为燃烧料时,再燃区燃烧工况(空气过量系数和再燃温度)对NOx再燃过程和NOx还原率的影响。通过计算发现,不同组分的气体燃料、再燃区空气过量系数及再燃区对NOx的再燃过程和NOx还原率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某5.9 L柴油机上液压泵联轴节失效分析与设计改进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十字槽式联轴节传递的扭矩较小,不能满足工程机械压路机的使用要求;而花键联接可传递较大的扭矩,能够满足工程机械压路机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Optimization of the firing zone was done to minimize the fuel cost as being the objective function by finding the optimal operating variables. These variables are the initial admixed coal (AC) in the brick body, the mass flux and locations of pulverized coal (PC) and the secondary air required for complete combustion. The constraints are the carbon coming from the AC which increases the porosity of the bricks, and should be consumed completely. Two other constraints to avoid thermal shock are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between bricks and air, and the maximum heating rate of the bricks.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the plant da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